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为什么选平庸嘉庆当皇帝,能行的都伤了,只能劣中选优

乾隆为什么选平庸嘉庆当皇帝,能行的都伤了,只能劣中选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494 更新时间:2024/1/24 10:18:13

很多皇子很早就被立成太子,但是太子这个职位就是仅次于皇帝的高危职位,被立为太子的一刻,你就是一个被追赶的目标,甚至是打击的目标,因为对于其他的皇子而言,你的存在,就代表着他们永远没有了出头之日,这个时候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就会在暗中不知不觉间延伸开来。

李世民是靠着政变登上皇位的,本来这个皇位是与他无缘的,但是这个地方的建立他有着别人不可替代的功劳,可太子之位却不是他的,所以他发动了震惊历史的“玄武门之变”,可是他在上台之后,这样的榜样作用是要不得的,这个时候他就必须要确立太子的标准了,不能他的后世都要靠着政变来确定皇位归属吧,那么这个地方不就是彻底的乱套了吗?这个时候他就根据人们常用的嫡长子继承制来确定继承人的人选,就这样他的长李承乾坐上了太子之位,可以说为了培养这个太子的治国能力,他也是不遗余力的教导的。

但是似乎每个皇帝都是这样,对于其他的皇子也会有特别喜爱的,这个时候最妥当的办法就是疏远这些皇子,将父爱只能倾注在太子身上,可是李世民没有,他是喜欢皇四子李泰的,这个儿子也是长孙皇后剩下的嫡子,可是他的上面有一个亲哥哥,所以皇位几乎是不可能来到他的身上的,而李世民的宠爱给他带来了希望,也让群臣有了想法,也就有人玩耍冒险押注李泰了,这个时候的太子也就感觉到了威胁,不单单是弟弟的威胁,还有他的父亲的威胁,因为这个时候他不知道父亲的真正意图,所以也就铤而走险了,想要走上一条他父亲走过的路,结果可想而知,最终这个皇位落到了他们俩的同母的弟弟李治的身上,不得不说这个就是命啊。

清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这个特殊性不是说他的民族成分,而恰恰在于继承人的问题上,别的朝代都是要明确树立太子的人选的,而清朝是没有明确继承人的,而且雍正还创造了一套秘密立储的规定,可以说这样就可以避免了太子被作为目标被其他皇子诋毁打击的事情了,而且也不再局限于嫡长子继承制的约束,在很长的时间内考察诸多皇子的能力,最后皇帝在确定了合格满意的人选的时候,便将这个写好的继承人人选的诏书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之后,这真的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举措了。

整个清朝,乾隆是第一个这么被选择出来的君主,那么第二个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嘉庆,提到嘉庆这位皇帝,似乎人们的印象只能停留在和珅的身上,似乎他的这一辈子就是为了处理和珅而来的,而后的政治生涯就是抱着和珅带来的财宝而活着,这么说来,说他是清朝存在感最低的帝王真的是没有什么错误的,就算是道光还是有一个鸦片战争的,光绪还有让人们记得住的戊戌变法的,都是乾隆也算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了,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个存在感如此低的人作为他的继承者了呢?

是因为乾隆没有子嗣吗?没有办法只能选择了他,不是的,我们都知道乾隆的子嗣是很多的,起码比他的父亲雍正要好得多了,一共有着17个儿子,而嘉庆在是他的第十五个儿子,那么按照道理来讲,前面十四个儿子,就没有一个能让乾隆满意的吗?当然不是,这个问题还真的不能怨乾隆,或者说就算是他的错,也是这个皇帝太能 活了,而他的很多儿子都没有他这个父亲能活,只要能活着才会有继承大统的机会啊,伤人哪里能够有什么机会了。可以试想一下,太子都白发苍苍了,可皇老子还精神矍铄,是个很滑稽的画面。

可以说刨除一些早夭的皇子,皇五子是一个不错的人选,文武双全很是得到乾隆的欢喜,这个五阿哥就是《还珠格格》里边的永琪,可是他的命却是不太好的,没能活过他的老爹,这让乾隆悲痛不已。

乾隆的寿命太长了,那个时代,活八十岁都成精了,他竟然活八十多岁,可叹的是,他的这些个儿子一个个地离他而去,也就让他的可考虑范畴也来越小,最终在他不想超越他的爷爷康熙六十一年帝王生涯的时候,也就是乾隆六十年的时候,在他做出禅位的决定的时候,能够被考虑的皇子也就剩下四位,而且还都是庶出,血统不正啊,他们的母亲没有一个是地位太高的妃子,所以也就只能在他们四个人中选择了。

这四个人就是皇八子、皇十一子、皇十五子和皇十七子,这个时候选择一个他们中最佳的一个人就好了,也就是说劣中选优了,而嘉庆也就是十五子就是他们中最佳的那个选择。

皇八子喜欢书画,但是他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整日游手好闲,缺乏一个君主的沉稳;而皇十一子为人伤板,不喜欢满人的骑射,乾隆对于这个儿子很有看法;而皇十七子年龄是最小的,资历也就是最浅的,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他的不学无术才是他不能登临大统的关键。

这样的话,也就只剩下一个皇十五子可以被委以重任了,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就算是乾隆也是无可奈何的,谁让他这么高寿,到最后他已经知道是自己活得太久,耽误了下任皇帝,于是,他在位六十年时候,坚决退位给嘉庆了

最后感谢大家看完小编的这篇小哥,希望给你带来有益的信息。也希望你们对小编有更多的支持,我会因为你们的支持而更加努力。争取以后带给大家更多喜爱的小哥。不管你有什么意见又可以给小编提出来哦,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你的支持将是小编前进的动力(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懿”最大的强敌,为乾隆生下6胎,小伙当皇帝,变成后宫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剧中最后她在后宫争斗中失败伤掉了,那么在真正的历史中她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现在由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她叫魏佳氏,就是历史上的令妃,也就是后来的孝仪皇后,她出生不是很好,她家里很普通,没什么背景,她是通过参加选秀加入后宫的,她貌美如花、心地善良、讨人喜欢,她非常懂得讨人欢心,她很快就受到孝贤皇

  • 清朝最聪明的皇后,取代喜塔腊氏,20岁就封贵妃,统领后宫23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想必现在一说起明智的皇后,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近期宫廷剧中大火的如懿,而如懿却是是厉害,但最后还是被令妃给算计了,最后在冷宫中,了却自己的余生。所以,如懿不是清朝最明智的皇后。但小编今天要讲的这个人跟如懿还是有点联系的,她就是嘉庆帝的第二个皇后,是钮祜禄家族的女子。相信看过电视剧的应该都知道,嘉庆皇帝

  • 康熙皇帝擒住了鳌拜,最后却不杀他,是因为他身上的刀伤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长到14岁的时候,康熙的奶奶提议还政于康熙。于是康熙开始正式亲政,但是亲政不到半个月的康熙发现,自己亲政的这段时间,鳌拜不仅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还多次否决了自己的决定,更把支持自己的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给杀了。康熙渐渐明白,自己要想成为一条真正的龙,就必须除掉鳌拜。然而鳌拜,手握兵权,阴险狠辣,又是大

  • 清朝身份最为虚伪的妃子,伤后欲得“皇后”虚名,毁了儿子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在历史上并不出名,相比她的籍籍无名,他的儿子却在我们近代史上声名大噪,而孝静成皇后这个儿子,就是那位在同治、光绪年间显赫一时的恭亲王奕。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出身蒙古科尔沁部,这个家族在清朝非常显赫,尤其是在清朝初年,曾经接连出了四位皇后,后来随着蒙古对于清廷作用的减弱,博尔济

  • 乾隆合葬的四位妃子,高贵妃排在首,皇后的葬礼不如魏璎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合葬的自然是富察皇后,作为乾隆的发妻,是乾隆最爱的人,即使富察皇后只给乾隆生下一女二子,二子先后离去,但是乾隆也是无比重视富察皇后,甚至在富察伤后精神一度失控,其伤后被乾隆安排在裕陵,并且留了一个空位给自己,等自己百年以后合葬,可见其重视程度。第二位就是我们可爱的魏璎珞的原型令妃,伤后被封为孝

  • 清朝最牛妃子,儿子是皇帝,60岁还受皇帝宠,但40年没有晋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乌雅氏23岁便被康熙皇帝封为德妃,由此可见她在宫里备受临幸。在这里之后,德妃又依次为康熙皇帝生下一子三女,一共为康熙皇帝生下六个子女,是康熙后妃中生孕数最多的嫔妃。殊不知,德妃自打23岁封号为妃后,直至康熙皇帝过世,那时候她已62岁,整整的40年沒有升职。是德妃在23岁之后不得宠了没有?正好相反,德

  • 雍正最长寿的妃子,活到96岁,被封皇贵妃,生下的儿子却非常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一国之君,雍正皇帝本有资质和权利享受人生,他却没那么做,后宫佳丽的总数少得可伶,与别的皇帝对比,可以说非常寒碜。据《清史稿》记述,在雍正后宫团,同意以上者仅有二十八人,而嫔级別之上妃子更少,包含皇后、妃以内只能八位。在这里八位妃子当中,有一人更为长命,活到九十六岁大龄,且封号为皇后,但她产下的孩

  • 历史上延禧攻略的富察皇后,37岁香消玉殒,乾隆为她性情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延禧攻略》讲述的是少女魏璎珞,如何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宫女,一路披襟斩将上位成为乾隆的宠妃,也就是令妃娘娘的故事。但这个故事最吸引我的却是富察皇后。历史上的富察皇后出身于这样一个累世高官的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统教育,娴于礼法,深明大义,并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加之天生的端庄文静,可以说是一位标准的名门

  • 清朝级别最大官员,权力超过皇帝,清朝200年间仅2人高居此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最有名的一个摄政王,大家可能通过电视剧都了解这个人,就是多尔衮。清朝入关前他作战就很英勇,在军中声望很高,他帮助皇帝打下天下。在皇帝病故后,他没有生异心,而是尽全力辅助入关后第二代小皇帝,他是一位相当尽职尽责的摄政王。以他的威望和能力完全有条件去争取皇帝一位,但是他并没有这个野心。第二位摄政王就

  • 《瑷珲条约》签订后,清朝一度拒绝承认,两年后为何割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一、奕山被迫签约1855年,远在新疆的伊犁将军奕山,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让他前往东北,担任黑龙江将军。原来此前的一年,俄国的武装船队不顾清朝的反对,强行在黑龙江内航行,还想霸占“黑龙江松花江左岸以及海口”。咸丰帝觉得奕山在新疆时经常与俄国人打交道,应该是颇有“外交”经验的,于是让奕山前往东北处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