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族气质
我们都知道项羽是战国名将项燕之后,所以他身上流淌着的不仅有贵族气质,还是武夫气质。因为贵族气质,所以项羽始终有着一种对高尚人格的信仰;因为武夫气质,让他自信地遵守各种战争规则。但是这两点,在刘邦这里却被踩在了脚底,一文不值。项羽的贵族气质体现在这么几点:重视道义有尊严、保护弱小不滥杀、待人率真且坦诚。
秦朝政治暴虐,各地义军纷纷起兵抗秦。项羽是楚军的大将,当楚军的同盟赵军被秦国军队围攻的时候,楚军统帅宋义决定不救赵军,让赵秦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而项羽却率领军队突入战场,皆同盟军于危难之际。而当宋义将自己的儿子送到齐国做大使,还大宴宾客。项羽很愤怒,先说如今百姓都很穷,士兵在吃芋头过日子,粮食都吃不上,宋义竟大吃大喝。
之后项羽又批评了宋义的策略,最后又说如今国家安危在此一举,宋义不体恤士兵而殉其私,不是社稷之臣。 于是,项羽杀了宋义,带兵去援赵。 单从策略看,宋义的策略也许并不错。但是在精神层面上,项羽不满宋义的“不体恤士兵而殉其私”,认为宋义在仁爱心上有所缺乏。孔子所谓的君子精神实际上就是所谓的贵族精神,而英雄精神也是贵族精神的一种形式。
(二)武夫气质
项羽除了这种不属于时代的贵族气质外,还有着一种万人敌的武夫气质。在战争中,正是基于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他喜欢遵守战争规则,因为自信强大到可以碾压阴谋诡计的程度,比如当初和刘邦争夺天下时,项羽怜悯百姓的战争苦难,提出“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一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即使是刘邦的部下也不得不承认“项羽仁而爱人”。
鸿门宴上,项羽不愿意杀死在自己面前示弱的潜在竞争者,放走了刘邦。在后人看来,这是项羽愚蠢的表现。而在项羽看来,如果没有充分的道义上的理由,仅仅为了铲除竞争者就杀死刘邦,这也是不可做的事情。 也正是如此,这两种气质交织的项羽才构成了所谓的“悲剧英雄”,而千百年来,在男人们嘲笑项羽不懂政治的时候,却是一个女子知道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柔弱的词人李清照胸中,有着多少男人都没有的干云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