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晋灭亡北方战乱百年,为何最终北朝还能灭亡南朝?南朝错在哪?

西晋灭亡北方战乱百年,为何最终北朝还能灭亡南朝?南朝错在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80 更新时间:2024/1/16 11:30:27

王谢支撑起的朝代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相信正在阅读本文的多数读者对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这句诗都不会陌生,这句诗里的王谢是指在整个东晋以及南朝时代都曾举足轻重,甚至决定了其兴衰的王谢两大士族家族。而东晋乃至南朝的兴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跟这些士族家族绑定在一起的。这些士族家族的支持,是东晋乃至南朝得以存在的根本,而这些士族家族自己的腐朽衰落也把南朝变成了他们的随葬品。

竹林七贤可被视为早期士族的代表

士族是中国历史上从东汉时开始兴起的一个贵族阶层,它的形成始自西汉末年。当时,汉朝官场上开始出现了一些世代为官的官僚世家。同时在农村地区也出现了拥有大量土地,使周边大量宗族和平民必须依附其家族生存的豪强世家。另外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还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儒学的经学世家。而这官僚世家和经学世界在拥有了比较稳固的地位之后也会在农村地区大量购置田产,豪强世家的子弟则会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周边长期作官,所以很快这三种世家就发生了融合,逐渐形成了士族这个贵族阶层。

西晋是由士族建立的朝代

士族经过东汉和三国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更加牢固地把持了朝政,形成士族大家垄断高级官职的现象。而建立了西晋的司马家族就是河内司马氏士族出身,所以他们建立统治之后加速了士族阶层的发展,使西晋很快形成了门第越高,官职越高的现象。

而到公元311年,南匈奴建立的汉赵政权攻占了西晋首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之后西晋的两位皇帝晋怀帝晋愍帝先后被俘杀,西晋在北方的统治陷于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的曾孙,当时镇守建邺的司马睿被拥戴为皇帝,建立了东晋王朝。

东晋在建立时就依附于士族

而拥立司马睿的人,就是晋朝最为重要的士族之一琅邪王氏家族。而琅邪王氏对司马睿的支持早在西晋灭亡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可以说在司马睿15岁时被封为琅邪王时开始,他和琅邪王氏就已经结成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同盟。

在公元307年,司马睿在琅邪王氏的首领王导的建议下把自己的驻地迁到了东吴故都建邺(今江苏南京)。当时东吴灭亡才20多年,吴地的士族并不认同外来的司马睿,所以公开给他冷遇,在他抵达当地之后整整一个月都没人拜访他。

在这种困境中,凭借王导和他的堂兄王敦的鼎力支持,司马睿最终成功在江南士族之中建立起了威望,站稳了脚跟,也为后来他成功建立东晋王朝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东晋建立之后,王导和王敦分别成为了东晋的宰相和督六州军事的大将军,等于东晋的内政和军事都被琅邪王氏收入囊中,而大量王氏族人也都成为了东晋高官(包括书圣王羲之(王导的侄子)和王献之父子)。所以当时的东晋很快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民谚,这也足以说明以琅邪王氏为首的士族在东晋政坛的地位了。

王导画像

而在公元383年,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前秦王朝在其大帝符坚的率领下试图渡过长江,灭亡东晋。但在当年11月30日前后发生的淝水之战中,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击败,东晋守住半壁江山,前秦则在不久后解体。而率领东晋军队击败前秦军的两名主要将领分别叫谢安谢玄,这两人是叔侄俩,都出身于当时另外一个重要的士族家族陈郡谢氏。所以在此之后,陈郡谢氏也成为了和琅邪王氏比肩的东晋显赫大族,其地位双双超越了东晋皇族司马家族。可以说至此以王谢为首的士族高门把持江南政局的局面基本形成。

士族对南朝的绝对掌控

在东晋灭亡之后,出身寒门的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曾经对士族进行了一定的打压,遏制了南朝政治完全由士族控制的局面,但在刘裕死后,士族在南朝很快重新崛起。而后来取代刘宋的齐梁两朝,其皇族都出身于另外一个士族大家兰陵萧氏,是南朝王谢袁萧四大高门之一,因此在他们统治期间士族集团再次蓬勃发展。

梁武帝萧衍也是出身于重要士族

所以在整个东晋和南朝存在的272年时间里,虽然王朝换了5个,但其实统治集团始终没有改变,也就是以王谢家族为代表的士族集团。基于这种政治结构,当时南朝统治区域内,家族和族谱成为了最为重要的身份凭据。在南朝时期,政府甚至专门的政府机构谱局,让精通家谱和族谱的专业人员在其中任职,把各大士族的世系源流和史上高官都记载下来,作为南朝任用官员最为核心的衡量指标。此外,这些记录还是士族子女择偶时的硬性标准。比如同样是出身高门士族的梁武帝萧衍,10个女儿中就有3个女儿有明确记载是嫁给了王谢两家的子弟。所以在南朝时期,各大士族基本都只会与其它士族通婚,士族与非士族之间的通婚基本绝迹。

而且除了垄断高官和士族圈内通婚之外,士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刻意地与非士族进行了区隔,即使是对少数因为特殊原因拥有了较高地位的非士族人士也不例外。比如刘宋时期刘裕的孙子孝武帝刘骏在位时,他的亲戚遇到的一件事就很有代表意义。

刘宋孝武帝也对跋扈的士族无计可施

刚才我们说了,出身寒门的刘裕在位期间曾经对士族进行过打压,所以他家其实是有一些非士族亲戚的。而孝武帝刘骏的舅舅路庆之就是出身于寒门。但不管怎么样,路庆之当时已经成为了皇舅,所以按说也应该有了相对尊贵的地位。但有一次,路庆之的孙子路琼之去拜访出身于琅邪王氏的士族王僧达的时候,王僧达竟然在交谈期间故意说自己家原来有个马奴叫路庆之,问路琼之是他什么人。之后不久竟然还叫左右把路琼之坐过的床也给烧了。可以说对路琼之进行了公开的污辱,同时公开宣示自己不愿意与非士族官员进行交往,哪怕对方是皇亲……

而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当路琼之气不过找表叔皇帝孝武帝告状时,自知惹不起王谢士族的孝武帝不仅不替他撑腰,反过来竟然还怪他年少不懂事,自己去王家讨没趣……

北魏与南齐对峙局面

所以看到这里,大家也就知道士族对南朝政治的掌控达到什么程度了。而当时南朝的门阀士族手中掌控了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又通过排他性的彼此通婚结成了一个对社会有严格掌控,同时势力极其强大的利益集团,所以虽然南朝一些出身寒门的官员对此也深怀不满,却也完全无力将其打破。可以说如果这个体系长期持续,形成类似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几乎是必然的了。

士族与南朝的衰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朝士族子弟大量不学无术,深度腐化,除了奢侈享乐什么也不会,这样很自然地,南朝社会发展渐渐被北朝超过,而且差距越拉越大。而这种社会发展的差距,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人口。现代研究显示,在整个南朝期间,人口最多的时间出现在梁武帝太清二年,也就是公元548年,当时南朝人口达到了1200万人左右。

梁武帝晚年南朝人口达到顶峰,但也只相当于北朝三分之一略强

而与之相对,虽然北方曾经经历十六国乱世,人口大量减少,但在北魏于公元485年实施均田制之后,人口迅速增加,到公元534年已经达到了3300多万人。虽然后来因为北朝分裂和内战,人口再次出现了一定下降,但其人口还是始终保持在了3000万人上下。

所以当时北朝实力远远超越南朝已经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了。而在这种情况下,南朝又因为一次战略决策失误给自己惹来了塌天大祸,使其彻底失去了对北朝抗衡的能力。

侯景画像

其实这件事本来和南朝没有什么关系,是分裂之后的北朝自己的麻烦。在公元534年,北魏发生分裂,形成了彼此对立的东魏和西魏。公元547年,东魏权臣高欢病重,他的儿子高澄召当时在河南割据的河南道大行台侯景(可能出身以残暴著称的羯族,但有争议,有人认为说他是羯族只是对他的蔑称)入朝。但侯景却认为这是高澄想借机把自己除掉,所以不但没有入朝,反而很快率兵反叛。

这样高澄很快率军去镇压侯景,而侯景在战场上陷入劣势之后,很快向与东魏对峙的西魏表态愿意投诚。但当时西魏虽然对河南的广袤土地和众多人口垂涎三尺,却对侯景本人保持了高度警惕。认为他本身在东魏就已经位高权重,最后居然还和高氏父子闹翻,发动反叛,说明他野心极大,不会长久做“池中之物”。所以西魏采取了非常谨慎的做法,只是派兵去为侯景解了围,但很快就也像高澄一样,要求他自己入朝。

北朝分裂本来是南朝的机遇,但最终却加速了南朝衰亡

而侯景当然不会答应,所以很快转向南梁朝表态愿意投诚。而当时虽然南梁朝内也有人反对接纳侯景,但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梁武帝却觉得借助侯景有希望扭转对北朝的军事劣势,因此不但给了侯景高官,而且还派兵北上,与侯景一同对北朝展开北伐。

结果仅仅两个多月之后,南梁军和侯景就被东魏军队打得大败,侯景的地盘也被东魏夺走不少。而吃到了苦头的梁武帝则180度华丽转身,开始与东魏展开和谈,而且在和谈中还把侯景作为谈判筹码,想通过把他还给东魏,让东魏作出一些让步。

除此之外,侯景在投降梁朝之后还曾经向梁武帝请求让自己和王谢两家的女子联姻,但我们刚才已经说了,在南朝当时类似“种姓”的制度下,连同样出身四大高门的皇族萧氏家族与王谢联姻都可以算“高攀”,像侯景这样的降将当然是连想都别想了。所以汉武帝回答说王谢两家门第太高,只能让侯景向地位较低的士族求婚。

描绘侯景之乱的画作

而这两件事叠加导致侯景暴怒,在公元548年8月发动了对梁朝的反叛战争。而当时处于士族联盟统治下梁朝,对民间盘剥极为严重,导致大量农民逃亡山泽或者投靠豪强,大量田地无人耕种,同时梁武帝本人还多次耗尽国库资助佛教,导致梁朝国力也下降严重,所以面对被东魏几次打的落花流水的侯景竟然束手无策,其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很快被侯景攻占,梁武帝本人在被俘后被侯景饿死。

这次事件史称侯景之乱,整整持续了4年之久。侯景在攻占建康之后,为了报复之前向王谢两家求婚被拒的“耻辱”,对王谢两家进行了大规模屠杀,使其几乎亡族。虽然在公元552年,出身寒门的当朝将领陈霸先率军击败侯景,最终平定了侯景之乱。但在侯景攻城和后来南梁军队反攻期间,建康曾先后遭遇双方军队劫掠,大量平民饿死病死的情况。因此侯景之乱使南朝在本身人口就远少于北朝的情况下又损失了数百万人口,使其彻底失去了与北朝抗衡的能力。

陈朝相对于北朝已不是同一个量级

公元557年,陈霸先逼梁朝敬帝萧方智禅位,建立陈朝。但陈朝国力始终也没有恢复到南朝之前的水平,而北朝在公元581年被隋朝取代时人口已经达到了3500万人左右,随后还持续增长,与南朝形成了几何级数的差别,所以最终隋朝在公元589年将南朝灭亡可以说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了。(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玄宗与杨贵妃酷爱“握槊”,每天至少来一次,握槊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与其他古国的发展状况不同,多数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遭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甚至是殖民,比如印度,埃及和巴比伦等等,因为这种情况,这些国家的文化和历史都会出现严重的断层,久而久之原本的古老文化甚至会消失。古巴比伦甚至会更惨,连自己的国家都没有了,所以要想了解一个国家从古至今的完整发展历史,就只能从

  • 书中自有“黄金”屋!包拯年薪超现在CEO?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包拯,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停留在电视剧《包青天》里铁面无私“青天大老爷”的形象。或者是《少年包青天》里自带“柯南Buff”,去哪儿哪死人又能一一将凶手抓获。其实包拯还有一个身份许多人都不清楚,他是名副其实的“富一代”。据《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为官生涯最鼎盛的时候,曾身兼三职,分别是龙图阁大学时、尚书

  • 武则天晚年宠幸和尚,除了生理上的原因,还有什么其它原因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秘史和尚大结局,武则天斩杀和尚,武则天和和尚的爱情故事

    武则天之所以能和玄奘法师产生联系,是因为她的“二婚”丈夫唐高宗李治。李治在接了李世民的班以后,曾一度和玄奘法师走得很近,不过他对玄奘法师的控制一点也没放松。武则天最初接触玄奘,应该只是单纯为自己的生育祈福,但是到了后来,她却生出了别的心思。这个心思当然不是男女关系,而是武则天对于佛教的政治作用产生了

  • 多问一个为什么:司马光当年真的砸缸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念会了?那么问题又来了,宋代有水缸吗?从文物角度看,明代才能烧制出不漏水的大水缸。其实,宋代确实有水缸,现在山东还留下了一对北宋水缸,不过那是大铁缸。你确定,一个7岁小朋友司马光,能砸开。宋代人储水用的是瓮,史料上说,“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因此,司马光没砸缸,是砸瓮。清代民间有“小儿击瓮

  • 她是李世民最爱的女儿,连嫁三人还被驸马虐待,去世享受皇后礼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一直都有着“男尊女卑”的思想,这样的思想在皇宫中也十分严重的,比如说历朝历代只有皇子才有资格继承父亲的皇位,而公主们大多都只是政治联姻的筹码罢了,因此历史上许多公主都过得十分坎坷。唐朝时期有一位公主,她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喜爱的一个女儿,却接连下嫁给3人,还遭到了驸马的虐待,死后皇帝下令以“

  • 《铁血大宋》酷炫拉风坐骑让你眼花缭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历代枭雄无不得神兵良马,跨骑神骑,好不威风!在《铁血大宋》中,自然也给大家备上了各种拉风坐骑,形态各异,威风凛凛,奔跑如流星赶月,让人眼花缭乱!无论是在林里跳跃穿梭的瑶池仙鹿,或是在冰雪之中来去自如的三才灵羊;无论是在沙漠里飞奔穿梭的沙漠之舟,或是在竹中肆意奔跑的昆山竹熊;无论是在国府大道上威风凛凛

  • 《铁血大宋》三大禁地只有真英雄才敢闯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铁血大宋txt,铁血大宋高清人物图片,大宋王朝最铁血的扩张

    【惊险重重四方阶】四方阶位于开封府附近,由外至内共有四层。在每一层内,都设有重重守卫,越往里,道路越凶险。只有将守卫逐一击败,才能到达顶层开启金鼎宝箱。宝箱内含大量强力IB道具,价值不菲!在这里,可怖的并非是层层守卫,而是其他阵营的挑战者。毕竟“僧多肉少”,真正有价值的金鼎宝箱仅有一个!明枪易躲,暗

  • 武则天从感业寺被接回宫,不是李治多爱她,而是一个女人救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武则天是一个特别有心机的女人,她怎么甘心在青灯古佛前了此一生。早在唐太宗在位时,她就把目光悄悄地放在太子李治的身上,这位未来的皇帝显然对她的前途更有利。唐太宗晚年疾病缠身,武则天明白,必须要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了。《唐会要》中记载说:“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在唐太宗的病榻前,武则天投怀送抱

  • 《铁血大宋》三大阵营激烈争锋您愿助谁主沉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铁血大宋会谈,大宋王朝简介,铁血大宋怎么进殿试

    三大阵营皆实力强劲,但却势均力敌,平分秋色。他们一致对外,但内部杀意也同样暗流涌动,激战一触即发,您愿助谁主沉浮?【天波府】天波府由边关大帅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坐镇,是官方势力的代表,因此其军事势力在三大阵营中最为雄厚。府中无论男女,皆能跨马杀敌,满腔忠义,若志在报效家国,您可选择加入天波府。【移花宫】

  • 裕王是周云逸后台?张居正点破严党目的后,阻止改稻为桑为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周云逸到底有没有后台? 《大明王朝1566》剧中的御前财务会议,因为裕王府诞下皇孙戛然而止。面对嘉靖39年的亏空,虽然徐阶高拱张居正想极力阻止,但因为牵扯到嘉靖皇帝,那些烂账全都报了。前有亏空全被票拟签了字,后有“改稻为桑”这个妙策提出补亏空,再有皇孙诞生这个大喜事,这些都没有阻止嘉靖对“周云逸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