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分析一下宋高宗赵构这个人,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压迫的汉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战争。岳飞是主战派,但是,北宋朝廷却一直采取妥协的新规,直至徽宗、饮宗被俘虏后,在南京继位的宋高宗赵构仍是个投降派。公元1139年,宋金和议达成,赵构十分得意,而岳飞却十分反对议和,一直主张战争,这无疑触怒龙颜,令赵构怀恨在心。
赵构是徽宗之子,钦宗兄弟,金国来犯时,徽宗就让他出使金国做人质。然而,赵构还没有到金国,金兵便占领了开封,北宋灭亡了。他的父母兄弟全都被俘虏了,江山一下子便落到了他的手中。一个不可能做皇帝的人突然做了皇上,最害怕的莫过于失去这来之不易的皇位。所以他味地求和,因为只要岳飞不收复中原,不迎回徵、钦二帝,他的皇位就保住了。而且,宋高宗没有儿子,唯一的儿子在逃亡的过程中夭折。
因为没有儿子,所以赵构最害怕的就是饮宗或者赵氏皇族中的任何个人回来,只要赵氏有人回来,他们都可以名正言顺地要求赵构让位。这也是为什么赵构在议和时,只要自己的母亲回来,而不要任何一个赵氏皇族回来的原因。
赵构的确有先见之明,因为让赵构最担心的翻盘重登皇位的事情后来在明朝发生了。明英宗被抓获后,他的弟弟明代宗名正言顺地继承了皇位,而明英宗被释放七年后,又借明代宗所立太子天折之由,在明代宗病重时夺回了皇位。对比同样处境的赵构与明代宗,我们就可以理解赵构为何如此害怕岳飞收复中原,将徵、钦二帝迎回来了。而且,岳飞还曾对立太子的问题发表过意见,态度还十分强硬,对他自己来说,这是他忠心的表现,而对赵构而言,这是禁忌。这也是造成他结局结局的一个原因。
岳飞的孤傲性格也是他让赵构担心的一个新的原因。岳飞在朝廷得罪过很多同僚。有次,他曾因为兵权问题直接跑到声山去隐居。这些都成为秦桧后来为岳飞罗列罪状的根据。所以根据以上原因,宋高宗才决心除掉岳飞,造就了千古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