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浅谈:举鼎而亡的秦武王嬴荡对秦国的贡献

浅谈:举鼎而亡的秦武王嬴荡对秦国的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444 更新时间:2024/2/10 23:58:07

到了秦武王时期,秦国政治清明、地方富裕,秦惠文王更是为秦武王嬴荡留下了丰厚的家底。

但同时,秦惠文王时期也留下了一些外部隐患,好在秦武王嬴荡拥有极高的政治天分,加上从小熟读兵书、力大无穷。

[var1]

秦惠文王

所以即位后的嬴荡处理起地方大事上也算游刃有余。

嬴荡性格好战、勇猛无比,在位期间开疆拓土,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那么他在位期间究竟为秦国做了哪些贡献?

在他的下,秦国的实力究竟有多强?

秦武王有哪些政治才能和政治手腕?

从嬴荡的谥号中的武字似乎可以看出,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

秦武王政治能力与军事能力并不比他的父亲秦惠文王差,也更加果决,善于用兵。在攻打宜阳、平叛蜀地等战争中全部大获全胜。

显示了极高的军事天赋。但这样一位君主却仅在位四年就因举鼎而亡。究竟是天妒英才还是意外之举?

[var1]

嬴荡影视形象

如若秦武王未早亡,那么秦国统一天下的速度可能会提前更多。

天生神力秦武王

秦武王作为战国时期秦国的第二十七位国君,不仅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也是战国有名的好战者。

秦武王天生神力,从小爱好比武,喜欢和勇士一起玩耍。为充分施展个人的武力值,在登上皇位后,秦武王重用乌获、孟说等人,并将其全部封为大官。

秦孝公重用商鞅变化变法后,秦国各代国君励精图治,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到秦武王嬴荡即位,

秦国兵强马壮、家底殷实,在战国诸侯国中的各方面优势也愈加明显。此时的嬴荡迫切希望出兵攻打他国。

年轻有为的统治者嬴荡

[var1]

制定攻打计划后,嬴荡将第一个目标锁定为国外,一方面是因为国外在六国中军事实力较弱,此时攻打国外有着极大的优势。而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秦国如果想要统一六国,一定要拿下宜阳。

宜阳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秦国只要拿下宜阳,以后向东进攻才能更加顺畅,粮草供应也才能有保障。

从嬴荡选择国外作为出兵的第一目标来说,他并非单纯的是一个勇夫,在政治方面也是有着正确的考量和谋略的。

尽管嬴荡想迫切的出兵,但也不是鲁莽之人,考虑到此次出兵不仅占线长,而且在进攻过程中极易受到赵国、魏国的威胁。

一旦两国联合从中作梗,那么此时此次计划便不能顺利实施。为此,嬴荡选择向左丞相和右丞相请教出兵的方案。

这里要说一说秦国设立左右丞相的原因。秦武王嬴荡即位后,根本未将其他六国放在眼中,他认为,其余六国无法与秦国相提并论,便计划与六国做出一定的区分。

[var1]

为显示秦国的独特地位,秦武王提出修改官制,改相国为丞相,丞相又要分为左丞相和右丞相。

而之所以设立左右丞相,一面是为了区别六国,另一面则是以分权的方式,达到丞相之间相互制衡的目的。

而他的这一做法,后世竟然延续了一千多年之久,直到明朝,才将左右丞相制度彻底废除。

再来说一说,嬴荡向左右丞相请教出兵方案的结果,左丞相甘茂极为认可嬴荡出兵国外的做法,认为只有将宜阳掌握在手中,才能打破国外与魏国的同盟联系,让魏国与秦国重新建立联盟。

同时,将宜阳攻破后,秦国能够顺利将自己的疆域扩大到中原地区,以函谷关为屏障,极大的阻碍了六国进攻秦国的道路。

为兼并六国做出极大的贡献,而秦国距离一统天下的目标也就近了一步。

听了甘茂的话,嬴荡信心百倍,随即派遣甘茂出使魏国,游说魏国与秦国建立联盟。

魏国看到秦国出兵国外的决心,认为这确实是一个机会,在地方利益面前自然选择与秦国联盟。因而两国在息壤建立了同盟联系。

[var1]

随后甘茂亲自领兵攻打国外,而国外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宜阳内有着充足的粮草,城池坚固,所以与国外对峙五个月甘茂依然未能攻破宜阳。

此时嬴荡开始动摇,在甘茂的极力劝说下才打消了退兵的念头,选择全力支持甘茂。最终,甘茂终不负使命,顺利拿下宜阳。斩杀国外将士近六万余人。

宜阳之战也成为嬴荡即位后所做出的第一个贡献、也是最为新的的贡献,这场战役为后来秦国横扫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嬴荡得到宜阳后,在以后的进攻中将更具有优势,北部可随时进攻赵国和燕国,而南部则可进攻楚国。战争的主动权完全落入秦国的手中。

蜀地尽管在秦惠文王时期便已归顺了秦国,但到嬴荡时期,蜀地陈壮再次欲以起兵,称霸一方。

因此,陈壮将蜀侯害伤后,便自立为王,不再听从秦国管束。而嬴荡是谁?他本就天生好战,一看陈壮居然敢再次兴兵作乱。

[var1]

又岂能纵容姑息。

嬴荡得到蜀地叛乱的消息,即刻派甘茂和司马错赶赴蜀地,平定叛乱。

陈壮正洋洋得意,没想到秦军来得如此之快,而他竟毫无抵抗能力。

甘茂与司马错还未用尽权力,陈壮便已被俘。随后便将陈壮斩杀。

陈壮伤后,蜀地再无叛乱,而蜀地不仅地处险要,更拥有着丰富的物产,收复蜀地后,秦国的后方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嬴荡颇具政治手腕,甚至将齐国、魏国、楚国、国外以及越国全部玩弄于股掌之中。

嬴荡善用制衡之术,这也是他体现了他的外交能力。嬴荡选择与齐国、越国促进联系,建立同盟。

随后与齐国和越国展开对魏国与国外的夹击,使得魏国和国外两国毫无反抗之力。

[var1]

为进一步制衡国外和魏国,嬴荡选择分别与韩、魏两国达成盟约,进而稳住了魏国与国外。

稳住大国后,暂时无后顾之忧的秦国选择进攻义渠等实力弱小的诸侯部落,在这些战争中全部获胜,秦国疆域进一步扩大,实力大增。

在宜阳之战后,嬴荡便想要试探东周,嬴荡试探东周的目的很简单,他是想看一看象征王权的九鼎。

九鼎据说是当前大禹将天下划为九州,九鼎的每一鼎代表着一州,因此,后人便将九鼎看作天下,夏商周也将九州当作国宝。

九鼎也就代表了地方的王权与政权,此时,嬴荡想要到东周看鼎,意图也相当明显,就是想要问鼎中原、一统天下。

所以,嬴荡便带着乌获等人前往东周,嬴荡达到洛阳,看到九鼎后十分兴奋。当即表示要举鼎。

[var1]

嬴荡想要和手下的勇士孟贲比试举鼎,孟贲又是何人?他本是齐国人,也天生拥有着力大无穷的本事。

当他听说秦武王喜欢勇士,随即跑到秦国,果然,很快受到了嬴荡的赏识。

当他得知此鼎的重量时,即便自己是一个大力士,仍然是没有把握将它举起来的。

九鼎究竟有多重呢?守护九鼎的官吏告诉嬴荡九鼎的每一鼎都有千钧重。而千钧在当时则相当于三十斤。

每一鼎都这么重,可想九鼎一共有多重了。孟贲当即表示自己无法将此鼎举起。可见,孟贲对自己的实力是有多么的了解,也能够审时度势,绝不逞强。

而孟说一看孟贲不敢举鼎,为显示自己的力气,便表示愿意与嬴荡比试一番。

最终,孟说虽然将鼎举起半尺之高,但自己也累的双眼流下血泪。

群臣见此鼎不是一般的沉,便劝说嬴荡还是不要尝试了。但嬴荡只看到了孟说能够举鼎,根本没看到孟说的血泪。

[var1]

执着于比试的秦武王一定要尝试一下。群臣看无法劝说,便不再多言。

嬴荡命人将绳索套在鼎耳的位置,挽起袖口,大喝一声,竟真的将九鼎真的举起来说。按说此时只要将鼎放下即可,便不会发生后面的惨事,但嬴荡非要再将此鼎挪动位置。

而这个时候的嬴荡已将力气耗尽,在挪动过程中九鼎不慎落地。

九鼎压在了嬴荡的脚上。嬴荡的足骨当即断裂。

最终,由于伤势过重,嬴荡甚至没有熬到第二天,当晚便离去了。离去时的嬴荡距离他登基仅仅四年。甚至在他离去前,还未有儿子或女儿。

嬴荡的离去可以算作意外,他本可以凭借自身的谋略和政治手腕助力秦国开疆扩土,甚至也许真的有问鼎中原的可能。

[var1]

但因一意孤行,最终以这样的方式离去,令人惋惜的同时,也带着一丝不解。嬴荡拥有了天生神力、勇猛好战,对秦国强胜、加快统一有着极大的助益。

但成也勇猛、败也勇猛。最终举鼎而亡,结束了短暂的生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富金壁:《史记·秦始皇本纪》“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正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书局整理本《史记》 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点断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2] 而《史记》中华书局2013年版则断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3] 三种观点,反映了学术界对一系列历史文化问题千余年来的认识分歧以及将近一个世纪的争论。 最近,景行知止的文章《佛

  • 《西风烈》6:你必须当上秦王!让天下诸侯拜服在你的脚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嬴稷停住,束手无措地摇摇头。他知道王兄定是在与人斗力举鼎。九鼎是大禹用九州进贡的青铜所铸,每座重逾千钧,王兄不顾万乘之躯,以身犯险,这不是一个时尚的王者该做的事。嬴稷正思忖着一会儿向王兄进谏,众人的表示声、武王忽然发出的惨叫声、铜鼎的落地声,几乎同时响起。围住武王的人群大乱。“王兄!”嬴稷几步抢入人

  • 一场雨冲塌了一个大土冢,专家在里面发现一头颅,确定这是关羽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多高真实身高,关羽最怕的3个人,关羽战徐晃

    那么洛阳到底有没有关羽的墓葬呢?还真有。1979年洛阳的关王村下了一场大雨,冲塌了一个大土冢,考古专家发现这是个墓葬,随后进行抢救性质的挖掘。工作人员进入地宫后,发现这个墓葬的规模非常庞大,但是也发现了许多盗洞,在主墓室的正门发现了两个巨大的虎头牌,还在墓中发现了许多壁画和珠宝,看来当时盗墓贼没有到

  • 秦国完美地诠释了我可以一直战败,但只要胜利一次,你就万劫不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最强时简介,秦国为什么战败作文,秦国真的是所向无敌

    魏国携大战胜利之余威,力压诸侯,魏惠王傲视群雄,于前344年召集天下诸侯自立为王。但是国外没有来,魏惠王觉得自己的脸面受损,于是乎派兵攻打国外。国外不敌,向齐国求救。齐国再次派出田忌、孙膑组合救韩。魏统帅庞涓率军追击齐军,不料在马陵到遭埋伏,魏太子申被俘,魏军全军覆没,庞涓自刎而伤。起因公元前341

  • 四位真正的“真龙天子”,出生自带异象,秦始皇为何不在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四位帝王,出生时自带奇特的天象,有的是龙之子,有的出生时有神龙庇佑,有的天生龙相,而这四位帝王中,却并未包含秦始皇。 龙之子刘邦 一个男人若是被绿,那是相当痛苦的,但刘邦他爹刘太公就不一样,他被绿了不仅不难过,还感到非常光荣。话说在未来的大汉皇帝刘邦还未出生时,某天刘邦的老妈刘媪外出下地干活

  • 大秦的先祖因赵复兴,却也终将令赵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果然不久季胜的儿子孟增就脱颖而出获得周成王的青睐。而孟增之孙造父获得的宠信更远甚于他的祖父。他为周穆王献上宝马良驹,为他驾车向西巡狩,又为他驾车一日千里东返平叛。他对马性的熟悉无人能及,他驾驭的骏马风驰电掣纵横驰骋,周天子在他的马车上乐不可支欣喜若狂。[var1]为了这赏心乐事,也为了驾车平叛的军功

  • 曹操问:瓜熟了没?三个侍女有一个回答让他很满意,曹操:都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中每一个角色人物的特征都非常的明显,刘备做事情的迟疑和犹豫,没有大丈夫的果断,吕布空有一身好武艺最后却败给了没有脑子,而曹操终究是那个疑心最重的人,无论是谁都要怀疑,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曹操是如何通过一个问题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自己三个侍女通通杀掉的!曹操在自己早年的生活经历中虽然非常的贫苦,但是

  • 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也让秦国在一统天下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变法是我们封建社会中唯一一次变化成功的变法,也正是商鞅变法使秦国由“诸侯卑秦”成为了我们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一一秦朝。后世历代变化家如北宋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明朝明神宗时代的张居正变化都或多或少借鉴过商鞅变法的经验。但秦国因为商鞅变法而一统天下,也因为商鞅变法让秦国在秦二世时灭亡。[va

  • 文鸯单骑退雄兵,武力了得,他比得上赵云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可以说,文鸯是三国后期第一名将,他的战斗力那么厉害,比赵云如何?他和赵云谁更厉害?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最厉害的表现是在长坂坡之战中,杀死曹军名将五十余员,砍到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最后在万马军中突围而走。赵云的战绩和文鸯的战绩,谁表现得更突出呢?这里只讨论演义。先对比一下赵云和文鸯的战绩,就可以得

  • 趣历史:苏秦,对自己够狠,才成为历史上成功男人的天花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今天分享战国苏秦的故事,估计大家对苏秦都非常熟悉,他是从穷困潦倒的穷光蛋实现逆袭与阶层跨越的绝好样榜,普通老百姓出身,却比拟王侯,个人认为他也是历史上成功男人的天花板,没有之一。1苏秦从穷小子成就王侯之尊苏秦(?-前284年),字季子,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