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亲自统帅军队作战,为何屡战屡败呢?

孙权亲自统帅军队作战,为何屡战屡败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89 更新时间:2023/12/12 11:46:42

谈论到三国魏蜀吴,就会想到曹操,刘备,孙权,但是你知道么孙权亲自统帅军队战争,屡战屡败,甚至十万打不过八百,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创立者,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孙权被塑造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伟大领导者的形象,有人说曹操是奸雄;刘备是枭雄,而孙权则是一位真正英雄,吸粉无数。

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话说,孙权"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连孙权的主要对手曹操都发出了所谓"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孙权之父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孙权是以慧眼识珠,善于选拔和调用人才出名的,他本人的军事才能只能用平庸二字形容。

东吴之所以在我们印象里,在三国时期的很多著名战争打的十分漂亮,胜绩不断,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东吴有许多在三国时期了不起的帅才。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等等。当东吴的军队在这些人统帅下出战的时候,的确留下了一连串的光辉战绩。赤壁之战、荆州之战、夷陵之战、猇亭之战、西陵之战等等,东吴军队留下了许多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而东吴在三国战争中胜率偏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东吴军队很少主动出击,大多数的成功战例都是抵御它国入侵,借助主场之利,或者说长江天险取得的。

当东吴的军队主动出击,而且统帅是孙权本人的时候,战绩就相当没法看了。不仅没法看,孙权而且还创造了三国时期的许多著名的战争笑话。孙权亲自指挥的第一场比较有名的败仗,是发生在公元215年的逍遥津之战。他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进攻曹魏、东吴边境的重镇合肥,结果就撞上了曹魏名将张辽。

张辽兄名将的声望,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拜孙权所赐。此时,张辽手下只有8000人,而他从这8000人里选择了800名精锐的士兵,主动出击。听起来很梦幻,孙权有十万人,张辽只有八百人。但被揍得落荒而逃的居然是孙权。

张辽率领800将士冲击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斩杀了东吴名将陈武,而孙权吓得直接丢掉主帅麾旗逃跑了。

但孙权是不甘心就这样丢脸回去的,于是,他就丢了更大的脸。孙权久攻合肥不克,只好下令退兵,本来10万人攻8000人防守的城打不下来已经很没面子了,孙权只想好好回家,但不成想,他在后退的时候,张辽居然从合肥城出来,主动追击自己。

之前,孙权被张辽的800人打败,现在张辽追着孙权的几万部队狂揍,揍的结果是,孙权的命差点丢在合肥附近的逍遥津,幸亏名将凌统舍身保护,以及自己的马好跳的远,才逃出生天。此战之后,张辽就有了一个外号张八百,而孙权也有了一个外号孙十万,孙权显然是不愿意就此承认自己不会打仗的。

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公元226年,孙权趁着魏文帝曹丕刚去世,魏明帝曹睿刚即位,欺负曹睿年轻不懂军事,带兵上门踢馆,进攻曹魏控制的荆州城镇。他的目标是江夏。孙权这辈子总会遇到曹魏这边的神人,上次在逍遥津他败给了张辽,这次在江夏败给了文聘。而且最让孙权无地自容的是,张辽至少是堂堂正正在战场上打败了自己,而文聘在智商上就耍了他。

在《三国演义》里,"空城计"的专利权是诸葛亮的,但在真实的历史上,最先使用这招的人是文聘,而上当对象就是孙权。等孙权想明白自己中计,再准备进攻江夏的时候,得知自己的另一路人马进攻襄阳也以惨败告终,名将孙霸战死,再没了战意,只能灰溜溜走人。

孙权闹的战争笑话还在继续,公元233年,此时孙权已经称帝,东吴的国力今非昔比,于是,孙权又一次带兵主动出击。他的目标是合肥附近的新城。

孙权指挥的军队数量要远胜于防守新城的曹魏部队,于是孙权就开始嘚瑟。他的军队一直在江上飘着,不上岸出击。结果,防守新城的曹魏名将满宠,就看出了孙权内心的小九九。

他认为孙权肯定会带着自己的兵马上岸,在新城周围耀武扬威的炫耀一番自己兵多将广,趁着他骄傲自满的时候,可以偷袭他一下。结果事情果然如满宠所料,孙权带着部队上岸,各种装的时候,遭到了曹军伏兵的偷袭而被打败。又过了一年,公元234年,孙权接受了蜀国丞相诸葛亮的请求,配合他北伐,又一次主动出击,进攻新城。

上一次,他因为骄狂被击败,这次,他带着十万人马,在新城的城墙下吃瘪。满宠招募了敢死队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孙权攻城器具,并且还射死了孙权的侄子孙泰。久攻不下,每天光死人,降士气,孙权只能乖乖退兵走人了。赔了侄子又折兵,孙权气得吹胡子瞪眼而又无可奈何。

孙权这辈子,只要是自己亲自带兵,只要是自己主动出击打别人,胜率基本是零,因此,他的军事才能,远没有传说中的或者《三国演义》里给人印象中的那么强悍。可以说真实历史上的孙权是屡战屡败,他是一个合格的君主,但是却不是一名合格的将领。

标签: 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黑奴后裔,却拥有数百名情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亚历山大·仲马,法国,历史解密

    在欧洲,很多大文豪都有黑人血统。其中,俄国文学之圣普希金,他的祖先便是彼得大帝的黑奴汉尼拔爵士。而法国通俗文学大文豪大仲马,也同样是个有黑人血统的人。大仲马的祖父原本是法国贵族,曾在北美洲的法国殖民地——圣多明各岛任职。在那里,其祖父娶了一个黑奴女人,并生下了大仲马的父亲——亚历山大·帕耶特里。法国

  • 杨玉环入宫后,她的前夫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杨玉环入宫后,她的前夫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唐玄宗下旨册封前蜀州司户杨玄琰年仅17岁的女儿杨玉环,为寿王妃:“……尔河南府士曹参军杨元璬长女,公辅之门,清白流庆……今遣使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李林甫、副使黄门侍郎陈希烈持节册尔为寿王妃。尔其敬

  • 影响唐朝世系的一次政变,唐隆政变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影响唐朝世系的一次政变,唐隆政变结果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武后的政治遗产武后晚年,丞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胁迫武则天退位,将皇位让给太子李显。而太子李显此次做皇帝,也并非第一次登基,而是复辟。李显第一次失去皇位,固然有武则天强势的关系,但除了武则天的强势以外,李显的无能和软弱昏

  • 竟然袁世凯复辟都失败了 为什么张勋还要继续搞下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袁世凯,张勋,历史解密

    张勋复辟被中学历史课本牢牢钉在耻辱柱上,在广大学生中名气很大。当年学到这一节,脑子里有个疑问,但没敢问老师:“总统袁世凯那么牛复辟都失败了,张勋一个小小的安徽督军怎么还敢搞?”幸亏当时没问——要是老师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答不上来,岂不是很没面子?怕是少不了给我穿小鞋……估计各位当年也有过类似的问号,只

  • 美莱村惨案发生于什么时候?其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美莱村惨案,美国,历史解密

    美莱村惨案,指的是一九六八年,美国与北越在越南战争中,美军在越南广义省美莱村制造了"美莱村大屠杀",杀害了五百多名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儿童。据统计当时遇难人数在504左右。事件背景1968年,美越战争中,在一个名叫美莱村的偏僻小村庄,美军士兵有组织地处死了504名越南妇女、儿童和老人。尽管尼克松政府、美

  • 起儿漫王朝:波斯东南部克尔曼地区的一个小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起儿漫王朝,历史解密

    起儿漫王朝(英文:QUTLUGH-KHAN)是中亚西辽政权崩溃后契丹贵族在波斯东南部克尔曼地区建立的一个小政权。1218年,西辽被蒙古灭亡。1222年,西辽将领八剌黑·哈只卜率一部分西辽臣民逃亡到伊朗起尔曼地区(今伊朗克尔曼省)建立了一个完全伊斯兰化的"库图鲁厄汗"政权--"起儿漫王朝"。我国的史书

  • 荀羡十五岁时逃婚,结婚后还创了一项纪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荀羡,东晋,历史解密

    对于无数男人来说,如果被皇帝招为驸马,真是上辈子积德,祖坟上冒烟,做梦也要咧嘴笑醒了。可东晋有个靓仔,却不给皇帝面子,一溜烟跑了,被“五花大绑”抓回来和公主成亲。他还创了一项纪录:他任省级高官时,是东晋史上最年轻的,不足30岁。他叫荀羡。荀羡是颍川郡颍阴人,生于大兴四年(321年),其六世祖即东汉末

  • 周武王为什么会选择周公辅佐成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周武王为什么会选择周公辅佐成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首先,姜子牙年事已高。虽然姜子牙神机妙算、能力不凡,但他毕竟不是真的神仙。早在被请出山的时,他已经七十几岁。此时,已经是三朝元老的他真的可以称得上年事已高。周武王去世时,成王年仅13岁,这意味着他还需要许多年的辅佐。而对年事已高的姜子

  • 波士顿惨案——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美国,波士顿,历史解密

    从1768年开始,英国议会开始认为美洲殖民地上的激进行为使“有组织的反抗”,其实的确是有组织的,不过还没有到了要脱离英国自立门户的状态。英国议会这种定义很让殖民地的殖民者们心寒,因为他们为了自己少征一点税的希望居然都快要与“叛国”的行为挂上等号了,当时英国议会表示:要把这些人弄回英国本土来接受审判,

  • 雍正为何要用秘密立储的制度呢?他是如何考虑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明已经确定了继承人,为何雍正选择不公布?历朝历代对于继承人的选择都很看重,尤其是清朝,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出现过大问题。在雍正时期,雍正想到到一个很好的立储办法,用秘密立储的办法来解决继承人选择的问题。明明已经确定了继承人的选择,为何雍正选择不公布?这主要是九子夺嫡给雍正留下的启示。康熙年间发生的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