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玉环入宫后,她的前夫什么结局?

杨玉环入宫后,她的前夫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89 更新时间:2023/12/6 3:54:19

杨玉环入宫后,她的前夫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唐玄宗下旨册封前蜀州司户杨玄琰年仅17岁的女儿杨玉环,为寿王妃:

“……尔河南府士曹参军杨元璬长女,公辅之门,清白流庆……今遣使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李林甫、副使黄门侍郎陈希烈持节册尔为寿王妃。尔其敬宣妇道,无忘姆训,率由孝敬,永固家邦。可不慎欤?”——唐玄宗圣旨《册寿王杨妃文》

寿王李瑁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的儿子,爱屋及乌,连带着唐玄宗对寿王的宠爱也远远超过其他皇子。

彼时的寿王意气风华,他新婚燕尔,娇妻在怀,又刚被唐玄宗特许加开府仪同三司,加上在武惠妃与宰相李林甫的谋划下,原太子李瑛又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被贬为了庶民并于同日赐死,寿王已经俨然有了成为皇储的趋势。

这就好比“王炸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觉了。

但就像老话说的那样,上天要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一样,就在武惠妃不折手段积极为寿王登基铺路的时候,她本人却因为做坏事过多,担心原太子冤魂复仇惊吓过度生病病死了,年仅四十岁。(《新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一》:贞顺皇后武氏,恒定王攸止女,幼入宫。……会妃薨,年四十馀,赠皇后及谥,葬敬陵……)

武惠妃的意外去世,瞬间就打乱了寿王的人生轨迹,他不仅丧失了在皇位继承权争夺战中的主动权,就在武惠妃去世三年后的开元二十八年,唐玄宗于骊山温泉宫派使者到寿王府传达了一项特殊的指令:

命寿王妃杨玉环入温泉宫觐见。(《新唐书·本纪第五·睿宗·玄宗》二十八年正月癸巳......十月甲子,幸温泉宫。以寿王妃杨氏为道士,号太真。)

2、

对于此刻的寿王李瑁而言,他的内心正在遭遇一场痛苦的洗礼,一边是往日母亲在世时最宠爱自己的父亲瞧上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而另一边则是自己22岁的妻子有可能变成自己后母那种令人绝望的悲剧式的发展。

皇权之下无亲情这句话,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李瑁知道,像唐玄宗这种自私薄情的人,他所看上的人或物,不折手段都会夺过去。

所以,唐玄宗并不是在和他打商量,只是在跟他下达自己的命令罢了。

就这样,740年十月,成了杨贵妃和寿王李瑁人生的分割节点,在此之后,杨贵妃从寿王妃摇身一变成为了唐玄宗身边的道士“太真”,而寿王李瑁则变成了妻子的前任丈夫兼现任“孩子”。

唐玄宗做的这事,很不地道,无论放在哪个时代来讲,这都是一件会令男方觉得屈辱无比的事情,可偏偏李瑁却没有任何能力去改变这件事。

在命运面前,寿王李瑁选择了逃避现实,741年,他借由义父李宪之死,主动提出服丧三年以报其恩。

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三年里,关于唐玄宗宠幸杨玉环的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

时间是抹平伤口的良药。

听得多了,李瑁心中的恨意和屈辱也在渐渐淡去,或者说干脆就是麻木,没有感觉了。

毕竟,对于此时的李瑁而言,再坏的局面还能比现在还坏吗?

三年期满,唐玄宗并没有忘记这个自己昔日最宠爱,现在几乎快要将他视为仇敌的儿子。

745年七月二十六日,玄宗册封韦昭训的女儿为寿王李瑁的妃子。

八月十七日,唐玄宗下旨,册封杨玉环为贵妃:赠其父玄琰兵部尚书,以其叔父玄为光禄卿,从兄为殿中少监,为驸马都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五》

唐玄宗不加掩饰的行为,一眼便可以看出,他希望以此来隔断杨贵妃和李瑁之间早已断裂的联系的意图。

真是残酷而冷漠。

3、

李瑁娶了韦氏之后,生活也确实改变了许多,两人生了5个儿子,其中有三个被封为王。

按照一般的历史轨迹,李瑁和韦氏相濡以沫,互相成就互相救赎,这大概就是李瑁最好的结局了吧。

但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的爆发,却再一次将李瑁和杨玉环这对冤家联系到了一起。

马嵬坡事变中,李瑁作为士兵的统率者之一,他既是叛变士兵和唐玄宗之间的纽带,也是杨贵妃之死的亲历者。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寿王李瑁面对昔日的恋人,他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并未做出维护杨贵妃的举动,而是任凭暴怒的士兵喊叫着“赐死她”。

或者说,在李瑁的心中,那被压制的恨意,也在这一刻驱使他报复背叛自己的两个人。

在李瑁的心中,杨玉环早已死了,死在了22岁离开他的那年。

安史之乱爆发,改变了大唐的政治格局,当那些不满唐玄宗宠幸杨国忠等小人的行为的将士们联合起来发动这场兵变后,这些将士们他们要想活下去,就只能依靠被唐玄宗压制的太子

李亨,才有活命的机会。

而当唐玄宗丧失兵权后,也就意味着原本唐玄宗搞一言堂的局面被打破了。

本就对唐玄宗不满的李瑁,选择了站在太子李亨这一边。

李瑁的这一选择,为他换来了李亨登基后,赐予他的荣华富贵。在经历过这么多坎坷之后,李瑁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里,能够和韦氏一起走过生命的最后时光,也算为他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影响唐朝世系的一次政变,唐隆政变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影响唐朝世系的一次政变,唐隆政变结果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武后的政治遗产武后晚年,丞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胁迫武则天退位,将皇位让给太子李显。而太子李显此次做皇帝,也并非第一次登基,而是复辟。李显第一次失去皇位,固然有武则天强势的关系,但除了武则天的强势以外,李显的无能和软弱昏

  • 竟然袁世凯复辟都失败了 为什么张勋还要继续搞下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袁世凯,张勋,历史解密

    张勋复辟被中学历史课本牢牢钉在耻辱柱上,在广大学生中名气很大。当年学到这一节,脑子里有个疑问,但没敢问老师:“总统袁世凯那么牛复辟都失败了,张勋一个小小的安徽督军怎么还敢搞?”幸亏当时没问——要是老师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答不上来,岂不是很没面子?怕是少不了给我穿小鞋……估计各位当年也有过类似的问号,只

  • 美莱村惨案发生于什么时候?其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美莱村惨案,美国,历史解密

    美莱村惨案,指的是一九六八年,美国与北越在越南战争中,美军在越南广义省美莱村制造了"美莱村大屠杀",杀害了五百多名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儿童。据统计当时遇难人数在504左右。事件背景1968年,美越战争中,在一个名叫美莱村的偏僻小村庄,美军士兵有组织地处死了504名越南妇女、儿童和老人。尽管尼克松政府、美

  • 起儿漫王朝:波斯东南部克尔曼地区的一个小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起儿漫王朝,历史解密

    起儿漫王朝(英文:QUTLUGH-KHAN)是中亚西辽政权崩溃后契丹贵族在波斯东南部克尔曼地区建立的一个小政权。1218年,西辽被蒙古灭亡。1222年,西辽将领八剌黑·哈只卜率一部分西辽臣民逃亡到伊朗起尔曼地区(今伊朗克尔曼省)建立了一个完全伊斯兰化的"库图鲁厄汗"政权--"起儿漫王朝"。我国的史书

  • 荀羡十五岁时逃婚,结婚后还创了一项纪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荀羡,东晋,历史解密

    对于无数男人来说,如果被皇帝招为驸马,真是上辈子积德,祖坟上冒烟,做梦也要咧嘴笑醒了。可东晋有个靓仔,却不给皇帝面子,一溜烟跑了,被“五花大绑”抓回来和公主成亲。他还创了一项纪录:他任省级高官时,是东晋史上最年轻的,不足30岁。他叫荀羡。荀羡是颍川郡颍阴人,生于大兴四年(321年),其六世祖即东汉末

  • 周武王为什么会选择周公辅佐成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周武王为什么会选择周公辅佐成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首先,姜子牙年事已高。虽然姜子牙神机妙算、能力不凡,但他毕竟不是真的神仙。早在被请出山的时,他已经七十几岁。此时,已经是三朝元老的他真的可以称得上年事已高。周武王去世时,成王年仅13岁,这意味着他还需要许多年的辅佐。而对年事已高的姜子

  • 波士顿惨案——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美国,波士顿,历史解密

    从1768年开始,英国议会开始认为美洲殖民地上的激进行为使“有组织的反抗”,其实的确是有组织的,不过还没有到了要脱离英国自立门户的状态。英国议会这种定义很让殖民地的殖民者们心寒,因为他们为了自己少征一点税的希望居然都快要与“叛国”的行为挂上等号了,当时英国议会表示:要把这些人弄回英国本土来接受审判,

  • 雍正为何要用秘密立储的制度呢?他是如何考虑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明已经确定了继承人,为何雍正选择不公布?历朝历代对于继承人的选择都很看重,尤其是清朝,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出现过大问题。在雍正时期,雍正想到到一个很好的立储办法,用秘密立储的办法来解决继承人选择的问题。明明已经确定了继承人的选择,为何雍正选择不公布?这主要是九子夺嫡给雍正留下的启示。康熙年间发生的九子

  • 人尽可夫是什么意思?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成语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表达,每个成语都有其典故,。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现代汉语中很多的词和成语都是古今异义词,什么意思呢,就是同样的词语在古代和现代,含义可能截然相反。而我们今天要提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古今异义成语:“人尽可夫”。这个词语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就是人人都

  • 关于爱德华·埃尔加的评价如何?他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爱德华·埃尔加,英国作曲家,历史解密

    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年6月2日—1934年2月23日),出生于伍斯特郡,英国作曲家。埃尔加出生于乐器商家庭,初从父学小提琴,兼擅多种乐器,并自学作曲。1904年因所作国定颂歌《加冕颂》(1902年作)受封为爵士。1931年受封从男爵。埃尔加的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饱蕴后期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