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崇焕将军被杀后,侍卫对天发下三条毒誓,至今执行17代300多年

袁崇焕将军被杀后,侍卫对天发下三条毒誓,至今执行17代300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07 更新时间:2024/1/23 12:00:38

袁崇焕是个天生的将领,文人出身的他却痴迷于兵法,天生对带兵打仗有很强烈的兴趣,袁崇焕后来自动请求前去边关镇守,在那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明朝的灭亡可以说完全是崇祯作的,他的多疑残害了太多忠臣,袁崇焕的死意味着大明气数已尽,没有了袁崇焕,大明便无人能挡清军的入侵,袁崇焕无疑是被冤枉,连后来的乾隆皇帝都称赞了袁崇焕的忠心,袁崇焕之所以死完全是以为皇太极利用了崇祯的多疑。

袁崇焕就没有孙武聪明,没有他的大局观意识。他杀死了不听指挥的毛文龙,这么一员在敌后战场屡立奇功的猛将,那支和关宁锦防线形成掎角之势的武装力量也不复存在。崇祯帝就怀疑了,你小子是不是故意帮清军扫平后顾之忧?你杀毛文龙都不跟我打声招呼的?崇祯帝在这个问题上忍住了,处于信任他没有处置袁崇焕,可等到后金军越过防线,直取北京城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了了。

大明长城袁崇焕本是一代英雄,却因为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受到皇帝的猜忌,最后被明朝凌迟处死,袁将军被凌迟后,尸体被传送九边示众,袁将军身边人知道他受了冤枉,但是无人敢替他收尸。一位姓余的贴身侍卫佩服袁将军的为人,也知道他是被冤杀的,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冒着被灭门的危险将袁崇焕的头颅偷了回来,埋在了自家的院子里。跪拜完后立下三条毒誓。

之后把孩子聚在一起,让孩子滴血发下三条毒誓:第一,后代子孙永不入仕;第二,后代子孙要替袁将军守墓;第三,他死后要和袁将军合葬,像之前一样守卫将军一样。后来乾隆皇帝为袁崇焕平反,并得知佘侍卫的后人为袁崇焕守墓的事情,深受感动,就想给佘侍卫的后人封赏,但都被拒绝。直到现在已经过去388年,历经17代,佘侍卫的后人始终没有忘记这个祖训,着实让人钦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贵妃的墓出土时,打开棺材后,一个千年前的“传言”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4k高清杨贵妃免费观看,杨贵妃故乡,宫廷美女杨贵妃韩版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人是人人都喜欢的,尤其是有关美女的诗词和文章都是数不胜数,烽火戏诸侯,妲己乱商朝,君王不早朝,都是一个个生动有名的故事。说到“君王不早朝”这个故事,那就不得不说一说这个故事的主角,那就是被公众评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关于杨玉环的死,有一个不同于史料记载的推

  • 雍正看到康熙留下的一道密诏,立刻将朱元璋子孙封侯,世袭罔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深知民心的重要性。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皇帝立刻决定南巡,视察、安抚江南地区的汉人。康熙在位期间曾经六次南巡,每次他都会前往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拜祭,在进入明孝陵之后,康熙会走在路的右侧,以表示对明太祖朱元璋的尊敬。为了国家的稳定,康熙甚至在朱元璋牌位前行三拜九叩的

  • 萧峰说唐朝武林更兴盛,能有人强于扫地僧?看大唐名将李靖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不仅仅只是裘千丈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在《天龙八部》中,那本因大师也说过:“依这六脉神剑的本意,该是一人同使六脉剑气,但当此末世,武学衰微,已无人能修聚到如此强劲浑厚的内力,咱们只好六人分使六脉剑气。”(萧峰剧照)更为直观的证据便是萧峰在书末提到了大唐时期的中原武林更为兴盛,所以武林逐渐衰败是不争的

  • 元朝统治为什么那么短暂?说出答案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统治长短的参照系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复杂的朝代,在前面它终结了自唐朝以来中国的分裂局面,同时它又前接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以致于现在还有很多人分不清楚元朝和蒙古帝国的区别。在后面它又奠定了近代中国的治理形态和基本版图,因此其实它是中国历史上承上启下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朝代。很多人说元朝统治时间很短

  • 在我国的历史中,包拯只是一个臣子,为什么却可以身穿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包拯杖打龙袍全部视频,为什么包拯也能穿龙袍,臣子龙袍

    想必大家都很奇怪,包拯只是一个臣子,为什么却可以身穿龙袍,自封建统治制度创建以来,龙一般都是天子的象征,君权神授,只有皇帝或是皇家之人,才有资格穿龙袍,一般人是不可以和龙有关的,但是包拯为何这样特殊呢?由于包拯深受皇帝信任,而他有做过大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所以又被称为包龙图,因为他的官职,所以后

  • 西晋灭亡北方战乱百年,为何最终北朝还能灭亡南朝?南朝错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王谢支撑起的朝代“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相信正在阅读本文的多数读者对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这句诗都不会陌生,这句诗里的王谢是指在整个东晋以及南朝时代都曾举足轻重,甚至决定了其兴衰的王谢两大士族家族。而东晋乃至南朝的兴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跟这些士族家族绑定在一起的。这些士族家族的支持,是

  • 唐玄宗与杨贵妃酷爱“握槊”,每天至少来一次,握槊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与其他古国的发展状况不同,多数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遭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甚至是殖民,比如印度,埃及和巴比伦等等,因为这种情况,这些国家的文化和历史都会出现严重的断层,久而久之原本的古老文化甚至会消失。古巴比伦甚至会更惨,连自己的国家都没有了,所以要想了解一个国家从古至今的完整发展历史,就只能从

  • 书中自有“黄金”屋!包拯年薪超现在CEO?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包拯,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停留在电视剧《包青天》里铁面无私“青天大老爷”的形象。或者是《少年包青天》里自带“柯南Buff”,去哪儿哪死人又能一一将凶手抓获。其实包拯还有一个身份许多人都不清楚,他是名副其实的“富一代”。据《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为官生涯最鼎盛的时候,曾身兼三职,分别是龙图阁大学时、尚书

  • 武则天晚年宠幸和尚,除了生理上的原因,还有什么其它原因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秘史和尚大结局,武则天斩杀和尚,武则天和和尚的爱情故事

    武则天之所以能和玄奘法师产生联系,是因为她的“二婚”丈夫唐高宗李治。李治在接了李世民的班以后,曾一度和玄奘法师走得很近,不过他对玄奘法师的控制一点也没放松。武则天最初接触玄奘,应该只是单纯为自己的生育祈福,但是到了后来,她却生出了别的心思。这个心思当然不是男女关系,而是武则天对于佛教的政治作用产生了

  • 多问一个为什么:司马光当年真的砸缸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念会了?那么问题又来了,宋代有水缸吗?从文物角度看,明代才能烧制出不漏水的大水缸。其实,宋代确实有水缸,现在山东还留下了一对北宋水缸,不过那是大铁缸。你确定,一个7岁小朋友司马光,能砸开。宋代人储水用的是瓮,史料上说,“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因此,司马光没砸缸,是砸瓮。清代民间有“小儿击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