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延禧攻略的富察皇后,37岁香消玉殒,乾隆为她性情大变

历史上延禧攻略的富察皇后,37岁香消玉殒,乾隆为她性情大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174 更新时间:2024/1/20 3:53:29

《延禧攻略》讲述的是少女魏璎珞,如何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宫女,一路披襟斩将上位成为乾隆的宠妃,也就是令妃娘娘的故事。但这个故事最吸引我的却是富察皇后。

历史上的富察皇后出身于这样一个累世高官的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统教育,娴于礼法,深明大义,并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加之天生的端庄文静,可以说是一位标准的名门淑女、大家闺秀。

雍正五年的一次选秀女中,16岁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选中。雍正帝决定将这位名门之女指配给早已秘定为皇储的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雍正帝以其独有的犀利眼光似乎已经看出了这位端庄秀美文静的少女,具备成为大清一代贤后的素质。

这年的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婚后,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感情笃挚,十分恩爱。乾隆帝即位后,立她为中宫皇后,于乾隆二年举行了册立礼。

婚后乾隆和富察皇后一共生有四个孩子,很可惜,只存活了一个。丧子之痛也成了皇后最后香消玉殒的致命打击。

皇长女出生未满一年还未受封就病故,雍正八年二阿哥出生,雍正帝亲自为其命名为永琏,“琏”字,在弘历看来意味着将来能够继承皇位之意。弘历在乾隆元年,把永琏密定为皇太子。斯时皇帝年纪不过26岁,这样早就建储,显然是因为太钟爱某个儿子了,未想到刚过了两年多,永琏就因“偶感风寒”夭亡,年仅9岁。最为中意的爱子早夭,对乾隆帝身心是一个巨大打击。为此,平素勤政的青年皇帝接连五天没有临朝。并把密定谕旨公布于众,是虽未册立,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

固伦和敬公主

公主本下嫁蒙古王公,但破例准其留驻京师,她也是居于京师而享受1000俸银的第一位公主。和敬公主薨后,其遗体葬于北京东郊的东坝镇附近,与色布腾巴尔珠尔合葬,即今公主陵遗址。按照清朝的惯例,只有皇帝之墓称陵,而此处之所以称公主陵,其原因有二:一是和敬公主生前深受乾隆皇帝的宠爱,又其夫战功卓著;二是葬于科尔沁领地,距京遥远,称“陵”以提高其政治地位。

悼敏皇子永琮

皇七子尚未出生便受到乾隆的格外偏爱和重视。乾隆十一年正月,因皇后富察氏有喜,乾隆并未按惯例去圆明园山高水长处度上元节、观看烟火,而是破例留在故宫紫禁城陪伴她们母子。皇后生下皇七子,当天正逢久旱之后大沛甘霖,笃信佛教的乾隆十分欣喜,倍感天恩眷顾。皇七子生而颖悟出众,甚得乾隆帝钟爱,乾隆命名永琮,内定为皇位继承人。

虽然此时乾隆已经有了好几个儿子,他对皇七子仍然爱如珍宝,他觉得这个孩子是他所有孩子中最漂亮最可爱最聪明的一个,“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可惜这位聪慧异常的皇子,因出痘于乾隆十二年腊月二十九日身亡,未满两岁。乾隆悲痛万分,谕曰:“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之过耶!”

两个儿子的接连夭亡却彻底打乱了她的阵脚。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乾隆帝奉皇太后,偕孝贤皇后东巡,谒孔庙、登泰山。二月二十四日,东巡队伍来到山东曲阜,游览了著名的孔庙。第二天,在孔庙举行了盛大的释奠典礼,这一天还谒了孔林。二月二十九日,他们还登上了东岳泰山。三月初四日,到济南游览趵突泉。三月初六日这天,他们游览了历下亭。三月初七日,再一次游览趵突泉。三月初八日,乾隆帝奉皇太后回銮,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三月十一日,弃车登舟,沿运河从水路回京,当晚亥时,孝贤皇后就病伤于船上,年仅37岁。

乾隆回京后亲自扶棺治丧,不惜耗费巨资、大兴土木,动员工匠8242人,各作壮夫9593名,耗费白银9600余两。新建房间338间,耗费白银91300余两。追封谥号“孝贤纯皇后”,九日不理朝政,终日身穿素衣素袍。这还不够,他要让所有人陪着他一起悲痛,

天子之怒,血流成河。皇后的祭品不够不洁净鲜明,严惩;皇后册宝制作粗陋,全堂问罪;满文译文中将“皇妣”一词错译成了“先太后”,重罚。因皇子永璜和永璋在皇后葬礼上哭的不够悲伤,便歇斯底里地痛斥:''此二人断不可继承大统……伊等如此不孝,朕以父子之情,不忍杀伊……''直接绝了二人的继位可能。

乾隆下令,百日之内官员都要吃素穿孝不得剃头,停止音乐嫁娶, 天下臣民一律为皇后服丧。江南河道总督这样的一品高官在皇后丧期剃头,被赐伤;湖南巡抚、湖北巡抚因此革职;其中53名官员没有来得及上奏悼念,多被贬黜,降级,削功。朝廷重臣张廷玉,因给皇后的祭文中用了''泉台''二字,被乾隆认为不够尊荣,将张廷玉罚奉一年,大加申斥。富察皇后的离世,给大清朝的政局带来一场巨大的风波。乾隆性情突变,越发任性和严苛,错杀冤杀不计其数,这一系列疯狂举动让全国上下人心惶惶。

乾隆是我们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大多文采平平,非常平庸。但是其中有一百多首诗却写得非常好,情真意切,真情流露,那一百多首诗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悼念富察皇后,乾隆诗作的最高水平都献给了富察皇后。

他写道:“九御咸备位,对之吁若空”。

三宫六院,嫔妃齐备,可是面对她们,

简直就像面对虚空一样。

他甚至为皇后写下“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早知丧子之痛会让你离我而去,

宁愿不要孩子也要你的陪伴。

延禧攻略中的秦岚很好的诠释了这个温文尔雅的角色,她聪慧过人,但心性善良,对于高贵妃的跋扈嚣张,她一颦一笑中,不怒自威,以宽容大度为刃,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用温暖融化魏璎珞的仇恨之心,在自己离开后,把魏璎珞安排在乾隆身边,余生,就让令妃陪你走,也许这就是最后的爱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级别最大官员,权力超过皇帝,清朝200年间仅2人高居此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最有名的一个摄政王,大家可能通过电视剧都了解这个人,就是多尔衮。清朝入关前他作战就很英勇,在军中声望很高,他帮助皇帝打下天下。在皇帝病故后,他没有生异心,而是尽全力辅助入关后第二代小皇帝,他是一位相当尽职尽责的摄政王。以他的威望和能力完全有条件去争取皇帝一位,但是他并没有这个野心。第二位摄政王就

  • 《瑷珲条约》签订后,清朝一度拒绝承认,两年后为何割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一、奕山被迫签约1855年,远在新疆的伊犁将军奕山,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让他前往东北,担任黑龙江将军。原来此前的一年,俄国的武装船队不顾清朝的反对,强行在黑龙江内航行,还想霸占“黑龙江松花江左岸以及海口”。咸丰帝觉得奕山在新疆时经常与俄国人打交道,应该是颇有“外交”经验的,于是让奕山前往东北处理此事。

  • 我们古代五大鬼才,姜子牙上榜,第一名最神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姜子牙真人简介,六盘水钟山姜子牙上榜,姜子牙电影免费版完整

    说起鬼才,在大家的心中想到的一定是一个智慧超群且身负能力的奇人,天才是按照正常的思维,快速的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事情,而鬼才则是不走寻常路,往往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往往天才很多,但是鬼才,确实很少,他们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第五,张三丰张三丰可以被称为是武林至尊、内拳始祖、太极始祖、武学泰斗、龙行书法

  • 商朝政治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 首次王朝革命的后遗症,家天下法理的大倒退,商汤为后世打了个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为中国历代历史经典战争合集中的第十八期《首次王朝革命的后遗症,家天下法理的大倒退,商汤为后世打了个样》 新体系替代旧体系时,总会面对一个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如何解释自己的正当性。王朝更替更是如此,家天下体系下,君王所有正当性只来源于先祖的功德,而非个人。所以到了末代君主夏桀时,面众叛亲离,依旧

  • 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的商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 何毓灵:拼合千年前的记忆 让甲骨文回归青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划时代意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建议,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分布在世界各地收藏机构的甲骨文碎片进行信息化处理、缀合,推进甲骨文研究,让甲骨文以数字化的形式回归殷墟,回归故里。(来源:国家文物局)责编:李

  • 武庚记:纣王的盔甲没有这么简单,能让黑龙受伤也很正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不死鸟和黑龙一样都是远古神兽之一,它拥有至高无上的原始界神力,很久以前在和黑龙的战役中不幸被黑龙打伤(可能是因为政见不和,也可能是因为一山不容二虎,也可能是因为不死鸟不想臣服于黑龙的统治),它为了复活不的不找一个寄宿体(这个寄宿体就是纣王的父亲,当时的商朝并不是很强大,也没有建立成一个王国,一

  • 封建式统一的衰落:强大的西周,是怎么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各个封建的诸侯国内部,有权势的封建贵族弑君篡权、把持国政也是常有之事,列国之间残酷的攻伐灭国战争更是彰显了天下统一破坏后的血腥底色。一、衰败西周立国之初,周武王、周成王以开创之世的天子之威君临天下,镇服万国,及至周康王时代,天子权威已经远不如武成之时。到了周昭王时代,楚国不尊周王,不受王命,昭王带

  • 治水英雄禹开创中国古代水利文化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我国治水文化与水利史,禹西水利,中国古代治水名人有哪些

    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的黄河流域地势平坦,水土流失严重,加上季风气候和降雨集中,常年水患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灾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代中国人民开始寻找治水的方法。鲧是黄帝时期的一位官员,担任过洛阳令、司空等职务。当时,洛阳地区的水灾非常严重,黄帝听闻此事后,便任命鲧为治水总督。鲧采取了各种方法来治理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