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药王孙思邈,连蚂蚁也不舍踩死的名医,却发明一杀人利器沿用至今

药王孙思邈,连蚂蚁也不舍踩死的名医,却发明一杀人利器沿用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72 更新时间:2023/12/18 15:29:51

比如:他是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人、他是第一个找到“阿是穴”的人、他是第一个使用动物肝治眼病(因动物肝富含维生素A)的人、同时他也是第一个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的中国人。

但是你能想象到吗?就是这样一个一生都致力于济世救民的神医,却在晚年发明出了一个杀人利器,即便到了今天仍有无数人被这件利器夺去了生命。它究竟是什么?孙思邈又为何会创造它呢?

首创“啊是”,起死回生

孙思邈出生于公元541年,他从小体弱多病所以需要经常去看大夫。

18岁那年,孙思邈在就医时,见到了很多因吃不起药或没钱治病最后绝望而死的人,一想到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最后竟然因一场病就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孙思邈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从此以后他便励志要做一名拯救苍生的名医。

此后孙思邈便苦心钻研医术,由于他天资聪慧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学会了庄子老子的学说,年仅20岁的他便可以为邻里乡亲看病开方了。

由于孙思邈的医术十分高超,并且看病只收很少的钱有时甚至都不要钱,所以方圆几里的百姓都将他视为大慈大悲的“圣人”,渐渐的孙思邈也就有了“圣童”这个名号。

在此后的数十年里,孙思邈走遍了大江南北,治好了数以万计的病患,而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出身贫穷的老百姓。在多年的临床生涯中,孙思邈发现了许多艺术上也未曾记载过的病例。

一次,孙思邈遇到了一位大腿患有痛疾的病人,一般来讲,针对这种病人只需在大腿的几个穴位上进行针灸就能治愈了,可是这位病人却十分特别。孙思邈在他身上足足行了十二道银针,可这个男人依然在喊“疼疼疼”。

百思不得其解的孙思邈便在这人腿上一处一处的找痛点,他一边用手指在病人大腿上的穴位上按压,一边问道:“这里痛不痛?这里呢?”,忽然,当他按到病人一处穴位时,这个男人突然大喊道:“啊....疼疼疼!啊......是这!就是这疼!”。

孙思邈立刻照着按压的位置刺了一针,这个病人很快就没有痛感了。此后孙思邈翻遍了所有医书,发现并没有这处奇怪穴位的记载,于是乎他便根据病人当时发出的“啊......是.....”声,将这个新穴位命名为“阿是穴”。

后来,人们便把这种没有固定位置,但一按就疼,一扎就好的穴位统统称为“阿是穴”。还有一次,孙思邈见到一家正在出殡的队伍,可正当与他们擦肩而过之时,孙思邈便立刻大喊道:“且慢!里面的人还没死呢!”

众人不信,孙思邈便解释道:“人死了血会凝固,你们看这棺材底下还在滴血,这分明就是活人!必须速速医治,不然这人就真死了!”

众人听后迅速地打开了棺材盖子,只见一个小腹隆起但面色惨白的孕妇正躺在棺椁之中,孙思邈见状立刻给她的人中、中脘、中极三道穴位进行了针灸。

结果这个昏死过去的孕妇果真恢复了气息,不仅如此,这个孕妇后来还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众人皆为孙思邈的医术惊叹不已,都说他是“能起死回生的老神仙”。

此后,孙思邈能“医死人,活白骨”的说法便在民间盛传开来,而这流言甚至都传到了天子耳中。

归隐山林,造出火药

公元598年,唐太宗李世民坐上了龙椅,开了大唐朝辉煌的篇章。有一天,李世民听说民间有个游医能“医死人,活白骨”,所以便命人去请这位神医入京。

当孙思邈来到长安面见圣上时,李世民为他异于常人的状态所惊奇,只见眼前这位70高龄的老者,虽然须发皆白但却精神抖擞,虽然只是粗布麻衣却极具仙风道骨,连身为天子的李世民都不禁感叹道:“这哪是凡人啊,这分明就是神仙啊!”。

李世民想请孙思邈留在长安,并且赐予他爵位,可是孙思邈的志向是为穷苦百姓服务,最后委婉地拒绝了天子的邀请。后来,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也想请孙思邈进京,但依然被他用同样的理由婉拒了。

公元674年,执掌大唐药局仅仅一年的孙思邈以“年高有病”为由辞去了承务郎的职务,此后的8年时间孙思邈便一直隐居在王屋山。

孙思邈除了“大夫”这个本职工作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道士,而道士最愿意做的一件事就是炼丹,孙思邈也不例外。所以孙思邈除了医学著作《千金方》之外还有一篇极具影响力的著作,那就是《丹经》。

根据史学家们研究发现,孙思邈在人生中的最后一年完成了堪称“丹药百科全书”的《丹经》,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部著作没能流传下来,所以人们现在找不到这本书的完整版。

但是!从蛛丝马迹中,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丹经》的影子的,并且史学家们还发现,孙思邈在《丹经》中记载了人类历史中最早的火药配方!

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常识》一书中的《古代文化》章节中就曾明确指出:

“唐朝的孙思邈,最早记下了把硝石、硫磺、木炭混合在一起制成火药的配方。”这种火药的配方,即指“硫磺伏火法”,亦 称“伏火硫法”,最早见于孙思邈在唐永淳元年(公元 682 年)编著的《丹经》一书。”

而在此后发现的载有“火药”配方的书籍中,都有过“伏火硫法”和“伏火矾法”两种配方的记载”,这也间接证实了孙思邈发明火药的真实性。

小结

座位救济苍生的一代“药王”,孙思邈的医生拯救过无数的生命,即便制作药物他也拒绝杀生。可是就是这么一个连一只蚂蚁也舍不得踩死的人却发明了这世上最危险的武器——火药,这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个人——理查·乔登·加特林。他和孙思邈有着十分相似的经历,他们同为医生,但却都发明出了这世上最可怕的杀人武器。孙思邈发明了火药,而加特林则发明了“加特林机关枪”。

但无论是火药还是加特林机枪,它们的邪恶与正义完全取决于使用人的正邪。他们如果用于剥削与压迫,那它们就是邪恶的象征;如同用于抵抗与斗争,那么它们就是正义的力量!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一生有多少段恋情,她最爱的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出生在664年,因为祖父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而得罪到了武则天,被武则天以“与废太子李忠谋反”的罪名所杀,府中女眷也全部入宫为婢,其中就包括上官婉儿和她的母亲。但是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是一个识大体的人,励志要将女儿培养成才。从婉儿四岁起,郑氏就开始教她读书、识字。等婉儿稍大一些,郑氏又把她送到后宫

  •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深厚文化底蕴,他深得欧阳修器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等苏东坡归来朝廷之际正是震动天下的王安石变法。他的许多亲朋好友,包括欧阳修在内的诸多良师益友都因不同意王安石变法,产生政见不和,这时的苏东坡意识到,这个充斥着争讨与辩论的朝堂已不再是二十年前的“和平世界”。熙宁四年,苏东坡发现变法里有不当之处,应加以修改与商讨,上述弊端后引起王安石及其政党的不满愤懑

  • 岳飞后人不与两个姓氏之人结婚,一个是因为仇恨,一个是因为恩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正如岳飞临死之前所喊出的天理昭昭那样,从南宋到现在将近一千年过去了,是非曲直自在历史公断,作为英雄的他始终为历朝历代的人们所景仰,人们还为他修庙纪念,而作为当年的奸臣秦桧家族却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唾骂,这也在历史上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有很多人还不知道的是,作为岳飞的后人们却

  • 袁崇焕真的是被人害死的吗?他的死因原来是这样的!你绝对没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崇焕的个人简介,广西藤县袁崇焕故里,袁崇焕第18代守墓人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明朝末年蓟辽督师,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万历四十七年(161

  • 元朝屡屡远征海外,海外藩属国仅4个,而大明实行怀柔,万国来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随后,元朝对邻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如日本、安南、占城和爪哇等,均遭失利。同为蒙古人的四个汗国拒不承认元朝的统治地位,频频与元朝发生战争。元朝旗下的藩属国也仅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4个国家。1368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逐渐平定各地,结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统治。明太

  • 岳飞被杀,为何岳家军不但没人报仇,甚至连一个说情的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岳飞是一个神勇武将,是一种不甘屈服的精神,是一种为国家、为百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民族力量,他被稗官野史和电影电视渲染得家喻户晓,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正史中,他的形象也丝毫不逊色于那些演义和传说,他是历史的真实存在,是指引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直面困难的精神源泉。因为岳飞在军中的威望很

  • 幽州胡马客:突厥化粟特人与唐五代武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胡马,胡马指的是什么,突厥人物简介

    一、突厥化粟特人及其产生环境什么是突厥化粟特人?日本学者提出过一个概念,叫粟特裔突厥人,来和一般的粟特人区别开来,而这个概念,就是“突厥化粟特人”的另一表述。日本学者石见清裕打了个很形象的比方,粟特裔突厥人好比现在的西班牙裔美国人、日裔巴西人,即血统和身体特征还是粟特的,但文化背景乃至身份认同都突厥

  • 袁崇焕将军被杀后,侍卫对天发下三条毒誓,至今执行17代3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袁崇焕是个天生的将领,文人出身的他却痴迷于兵法,天生对带兵打仗有很强烈的兴趣,袁崇焕后来自动请求前去边关镇守,在那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明朝的灭亡可以说完全是崇祯作的,他的多疑残害了太多忠臣,袁崇焕的死意味着大明气数已尽,没有了袁崇焕,大明便无人能挡清军的入侵,袁崇焕无疑是被冤枉,连后来的乾隆皇帝都称

  • 杨贵妃的墓出土时,打开棺材后,一个千年前的“传言”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4k高清杨贵妃免费观看,杨贵妃故乡,宫廷美女杨贵妃韩版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人是人人都喜欢的,尤其是有关美女的诗词和文章都是数不胜数,烽火戏诸侯,妲己乱商朝,君王不早朝,都是一个个生动有名的故事。说到“君王不早朝”这个故事,那就不得不说一说这个故事的主角,那就是被公众评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关于杨玉环的死,有一个不同于史料记载的推

  • 雍正看到康熙留下的一道密诏,立刻将朱元璋子孙封侯,世袭罔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深知民心的重要性。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皇帝立刻决定南巡,视察、安抚江南地区的汉人。康熙在位期间曾经六次南巡,每次他都会前往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拜祭,在进入明孝陵之后,康熙会走在路的右侧,以表示对明太祖朱元璋的尊敬。为了国家的稳定,康熙甚至在朱元璋牌位前行三拜九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