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美妆为窈”与“美心为窕”:周朝南北两地的审美文化差异

“美妆为窈”与“美心为窕”:周朝南北两地的审美文化差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28 更新时间:2024/1/16 18:15:52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早期并没有发展出先进的科学知识。为了在极具丛林挑战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人类的祖先逐渐发展出巫术文化,希冀求得神灵的庇护,以及解答自然界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变化。在古人心中,能够与鬼神交流的人称为“巫”,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便是舞蹈,称为“巫舞”。

图|巫舞

史学家认为:“巫者舞也,巫者无也,巫者美也,巫者灵也,巫者医也。” 可以看出,“巫”与“舞”同源。古人认为“巫”是以舞降神之人,人们对巫充满敬畏,想通过巫与神灵沟通,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因此,可以推断:巫文化催生了巫舞的形成与发展。

巫通过巫舞来通神,巫舞就是巫与神灵世界交流的外化。祖辈们时常举办巫舞等祭祀活动,以愉悦神灵,祈求庇护。所以,当自然界的现象变幻符合人们心目中的心愿时,便会认为这是神灵的庇佑。因此,以巫舞为载体的巫文化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高的地位,在国家的祭祀、战争、政治活动中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制礼作乐”与南北两地审美文化走向

在周朝之前的殷商时期,巫文化就非常繁盛。该文化决定了当地的审美文化走向。一个地区的审美文化能够折射出当地的主流文化,也必然会受当地政治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审美文化还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关。因此,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即使处于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审美文化差异也大相径庭。

周朝建立后,为了获得政权的长治久安,周公开始对殷商遗留下来的巫术文化进行改造。周公开创了独具特色,而又符合周代社会需要的礼乐制度,使伦理道德成为了周朝礼乐文明的核心内容,以维护并完善周朝的社会等级制度,从而巩固政权稳定。

图|女娲补天

后人将之称此为“制礼作乐”。周朝强化神话中大神们“崇高与神圣”的神格,颂扬他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内在精神,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经过周人的文化重塑与文化建设,北方中原地区的人们,对巫术的迷信逐渐减弱,巫舞便由娱乐神灵转化为娱人。

然而,巫文化在楚地依旧非常盛行,这与南方山川纵横的地理条件有关。在这种深山大川的自然屏障下,原始的宗族传统仍然顽固地保留着,北方礼乐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难以传播。再加上楚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中原相比相对落后,楚人依旧习惯于用超凡的想象力,解释自然现象的各种变化,弥补知识的缺陷。

图|楚地追求的华丽形象

楚地的神话传说居多,艺术文化浪漫而诡谲、瑰丽而奇特,与中原文化大相径庭。被巫风所浸润的楚舞,始终书写着人神交融的奇幻色彩。女巫通过舞动肢体,生动地演绎着人神沟通的状态,那如癫如狂的舞态,散发出神秘、玄妙、诡异的气息。比如《踏蛇舞》,由女巫手执长蛇起舞,以其神秘、怪诞的舞蹈风格而著称,基本内容为表演降蛇、制蛇。这种人蛇共舞的舞蹈带有强烈的奇幻诡谲色彩,弥漫着原始浪漫气息。

所以,当中原人逐渐抛弃殷商的巫术文化,转而追求符合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的美德时,南方的楚地仍风靡着富有神话色彩的巫舞,巫风盛行。从而导致了周朝南北两地的审美文化开始发生分歧,朝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

二、“美妆为窈”:北方楚地女子华丽动人,袅娜多姿

周朝北方楚地的审美文化,深受巫舞盛行的巫术文化影响。“楚灵王信巫祝之道”,且“躬执羽绂,起舞坛前”。人们为迎合君王的喜好,让年轻貌美的女巫婆娑起舞以侍神、娱神。巫舞便日渐成了楚人的风尚。“细腰”的审美追求便是来源于巫舞。

在巫祭活动中,女巫常常会使用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来增加祭祀时的神秘感。比如:左折右倾、前俯后仰、拧腰腆胯等折腰之型。这样以腰为轴的动作,能使上身动作幅度最大化,从而增强舞蹈在巫祭仪式中的表现力。这样高难度的腰部动作,便要求舞者有着细腰的身材。因为,如果腰部的肌肉过于发达,又或脂肪过多,都会影响腰部的柔韧性,从而影响舞姿的美感。

《九歌》中提到女巫装扮:“荷衣兮穗带,儵而来兮忽而逝”,穗带就是指腰带。《大招》中用“丰肉微骨”“小腰秀颈”“体便娟只”指舞者的回旋飞舞、细腰轻盈之态。楚舞的飘逸灵动与楚巫的浪漫奇幻色彩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楚巫具有浪漫奔放的色彩,才形成了飘逸灵动的楚舞。

湖南长沙出土的楚国彩绘舞女漆奁中,能看见舞女身上穿着的长可曳地的宽袖舞服。可以看出楚舞“长袖”的独特审美。“巫”在每一次祭祀活动中,都会有特定的服饰和装扮,这些服饰都不太日常,只能特定用于祭祀表演,由于裙摆很长所以会有束腰的腰带,这样才能把“巫”的窈窕身形显示出来。可见,楚人在舞蹈中追求修长细腰的线条之美。

由此可见:周朝北方楚地的审美文化,深受巫舞盛行的巫术文化影响。而制礼作乐对南方楚地的审美文化影响甚微。北方的礼仪文化,最终被当地以巫文化为主导的审美文化所同化了。“长袖审美”便是最好的佐证,其可以看作是楚人追求独立自由的精神之外化。

当北方中原文化传入南方楚地时,中原的雅乐也随之传入,雅乐多手持道具。楚人反其道而行之,为打破充满束缚的中原雅乐,徒手起舞,并且使用宽袖长袖来扩大身体的表现力,用手臂的轻柔力量将长袖甩过头顶,形成优美的S形弧线,更显飘逸娴雅的自由之风。

图|长袖细腰的女巫

楚人对于“凤”的图腾崇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楚地“长袖”的审美。起伏、翻飞、翱翔,这是楚人十分向往的。因此,楚人用宽袖长袖的动态,来模仿凤鸟飞翔。在巫祭仪式中,想象着飞翔高举,舞蹈异常热烈、奔放而自由。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凤鸟意象所带来的。可见,楚人对于“凤”的图腾崇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追求飘逸灵动的女性形象。

楚地的审美文化注重雕琢装饰。因此,楚地研发了各式各样的化妆用具。比如,仅是用于梳妆的物品,就有铜镜、木梳、角梳、木篦,以及假发等等。楚地女子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梳妆打扮,也格外讲究。梳理干发时用的是角梳,梳理湿发时则用的是木梳,而篦除发垢时用的是篦子。

与此同时,楚地还研发了种类较为丰富的化妆品。比如将米做成白粉,用来涂抹面颊,这无疑是最健康天然的美白化妆品了。再比如,用青黛或石黛来描眉,青黛描眉会偏雅致的青绿色,而用石黛画眉则呈浓密的灰黑色。还有用朱砂、赤铁矿这类红色矿物染料来制作胭脂,用于染唇和面颊,类似咱们现代社会化妆品中的口红和腮红。

图|丝绣品纹样:凤搏龙虎

楚地女子的服饰大多红艳靓丽,将楚地追求华美的审美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服饰的纹样以凤、鸟、龙、蛇、虎、花为主题,采用对称美,并勾勒流畅的线条来做夸张的构图,使得色彩缤纷又端正大气。楚人认为自己是火神的后代嫡传,以浴火重生的凤凰为崇拜物。他们将凤凰视为人间最神圣的生灵,能使国家安宁。因此,蟠龙凤纹和龙凤虎纹像最为典型。

三、“美心为窕”:南方中原女子以德为美,淡雅素朴

从经典著作中,便能瞥见南北两地主流文化的差异:《楚辞》以祀鬼愉神的歌舞仪式,来表达宗教情感;而《诗经》以敬天法祖的道德观念,来阐扬人伦精义。制礼作乐影响了中原地区的审美文化走向。最终,使得中原的审美文化,服务于周王朝的等级礼仪制度,以达到政权的长久统一和稳定。

图|素朴自然的中原女子

也因此,在中原地区,女性外在美的标准和楚地截然不同。楚地喜女子装扮,中原喜女子素朴。楚地喜女子身材娇小,中原喜女子身材高大。中原地区的审美文化体现了周朝的礼尚文化。中原女子符合道德规范和文化礼仪即为“美”,而形体美和容貌美则被中原文化视为“色”。

中原的审美文化是天然质朴,在化妆方面,他们认为女子不着雕饰才是最自然美好的。在形体方面,他们认为女性端庄的神态,以及高大健硕的身材,便是最能体现美的。这样的审美追求,也与中原地区注重女子生育繁衍有关。

图|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诗人们往往选取自然之物,比喻和凸显女子的天然之美,比如“手如柔荑”“华如桃李”“颜如舜华”,均取自天然之物“荑”“桃”“舜”,形容女子的天生丽质。

在中原的文化意识中,头发等同于肌肤。也因此,在他们的审美文化中,头发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中原女子追求头发浓密乌黑,流畅直发和弯曲卷发都是她们所偏好的。若发质不好,她们则会选择将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加以修饰。

图|中原女子发型

在服饰方面,自周王朝制礼作乐以来,等级礼仪进一步规范化,服饰形制纳入礼治。周王设“司服”官执掌周王服饰,设“内司服”官执掌王后服饰。进一步强调了服饰在仪礼、道德等制度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

《周礼》中记载了周王在不同场合的服装以及公、侯伯、孤、卿大夫、士等不同等级服饰的差别。不仅贵族和庶人的服饰差别很大,而且,贵族之间的服饰也有高低不同的等级。这说明,服饰是等级身份的显性标识。周代贵族在服饰上都需循规蹈矩,否则会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甚至有杀身之祸。

图|西周鸟纹玉璋

玉佩饰在中原地区的审美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周代贵族以玉衡量人的品格,温润无瑕的美玉就是道德人格的象征,渗透着特定的精神内涵。《礼记·聘礼》《荀子·法行》和《礼记·玉藻》中都有“君子比德于玉”和“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

美玉与美石的大量佩戴体现了周人对玉的推崇,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玉佩饰作为重要的装饰品,不仅能体现身份地位,也能表现出女性们的仪容之美。

图|西周龙纹玉璧

结论

中原的审美文化是周代等级制度的一个重要表征,体现了周礼的规定性,是秩序和规范的象征,浸润着周代礼乐文化的精神。从中可以看到,相较于南方楚地,北方的中原地区较早开礼制化和理性化进程。而楚地还持续保留着原始巫术文化。因此,决定了同一时期,南北两个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审美文化差异。

也即,周朝以来,制礼作乐使得礼乐文化成为了北方中原地区的主流文化,理性精神日益取代了原始巫术文化。因此,北方中原人追求高尚的品行道德和内在的才能,这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原的审美文化。循规蹈矩的礼仪之美便成为了时尚之风,不着雕饰与天然质朴,才是审美文化的不一标准。

而南方楚地依旧崇拜巫舞文化,使得人们追求色彩瑰丽和纤细华美。具体来看:凤鸟意向使得楚人追求飘逸灵动的楚舞,神秘的巫舞又形成了“细腰之舞”,楚地便追求修长细腰的线条之美。图腾崇拜和巫文化的主导,使得楚地形成了长袖细腰的独特审美,女性外在的杨柳细腰和浓妆艳抹是其审美文化的主流标杆。

参考文献

《楚辞》

《诗经》

《后汉书》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能善待功臣,为什么不能善待吕不韦,要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所处立场不同,看法自然不一样。对于为秦朝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那些大臣来说,秦始皇又是一个善待功臣的好皇帝。[var1]秦始皇善待功臣始末公元前246年,国外害怕被强秦灭掉,派出了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兴修水利,消耗秦国的财力物力,以达到‘疲秦’的目的。针对这一情况,秦王政于公元前237年下达了《逐客书

  • 近16万片甲骨分散于100多家机构,如何更好地保护甲骨并利用?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启动甲骨文数字化工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何毓灵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讯(记者 张弋)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站副站长何毓灵就甲骨文保护、活化、利用等问题提出建议。何毓灵介绍,120多年来,已经发现将近16万片甲骨,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藏,是进行大数据应用技术处理的基础。但数量巨大的甲骨文分别收藏于国内外

  • 秦始皇为何能统一六国?专家:秦军的这些武器,不应该在当年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时期武器排行榜,为什么秦军能统一六国,秦始皇的部队到底有多厉害

    [var1]1.青铜剑在始皇陵出土的各种随葬青铜武器,就是秦国军事实力雄厚的一个很好佐证,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应属秦人制造的青铜剑。[var1]剑是古人最为常见的近战武器之一,秦氏铜剑优越之处在于比普通的剑要长出近三十厘米,又细又长,极大增加了士兵的攻击半径。而且非常锋利,剑身光滑,进行了极为精细的打

  • 《战国策》医扁鹊见秦武王:与知之者谋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武王身边的人说,大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医除它,未必根除此病,反而会使耳朵不灵聪,眼睛不明锐。秦武王很是担心,于是把原话告诉了扁鹊,扁鹊非常生气。[var1]扁鹊怒说道,大王想让懂这个病情的人来医治,却让不懂这个病情的人来败新他。倘若秦国的吏治也像这个一样,那么大王离亡国不远了。治理个病

  • 论武术的启蒙:夏、商、西周时期的武术文化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汕尾武术与漳州武术,先秦时期武术的发展,理想的武术和现实的武术

    文|侯博士的笔记编辑|侯博士的笔记前言中国的武术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时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宗族信仰、军事兵器、战争中的搏杀、学制中的教育,为我国古代武术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我国古代史中武文化的产生提供了直观朴素的历史舞台背景。夏、商、西周作为中国

  • 春秋战国云南地理:楚国和秦国互抄后路,结果将云南绑定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东周,战国末期。秦国国君秦惠文王把楚国揍得惨不忍睹,楚国为了减轻秦军虎狼之师的正面打击,决定包抄秦国的后路,以形成对秦国两面夹击的态势,缓解楚军正面面对楚军的压迫。秦国的大后方,北边的是义渠国,楚国肯定是够不着的;南边的是巴、蜀国,巴、蜀国南边的有贵州一带的夜郎国和云南一带的古滇国。[var1]于是

  • 苏秦“王车”被抢,做了六国丞相后为什么没有追查此事,找回王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车图片,秦国车英将军结局,王车易位故事

    可曾想就是这样厉害的人物,在学成归来准备大展拳脚之时,苏秦也曾西出铩羽,张仪也曾南下折翅,而且苏秦狼狈到被人抢了“王车”扒光衣服扔在道边,最后狼狈回家。那么,苏秦在做了六国丞相后,说来可以轻松地找到当年抢“王车”的真凶,而且苏秦也知道是何人所为,但苏秦为什么没有去追查此事,找回“王车”呢?[var1

  • 千万别把吕布看成三国第一猥琐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老郑以为,我们不能因此把吕布看成是三国第一猥琐男。吕布一身的毛病没的说,那么好的颜值和武艺,最后混成了刀下之鬼,怎不令人一声叹息!但是,这位吕布真的就一无是处,猥琐到家了吗?老郑答曰:非也!您别忘了,三国中的那句名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驰骋沙场,绝不是时无英雄,浪得虚名。理由是:一,

  • 秦国一统天下的手段你知道吗?五大狠招,招招致命,现在还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七雄初期的秦国比较贫弱,第一次河西之战败于魏国之后秦人痛定思痛,开始了自己苦行僧式的修炼历程……第一招:商鞅变法。1,一个地方的执行力怎样才能变高?要朝令夕行,而不是拖拖沓沓,这就需要把权利全部收回,贵族特权全部废除,给贵族们分封出去的土地全部收归管辖。2,为了防范人民反抗、加强统治,秦国还编制

  • 三国中最被高估的一位谋士,被吹了上千年,真实的他并无任何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就是:“庞统”庞统与诸葛亮并列,但是在历史中的他并无任何过人表现。庞统原本是东吴阵营的一员功曹,给周瑜手下做事!在刘备前去见孙权的时候,庞统就献策想要扣留下刘备,不过还好孙权顾全大局才没有发生。因为一旦孙权扣押下了刘备,那么关羽和张飞是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让北方的曹操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