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若不投降,能否翻盘?他此刻已走投无路

当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若不投降,能否翻盘?他此刻已走投无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79 更新时间:2024/1/17 5:03:23

无数后世论者,无不嘲讽曹爽目光短浅,蠢笨如猪,以为他在司马懿发动政变,夺取洛阳后,如果听桓范之言,挟制魏国皇帝曹芳去许昌,号令四方都督,和司马懿打一场内战,定能望风景从,胜算极大。然而,当真如此么?

首先,司马懿的行动不是个人单独的行动,他背后站着曹魏很多士族豪门和军政重臣。

曹爽输在这之前把世家大族,元老重臣得罪个遍,而且完全是小圈子专权,根本没努力扩张自己本可依靠的曹魏皇族权力,因此,支持他的只有何晏、毕轨、丁谧等极少数人。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一群魏国元老重臣,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尚书陈泰……都拿满门身家性命做赌注,陪着司马懿造反,坚决反对曹爽执政,他们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相反,愿意拿身家性命陪着曹爽的,除了一个桓范还有谁?

这些魏国元老,固然不会真支持司马懿取代曹魏,但是在打倒曹爽的立场上,他们是一致的。事后不想要曹爽性命是一回事,此刻不容曹爽继续专权是另一回事。

司马懿是谁?先帝托孤重臣,大魏帝国的太傅,“都督中外军事”。他闪击孟达,“西拒诸葛,东破辽东”,对曹魏政权本就有力挽狂澜的擎天之功。难道真有人相信,论军队中的威望,曹爽能和司马懿比?

论名分,司马懿同样拿着皇太后郭氏的诏书,自古以来,权臣废立天子,都可用太后诏书为凭。

司马懿连后来征讨王凌,都是自己带兵,像追击曹爽夺回魏帝这种生死攸关的大事,凭什么以为司马懿会在洛阳城老实呆着?当司马懿自己带领洛阳禁军,以及司马家豢养的3000死士来追击时,谁敢一战,谁能阻击?

如果曹爽能表现得果断一点,把战马集中起来,带魏帝曹芳急行,也许真的可能摆脱司马懿追击,赶到许昌。问题是,许昌这个豫州军区都督驻地,曹魏五都之一,真的是在曹爽死党控制中吗?

当时许昌驻军在谁手里?答案是毋丘俭(都督豫州军事),毋丘俭是什么人?魏明帝曹睿东宫旧人.说白了,他才是魏帝曹芳的真正嫡系死党。所以,当后来司马师废了魏帝曹芳,他才毅然举兵。

问题是,毋丘俭是魏帝死党,不是曹爽死党啊!迎天子后,他凭什么听你曹爽的?不听曹芳的呢?

魏帝曹芳和曹爽之间的矛盾,都被后世很多论者忽略了。

要知道,曹芳当时已经大婚,按正常国家体制来说,早就应该亲政了,而曹爽有过只字片语要归政吗?小皇帝都成年了,顾命大臣却不提归政,这本身就是君臣之间的重大矛盾。

面对司马懿发动政变如此重大的事件,已经是成年人的魏帝曹芳,居然不发一言!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可能是选择站在曹爽一边吗?明摆着是心里暗爽吧。

对大权旁落的皇帝来说,权臣姓司马还是姓曹真的有不同吗?如果说不同就是,姓曹的权臣篡位更容易些。

如果曹爽灭了司马懿之后,会不会老老实实地归政天子?曹芳当然知道,绝无可能。所以,如果选择支持曹爽,让自己的真正忠臣毋丘俭也发兵支持曹爽,曹芳这个皇帝又能得到什么呢?

而且,毋丘俭和司马懿也有战友关系,曾经陪着司马懿去远征辽东。

曹爽又凭什么相信,一个身为魏帝死党,又和司马懿有战友关系的毋丘俭,竟会支持自己呢?其最大可能,明明是听魏帝曹芳的命令,先把曹爽兄弟拿下,然后和司马懿谈条件妥协吧。如果毋丘俭奉皇帝之命,立刻拿下曹爽,他只会死的更惨。

而且,就算毋丘俭两不相帮,曹爽再邀请其他外援,最大指望就是在扬州都督的王凌。

问题在于,当时河内、河东、并州同属“大河北地域”,其士族其实是一个大的集团,王凌是并州人,和司马懿河内士族的代表,关系非常好,这种情况下,凭什么指望王凌会支持曹爽?

在这之前,曹爽和王凌关系也并不好,还特地派文钦和诸葛诞去牵制王凌。因此,如果王凌按兵不动,那牵制他的文钦诸葛诞也动不了。

确实,在曹爽集团被清除后,司马懿和王凌产生巨大矛盾,终于兵戎相见。但是这个矛盾,首先是大河北地域士族集团的内部矛盾,而且矛盾的引发,更多的因为是曹爽的旧臣,王凌的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引发的。这可不等于高平陵之变时,曹爽一声令下,王凌也会举兵支持他。

当时真的有可能支持曹爽的,反而是令狐愚这个兖州刺史,问题是,兖州是内地,令狐愚手里没兵!

当时魏国外镇都督,曹爽真正有把握的获其支持,估计只有长安的夏侯玄一人,问题夏侯玄新官上任,立足未稳,又有司马懿旧部郭淮的牵制,只怕是力不从心。而且真等夏侯玄的兵马到了,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夏侯玄

因此,对此时的曹爽来说,连令狐愚和夏侯玄都未必靠谱,就连曹爽的自家兄弟都不敢抵抗司马懿到底,曹爽还能指望其他千里之外的援军吗?

那么曹爽还有没有其他出路呢?

如果他到许昌之前,选择向魏帝曹芳妥协,宣誓支持曹芳亲政,放弃大部分权力,来换取皇帝的支持,这样的话,如果成功逃到许昌,然后在毋丘俭支持下,至少可以一搏。

但是这样的结果,真的和向司马懿拱手投降,交出权力,会有很大不同吗?曹爽向皇帝交出权力后,生死还不是在魏帝一念之间?这对魏帝曹芳当然是好事,但是对曹爽兄弟的下场,不会有啥大分别,如果曹芳亲政,他真的能放过曹爽兄弟之前的专权行为吗?

曹爽固然因为争权而得罪了司马懿,但是一样因为专权得罪了皇帝。要说可信,魏帝可信,司马懿也可信,要说不可信,司马懿不可信,魏帝就一定可信了?

正因为曹芳不可能是傻子,曹爽是什么人,他还是很清楚的。曹爽平时不注意维护和曹芳这个天子的关系,等自己生死存亡的时候,却想靠曹芳救命?岂不是笑话?

更重要的是,曹芳肯为了曹爽和司马懿为敌么?会不会表面答应曹爽,一转眼到许昌把曹爽卖了给司马懿呢?曹爽一点把握都没有啊。

所以,曹爽选择投降,不是因为他真心相信司马懿许诺放他活命,让他做富家翁的鬼话,而是当时情况下,曹爽不相信,又能怎么办呢?

司马懿一党控制洛阳的时候,可以说曹爽就大势已去,哪怕听桓范的话,逃去许昌,无非是路上被司马懿带兵拿下,或者到了许昌被毋丘俭拿下。

从此时曹爽的角度,估计多半觉得,跑是十死无生,投降司马懿是九死一生。与其去许昌被司马懿追击死在路上,或者被毋丘俭给抓起来变成魏帝曹芳和司马懿讨价还价的工具,还不如直接投降司马懿,毕竟司马懿好歹发誓了,肯定放他一马,是不是?

毕竟谁都不知道,司马懿一个七旬老翁,做了大半辈子的“大魏忠臣”竟会有取曹魏而代之的野心,否则的话,他当然也可以饶曹爽兄弟一命。

当司马懿毁弃诺言,曹爽被灭门后,一些元老重臣自称自己被骗了,可他们真是受骗?倒不如说是司马懿坚决清洗曹爽一党,暴露了自己的野心,曹氏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看到了曹氏皇族衰弱的状况,王凌、毋丘俭、诸葛诞等人,才纷纷起兵清君侧。

很多后世论者,觉得自己如果是曹爽,肯定会选择搏一把,是因为本身知道历史上的结果,如果不知道结果,那么曹爽选择投降也是合理的选择,虽然他算错了。

但实际上,从曹爽全家出洛阳起,便败局已定,无非是过程怎么败,完全看不出生机在哪里。

桓范会赌输,本身就说明他识人不明,曹爽兄弟是猪头三,你和他们交往了这么久,此时才知道?

辜负“智囊”之名,一同被灭族也是咎由自取了。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的名士,却狂妄异常看不起天下人,最终被武夫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被刺杀的历史名人,东汉名士,东汉名将被刺杀

    其实笔者认为,这些人也许就是魏晋之风最早的代表人物,他们游走在各个政权之间,评说着当时每个政权的优劣性,并且从中获得政权掌握者的优越待遇,他们只要骂得越凶,那么自己的名气也就越响亮,而这样的人中,又以祢衡十分的出名,而且纵观他个人的历史,他完全是自己将自己最终陷入到泥潭的深渊之中的。祢衡在当时非常的

  • 曹操一生中的五个背叛者,每一个都非常寒心,让曹操伤透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的曹操是如何对待背叛者的,曹操宠许褚一世许褚护曹操一生,曹操单挑曹操1v1最强出装

    曹魏建立之后,曹操实施了唯才是举,这让曹魏走向了强大。唯才是举出现后,曹魏吸引了众多人才。也就是这些人才,让曹魏变得越来越强大,于是曹魏成为了三国时期的“最强王者”。不可否认的是,曹操是非常爱惜人才的。在魏蜀吴三国中,恐怕没有比曹操更加爱惜人才的了。三国时期,人才“跳槽”是很正常的。大部分名将或者谋

  • 汉武帝用“推恩令”削藩,见效显著,为什么明朝建文帝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削藩推恩令,汉武帝推恩令为什么没人削藩,建文不削藩

    汉朝建立前,刘邦封了八个异姓王,以表彰他们的功绩和得到他们的帮助,分别是齐王(后改封楚王)韩信、韩王信、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梁王彭越、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汉朝建立后,八个异姓王与刘邦之间互相猜忌,而且诸侯王封地很大,严重影响了皇权。刘邦寝食难安,不得不亲自带兵将他们一一铲除。刘邦虽为

  • 东吴到底是如何被灭的?战船先进水军强大,但有一点却落后西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晋灭东吴,西晋怎么攻取东吴的,西晋为什么只用三个月就灭东吴

    东吴的主力楼船有五层楼高,可以搭载三千人,在当时是绝对的霸王级别的战船,上面设有拍竿,一般的船只估计只要撞上去就撞碎了。东吴水师这种大舰船有名号的就有十余艘。以这些巨舰为核心的东吴水军战斗力冠绝一时,那么他们的对手也就是西晋的王濬想击败他们就不得不从如何消灭这些巨舰入手,毕竟水战关键就靠战船,当时王

  • 关羽被杀时,刘备仅仅距离20里,为何刘备不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被杀刘备吐血痛哭,关羽之死刘备为何不发兵救援,历史上刘备为何杀关羽

    不可否认的是,关羽在蜀汉是建功立业。同时关羽为刘备最早的追随者之一。当初的刘备刚刚起家时,关羽就追随了刘备。现如今看来,当初刘备选择征战天下,关羽绝对是鼎力支持者之一。关羽在去世之后,逐渐被神化。建安二十四年,樊城之战爆发,此时的关羽对樊城是志在必得。此时曹仁立即向曹操求援,于是曹操派出了于禁和庞德

  • 汉武帝死前不忘处死这个人,大臣觉得他糊涂,可历史证明他做得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杀了哪些大臣,汉武帝处死的功臣,汉武帝处死恶毒的女人

    汉景帝死后,他的儿子刘彻登基做了皇帝,史称汉武帝!其实啊,汉武帝刘彻并不是汉景帝的嫡长子,根据古代的传统是根本就轮不到他来做皇帝了,不过,刘彻除了自身的聪慧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母亲王氏和亲姑姑馆陶公主,给了他很大的援手!他能够登基做皇帝,这2个女人功不可没!在王氏当了皇后以后,他的儿子刘彻就被册

  • 关羽最疼的女儿,拒绝孙权提亲后,诸葛亮主动为其做媒,幸福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斩杀关羽,孙权哪个儿子要娶关羽女儿,陆逊建议孙权不杀关羽

    关银屏是关羽最为疼爱的女儿,既是他骄傲的来源,也是他骄傲的体现。关羽一生中有三个孩子,长子关平,次子关兴,三女关银屏,另外在民间传说中还有一个叫做关索的的第四子,《水浒传》中杨雄的绰号“病关索”便是因此而来,不过并不见于正史。关羽对于关银屏极为喜爱,在她五岁的时候,便为她找了两位老师,学习文、武方面

  • 曹操活捉吕布后,究竟是怎么处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抓住吕布,曹操活捉吕布后来怎么处理,吕布被曹操所擒完整版

    导语:三国时期涌现了很多名将,但在那么多名将当中,吕布被所有人公认为最强武将。他出身于并州而且很早就已经投军,并州因为接壤匈奴经常有战事发生,由此吕布也在战场上学到了一身本领,凭借着名气成为并州军队首领。董卓掌控洛阳之后以高官厚禄策反吕布,由此吕布带着并州兵马前去加盟,然后在虎牢关下战败无数诸侯,由

  • 曹操释放的一千多袁军俘虏,却成为官渡之战他打败袁绍的关键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绍官渡失利退回大营,新三国曹操袁绍官渡对话,曹操打败袁绍最著名战役

    有时候,我们做出的最艰难最冒险的决定,最终成为我们做过的最漂亮的事。乌巢在袁营后方四十里,离曹营就更远了,再加上还得绕道,这一路恐怕有近百里,但曹操要大家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最多今晚跑场马拉松,辛苦却能换场胜利。士兵们无力抗拒,只得每人抱一束放火的柴草,朝乌巢奔去。路上碰到袁军防区内游骑的

  • 汉武帝为何要在死前除掉卫子夫,懂得后不得不感叹帝王的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卫子夫家里从小就很贫穷,之后她的母亲成为了平阳侯家中的小妾,所以她从小也就学了歌舞。之后身为天子的刘彻18随的时候去祭祀先祖,为了祈福和除灾。在回宫的路上就去了平阳侯嫁给平阳侯曹时的他的大姐也就是平阳公主。因为当时刘彻和陈皇后结婚有段时间了,但是却一直没有孩子。于是平阳公主就决定找合适的女子嫁给刘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