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晋女霸主:最为史家所不齿的皇后,貌丑凶悍贾南风的传奇人生

西晋女霸主:最为史家所不齿的皇后,貌丑凶悍贾南风的传奇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47 更新时间:2024/1/16 13:02:04

1、 "女强"家庭成长的少女时期

别看贾南风容貌奇丑无比,可人家的家世绝非等闲。拿今天的话来说,是个妥妥的官二代,其父贾充为西晋重臣,文韬武略。其同父异母的姐姐贾荃是司马炎之弟司马攸正室,即齐王妃。虽然这个姐姐跟她没什么感情,但至少能证明他们家族的强大实力。

(贾荃画像)

即平阳贾氏,是当之无愧的世家大族,对西晋的政治文化走向都起着至关新的的作用。

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起来的贾南风,眼界、能力自然不会低人一等,很好的继承了其父敏锐的政治嗅觉及做事能力。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母亲郭槐,是贾充的后妻,这个女人只是没有贾南风有名,但比起凶悍残暴,绝对是平分秋色。

史书上说郭槐无子,其实她是生了两个儿子的,但两个儿子都被他气伤了。这个女人及其善妒,因为怀疑贾充与乳母有暧昧之情,便杀掉了乳母,两个儿子的乳母一前一后,都是因为同样的理由被害伤。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的惩罚,两个儿子日夜啼哭,不吃别的母乳,最后伤去。

所以,嫉妒心太强的女人也是很可怕的。而贾南风对于其母的凶狠善妒、暴虐残酷可谓说继承的别无二致。在她后来当皇后的时候同样是因为自己无子,便对其他的嫔妃大开杀戒,尤其是有了身孕的妃嫔,手起刀落,一尸两命,场面极为骇然。当然这是后话了。

(贾充画像)

况且魏晋时期,程朱理学尚未兴起,男女平权在当时并不算是一种奢求,那个时期的女子生活还是较为自由时尚的,以至于现在形容潇洒豪气的女子为"魏晋风度"。在这样的较为自由的环境及强势母亲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贾南风自然不会成长为多情柔弱、惹人怜惜的娇弱女郎了。今俗妇女……舍中馈之事,修周旋之好。更相从谐,之适亲戚......或宿于他门,或冒夜而返。游戏佛寺,观视败渔。登高临水,去境庆吊。开车寨筛,周章城邑。杯筋路酌,弦歌行奏。——葛洪《抱朴子外篇》所描述的西晋时期的妇女生活

2、 太子妃升职记:一场成功的政治联姻

贾南风的公公即晋武帝司马炎,虽然得国不正,但当政期间,开创了"太康之治",严格来说,算是一个有为的君主。

(晋武帝司马炎)

这个老爷子实际上对贾南风这个儿媳妇有诸多不满,经将她与之女卫灌相比,指出了卫氏的五可,以及贾氏的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然而,结局我们看到了,即便是这样也影响不了贾南风荣升太子妃。

所以为什么呢?难不成是图她丑、图她黑,图她爱害人?

非也非也,更新的的还是复杂的政治原因,所以说身在皇家,身不由己呢。贾氏作为世家大族,在司马氏的天下历仕三朝,虽然此时还未达到与皇室分庭抗礼的程度,但也是权倾朝野,晋武帝想要拉拢贾家,效忠朝廷,也为太子登基铺平道路,选贾南风作为太子妃无疑是一条明路。

泰始末年,西北地区的鲜卑族酋帅拥兵自重、犯上作乱,晋军屡遭挫败,贾充长于作战,朝中多次举荐他镇抚平叛,也借此削弱贾氏一族的实力,但是这天子脚下住惯了,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可不愿意拿自己生命开玩笑,而倚仗他的荀助等人也担心贾充一走他们失去靠山,也不愿其前往。于是给贾充献策,让贾充设法使女儿成为太子妃。按照古代礼制,太子纳妃仪式繁杂而隆重,太子妃的父亲必须参与其礼,这样贾充既可以免去征伐之劳又不必担违诏之名。

除此之外,上文讲到的郭槐,也就是她亲妈,贾充当年娶她是因为前妻李婉之父李丰,这老爷子以及坐到了吴郡卫尉中书令,却与夏侯玄等人谋诛大将军司马师,后来事情败露,李丰被诛,连累女儿李婉分手徙边,贾充才娶了郭槐。后晋武帝大赦天下,李婉得以归还。晋武帝特意允许贾充迎李婉回贾府,并称为左右夫人。

这个李婉,就是大名鼎鼎的古代女子必备读物《女训》的作者,也是知书达理、德才兼备。郭槐哪里知道会有这么一茬,所以对这个前妻当然是大为不满,好胜的她一定要力压她一头,而此时李婉的女儿即贾荃已成为齐王妃,如若要超过她,只能让自己的女儿成为太子妃,日后太子登基,贵为皇后,她便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的母亲。为达目的。

郭槐重金贿赂当朝皇后杨艳,杨艳所在家族是弘农杨氏,和恃才放旷的杨修同出一族,在杨修被曹操诛杀之后,杨家气息渐弱,皇后杨艳深感自己实力薄弱、无所寄托,答应了郭槐的请求,在晋武帝面前多有为贾南风美言。

(杨艳画像)

所以贾南风和司马衷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各方势力的交织的纽带,而她一介女流从成为太子妃的那一刻起便正式卷入了权力漩涡的中心。

3、 山雨欲来风满楼:贾后正式干政

晋武帝在位二十五年,贾南风这个太子妃一当就是十八年,而她在在太子妃的时候是一点都没闲着,人在后宫,却着力的培养起了自己的党羽。但这是武帝尚在,她仍被局限于后宫,实力十分有限。有几件是可以证明贾南风虽其貌不扬,但不论是政治手段还是能力,丝毫不逊色于他人。

第一件事是解除"废太子危机"。其实司马衷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料,这一点他老爹其实也深以为然,曾一度想废太子,另立贤能,却被杨皇后,也就是司马衷的老娘,极力以"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古训劝退,晋武帝思来想去,只得出了一套试题考考自己的儿子,贾南风得知之后,大惊,立马请才子帮忙写出答案,可是答题者人颇有些文采,引经据典、行云流水。贾南风心觉不妥,请来给使张泓看,这人有些小聪明,一看便知这个作弊方法实在太不高明,当皇帝是傻子呢,就这小哥,是这个憨直太子能写出来的?于是便模仿太子写了一篇小哥,司马炎看后,龙颜大悦,心想孺子可教也。于是废太子一事就此作罢。

(贾南风画像)

太熙元年,晋武帝病逝。晋惠帝司马衷登基,贾南风至此爬上了权力的顶端,晋惠帝是谁?就是那位说出"何不食肉糜"的皇帝,本就智力低下,又遇上了一个悍妇,他对其妻贾南风可谓是千依百顺、言听计从。

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西北大裂。案刘向说:"天裂,阳不足,地动,阴有余。"是时人主昏瞀,妃后专制。

——《晋书》卷十二记载刘向把特殊天象解释为妃后专制之兆

从此贾后从幕后走向前台,影响了西晋后来十几年的政治走向,所以甚至有史学家把"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也安到了她的头上。

而实际上,她的干政之路实际上并不平坦,武帝后期荒淫昏聩,不理朝政,作为皇帝亲信的贾家此时控制力大不如前,被杨氏压过一头。而惠帝即位之后,朝中各方势力早已是错综复杂、暗流涌动。此时已经贵为皇太后的杨艳之父杨骏为太傅,这老大哥如今可谓是大权独揽。

(杨骏画像)

贾南风敏锐的觉察到了外戚和宗室之间的矛盾,心中豁然。于是利用宗室力量,与楚王司马玮等合谋清除了杨氏亲族及其党羽势力。此时的她做皇后不足一年。也就是说相当于斩断了杨俊的左膀右臂,元康元年三月,果断诛杀杨骏,拿到一血。

但此时的她仍然面临较大阻力,此时的汝南王司马亮和前朝元老卫瓘共执朝政。贾南风暗自思忖,要是硬碰硬,绝对没戏,说不定自己还会落得个身伤名裂的下场。这时想到了自己的傻男子,晋惠帝智商低下,加之贾南风暴虐,他根本无力也无法过问朝中大事。于是她假传惠帝诏书诱使楚王玮攻杀辅佐朝政的司马亮与卫瓘,事成之后,却否认这道她亲自下的诏书,再以擅杀权臣的罪名将楚王玮处伤。这个计划不可不说是一石三鸟。

至此,她总算扫清了擅权揽政的最后障碍,终得以"专制天下,威服内外"。在这个名为皇后、实际皇帝的亲政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 一朝失势,身伤人臣

贾氏虽然为人暴戾恣睢、残忍冷酷,甚至野史上记载了不少关于她搜寻民间美男子行不法之事,随后便将其害伤的荒唐行径,但这个有着政治野心的女人在治国理政上却仍有其过人之处。

惠帝无能,贾南风专政,长达九年。而在这九年当中的表现虽算不上一代明君,但从她知人善用、稳定各方势力来看,也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元康年间,从晋武帝后期到驾崩之后,难得的出现了社会安稳、政局稳定的情景。使, "朝野安静""海内晏然"。这与把持朝政的贾南风的明智是分不开的,对于她的执政,不应该从她的人品出发一概而论。

而她执政期间,虽重用亲党,但却有节制,除了她贾谧等人"权过人主" "负其骄宠,奢侈逾度"外,对其他人均有所制约,整个朝政处于稳定状态。除此之外,她对于人才的爱惜和重用也大有裨益,被她重用的人当中既有高门望族,亦有寒门庶子,这些人臣之间的诠释相互牵制,自不敢过分逾越。

(贾谧画像)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张华,这哥们年少轻狂的时候,没想到贾家还有这票貌丑凶悍的女人,有一天竟然还能坐上朝堂,亲理朝政,当年是贾充的反对者之一,所以旬助等人怎么看他怎么不顺眼,但贾后却不以为意,在使用张华的计谋铲除对手之后,便对他委以重任。张华德才兼备,武帝曾十分器重他,只因奸佞谗言致被外放,他在贾后执政期间得以被召回,于是殚精竭虑、匡扶天下,所做出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贾后算是张华的伯乐,虽然她凶狠残暴的施政方式却不得张华认可,并写了《女史箴》讽谏贾后,并在贾后败落也一直追随其右,最终被导致诛灭三族。

张华

当然,历史本就应该正反两面观,并不能因为贾后个人私德而抹杀其功劳,同样也不能因为功劳而掩盖其过错。她穷奢极欲、渴望权力、暴虐荒淫、喜怒无常,让她视人命为蝼蚁,草菅人命,朝野上下、民间内外皆是敢怒不敢言。而后来的废杀太子一事,更是为西晋后期的动乱开了埋下了祸根。

虽然长大的太子性情暴虐、不走正道,但其小时候天资聪颖,所以素有名望,伤的如此名不正言不顺,立刻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所以永康元年,赵王司马伦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贾南风平时最爱的假造诏书的把戏再上演了一遭,以谋害中宫之主之罪,想废贾南风的皇后之位。

司马冏夤夜入宫,也就是差不多凌晨三点到五点的时候,她暗道不好,但此时已经难以挽回,随后她被押解到金墉城,被废为庶人,而后,她的亲信赵粲、贾午、程据以及有名望的大臣司空张华、尚书仆射裴頠等皆被处伤。

其实这哥们不过也是为了独揽大权,在剪除贾南风的党羽之后,随即以毒酒赐伤贾南风,此时的她年仅四十五岁。

从武帝在位到贾后执政,复杂的政治局面和历史条件,造成西晋的国祚难以持续。世家大族权势过大,不愿南征北战,却独守孤城,造成边境危机四伏,引发八王之乱,甚至最终造成"五古月乱华",非贾后一人之过,但作为政治核心的人物,却难辞其咎。

贾南风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至此告终,从世家大族的貌丑小女到暴虐善妒的太子妃,再到执掌朝纲的女霸主,这一生,可堪回首却又不堪回首,终是树倒猢狲散,人去楼已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内务府是什么级别?掌管宫廷,长官位居“正二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皇太极时,才效仿明朝制度,把很多机构都逐渐设立起来。内务府就是在当时设立的。这个机构,并不是效仿明朝,而是起源于八旗贵族使用的包衣制度。八旗贵族让奴仆帮助自己处理家务。皇太极设立内务府,帮助自己处理宫廷事务。皇太极其实也有私心。他想借此掌握财政大权。努尔哈赤时期,为了拉起队伍,凝聚人心,下令规定

  • 唐朝一大臣出了名的怕老婆,皇帝赐女子都不能收,原因太扎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房玄龄,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出色政绩了。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的他,自由受家风影响,极为聪明。诗歌文赋,样样精通,史学典籍,也都涉猎颇多。因其父擅长书法,所以房玄龄的书法也是极为出色。18岁中进士,入朝为官。又遇到隋末时候的战乱,因缘际会,他就投了李世民的麾下。从此就作为一个谋臣军师的角色,多次随李世民

  • “乾隆皇帝”出一道题考“和珅”,且看“和珅”如何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也就是相当于提前给“漏底”了一样。“乾隆”的问题是: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什么肥?什么瘦?什么薄?什么厚?“和珅”琢磨半天,也琢磨不出来,于是,就想到“刘墉”不是有能耐嘛!去问问“刘墉”。到了“刘墉”家一看,“刘墉”正在菜园子里种菜呢,“和珅”也不好意思直接问,就撒了个谎,说梦到一个白胡

  • 唐朝灭亡后,一位皇子幸存下来,改名换姓,其后代竟出了世界首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首富庞居士,唐朝妖姬,唐朝灭亡前的小故事

    李渊在位期间,有三个儿子已经长大家庭。就是李世民、李建成以及李元吉。不可否认的是,三人中的每一位都足够优秀。可是李渊没有掌握好三兄弟之间的联系,结果三人的联系越来越不好,这就有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由此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朝在李世民时期,发展到了一个巅峰。这就是贞观之治,虽然李世民的皇位来

  • 咸丰 hold不住皇权的“四无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权咸丰,咸丰皇帝怎么死的,咸丰与皇权

    咸丰朝服藏愚守拙 巧夺皇位道光帝晚年在立储的问题上纠结万分,虽然皇子众多但是能继承大统的却少的可怜,道光帝一共有九个儿子,分别是:爱新觉罗·奕纬、 爱新觉罗·奕纲、爱新觉罗·奕继、爱新觉罗·奕詝、 爱新觉罗·奕誴、爱新觉罗·奕欣、爱新觉罗·奕譞、爱新觉罗·奕詥、爱新觉罗·奕譓。道光朝服虽然道光帝已经

  • 闲来无事,说一说南北朝时期皇帝们的奇闻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前一篇小哥的传送门:从生得庙号到第一位太上皇——10条关于皇帝的冷知识1、起码在南北朝之前,称帝当年就急吼吼的改年号的皇帝,下场都不好。年号是古代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刘彻首创。一般来说新王朝建立后创设今年号叫作建元,在同一王朝更换年号的称为改元。年号这种东西怎么玩,大

  • 爱新觉罗是什么意思?清朝皇族姓氏来源探究,背后是国力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皇族姓氏爱新觉罗,爱新觉罗是什么国家的姓,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的姓氏吗

    只称名不举姓是满人的一个传统习俗,对于大多数的汉人来讲,这一习俗我们大多不明底细,但这并不影响对于某一位历史人物的认知,只是在某些时候对于一些历史人物背后人物联系的认知会产生阻碍,好似父、子、孙不同姓一样,其实只是在读名字的时候没有加上像爱新觉罗、钮钴禄、叶赫那拉等姓氏而已。至于清朝的国姓爱新觉罗,

  • 清朝皇后真实容貌!雍正生母气质满分,道光审美一言难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孝庄文皇后“孝庄”皇后,即清初孝庄端康文皇后,本是蒙古族,姓搏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她十三岁嫁给清太宗皇太极,被封为“庄妃”。可惜只有老年版的画像了,竟与赵丽蓉老师有几分神似。2、孝惠章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不详。顺治废后之后立的第二位皇后。值得说一下,孝庄文

  • 他是水浒中结局最好的人,认清宋江谎称回家探母,去国外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的出身,比之李逵等人的草莽要高一等级,但却又比之柴进等世家贵胄差之千里。在郓城,他只能算一个刀笔吏,连官都尚且不算,因此京师官员来时,对他大抵也都是内心鄙夷的;但出身低,并不意味着宋江不想挤进这“上层社会”。至于这个挤进的方式方法,也不仅限于官宦一途。在梁山的危急关头,公孙胜虽说被戴宗多次邀请回

  • ​脑袋被门挤了?这人是乾隆7世孙,整天做皇帝梦,穿着龙袍祭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个叫恒绍的"皇族后裔",按照族谱来看,他是乾隆的七世孙,也就是根正苗红的"皇子"。恒绍是一个挺聪明的人,他曾经在国外著名的医学院读书,毕业后就回到我们发展,在一家传统医学研究所工作。如果单从专业能力上来说,恒绍绝对是传统医学领域的专家,还得到过有关部门的表彰。依靠对医学的研究,恒绍赚了很多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