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和七下西洋为哪般?明成祖朱棣为何如此看重祥瑞麒麟?

郑和七下西洋为哪般?明成祖朱棣为何如此看重祥瑞麒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86 更新时间:2024/3/19 2:46:25

公元1403年,即明成祖永乐年间,有一支规模庞大,气势奢华的船队即将首次开始大西洋之旅。这支船队由皇上钦点,三宝太监郑和带领,准备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航海旅行。

三宝太监郑和在朱棣没登上皇位之前就进入燕王府当了太监。他14岁开始就成为了朱棣的亲信。郑和原本并不姓郑,郑姓是他有一次立了战功,朱棣赐给他的。

郑和虽然是一名太监,但是他精通陆战和海战战术,很有外交才能,而且仪表堂堂很有气度,做一名宣扬国威的外交官非常符合条件。

郑和不仅对朱棣忠心耿耿,而且他对海外知识有更多了解。不仅如此,他还信奉伊斯兰教和佛教,派他出海就再合适不过了。

郑和一共下了七次大西洋,从首次航行到最后一次共经历了28年,从永乐年间一直到宣德年间。他的航行足迹遍布30多个地方和地区,包括国外、巴基斯坦、国外、马尔代夫、肯尼亚等地,最远的地方已经到了红海地区。

郑和下西洋所带领的船队海员人数、船只数量都是航海史上最多的,船只规模最大,共有二百多艘船,包括战备船、指挥船、物资船等。这支船队在当时放眼整个世界来看,也是最先进的一支航海动力船队。

而且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比欧洲地方的航海探索时间早了将近一百年,堪称世界航海史的壮举。

那么,明成祖朱棣为何要打造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让郑和下西洋呢?

一直以来,有一明一暗两种说法。明的说法和暗的说法又是指什么呢?

明面上来看,明成祖朱棣继位以后,把京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并且励精图治,大力发展军事和经济,使得明朝的国力不断向上发展,山河一片大好。在政治上,朱棣牢牢把控着帝权,明朝的封建集权统治也显得非常牢固。

这个时候,任何一位皇帝看着这安稳的江山社稷都会很满意。然后就会想到要把自己的势力往外发展,国内已经被掌控了,那自然会把眼光放到海外去。朱棣当然也是这么想的。

朱棣让郑和带领一支极尽奢华的船队到海上走一圈,首先是想展示一下大明王朝的国威,展示明朝各方面的强盛,让别的地方臣服于大明王朝,也能起到震慑他国的作用。毕竟朱棣费了很大劲白把蒙古赶到长城以外,他是不想再与别国发生战争的。

其次,郑和下西洋时,带着很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种植、丝绸、茶叶、瓷器等,明成祖也想借这样的航海机会建设一条类似丝绸之路的海上贸易之路,加强与海外的经济交流。

另外,也有人认为朱棣是想与周边一些地方结成军事联盟,共同对付强大的敌人。

郑和下西洋确实扬了国威,加强了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不同于西方地方的殖民掠夺行为,是一次友好的对外交流,是中外友谊的开端。

但其实,这么多次航海并没有给明朝带来实际上、肉眼可见的利益,而且每次航海都耗资巨大,后来朝廷也就支持不了航海的代价了。

另外一种私下的说法,其实朱棣派郑和一次又一次地下西洋是为了寻找他的侄子朱允炆

众所周知,朱棣的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本来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就引起了朱棣的强烈不满,后来朱允炆又听从了大臣的建议实行削藩新规,把朱棣逼得起兵造反。他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从而夺取了皇位。

朱棣当上皇帝以后,很快宣布建文帝朱允炆伤亡,但是却始终没有找到朱允炆的尸首,他也弄不清楚朱允炆是伤是活。

后来一直有传言说朱允炆并没有在战役中伤去,而是被护送到了海外,一直活着。这个传言不知真假,但是却让朱棣寝食难安,毕竟朱允炆才是正统皇帝,而他却是个乱臣贼子。

最后,朱棣实在是担心朱允炆会在哪一天突然回来抢夺皇位,就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找到朱允炆。于是,他才派郑和一次次去往海外,打着扬我国威的旗号,偷偷地四处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可是,直到朱棣离去也没有找到任何有关朱允炆的线索。

可能,朱允炆早就伤了,只是朱棣心里有鬼一直放心不下而已。当然,这种说法大多来源于民间野史,真假很难分辨。

郑和下西洋也发生了一件当时很轰动,令明成祖龙颜大悦的事情,就是郑和在海外找到了传说中的麒麟。

在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他病倒在了国外附近的一个小国,只能在当地修养一阵。在当地,他领略到了东南亚时尚,见识到了当地的一些动物,这让郑和惊叹不已,遂用金银珠宝换取了一些动物带回来。其中就包括两只“麒麟”。郑和看这“麒麟”和古书中记载的非常相符,非常高兴。

而且在索马里语中,称这种动物为“giri”,读成“基林”,和麒麟的发音很相近。郑和等人便以为这真的是麒麟。

于是,在郑和这次下西洋回来时,提前给朱棣发了快报,快报中称他找到了神兽麒麟,并且带回了两头麒麟。这个消息令明成祖喜不自胜,甚至亲自跑到港口去迎接神兽的到来。

为什么明成祖会那么激动呢?这就要从神兽麒麟身上说起。

远古时代,民间一直把麒麟、貔貅、龙、凤、龟并称为五大瑞兽。《孟子·公孙丑》记载:“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用麒麟类比于圣人君主,可见麒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而且,人们普遍认为有麒麟出没的地方,必定会带来祥瑞。麒麟能带来四方之财,能保太平盛世。还用麒麟来比喻有才能的贤德之人。

所以,可想而知当朱棣听到郑和带回麒麟事有多么兴奋了。毕竟这代表着他这皇帝好像得到了天命一样。

据古籍记载,麒麟的整个身体像麝鹿一样,尾巴像龙的尾巴一样,带着点绒毛,还长着龙身上一样的鳞片,并且头上长角。这种说法是流传最多的,也有一些书中描述的麒麟不太一样,但大体上都描述为龙头,马身,龙鳞,有角。

那郑和带回来的“麒麟”是什么样子的呢?身材高大,比人还要高上许多;头有点小,但是和传说中的龙头相似;身子像鹿也像马,而且头上长着两个肉角。在阳光底下看,它的身上还有一片一片的鳞甲。

郑和向朱棣和大臣们介绍了一番,言之凿凿地说这就是麒麟。而朱棣等人并没有真的见过麒麟,便信以为真了。

朱棣对这两只麒麟非常喜爱,当即就命宫里的画师给它们画了多副肖像画,并且还请文人墨客给麒麟写诗作文。还给两只麒麟修建了专门的宫殿,命专人伺候。

朱棣之所以那么看重麒麟,当然不是因为麒麟的稀有,他看重的是麒麟身上祥瑞的象征。

古代帝王最是迷信天意,特别是朱棣这样一位不正统的皇帝。古代皇位继承除了先皇传位以外,还有就是希望“天降祥瑞”来证明自己的皇位顺应了天意。那么,麒麟就太适合用来给朱棣当个证明了。

郑和作为朱棣的心腹,怎么会不知道朱棣的顾虑呢?于是,他将错就错地带回来这两只麒麟,给因为一直找不到朱允炆而不安的朱棣吃了一颗定心丸。

因此,不管是真是假,当得知郑和带了神兽“麒麟”后,明成祖都是欣喜若狂的,心里对正统皇位的执着终于实现了。

于是,郑和带领船队回来那天,明成祖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前去迎接,把欢迎庆典搞得轰轰烈烈,誓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得到了天命正统。

既然皇帝陛下做出了喜迎瑞兽的大动作,那文武百官自然是要顺应皇帝的心意的,普通百姓更是没有见识,看到这两只“麒麟”都很激动。于是乎,在场所有人都被写祥瑞之兽折服了,跪下齐齐高喊“万岁万岁万万岁”。一时之间,朱棣仿佛终于扫去了心里的阴霾。

麒麟的任务完成了,被安置在精心建造的宫殿里。只可惜,那两只“麒麟”好像并不能适应大明王朝的水土,过了几年,静悄悄地都伤掉了,只留下几幅刚进宫时画的肖像画,留给后世子孙瞻仰。

历史的车轮从不停歇,春去秋来几百年就来到了现代社会。

当这几幅明代麒麟肖像画出现在世人面前时,世人惊讶地发现,画中的麒麟好像有些面熟,这长着长长脖子的动物不是长颈鹿吗?

再仔细一看,黄棕色的皮毛,两个可爱的鹿角,细长并且底部带毛的尾巴,这确实是长颈鹿无疑了。

原来,郑和带回来的所谓“麒麟”竟然是长颈鹿!明朝那些人竟然都错把长颈鹿当成了神兽麒麟,确实有些啼笑皆非。

但也难怪,毕竟不管是麒麟还是长颈鹿,几百年前的古人都没有机会见过呀。麒麟来源于神话传说,而长颈鹿主要生活在非洲地区。而且,古籍中记载的麒麟确实和长颈鹿有些相似。

世人想要嘲笑朱棣没见识其实大可不必,在当时,不管这是真麒麟还是假麒麟长颈鹿,它都必须扮演祥瑞麒麟的角色。这是天命所为,也是朱棣和郑和的有意为之。

麒麟和长颈鹿的乌龙事情,在令人觉得好笑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发。

几百年来,学者一直在研究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事迹。这是航海史上的壮举,是我国古代走向世界,探索海外的开始。郑和也永远是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更多文章

  • 岳飞去世的真相究竟是什么?秦桧真的是罪魁祸首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岳飞死后秦桧活了多久,岳飞和秦桧作文,历史上岳飞真是秦桧害死的吗

    在谈这件事情之前我们首先谈一下秦桧。在很多民间故事中我们通常是将秦桧看做是金国的不法的,但是这和历史应当是不符的。秦桧之所以被掳掠到金国是因为秦桧坚决反对立张邦昌为皇帝,被金人掳掠北去的。而秦桧回到南朝是1130年金军南伐的时候趁机海上逃回的。除了绍兴合议,断然是看不出秦桧有出卖宋朝给金朝牟利的地方

  • 铁背虬王被大鹏所伤转世为秦桧,乌灵圣母为子复仇阻拦岳家军小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被秦桧压制的另一战神,八大豪侠天机老人救秦桧,八大豪侠白衣蒙面救走秦桧

    周世宗柴荣离去后,年仅七岁的幼主柴宗训即位。此时后周的天下已经在风雨飘摇之中,很快就被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夺取,大宋三百年的基业由此开始。自太祖赵匡胤后,又传下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哲宗、神宗,再到徽宗。宋徽宗时期,天下太平,万民乐业。不想元旦祭天之时,宋徽宗一时失误,竟然将表文上的玉皇大帝错写成王皇

  • 看《满江红》,男人们大多不是郭靖,也不是杨康,是秦桧的居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看《射雕英雄传》,我们不仅为精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而且为故事里主人公的所作所为而触动。杨康与郭靖就是故事里的两位主人公。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是在宋末元初,南宋王朝又一次面临灭国的危险。第一次灭国是北宋的灭亡。在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北方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宋徽宗、宋钦宗

  • 风华绝代的华妃不是谁都能演的,只有这四位的颜值对得起雍正专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年妃娘娘没那么嚣张跋扈、风华绝代,她身体欠佳体弱多病,是个十足的病美人但深得雍正宠爱是真实的,雍正继位当年她就被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而且她一生共生育三子一女,可惜的是这四个孩子没有一个活到成年。很多影视剧都刻画过年妃这个角色,但总体看来,只有这个四位的颜值对得起雍正专宠。一、佟丽娅:《

  • 浅谈:清朝名将施琅对收复台湾的贡献与谋取日本的建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是玩笑话,但实际上以当时清军水师的实力,还是有机会的。1683年,海军上将施琅一举收复台湾后,立即上书天皇,建议继续进攻日本,坚持日本仍被称为日本人的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国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康熙皇帝读了他的奏章很高兴,但最终还是拒绝了施琅的提议,拒绝进攻日本。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施琅强烈

  • 如果明朝遇到晚清的局面,会比清朝做得好吗?拿破仑曾经给过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晚清的局面并非不可逆转。只有鞑靼皇帝的首要目标是阻止汉人,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列强超级英雄的形象。最近的例子是与清朝同时代的印度。现代英国军队为这个中世纪王朝的胜利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正是因为阿三的顽强抵抗,“日不落帝国”才改变策略,不再直接占领,而是通过“代理人”对付北方的晚清。等:阿富汗、泰国、伊朗

  • 太平天国在广西74:杨秀清看走眼扶百败林绍璋上位,埋下灭亡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发现广西太平天国鲜为人知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广西太平天国故事。我是魏叔!带给你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大桂平传奇》这个城市有很多话要说,但请听我说完。遥望过去,千年荒废。太平天国王林少章系列人物一:张王林少章的大位预示着太平天国的灭亡前言在很多专家和研究者的心目中,张王林绍章只是太平天国营的一个外

  • 不仅仅是喂奶!清朝皇室乳母,究竟真实的身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我们古代皇室的有机组成部分,皇家护士的新的性不言而喻。一方面,主要是为了皇帝的妃嫔们尽快康复,保持身体的完美。同时,皇室之所以采用养母来保护皇室继承人,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后宫出现妃嫔现象。最新的的是切断皇帝后嗣之间的感情联系,特别是皇帝的儿子和生母之间的感情联系,避免出现皇帝生母无权或外族亲

  • 古代为什么喜欢雇奶娘?清朝皇子一出生就被抱走,与生母骨肉分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也就是说妃嫔生下皇子,满月之后就要由专门的奶娘抚养,除此之外,还要另外记名到品级较高的其他妃嫔名下,如果是皇后,则认为嫡母,如果是妃子,则为庶母,没有平级或者降级抚养的。一般只有在特定的节日里,皇子们才能见到生母,其他时间是没有机会的,长此以往母子之间的情分自然就疏远了,也就消除了后宫干政的隐患。另

  • 孝庄漂亮又聪明,为何皇太极偏偏不喜欢她?只因她的一个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孝庄的美貌曾经让无数的男子倾心,但是她也已有过自己心爱的男子,那个人就是年少有为的多尔衮。孝庄这么漂亮,而且又非常的聪明,很多的男子都非常喜欢她,但是为什么她的男子皇太极偏偏不喜欢她呢?说起这个原因的时候,就不得不提起她身上的一个缺点了。孝庄的名字叫做布木布泰,出生在蒙古的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中,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