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东北人爱吃狗肉,为何清朝皇室却坚持不吃?背后藏一感人原因

古代东北人爱吃狗肉,为何清朝皇室却坚持不吃?背后藏一感人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73 更新时间:2024/1/19 8:09:01

努尔哈赤流传一段与爱狗的故事。(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有趣的是,中国民间爱吃、朝鲜族爱吃,甚至清朝祖先“女真人”,也有吃狗肉的习惯,甚至还曾把狗的皮拿来保暖支用,但为什么到了清朝,却完全消失了呢?这或许要追溯到元老“努尔哈赤”的一段故事。

相传,努尔哈赤有一次跟明朝作战,尽管最后取得胜利,但过程艰辛,他一度被逼到森林中,进退两难,明军士兵想趁胜追击,点了火要企图把努尔哈赤烧死

相传努尔哈赤的爱犬,多次冲到河边沾水,再跑到努尔哈赤的藏身之处,用这一点点的水浸湿努尔哈赤身边的草木,意外替努尔哈赤争取了活命时间,躲过了火灾,但狗最后仍在火灾中死亡,故事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相当感人

虽然这只狗的名称已经不可考,但努尔哈赤感念在心,认为这种动物是有灵性的,从告诉族人从现在开始,狗就是满族人的朋友,任人不能再吃狗肉了,这个习惯也延续下来,使得清朝皇室几乎鲜少食用狗肉的纪录。

努尔哈赤少年时曾以采参为生,到抚顺关马市进行贸易活动。后因父祖被明朝误杀,努尔哈赤遂以先人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复仇,开始了其建国称汗、征战一生之路。他先后征服了建州女真其他势力、海西女真诸部和部分野人女真部族,大体上统一女真。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天命汗,建立后金,两年后誓师伐明,后金军在四年间接连攻占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广宁等地,并迁都沈阳。

此后,努尔哈赤发动抚顺之役,大小战斗共历时一周,后金军不仅攻占了抚顺、东州、马根单,还劫掠了大小屯堡五百座,俘虏人畜三十万,编为千户,毁抚顺城后班师。努尔哈赤论功行赏,分配战利品,有效地缓解了因饥荒产生的社会矛盾。

明朝丧失抚顺,举朝震惊,群臣紧张,皇宫亦严密排查内官以严防后金奸细混入大内。努尔哈赤本对攻打明朝并没有绝对信心,在战前甚至还告诉众贝勒大臣要“自居于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然而,努尔哈赤首战明朝即俘获人畜三十万,这刺激了其更大的欲望。

在抚顺之战中,努尔哈赤连陷抚顺、清河,胆气越来越壮,他将被俘获的一名汉人割去双耳,令其转告明廷,“若以我为非理,可约定战期出边。或十日,或半月,攻战决战。若以我为合理,可纳金帛,以图息事。”明廷自此才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决意征调大军彻底消灭后金。

天命四年(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经十个月的准备,明廷从全国调来各路兵马齐聚辽阳,以曾经经略朝鲜的兵部侍郎镐为辽东经略,总督大军,领四路大军共十余万,号称四十七万,于二十五日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合围而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萨尔胡之战,最终以后金大胜、明军惨败而收场。萨尔浒之战是后金和明朝命运的转折点。明朝的军事部署由攻转守,且再也无力主动对后金发动大规模战争;而后金则从试探性地进攻明朝,发展为更加主动地大举进犯。

同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西一百二十里的界凡城修筑衙门、行宫,迁居界凡以准备进一步伐明。随后,努尔哈赤率领后金铁骑进兵辽沈地区

参考资料:《清史稿》

更多文章

  • 勤勉之帝也能招致覆国?细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崇祯有多勤勉,雍正是最勤勉的帝王吗,勤勉的昏君崇祯小说

    崇祯帝也算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勤政节俭的皇帝了,他于18岁(1627年)接手其兄熹宗朱由校的皇位,共在位17年,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一心想把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光复强大,然而此时的地方已是内忧外患、积难重重,像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不是几味汤药就可以挽救的了。让我们先为这位明朝老人诊断一下病情

  • 孝庄皇后慈宁宫宫是清朝太后正宫,为何孝庄之后,无人敢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慈宁宫修建于明代的嘉靖年间,是为了安置太后和太妃们,到了清朝的时候,多次修缮,而且孝庄太后在此地居住,给慈宁宫增添了很多庄严圣神的意境。孝庄以75岁的高寿离去,这个在古代可以算的上是长寿之人了,而孝庄以后的太后们就只能另外找其他地方居住了,只有乾隆的生母在80岁的时候,乾隆以当朝太后年龄高于孝庄的理

  • 大皇帝17岁的她,得到宪宗一生专宠,看传奇女性万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宪宗帝王,明宪宗与万贞儿的故事,万氏和明宪宗的关系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万贵妃,她比宪宗皇帝大17岁,即便是长相再貌美,等到宪宗继位后也是半老徐娘了,为何能够让宪宗分手貌美如花的后宫妃后而专宠她一人?她的经历可谓是离奇至极,所以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一下这位传奇女性的人生。一、出身低微,却与太子产生情愫万氏出身并不是很好,父亲万贵只是一个小吏,后来还因连坐被流

  • 她是大清生前享受皇贵妃的人,生下残疾公主,因身份不能成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最善良皇后排名,清朝唯一被废的王后,大清第一位被废掉的皇后

    但是你会发现后宫里面有各种各样黑暗的宫斗,除了将皇子生下来,还要安全的养大才能算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就是大清乾隆皇帝的女儿,她是乾隆皇帝的女儿,她的母亲也是身份非常高贵,被乾隆册封为皇贵妃,虽然公主身份高贵,但出生的时候天生残疾,嫁入豪门却早早离世了。在乾隆皇帝继承皇位的10年以

  • 刘娥并非宋仁宗的亲母,因生的美丽成为皇后,拥有控制王朝的实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公元1033年,当时的皇太后刘娥却把执政的宋仁宗赵祯晾在一边,亲自率领皇太妃等人进行祭祀太庙。一个那么新的的祭祀场合,当今皇帝却被晾在一边,而由皇太后进行主持活动,刘娥为何如此大胆,为何有这样的举动,把这件祭祀的事情为线索,看刘娥是怎么一步一步拥有控制王朝的实权。刘娥原本只是一普通家户的平凡女

  • 清朝宫女脖子上挂条白绢?到底为何作用呢,其实是为了方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绢是什么,三尺白绢图片,清朝宫女挂白绢

    作为清朝宫廷女子的标志性物件,却和我们常用围巾有着天壤之别。这种白娟有着一个华丽的名称叫做龙华,在那个繁文缛节异常讲究的时代,龙华的长短以及装饰的精美程度都有着其独特的含义。龙华除了能够与衣服搭配之外,最新的的一点便是能够方便皇上辨别妃嫔的身份和地位。因为我们知道,皇帝后宫中的妃子也是有等级制度的,

  • 宋朝皇帝的择偶观:不爱高贵“公主”,偏偏喜欢有点“灰”的姑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男权的社会,女子当权则视作天理不容或者是祸乱超纲,人人得而诛之,可是谁又知道她们的心酸呢?对于这些垂帘听政的女子无论是武则天维系了贞观之治,还是窦漪房兴起了东汉,又或者是孝庄扶持了半个大清,历史终究记住了她们的名字,即使后人对其褒贬不一。但是在宋代也不乏垂帘听政的女子,她们手握重权,绣鞋入朝堂,她

  • 专家打开纯妃陵墓,却找到那拉皇后的遗体,乾隆皇帝那般绝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专家打开纯妃陵墓,却找到那拉皇后的遗体,原来乾隆皇帝如此绝情。在上个世纪,我国的考古工作人员对于乾隆皇帝的陵墓进行发掘的时候,曾经发现过这样一位奇怪的现象。当时,这些工作人员进入的是纯惠皇贵妃的陵墓,这个女人可不简单,她在皇帝还没有正式继承大统之前,就已经是王府里面的侧福晋。在皇帝登基以后,她的位份

  • 宋太宗赵光义:驴车皇帝,阵图皇帝,鸵鸟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太宗赵光义 简介,赵光义预授阵图原文,讲述宋太宗赵光义的故事

    在《封神演义》中,徒弟下山前,师傅就神秘兮兮摸出一物:徒儿,如有不利,则以此法宝破敌。宋太宗也是如此。将领出征前,他会郑重其事赐下阵图:按照这个打,准没错,不按图打,斩你狗头。赐下阵图,除了表现出对武将的猜忌,还体现了赵光义的迷之自信:他将自己的阵图,当做克敌取胜的法宝。然而,赵光义的军事眼光和能力

  • 清朝最后一位格格,隐姓埋名活到2014年,临伤前说出皇家八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最后的14位格格,清朝仅剩的几位格格,清朝最后一位格格活到了多少岁

    当时,清帝国宣布封建王朝灭亡,这意味着不再有皇帝,这些高贵的王子也不再高贵。但是毕竟破船还有三千钉。许多人仍然保持原状,享受着贵族生活,爱新觉罗显琦就在这个背景下出生了。毕竟,这是王府的格格。即使落魄了,仍然有着富足的财富,这样富裕的家庭完全可以满足她的成长需要。这个皇室贵族可能不是每个人都熟悉,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