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裕王是周云逸后台?张居正点破严党目的后,阻止改稻为桑为了谁?

裕王是周云逸后台?张居正点破严党目的后,阻止改稻为桑为了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264 更新时间:2024/2/4 15:54:21

周云逸到底有没有后台?

《大明王朝1566》剧中的御前财务会议,因为裕王府诞下皇孙戛然而止。面对嘉靖39年的亏空,虽然徐阶高拱张居正想极力阻止,但因为牵扯到嘉靖皇帝,那些烂账全都报了。

前有亏空全被票拟签了字,后有“改稻为桑”这个妙策提出补亏空,再有皇孙诞生这个大喜事,这些都没有阻止嘉靖对“周云逸后台”的猜测。剧中嘉靖在徐阶高拱张居正前往裕王府贺喜后,这样问严嵩严世蕃:“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也不是全知呀。严阁老,现在就剩你们父子在了,你们说,周云逸到底有没有后台?”

那么周云逸到底有没有后台呢,后台又是谁呢?无论嘉靖39年腊月,裕王府的人有没有教周云逸用那些话怼嘉靖,在司礼监大太监吕方看来,裕王就是周云逸的后台。

吕方教冯保“思危、思退、思变”前往裕王府当差时,这样说:“你打死了周云逸,不只是裕王,还有很多人都恨你。”裕王等人为什么会恨打死周云逸的冯保,还不是因为周云逸不与严党同流合污,是清流一派,很显然裕王是支持清流的,支持清流就是支持周云逸,就是周云逸的后台。

从理念上来看,裕王和徐高张也是周云逸的后台。《大明王朝1566》书中,徐高张三人到达裕王府后,高拱这样表达自己在御前财务会议上的刚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无非像周云逸那样,把这条命献给大明而已。”哪怕事实上周云逸没与徐高张交流过,在高拱看来自己也从内心支持周云逸的“坐在我们这个位子上,总得有些良知吧”。革命同志无需言语,神交即可知悉对方心意。

“改稻为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虽然在御前会议上,嘉靖和严嵩对话里的“改稻为桑”是冲着增产20万匹丝绸去的,而且嘉靖还仁慈地不给改成桑田的农田加税,看似是为了给农民增收。但是张居正一眼就看透了这项政策的弊病“浙江的百姓恐怕还要遭殃”,谭纶还想到了改桑田后的巨大经济利益和不加税这个优惠政策,一定会促使浙江的官商去进行土地兼并。

书中张居正还点破了严党进行“改稻为桑”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土地兼并:“严嵩提这个方略一多半是为了弥补他们造成的国库亏空,不一定有这些算计。可严世蕃他们怂恿严嵩提这个方略前事先注定已有了详细的图谋。”

徐高张阻止“改稻为桑”真的只是为了百姓吗?

“改稻为桑”如果完美地进行下去是利国利民的国策,但最可能出现的就结果却是浙江一半的农民失去自己的田地,再加上当地时常爆发的“倭乱”,浙江非常容易发生民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裕王和徐高张一定会阻止这事的发生。他们想到的办法就是派一个严党的人去阻止这个方略的实施。张居正说:“严党的人里也不是没有心存良知的人。”“(胡宗宪)是浙直总督,又兼着浙江巡抚,不只严嵩,皇上也十分信任他。我们要是有人能说动他,让他向严嵩和皇上剖析厉害,这个弊政就有可能无疾而终。”并打算派谭纶去胡宗宪身边,给胡做思想工作。

但是很显然,张居正提议谭纶去浙江的目的,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倒严”:“一定要在浙江烧起一把大火,然后把这把火从浙江烧到京师,烧到严嵩、严世蕃他们身上来。”

“倒严”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些浙江的农民等得起?所以“改稻为桑”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它在本剧中就是裕王一派“倒严”的导火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铜荒、钱荒和宏观调控,北宋金融业的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这样一个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都应该十分“有钱”的朝代,却被钱荒问题困扰始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缺钱”的朝代。我们今天就一同走近北宋,了解那个商品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金融困局。一、钱荒问题的成因所谓钱荒,指的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正常的贸易需求,以至于“钱重物轻”,影响社会正常的经济运

  • 明朝女道士王焘贞23岁“成仙”时,引10万人围观,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代最神秘的道士,唐朝女道士飞升的事迹,明代知名道士有哪些人

    在我国古代,女人学道本来就有些离经叛道了,何况还是一位年纪轻轻的女子呢!更让人质疑的是,这位女子竟然还得道成仙了!所以,古人云:事出反常必有妖。不过,小编还是想先说说,历史上那次规模巨大的“羽化”飞仙现场吧!历史上的王焘贞,本是苏州太仓人。其父王锡爵,是嘉庆时期朝廷重臣。所以,从出身来看,王焘贞可相

  • 武则天“骨醉”情敌,姐姐母女2人却爬上丈夫龙床,她们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在这方面的表现可不比他这位子孙后辈差,先是和自己父皇的才人武则天眉来眼去,后来又和大姨姐武顺同床共枕,再后来甚至又与自己的外甥女贺兰氏纠缠不清,不得不说,李治可真会玩。而且,这一切还都是在武则天的眼皮底下进行的,要知道武则天可是个狠人,对待敌人是什么残忍手段都能用出来

  • 元朝婚俗里有一“奇葩要求”,大婚前新娘要先到这种人家住3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毕竟是少数民族掌权。他们的统治对整个中国的影响有多大?元朝对于其他民族的压榨,繁重的赋税,闭关锁海,破坏良田变成牧场,禁止集会等等都让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严重的倒退,对于汉人更是有着极其严苛的镇压手段,元朝将人分为四种等级,依次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等级低的相对的赋税还更重,所以汉人就套上

  • 武则天退位一年就猝死,据说史书都不好意思记载,这是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朝堂上还是有一些官员支持武则天的,毕竟武则天在政治方面有卓越的功绩。那个时候,武则天为了当上皇帝,她还差一点将李氏的子孙赶尽杀绝,可见武则天心狠手辣。像她这样的手段,在历史中也是比较少的。不然的话,武则天也不能成为皇帝。原本武则天的父亲在李渊起兵的时候,给予过支持,所以对李家也算是有功劳。而武则天的

  • 《崇祯历书》与哥白尼天文学的引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与观测精准的第谷学说相比,哥白尼学说对于修历缺乏实用性。《崇祯历书》虽然对哥白尼日心地动说的重要内容有所披露,但对日心说却持否定态度。这不仅说明了国人选择西学中的实用主义倾向,也说明中国学者将科学修历的技术实践,转向探索自然奥秘的天文学理论兴趣,仍然存在一道鸿沟。 中国古代的天文和历法,具有政治象征

  • 武则天对完善科举制的重大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诞生,然后延续1000多年的选拔人才的考核制度。但是科举制在确立之初,还存在许多可以改进的问题,因此历朝历代都有在科举制度“这座房子”上面修修补补,所以才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科举制度。不过要论哪一朝哪一代对科举制度改革最具代表性,肯定要说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科举制度在她

  • 品鉴:汝窑花口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口径:16.5cm 高:9.9cmDiameter: 16.5cm Height: 9.9cm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今河南省汝州市张公巷和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均发现汝窑烧造。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是

  • 握槊的魅力:唐玄宗和杨贵妃一天至少一次,“握槊”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槊和银槊,杨贵妃握槊是什么,唐玄宗与杨贵妃简介

    在古代社会的各个朝代中,唐朝当之无愧占领着顶尖位置。随着当时经济的大力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长,唐代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慢慢增加。等到“开元盛世”更是将唐朝推向了巅峰,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多姿多彩。在这种情况之下,无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市井百姓,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我们

  • 如果朱标在世,朱棣敢起兵夺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怎么对待朱标妻子,朱标在位朱棣敢反吗,朱棣为何免了朱标皇位

    兄弟二人相差五岁。虽然有一种说法认为,朱标和朱棣都不是马皇后所生,但朱标自幼便被父亲当成继承人来培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在朱棣出生一个月后,朱元璋下令设立儒学提举司,任命宋濂为提举,“遣世子受经学”。这里的世子是指年仅五岁的朱标,也就是说从此时起,朱元璋已经把朱标继承人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