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用“推恩令”削藩,见效显著,为什么明朝建文帝不用?

汉武帝用“推恩令”削藩,见效显著,为什么明朝建文帝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790 更新时间:2024/1/19 8:42:40

汉朝建立前,刘邦封了八个异姓王,以表彰他们的功绩和得到他们的帮助,分别是齐王(后改封楚王)韩信、韩王信、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梁王彭越、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汉朝建立后,八个异姓王与刘邦之间互相猜忌,而且诸侯王封地很大,严重影响了皇权。刘邦寝食难安,不得不亲自带兵将他们一一铲除。

刘邦虽为开国之君,能力出众,但也是一个人。灭了异姓王之后,他又将封地赏赐给了自己的儿子、侄子封王封侯,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样自己百年之后,继承者与诸侯王之间不是兄弟也是宗亲,他们永结同心相互扶持,汉室江山岂不世代永固。

可惜事与愿违,汉朝沿袭秦制,利用郡县制治理天下。汉初,天下60个郡,可是掌握在诸侯王手中的有40个,只有20个属于汉朝天子。严格来说,汉朝天子也只是一个比较大的诸侯王而已。并且,各诸侯王封地辽阔肥沃,掌握着大量的人口,实力雄厚,导致他们日益娇纵,不听朝廷号令。

高祖时期还好,到文景二帝时,诸侯王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的安全和朝廷的施政。文帝时期,大臣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虽然接受,但诸侯王的问题也没有很好的解决。

景帝时期,诸侯王的问题越发严峻,景帝采用牛人晁错的建议强力削藩。极端的措施也导致了极端的后果。吴王刘濞与景帝有恩怨,看到削藩,心想迟早会轮到自己。于是他集合胶西王昂、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一起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景帝立即调兵平定了叛乱,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但也没有完全解决藩王问题。

到了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削藩再次提上日程。但武帝也吸取了父亲景帝暴力削藩的教训,他采用了更加温和的方式:推恩令。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意思很简单:就是将诸侯王的封地分成几份由诸侯王所有的儿子分别继承,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继承了封地的王子上报朝廷,还能获得皇帝亲赐的封号。

推恩令说起来只有短短十几个字,解释起来也很容易,但它却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非常成功的阳谋,它直击人性中自私短视弱点。

推恩令一出,获得了各诸侯国除了诸侯王本人以及嫡长子之外的所有人的拥护,毕竟以前封地都是嫡长子的,现在庶出的儿子也能继承一部分,能不开心吗。诸侯王儿子越多,分出去的封地就越多,势力也就越来越小,而且获得封地的王子只能封侯,封地也收归郡县管制。这样不动刀兵将诸侯国土地收归朝廷,也是一项德政呀。

那么是谁提出这一政策的呢?史书上也有详细的记载,是汉武帝的大臣主父偃。主父偃出身贫寒,年轻的时候游历各诸侯国,但均不受诸侯王的待见,碰一鼻子灰。最后他来到汉朝首都长安,上书希望面圣。当天就被武帝召见,之后短短一年时间内,他就被连升了四次,更是成为汉武帝设在宫中内朝的大臣。在此期间,他想汉武帝提议实施“推恩令”削藩。

主父偃虽然很有才能也受武帝器重,但结局并不好。最终因为贪污受贿,而被下令斩杀,导致全族被灭。

“推恩令”如此妙策,为何建文帝朱允炆不使用呢?

当然,先排除朱允炆不知道“推恩令”这一说,毕竟辅佐他的是黄子澄、方孝孺,他们都是文学鸿儒,博古通今,不可能不知道“推恩令”。

首先,建文帝与汉武帝所处环境不同,汉武帝时期诸侯王已经过文景二帝的削藩,藩王的实力没有那么大了。而建文帝除了朱元璋,他属于是第一代了,藩王手握重兵,地处边境,有守土护边的责任。推恩令一出,不仅边境危险,而且藩王也可以此为由拒绝推恩。

其次,推恩令是阳谋,而且已经用过一次,再使用各藩王已经知道了皇帝的目的,肯定会有所防备。

最后,朱允炆盲目自信。朱允炆性格软弱,但并不代表他仁慈。朱元璋在位时,杀伐果断,一班文臣武将对他服服帖帖。受朱元璋影响,朱允炆当皇帝后,也希望有这样的效果。拿谁来立下马威了,当然是那些处处能制肘他的藩王叔叔了。朱允炆一纸命令,罗列几个或大或小的罪名,就将几个弱小的藩王给捉了。朱允炆一看,一道圣旨就将几个藩王抓的抓、坐牢的坐牢,还逼死了两个。自己这么厉害,觉得削藩也没有那么难吗,就越发自信了,做事更无禁忌了。燕王一看情况不妙,本来已经解除兵权的他带人偷偷的逃了,回去才造反的。

朱允炆年轻气盛,想做个像爷爷朱元璋那样有威严的皇帝,采取暴力削藩立威。他又怎会用“推恩令”这个见效慢,而且看似软弱的方法了。

自古以来,削藩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建文帝处置草率,才导致灭顶之灾,也不能怪别人。

更多文章

  • 东吴到底是如何被灭的?战船先进水军强大,但有一点却落后西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晋灭东吴,西晋怎么攻取东吴的,西晋为什么只用三个月就灭东吴

    东吴的主力楼船有五层楼高,可以搭载三千人,在当时是绝对的霸王级别的战船,上面设有拍竿,一般的船只估计只要撞上去就撞碎了。东吴水师这种大舰船有名号的就有十余艘。以这些巨舰为核心的东吴水军战斗力冠绝一时,那么他们的对手也就是西晋的王濬想击败他们就不得不从如何消灭这些巨舰入手,毕竟水战关键就靠战船,当时王

  • 关羽被杀时,刘备仅仅距离20里,为何刘备不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被杀刘备吐血痛哭,关羽之死刘备为何不发兵救援,历史上刘备为何杀关羽

    不可否认的是,关羽在蜀汉是建功立业。同时关羽为刘备最早的追随者之一。当初的刘备刚刚起家时,关羽就追随了刘备。现如今看来,当初刘备选择征战天下,关羽绝对是鼎力支持者之一。关羽在去世之后,逐渐被神化。建安二十四年,樊城之战爆发,此时的关羽对樊城是志在必得。此时曹仁立即向曹操求援,于是曹操派出了于禁和庞德

  • 汉武帝死前不忘处死这个人,大臣觉得他糊涂,可历史证明他做得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杀了哪些大臣,汉武帝处死的功臣,汉武帝处死恶毒的女人

    汉景帝死后,他的儿子刘彻登基做了皇帝,史称汉武帝!其实啊,汉武帝刘彻并不是汉景帝的嫡长子,根据古代的传统是根本就轮不到他来做皇帝了,不过,刘彻除了自身的聪慧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母亲王氏和亲姑姑馆陶公主,给了他很大的援手!他能够登基做皇帝,这2个女人功不可没!在王氏当了皇后以后,他的儿子刘彻就被册

  • 关羽最疼的女儿,拒绝孙权提亲后,诸葛亮主动为其做媒,幸福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斩杀关羽,孙权哪个儿子要娶关羽女儿,陆逊建议孙权不杀关羽

    关银屏是关羽最为疼爱的女儿,既是他骄傲的来源,也是他骄傲的体现。关羽一生中有三个孩子,长子关平,次子关兴,三女关银屏,另外在民间传说中还有一个叫做关索的的第四子,《水浒传》中杨雄的绰号“病关索”便是因此而来,不过并不见于正史。关羽对于关银屏极为喜爱,在她五岁的时候,便为她找了两位老师,学习文、武方面

  • 曹操活捉吕布后,究竟是怎么处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抓住吕布,曹操活捉吕布后来怎么处理,吕布被曹操所擒完整版

    导语:三国时期涌现了很多名将,但在那么多名将当中,吕布被所有人公认为最强武将。他出身于并州而且很早就已经投军,并州因为接壤匈奴经常有战事发生,由此吕布也在战场上学到了一身本领,凭借着名气成为并州军队首领。董卓掌控洛阳之后以高官厚禄策反吕布,由此吕布带着并州兵马前去加盟,然后在虎牢关下战败无数诸侯,由

  • 曹操释放的一千多袁军俘虏,却成为官渡之战他打败袁绍的关键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绍官渡失利退回大营,新三国曹操袁绍官渡对话,曹操打败袁绍最著名战役

    有时候,我们做出的最艰难最冒险的决定,最终成为我们做过的最漂亮的事。乌巢在袁营后方四十里,离曹营就更远了,再加上还得绕道,这一路恐怕有近百里,但曹操要大家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最多今晚跑场马拉松,辛苦却能换场胜利。士兵们无力抗拒,只得每人抱一束放火的柴草,朝乌巢奔去。路上碰到袁军防区内游骑的

  • 汉武帝为何要在死前除掉卫子夫,懂得后不得不感叹帝王的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卫子夫家里从小就很贫穷,之后她的母亲成为了平阳侯家中的小妾,所以她从小也就学了歌舞。之后身为天子的刘彻18随的时候去祭祀先祖,为了祈福和除灾。在回宫的路上就去了平阳侯嫁给平阳侯曹时的他的大姐也就是平阳公主。因为当时刘彻和陈皇后结婚有段时间了,但是却一直没有孩子。于是平阳公主就决定找合适的女子嫁给刘彻

  • 韩信被害时,张良为何不出手相救?原因有三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良为什么不救韩信,张良vs韩信,刘邦张良萧何韩信故事

    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便开始分封功臣,作为汉初功臣的韩信、张良、萧何当属功劳最大,也当然最应该受到刘邦的嘉赏,但是吕后却没有念及他们的功劳,反倒让萧何出了计谋来谋害韩信,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总结一下原因,这三方面的原因是最应该提出来的。第一,张良是战在刘邦这边的,张良跟随刘邦的时间比韩信早得多,而且张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还有下一句,是对刘备的预言,后句句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有卧龙凤雏怎么也没得天下,刘备得到卧龙凤雏后半句,刘备有了卧龙凤雏

    在历史上也确有此事,201年,刘备与曹操一战中落败,投奔了荆州刘表,积极笼络人才,司马徽也就向刘备推荐了这两人,刘备得此两人后,声望大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汉中之战中,刘备获胜,于七月自称汉中王。然而刘备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复兴汉室,原来在“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还有一句话,还有下一句,是对刘

  • 曹操的身份错了近2000年?这颗牙齿的出土,让大家弄清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真实历史资料,曹操历史事件评价,曹操历史秘密

    魏武帝曹操,字孟德,还有个非常有趣的小名叫阿瞒。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纷争不断,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起兵征讨四方,于建安十八年建立魏公国,都城定在河北的邺城。曹操深谋远虑,先后指挥参与了逐鹿中原、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重大战役。但这样的一位英雄豪杰,人们却把他的身份弄错了近2000年,直到近些年一颗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