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03月26日郭守敬打通大运河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03月26日郭守敬打通大运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723 更新时间:2024/1/20 13:51:52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小哥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3月26日:忽必烈命令郭守敬打通大运河。

忽必烈命令郭守敬打通的是通惠河,也就是大运河的最后一段。

通惠河开通以后,大运河的船只可以直接驶入今天北京的的什刹海、后海一带,等于进入了北京城。由此,杭州出发的航船,不要通过陆地转运就可以直接将物资运到北京城。

这堪称古代的高速铁路,对我们南北经济影响很大,也支持了北京这个首都。

隋炀帝杨广真是昏君吗?那他为什么还修大运河?

很多人以杨广疏通大运河,以证明他不是昏君,这就是笑话。

隋炀帝和他老子隋文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隋文帝长期掌握北周的政局,也多次率兵作战,向北击溃突厥,向东重创北齐,向南灭掉了陈朝。

隋文帝是一刀一工具打下的江山,明白怎么治理地方,知道不能好大喜功、竭泽而渔。

除了必须要尽快消灭的敌人以外,隋文帝并没有不顾实力的四面进攻。对于国内民众,隋文帝以安抚为主,在位期间没有大兴土木,没有苛捐杂税。

隋炀帝杨广的问题是,恰好同他老子相反。

严格来说,隋炀帝的战争和建设不能说是错的,但万万不能放在短时间来实施。

他将无数重大工程,重大战争,全部集中到一个时间点来做,导致了地方的难以接受。

疏通大运河使用了百万民夫,这就是很惊人的。

隋朝人口只有4000多万,可用的青壮年男性壮丁大约300万。

而单纯疏通大运河就用了100多万,这又是什么概念?

全国至少三分之一的可用劳动力,都在做这件事。

那个时代的交通很差,300万壮丁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

也就是说,就近征发壮丁为了大运河,就等于当地青壮年男人几乎全部被强行征召,谁来种地呢?考虑过老百姓的伤活吗?

更夸张的是,疏通大运河只是杨广无数行为的一个。

再比如攻打高句丽,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句丽,使用了113万大军,陆军在北京集结,水军集结在山东莱州。为了维持着100多万部队,隋炀帝还征召了200万民夫做后勤供应。

这一场战争,就动用了300多万男性青壮年,全国壮丁基本都用光了。

攻打高句丽还有3次之多,前几次都是惨败。

单单远征高句丽一项,几乎将地方搞垮。

夸张的是,隋炀帝的大工程还有很多:大业元年(605年),营建东京(609年改称东都 ),历时十个月,每月使用二百万人。

大业元年(605年),杨广命令下令修建建造显仁宫,从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运到洛阳,又用海内的嘉木异草、珍禽奇兽充实园苑。 杨广命令王弘等人到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洛阳的官吏监督劳役严厉急迫,十分之四五的役丁伤亡。杨广又下令在洛阳建造天京宫。

这类事情多如牛毛。

总之,隋炀帝上位那么短的时间,老百姓不是作为炮灰打仗,就是作为民夫在做工。隋炀帝毫不在意老百姓是伤是活,这就是标准的官逼民反,天下必然大乱。

另外,隋炀帝只是疏通了大运河,不是开凿了大运河。

大运河全长2700公里,在隋朝之前就有无数朝代修建过。

隋炀帝的老爸隋文帝,曾花费很大力气疏通大运河。

而隋炀帝时代,真正修建的是大运河一部分:通济渠和永济渠。

它们长度都有限,还有之前都有现成的旧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

通济渠花费5个月就完工了,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隋代之前没有修筑大运河,也是有客观历史原因的,因为没有迫切的需要。

汉末的东吴时代,浙江、江苏还有很多山越族,就是山上的居民,不承认汉朝政府。江浙尚且如此,其他南方省份就更别说了。

当时的东吴之所以能够三分天下,主要还是黄巾之乱将北方破坏的太厉害。

而晋朝虽统一全国,可惜没多久就灭亡了。从此后我们分裂,不存在打通大运河的可能性了。

到隋代再次统一全国,才有了这个条件。

而隋炀帝之所以疏通大运河,同维持自己统治,持续对北方用兵有很大联系。

说来说去,他搞大运河还是为自己,也不是为老百姓。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更多文章

  • 从庆历新政到熙宁变法,为什么北宋政权阻止不了其灭亡的脚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社会经济呈现繁荣局面。与此同时,宋初以来固有的社会矛盾也不断加剧,北宋的统治危机正在酝酿之中。由于北宋开国以来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至太宗时期土地兼并就已经相当严重,“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至仁宗时,更是"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宋英宗时,全国土地的

  • 武则天临终前,一个80岁老头走到床前,女皇愤怒道:狄仁杰骗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她知道这一天早晚要来,只不过在自己的铁血镇压之下,这一天来得要比想象中的晚很多,李家的江山最终还是要还给李家的。但就在这时,迎仙宫的大门被人一把推开,然后走进来一个80多岁的老人。当武则天看到这位老人后,原本平静的面容上突然变地暴怒。她满脸怨毒地对老头说:“狄仁杰果真还是骗了我!”这个闯进武则天寝宫

  •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呢?真相马上为你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为啥不传位朱棣,朱棣传位朱元璋还会迁都吗,朱棣传位给朱元璋的原因

    在太子朱标辞世以前,朱元璋其实是没有必要为传位问题烦恼的。朱标是最合理应当的继承人,大家也都承认他储君的合法性。那个时候的朱棣,虽然天天在北京吃驻守,但估计也没什么脾气。没办法,毕竟和自己大哥抢位子这种事,他干起来还是很有心理阴影的。朱元璋最爱的儿子没了,再次挑选继承人的时候,其他儿子都不入他的眼,

  • 澳洲海滩出土神秘婴儿佛像 专家:明代珍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澳洲两名电影制作人于2018年在西澳海滩发现一尊婴儿青铜佛像,近期经过历史学家鉴定后,确定它是来自中国明朝时期的罕见文物。此为婴儿佛像示意图。(Pixabay)澳大利亚西澳海滩曾出土一尊神秘的婴儿佛像,近期经历史学家鉴定,确定它是来自中国明朝时期(1368-1644年)的罕见文物,然而历史上却找不到

  • 《资治通鉴》295:后宫一万也阻挡不了司马炎的懈怠,值得警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学习内容:【原文】冬十月,前将军青州刺史淮南胡威卒。威为尚书,尝谏时政之宽。帝曰:“尚书郎以下,吾无所假借。”威曰:“臣之所陈,岂在丞、郎、令史,正谓如臣等辈,始可以肃化明法耳!”是岁,以司隶所统郡置司州,凡州十九,郡国一百七十三,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诏曰:“昔自汉末,四海分崩,刺史内

  • 为何异地恋大多以分手告终?唐朝有一首诗,早就说明了这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异地恋表明心意的诗句,唐朝关于情人的诗有哪些,一起度过异地恋的诗句

    每年9月开学,新生陆续进入校园。对于一些新生来说,有些人已经开始遇到终身异地恋的大问题。两个原本同城读书相爱的人,来到大学却不得不分开两地,过着异地恋的生活。而没过多久,就传出分手的消息,因为有人累了,或者有了新欢。曾有统计指出,异地恋的分手率为90%。那么为什么异地恋的分手率这么高呢?对此,唐代的

  • 朱高炽:在位10个月,立起“仁宗”之名,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皇帝的登基流程是:宗室或文武百官,军队百姓,上表请求太子登基为帝。这叫做“劝进”,以示此人登基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而太子则要谦虚地表示:不行,我无才无德,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这是要表示自己对权力没有野心,对皇位毫无渴望。百官和百姓当然不可能答应换人继位。他们继续上表罗列太子的品德和登基的

  • 刘火:于愁,李白不如李后主(外一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桥丙烯《中都的菜花、山峦与天空》)于愁,李白不如李后主李白有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煜有句“问君还有几多怨,却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今•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李白千古一人,几无出其左右。然诗,并非首首精妙句句神品。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末句,化于太白句。然后主“问君

  • 传世文化之美,探析宋代瓷器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传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代瓷器的特点和精神,宋代瓷器博山炉图片,宋代宣和年款瓷器

    宋代瓷器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巅峰之作,宋代瓷器的出现,推动了中国陶瓷工艺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将探索宋代瓷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主要品种、对后世的影响等内容。一、介绍宋代瓷器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宋代,瓷器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一座唐代古墓,2种文字的碑文,考古专家揭秘古波斯人奇葩的婚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古墓构造解密,唐朝公主墓出土神秘石碑,唐朝陵墓考古发现

    1955年,西安出土了一座唐代古墓,墓文竟然有两种文字。汉文显示墓主人是夫妻,随着波斯文被翻译出来,专家一看脸色都变了!这座唐代古墓,是考古队在西安市郊区发现的,当时挖掘出两块墓碑,一块已无法辨认,另一块相对比较清晰。这块墓碑上刻有汉文和波斯文两种文字。通过对汉文内容进行辨认,这个墓主人是唐朝左神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