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宗教走向政治,又从政治走向起义,东汉王朝的掘墓者——太平道

从宗教走向政治,又从政治走向起义,东汉王朝的掘墓者——太平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38 更新时间:2024/1/30 11:22:33

然而,这一观点在现在受到了较为广泛的质疑,因为黄巾军组成固然是依靠农民,可黄巾军的领袖巨鹿人张角可是自称“大贤良师”,用宗教信仰“太平道”来笼络民心的。

换句话说,这“太平道”演变过来的“黄巾军”,实际上是个宗教军队,而自称“大贤良师”,又号“天公将军”的张角本质上是宗教领袖。但是我们反过来看呢,这“太平道”又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团体,它拥有明确的政治主张,所以它也是一个政治团体。

那么,这东汉末年的“太平道”,到底是怎么从宗教团体变成政治团体,又是如走上了武装起义的道路呢?

首先,我们得看一下东汉末年的社会环境是怎么样的。当时正值东汉末年的汉灵帝执政时期,东汉朝的政治可以说是相当腐败了,汉灵帝沉迷做生意不说,还搞起了卖官售爵这一套,偌大一个皇宫简直成了贸易市场,只不过他卖得是官位罢了。

那你想着皇帝都已经是这样了,他手底下的人还能怎么样?那当然是为了捞钱而无所不用其极了,不然怎么孝敬这汉灵帝啊?

这可真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东汉末年政治生态的一个真实写照。毕竟皇帝卖官售爵都搞成“全方位、体系化、透明化”的买卖了,各个官职明码标价不说,连“三公”这样的顶级官位都可以拿出来售卖了,那大家还不赶紧搜刮民脂民膏,为自己买个高官过个瘾?

且东汉末年可谓是天灾人祸不断,徭役赋税又多得离谱,党争之事也是层出不穷,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苦得很,现在又遇到各地官员的剥削,再加上世家大族搞土地兼并,那可真是民不聊生。

东汉末年的老百姓有多惨?用《让子弹飞》里的话来形容就是“税都收到九十年后去了,百姓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榨了。”可是各地官员可不管这个,该捞还得捞,所以这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穷不说,遇到天灾的时候那基本就只能去死了,因为活着可能比死了还痛苦呢。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就非需要一种精神寄托,而张角的“太平道”就是这个时候登场了。

早在公元168年开始,张角就带着自己的两个弟弟 张宝张梁四处传教,这仨人都是道教信徒,最先在爆发大灾的冀州一带活动,传教的方式是符水、咒语给人治病,然后开始对老百姓们传教布道。

现代很多人可能认为这就是江湖骗子,可实际上张角三人是有真才实学的。因为在古代凡是闹天灾的地方,多半都会出现严重的瘟疫,在瘟疫四起的地方活动,还要成功治愈患病的百姓,这可不是江湖骗子能做到的。

东汉时期的瘟疫主要是出血热和伤寒,出血热无药可医,只能通过增强免疫力的方式来硬扛,伤寒则是可以用桂枝、芍药和蒿草来治愈。推测是他们的符水实际上是药汤,里面掺杂了桂枝、芍药、蒿草或是其它可以提高免疫力的草药,因此才能够有记录上用符水治病的效果。

别拿古人当傻子,如果张角兄弟达不到治病救人的效果,那么估计也不会有人信他,早就把他当做江湖骗子赶走了。

张角在公元162年至公元172年都辗转于各地传教,各灾区更是没少去,这就为他在民间积累了大量的追随者,换句话说就是拥有了民众基础。有了民众基础之后,张角就从草根变成了大V,所以在公元172年之后就开始大量收徒、接纳信众,随后就发展出了“太平道”这一道教教派。作为道教的早期教派之一,“太平道”是以《太平经》为基础教义,广泛的宣传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兼爱的政治主张。

“太平道”的教义有很浓重的政治思想,这也是当时的历史阶段所决定的一种政治主张的表现形式。而张角作为“太平道”的教主,本身也是一个政治领袖。如果套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张角的“太平道”倒有点类似欧洲那些基于宗教诞生的政党,比如说德国的基督教民主联盟、意大利的天主教民主党等等,是将政治主张与宗教信仰相结合的政治力量。

当然,因为所处的年代不一样,所以二者不能一概而论。

而东汉王朝的腐败与黑暗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所难以理解的,地方官员的剥削、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民众所承受的苦难已经濒临了一个临界点,亟需得到一个宣泄口,而张角的“太平道”就是这样的宣泄口。

从张角本人的行动方针和政治主张来看,张角本人肯定不是一个利欲熏心的人,否则以他在民间的威望,多和道教有所往来的世家大族,又如何不将其奉为座上宾?但是心怀天下,想用宗教信仰济世安民的张角,却发现东汉王朝的腐朽与黑暗绝非轻易可以扭转的,因此他最后想到的就是揭竿而起。

张角的“太平道”在公元172年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派出弟子把人分到各地宣传教义和传道,年里就将“太平道”的势力扩张到了青、、幽、冀、荆、扬、兖、豫八州、教徒信众可达数十万人,可谓是声势浩大。

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张角这个“大贤良师”已经不是大V了,而是一个大党派的党魁了。即便是现代社会的环境下,如此一个庞大的政治团体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何况是在社会变革需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古代呢?

此时的“太平道”的教区共有36个,号三十六方,大的有万余人,小的有数千人,每方还有渠帅负责管理。不用多说也知道,这分明是已经形成了近似军事化管理的组织模式,等得就是揭竿而起的信号。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句后世广为流传的话就是“太平道”的起义口号,并且定下起义时间为甲子年,也就是公元184年。当然,具体的时间安排则是通过“太平道”的宗教集会告知三十六方,预定在甲子年的三月十五日举兵起义。

可以说,张角所制定的计划都是很好的,如果能够顺利实施必然能够对东汉王朝形成雷霆一击。只不过因为内部出现叛徒,导致在起义计划暴露而不得不提早举兵,这才让“太平道”转化来的“黄巾军”缺乏了统一的指挥,为日后的起义失败酿下了隐患。但不管怎么说,张角统帅的“太平道”拉开了东汉王朝的覆灭序幕,加速了东汉王朝的毁灭过程,而东汉的乱世也由此而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影视剧中被黑的很惨的九大历史人物,昏君杨广排名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广个人简介,大隋昏君杨广全文阅读,昏君杨广是什么电视剧

    第一名、商纣王一说起纣王,立刻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封神演义中的暴君。几千年来,在中国人心中,商纣王不仅是中国古往今来昏君、暴君的“代言人”,而且已经成为邪恶势力和罪恶人性的象征。直到今天,经过从西周起至今后人三千多年的加工和渲染,纣王的形象已经成为被定性了。纣王是商朝的亡国之君,他的名字并不叫纣,他

  • 阿斗真笨吗,诸葛亮去世时,蜀汉后主刘禅为何连杀了3位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家的印象中,刘禅是一个非常懦弱的小皇帝,没啥能耐,以至于最后落得了亡国的下场,还出现了乐不思蜀的丑闻,令人耻笑千年。然而在这些固定印象之外,大家恐怕不知道,刘禅在位时间可是长达41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他也是三国君主中,最稳定的皇帝,他在任期间,国家可比曹魏和东吴稳定多了,鲜少

  • 杨贵妃身上有一缺点,正常人忍受不了,唐玄宗却最爱,难怪羞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贵妃羞花的故事简短,杨贵妃和唐玄宗完整版,唐玄宗哪年收杨贵妃

    杨玉环是后来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相貌自然不用多说,而且杨玉环出生在官员家庭,书香门第,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再加上杨玉环本身就很是聪颖,学东西很快,所以还是一个有才能的女子。这在当时很相当受欢迎的。见到她的人都会被她吸引。李瑁就是这样的,不过杨玉环跟李瑁的婚姻很快就结束了,两个人还算是恩爱,为什

  • 从汉末叱咤到齐梁的东吴陆氏,他们家在三国时是如何一飞冲天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陆氏会长,广西陆氏陆新公族谱,陆氏家训全文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东吴篇第十三章:从汉末叱咤到齐梁的东吴陆氏,他们家在三国时是如何一飞冲天的?提到吴之四姓,大家最熟悉的估计就是陆氏。东吴时期,陆逊就成为知名度极高的大臣,他能力卓越,出将入相,成为一代社稷之臣。而我们也清楚,在三国时期最主要出现的陆家有两支儿,他们分别是陆逊这一支和陆康这一支

  • 一个乞丐啃树皮为生,却能让秦叔宝向他下跪,李渊和他称兄道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烽火连天的乱世中,让亿兆黎民饱受煎熬,但另一方面,却也给英雄才俊提供了广阔舞台。隋末唐初涌现出的众多英雄人物中,有一个人才干超群,曾经独霸一方声震天下,拥兵数十万,把隋炀帝打的叫苦连天。实力之强,声势之盛,一度无可匹敌,在当时的各派武装势力中,他曾是响当当的头一

  • 湖南澧县发现明代夫妻合葬壁画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去年,我们在开展澧县西北部山区文物调查工作时,从村民口中了解到这座墓葬的存在,随即对其进行保护并上报相关情况。今年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派遣专家,与我们一起对古墓葬进行了发掘。”澧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考古研究室主任周华说。考古发掘现场据考古专家介绍,该墓葬为浇浆墓,有两个墓室,墓室顶部呈拱

  • 朱棣在谋反时,去找弟弟朱椿帮忙,朱椿仅说四个字让他成功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本来朱元璋并没有此类问题,因为他有自己的嫡长子朱标。因为朱元璋算是一个比较暴戾的君主,上台之后采取各种政策治理国家,在治理过程中杀了不少人,如果不是有时候马皇后的劝阻,可能死的人会更多。所以他明白,他找继承人一定不能像他这么暴戾,需要一个温和人,而朱标恰恰符合这一点。朱标是十分反对朱元璋滥杀无辜的。

  • 有那么多人怀念明朝而不是唐朝吗?看完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不是不怀念唐朝,只是相比较而言,平常对明朝的怀念挂在嘴边多一些。明朝相比于唐朝,离我们在时间上更近,至今不过600多年,更加具有真实感,如同身临其境。而唐朝离我们差不多有1400多年了,时间间隔太远了,大唐盛世的繁华与强盛,仿佛神话,令我们神往,却又增加了几分缥缈的感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

  • 朱元璋建国之后,屠戮重功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历代皇帝即位之后,最担心的便是自己的江山可不能再丢了,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可以说当过和尚要过饭,吃过这么多苦才得来这江山,因此他刚刚即位之后便加强中央集权,将所有的权利都给集中在自己的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元璋知道自己也终究有一天要逝去,于是慢慢的便把许多重要的权利分给自己的儿子们,也就是各地的藩王,

  • 《长安十二时辰》郭利仕的原型:有情有义高力士,一千多年的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长安》的郭爷爷郭叔叔郭将军为人虽然圆滑,但是处处护着小李必,还冒着极大的危险救下了张小敬等人,他又非常的和蔼可亲,在我的心里自然就是非常可爱啦!郭爷爷在历史上也是有着原型的呢,不过这里历史原型却被人诟病了一千多年,这个就是“贵妃捧墨,力士脱靴”中的高力士了。茂名人以高力士为骄傲,不仅为高力士修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