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帝国为何在秦始皇死后仅三年就灭亡了

秦帝国为何在秦始皇死后仅三年就灭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97 更新时间:2024/1/20 23:41:53

秦孝公起,至秦统一天下的一百五十余年的时间里,被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与东方列国大小百余战,共计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五十余万。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大战场上,冷血的秦人踏着六国的尸骨与鲜血,走上了统一之路。

公元前237年,秦王赢政亲政的这一年,被强秦连续折腾了一百余年的东方六国,己无还手之力,各国弱势以成,天下合纵无望,而强秦独步天下,随时都有泰山压顶之势。六国君主面临累卵之危,无论再怎样挣扎,也无法改变秦国所具有的压倒性优势了。秦国与各国总摊牌的日子为期不远了。对此,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战国晚期的大学者荀子,就曾预言这个纷争了四百多年的天下,将在二十年之内统一。

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秦国统治集团经过精心的谋划与筹备,力图一次战争只针对一个对手,以每两年为一阶段,消灭每一个国家。为此,秦国对全国男子进行了总动员,随即,秦国对六国发动了灭国之战。史记载:“秦尚黑,秦崇水德。”不难想象,如黑云蔽日一般的秦军,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天下,北方四国首当其冲。

公元前230年,秦将内史腾攻韩,韩王安被俘;公元前228年,大将王翦率秦军经数日激战,消灭了赵军主力,攻破邯郸,虏赵王迁,赵公子嘉突围逃往代郡;公元前226年,秦军大举伐燕,燕王喜与代王嘉(赵公子嘉)联合抗秦,燕代联军迎战秦军于易水之滨,燕军大败,溃不成军。秦军乘势突入燕境,直取蓟城,燕王喜仓促弃城率残部远遁辽东;公元前225年,被秦军四面合围,只剩下一座孤城的魏王豹,妄图坚守大梁,垂死挣扎。秦军决黄河之水灌城,城中百姓尽成鱼鳖,是年三月城破,魏王豹被杀。

至此,秦国把注意力转向了南方的楚国。与中原国家不同,楚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南方大国。楚国地大物博,极盛时期,统治着淮河以南,东过三峡西至吴越的广袤领土。楚人自西周以来就有着极强的自豪感与独立精神。虽然一百年来,在秦军的凌厉的军事打击之下,没落的楚国丢城失地,屡次迁都避祸,楚国的发源地荆楚地区几十座城邑大部没入秦国,楚怀王也入秦被囚,客死他乡,楚人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皆以爲耻。以至于屈子发《离骚〉之感,叹《国殇》之悲,投汨罗江而死。应该说,在秦国十年统一战争中,秦军在楚国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李信率二十万秦军伐楚,初战不利。公元前224年,秦国发倾国之兵六十万,由大将王翦率领,以优势兵力造成压顶之势,对楚国的心脏西楚地区发动致命一击。楚国集中了全国的兵力迎战秦军,两军决战于淮阳一綫,楚军大败,楚王也被俘。楚国大将项燕立即在都城寿春迎立昌平君爲王,继续抗秦。秦军进击淮南,兵围寿春,并发动总攻。项燕率楚军拼死抵抗,但终因力量悬殊,经数日激战寿春城破,昌平君身死,项燕在绝望中自杀。秦军分道渡江进军江南,楚国灭亡。此时,一直对五国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安享太平的齐国,也预感到大祸临头了,开始慌了神。

公元前221年,迫于严峻的形势,齐国同秦国断交,并开始陆续征调军队,防守西部边境和内长城。秦王政命刚刚远征辽东,在燕地休整待命的王贲,率大军从燕国南下越齐国河内地区,以出齐军防綫之后,出其不意直插临淄。秦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倍道而行,齐国连调兵抵抗的时间都来不及,同年,秦军进入临淄,齐王建以举国之兵,完甲之师不战降秦,纳土归朝。公元前221年,是一个注定要被加载史册的日子,战乱已久的天下重新一统,这来之不易的大一统,让人们苦苦等待了四百年之久。

“六王毕,四海一”,天下太平了,不用再打仗了。许多老百姓自发地买酒买肉庆贺,以至于出现了“天下大脯”的盛况。一名秦军士兵在寄给后方的家书中高兴地写道:今天是我国消灭各国的日子,大王赏给我们每人一杯美酒。

赢政以渺渺之身,振六世之余威,席卷海内,翦灭六国,完成了一百五十年来秦国六代先王的遗愿,爲秦人统一天下的事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公元前222年,秦王政加冕为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从此,一个强大的秦帝国诞生了。秦始皇用冷血、铁腕与强权统治着这个国家,他精力过人,设郡县,废分封,集中央集权与君主集权于一身,每天要阅读数百斤的奏章;他致力于帝国的标准化,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与度量衡;他严厉的镇压六国的反叛势力,注重防患于未然,除奸于未萌,迁关东豪族数百家于咸阳,尽收天下兵器筑爲铜人,以弱六国之人;他推崇法家思想,排斥各种学说,焚书坑儒,以愚天下之民。他好大喜功,滥用民力,修骊山墓、建阿房宫、开灵渠、筑长城、拓直道,全国都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秦国虽统一天下,但并不意味着战争结束了,在穷兵黩武的始皇帝心中,这只不过是新一轮开疆辟土的开始。他声威震于世殊,从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他强大的意志,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士卒不敢弯弓抱怨,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天下苦秦久矣。”

公元前212年,秦王朝建立十周年时,这个帝国达到了极盛,秦始皇踌躇满志: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东到大海,西涉流沙。南及北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莫不臣服。秦德昭昭,秦威烈烈。恩德所至,泽及牛马。

然而,这位皇帝万万也没有想到,他一生爲之奋斗的传之万世的千秋帝国,在人类历史上只存在了十五年。公元前210年,为弹压日益不安,且出现骚乱倾向的楚国故地,秦始皇开始了被称爲死亡之旅的最后一次出巡,途中染病,行在驻跸赵地沙丘,同年七月,一个闷热的夏季,秦始皇病逝于沙丘行宫。沙丘行宫,这座昔日赵国国王的行宫,在不到九十年的时间里,见证了赵武灵王与秦始皇,这两位战国时代最伟大帝王的生命终结。此时,在沙丘宫这座阴森而带有晦气的行宫里,在昏暗的灯光之下,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正在策划酝酿着一个天大的阴谋。他们密不发丧,矫旨诛杀公子扶苏与大将蒙恬,取直径直奔咸阳,立公子胡亥爲二世皇帝。沙丘对秦帝国而言,是一个命中注定的宿命之地。这是天下大乱的前夜,也是秦王朝难逃的劫数。在之后的三年的时间里,无数秦军将士浴血奋战,也法挽回秦朝灭亡的厄运。

公元前208年9月,也就是关东全面叛乱的第二年,秦军大将章邯率秦军主力三十万,大破赵军,乘胜进占邯郸,赵王歇与张耳率残部退守巨鹿,秦军兵多粮足,猛攻巨鹿,赵王遣使向天下诸侯求援。至十一月,燕军与齐军近二十万增援巨鹿,但面对秦军浩大的声势与严整的阵容,燕齐援军不敢触秦兵锋,皆作壁上观。十二月,项羽率楚国援军赶到巨鹿,这位“力霸山兮气盖世”的战神,率领着破釜沉舟、英勇无畏的西楚子弟兵,怒吼着冲向秦军。楚军陷阵之士,不顾一切的突入秦阵与秦兵拼死肉搏,楚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惶恐。强调集体协同作战的秦军,从没有见过这样不顾生死的军队,心理上以被震慑住了,在三天的时间里,楚军九战九捷,秦大将王离、副将苏角被杀,另一员副将涉闲,在惶恐中自戗,被称爲“虎狼之师”令关东人士闻之丧胆的秦军重兵集团,遭受了百年以来最沉重的打击,在楚军凌厉的攻势面前,在巨鹿前綫的数十万秦军全綫动摇了。

这之后,项羽被公推爲联军统帅,统一指挥各路诸侯大军四十余万,对秦军发动了总攻。从棘原到洹水,秦军连战连败,士兵减员了三分之一,在仓惶的撤退中,损失了大量的辎重粮草。自去年九月邯郸战役至今,秦军已经连续作战了近一年的时间,士气低落、疲惫不堪,已经无力抵抗诸侯联军优势兵力的持续进攻了,只得边战边退,六月坏消息传来了,秦军南下的退路被联军彻底切断了。

公元前207年7月,在洹水之南,殷墟之上,走投无路的秦军大将章邯、司马欣胁迫残部二十余万,向项羽所统率的诸侯联军投降。在解除了秦军士兵的武装之后,对秦军有深仇大恨的项羽,命楚军违约坑杀秦军降卒,其它诸侯的军队也都参与了这场血腥而惨烈的屠杀。这是一百五十年来,关东六国对秦兵压抑以久的总复仇,这也是这支曾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军队的最后一曲悲歌。当年,在长平坑杀赵国降卒的秦国军队,没有想到自己也会遭相同的命运。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率军越武关,进逼咸阳,秦王子赢出降。十一月项羽所率诸侯联军入函谷关,就向灾星划过天际一样,这个自东周以来立国长达五百余年的国家,秦国的终结时刻最终来临了。联军统帅项羽压抑不住心中的仇恨,决定对昔日不可一世,如今被踩到脚下的统治者,进行最严酷的报复,始皇帝的子孙被项羽阖门杀尽,痛恨秦国的诸侯军正在四处烧杀。骊山墓、阿房宫、咸阳城,到处都是熊熊的烈火与遮天蔽日的浓烟。此时,已经躺在骊山墓中,入土为安的始皇帝若地下有知的话,也会忐忑不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秦始皇用残暴的手段历经十二年,所建立起来的这个黑色的冷血帝国,被来自南方更残暴的楚霸王项羽无情的摧毁了。“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天离日”的阿房宫,这座“歌台暖晌,春日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举世无双的庞大的宫殿群,整整燃烧了九十天,在夜晚,冲天的火光照亮了秦川数百里漆黑的夜空,大火燃烧了整个冬季,一直到第二年的早春,才逐渐熄灭。这之后,有关秦王朝的一切,都随着这场大火灰飞烟灭,了无踪迹了。

那麽,这个曾经拥有秦兵百万、如此强大的秦帝国,为何在秦始皇死后仅仅三年就灭亡了呢?

原因似乎很多,始皇帝在世之时,貌似强大的秦王朝的统治也并不是很稳固。六国贵族势力伺机死灰复燃,尤其是广大的南方,天高皇帝远,自由惯了的当地人,对严酷的秦法秦制有很强的抵触情绪,面对秦王朝的残暴,各地的仇恨都在不断积聚着,只不过,在秦始皇的高压政策下,暂时掀不起太大的风浪而已。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之死,赢胡亥即位,爲这种仇恨的总爆发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秦朝的灭亡总体上来看,可以归纳为:体制上的失败多于政治上的失败,政治上的错误多于军事上的错误,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多于战役指挥上的失误。

(本篇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渊死前告诫李世民,这两人不要杀,李世民一口答应转头就不认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而隋朝在灭亡之后便迎来了唐朝,唐朝相对于其他历史朝代是一个比较繁荣的朝代,相比较其他朝代而言随时唐朝更加的开放,并且时间更久,拥有二百八十多年拥有二十一位皇帝,而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其实李渊并不算得上是一位好皇帝,虽然他建立了唐朝,但他只能算得上是一位好臣子。他为人优柔寡断,而且野心不大,大家都知

  • 奇货可居——秦始皇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几千年专制统治中第一个一统天下、一统天下的皇帝。但傲世的秦始皇内心却异常脆弱,因为他一直隐藏着自己的身世。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相传是吕不韦的妃子,后赠子楚为皇后。所以秦始皇究竟是子楚之子还是吕不韦之子,后世争论不休。吕不韦是河南省濮阳富人区的大商人。在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不满足于现状的

  • 李世民驾崩前,问武则天:我走了,你咋办?武则天八个字救下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和唐太宗重用的五个人才,武媚娘传奇李世民驾崩,李治驾崩前为何不将武则天废掉

    贞观二十三年的夏日,一缕残阳映射在题着“含风殿”三个大字的楠木匾额上。朱漆大门外静候着大批的宫女侍从,时不时有抽泣声传出,气氛异常肃穆。门内,躺在龙床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呼吸声越发息弱,已然到了弥留之际。早些年间,民间一直传有“武代李唐”的说法,他曾因此龙颜大怒,欲杀光武姓之人,最终被众臣劝阻而作罢。尽

  • 曹冲绝顶聪明,为啥13岁却早夭了?司马懿说出实情,他是真的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一语道破曹冲死因,曹冲是怎么死的正史,曹冲司马懿相差多少岁

    可惜天妒英才,曹冲年仅13岁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曹冲死后,他的老师司马懿曾评价他有些蠢,这又是为何? 年少聪慧 山鸡舞镜 曹冲是曹操和小妾环夫所生,从小就异常聪明。关于曹冲的聪明,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他依靠浮力准确地称出了大象重量的故事,这件事也让曹冲荣获了“神童”的名号。聪明的曹冲不止会称大象,还会

  •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何退位后仅1年就死了?专家:或许和他儿子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为啥武则天是唯一女皇,真实的武则天在位时间,一代女皇武则天逝世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生平让人唏嘘,多少年来,人们对她的评价都褒贬不一。我们都佩服武则天的能力和手段,在那个女性地位低下的封建时代,武则天从小就展现出了和一般女性不一样的特质,在她的心目中,那些男人可以做的事自己也能做,而她这种不服输的性格在遇到李世民之后更是不断显露出来。武则天原本出

  • 袁绍优势如此明显,最后却败于官渡之战,原因只在于“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经过一场场的混战,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之势,虽然其中以曹魏的实力最为强大,但是,因为有蜀汉和东吴的掣肘,终是无法一统天下,成为真正的中原霸主。而在魏蜀吴三分天下之前,不管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论实力都不是最强的,尽管后来曹操成为了三国中最大的赢家,但是他也曾很弱小,很

  • 武则天最爱的女儿,一生想要效仿母亲,死因却至今是个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最宠爱的儿子是,一代女皇惊艳片段武则天,武则天秘史完整版免费

    长大后的太平公主或许是因为受母亲影响的缘故,变得野心勃勃,一直想要做一个同母亲一般的人。事实上,太平确实拥有了武则天的一些才能。她聪明、有才华,按当时女性的标准来看,她无疑是一个成功者。可是太平想要的更多,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太平还是没有达到武则天的境界,最后只留下了一些话本素材罢了。为了拿到

  • 远不止五虎将,蜀汉本可以拥有八虎臣,可惜造化弄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一手缔造的蜀汉,从头到尾都充满了缺憾美。从徐庶的“人在曹营心在汉”,到庞统的“凤坠落凤坡”,到先主的“白帝城托孤”,再到孔明的“星落五丈原”,生不逢时、英年早逝、有心无力,蜀汉的历史,处处都透着让人为之流涕的遗憾。可抛开这些历史上实际发生的遗憾,其实蜀国在许多地方同样充满着遗憾,比如他们对于人才

  • 曹操四大谋士排行榜:最后一位人称冢虎,第一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程昱,兖州府东阿人,初平三年(192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打徐州时,张邈伙同吕布打兖州,程昱顶住压力,和荀彧守住了兖州大本营。曹操打吕布的时候,袁绍也想和曹操一起揍吕布,是程昱让曹操拒绝了袁绍的决断。官渡之战曹操胜利之后,程昱又建议曹操打袁绍的儿子。程昱黄初元年(

  • 蜀汉灭亡后,连刘禅的妃子都要惨遭二次分配,其他众臣后人又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令刘禅也没想到的是,刚投降不久,他的后宫妃子、以及宫女等,全部被司马昭赏赐给了此番伐蜀有功的将领。其中一个姓李的昭仪,因不堪侮辱,自杀而亡,临死前说了一句:“我不能二三屈辱。” 1.关羽惨遭灭门 除了李昭仪,死在这次战乱的蜀国功臣亲人并不少,其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被庞会灭门的关家了。庞会是曹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