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北伐屡战屡败,为何还把持兵权不放?一个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诸葛亮北伐屡战屡败,为何还把持兵权不放?一个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08 更新时间:2024/1/24 13:34:20

诸葛亮五次北伐(《三国演义》中是六出祁山)取得了哪些战果呢?

占领了武都阴平二郡,将西县千多家人带还汉中;

袭杀了曹魏的张郃、王双两员大将,其他小将无法统计;

诸葛亮遣魏延、高翔、吴班击败司马懿部魏军,斩首三千。

诸葛亮派魏延、吴懿在上邽打败魏将郭淮、费曜,并收割魏地麦粮。

其他的,没有了。

除了这些战果之外,诸葛亮北伐犯下了许多军事上的错误,让北伐屡次受 挫。

比如派马谡去守街亭。

街亭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关系到蜀军的大后方安全。

一旦街亭被攻陷,那么北伐蜀军的大后方就会被魏军包抄。

对于这样的一个重要据点,理应派出一员战斗经验丰富的大将前去镇守,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即使无法挡住魏军的优势兵力进攻,但起码可以延缓魏军的攻势,徐徐撤退,为蜀军北伐主力部队留下足够多的后撤时间。

当时蜀军中具有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有很多人,比如魏延、吴懿、赵云,甚至廖化王平等人,都是身经百战之人。如果派他们镇守,足以保证街亭的安全,可以有力的支持诸葛亮率领的蜀军主力北伐成功。

但凡一个将军,必须从低做起,经过多年的历练,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将军。正所谓“猛将必发于卒伍”。

马谡此前从未做过主帅独自统军作战。

马谡只是个参军,算是一个好参谋,好军师,他可以提供很多的建议。但如果让他独自统军,那么他才不配位,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这支蜀军,更是葬送了蜀汉北伐的大好形势。

究其原因,是诸葛亮识人不明。

在派谁镇守要地街亭时,参军马谡自告奋勇的请命前去,但遭到了众将的质疑。

因为众将都知道马谡不过是个参军,怎能担此大任?

但因为马谡是诸葛亮的心腹,所以诸葛亮压制了众人的意见,派马谡担任主将,去镇守街亭。

果然不出所料,马谡刚愎自用,不停劝告,导致大败,街亭丢失。

第一次北伐,是诸葛亮出其不意,曹魏在关中和凉州一带防守空虚。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曹魏加强了对关中和凉州一带的防御,部署重兵防守,诸葛亮北伐的机会一去不复返了。

事后马谡被斩首。

诸葛亮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第二次北伐前,魏国大将曹真见褒斜道被赵云烧毁和大水冲蚀,判断诸葛亮下次北伐应该会从陈仓道进攻,以陈仓作目标,便派将军郝昭、王生等与千余人屯兵陈仓,修筑防御工事。

228年冬天,诸葛亮领兵数万出兵陈仓道,包围陈仓。虽然陈仓此时只有千余士兵,危如累卵。

诸葛亮派人游说郝昭投降,但郝昭坚决拒绝。

诸葛亮下令攻城。

由于曹魏早就料到诸葛亮会攻打陈仓,所以陈仓虽然小,但固若金汤,做好了充足准备,加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蜀军攻打了二十多天依然没有打下来。

此时汉军粮草不继,又闻讯魏援军快到,只好再退回汉中。

以数万兵力攻打仅有千余人防守的小城都没打下来,可见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实在是拉垮。

诸葛亮对自己的军事才能也有一定的认识,他在《劝将士勤攻己阙教》中说道: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以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成,贼可死,功可蹻足而待矣。

翻译:《劝勉三军将士勤加批评自己过失的教令》

大军在祁山、箕谷两地数量都比敌人多,但不能击败敌人反而被敌人击败,那么这个弊病不在于兵力少,而在我一个人。

如今我想要裁减军队,精简将领,明确刑罚,反省过失,为将来订正一个变通的方法,如果不能这样,就算兵力多又有什么助益呢!

从今以后,诸位如对国事有忠直的思虑,只管勤加批评我的过失,(这样)则事情可以做成,敌人可以消灭,平定天下的大功可以跷足以待了。

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评论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翻译:诸葛亮志向很大但抓不住机遇,谋略很多但缺少决断,喜欢带兵打仗但不知道随机应变。就是说诸葛亮领兵打仗只能正面对敌,但如果战场形势发生变化,诸葛亮就不知所措了。(《晋书·宣帝传》

比诸葛亮稍晚一些的陈寿同样对诸葛亮军事才能评价一般。

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部将,马谡失街亭之后陈寿父亲也遭到连坐入狱。陈寿本人也曾在蜀汉当官,后来在晋朝当官。

在他撰写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评论诸葛亮: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翻译:然而,诸葛亮的才干,训练军队比较擅长,出奇谋却是他的弱点;又治理人民的才干远胜于做为一名将军的谋略。而且,跟他敌对的人,有的得到杰出的人才相助,再加上众寡悬殊,攻和守的局势也不是一成不变,所以虽然每年劳师动众,却不能成功。

然而连年劳师动众,未能成功,大概应变将兵战略,不是他所善长罢!

陈寿的意思是说:诸葛亮只能治理训练军队,搞好后勤,这方面的才能远比他领兵打仗要做得好。

粟裕大将也认为诸葛亮不会打仗。

“诸葛亮是一位政治谋略家,打仗不行,更算不上军事家!即使按《三国演义》的描写,他最主要打过两次胜仗,也就是‘两把火’: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而后一把火还是周瑜烧的。六出祁山,当时魏强蜀弱,而他采取正面推进相持,怎么能以弱胜强呢?人说‘诸葛一生唯谨慎’,从军事上来看是不敢用奇兵,不会打仗”。

诸葛亮虽然自贬三级,也有陈仓城之败,但却依然把持军权不肯放手,以右将军行丞相事。

这只能说明一点,就是诸葛亮恋栈权位。

或许是他想“克复中原,兴复汉室”,让自己青史留名。

但问题是,他的才能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

人贵有自知之明,但知道了却不去改变,简直是害人害己。

诸葛亮最应该做的,就是交出兵权,当好后勤部长,处理好蜀汉的内政,而把行军打仗的事交给合适的人。这样他也能多活几年,不至于累死。

把自己累死不是本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不值得歌颂,一切都要看结果。

别说自己有苦劳,要说出自己的功劳!

谁是合适的人?

当然是魏延、赵云、吴懿、王平、廖化等人,还有刚刚投奔过来的姜维

这些人大都是跟随刘备身经百战的猛将,从北方一直打到西南,可谓百战余生,刀口舔血。让这些人去行军打仗再合适不过了。

诸葛村夫一介书生,他的军事才能远不能跟这些将军比。

有一句谚语:一只狮子率领一百只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百只狮子。

魏延是刘备的部曲(亲兵),深受刘备信任和重用,被提拔为汉中太守,镇北将军。

魏延每次随军北伐,都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前汉将领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认为此计谋太凶险而否定。魏延经常埋怨诸葛亮胆怯,恨自己的才能不能尽用。

诸葛亮这个书生,带领一群猛将,就好像一只绵羊带着一群狮子,能打出什么胜仗呢?

他把自己放到了一个不合适的位置上,做他不擅长的事,而且事败之后也不反思,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做,极大地消耗了蜀国的人力物力,战果寥寥,这样做得不偿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汉献帝在刘备手里,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献帝和刘备什么关系,刘备为何说汉献帝已死,刘备跟汉献帝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区别是,在曹家父子手里,可以活着,直到自然死亡。而到了刘备手里,不可能活得长久。在曹家父子里手,当傀儡皇帝可以活着,被废掉帝位之后,以“山阳公”的名义,还可以活着。虽然活得不保险,说不定写一首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就会被毒杀,像南唐后主李煜一样。可至少还有机会、有可能活下去。而且,曹氏父子还没有统一

  • 在明朝历史上,就他当过两回皇帝,而且第二次做皇帝,还处死了亲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明朝的历史,从辉煌到落幕的起点,也要从朱祁镇这里皇帝开始。随着仁宣二帝的积极治理,明朝的国力日益精进,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可是这两位皇帝都是短命的人,加一起才十一年而以。明宣宗朱瞻基病死后,朝堂出了问题,有声音要立襄王为帝,要不是张太后这个女强人,强硬表态朱祁镇为帝,可能这人真没资格称帝。这时

  • 玄武池往事:惨遭放弃的三国曹魏水军孵化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漫长的王朝争霸史上,曾有数位帝王选择在华北平原上开挖大型水池,充当新建水师的培养和训练基地。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就是其中翘楚,后来的北宋创建者赵匡胤亦是如此。至于夹在两人之间的三国权臣曹操,更是有在驻地邺城展开过类似修筑。许多古代王朝 都会在开凿的人工湖中编练水军但与前后两位大佬的杰作不同,曹操下令开

  • 明朝皇帝朱元璋: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历史不外乎有这几个原因,首先朱元璋对于明朝的江山确实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能力很突出,让其他的皇帝都非常佩服他。从另外一方面去讲,虽然满汉是有矛盾的,但是如果满族皇帝为汉族皇帝扫墓,可以拉拢维护势力,并且还可以显示出康熙皇帝的博大胸怀,这也未尝不可。这几个字,就是康熙皇帝为朱元璋扫墓的时

  • 赵云为什么要誓死追随刘备,原因是刘备身为领导的神之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作为绝大数现代人都喜欢的一个三国人物,赵云可以说一直是一个完美的形象。这是因为赵云武艺高强,白马银枪,为人又忠肝义胆。也因此在关键处被刘备委以重托。我们都知道赵云跟随

  • 1700年才收四徒弟,神秘人物与汉文帝的道缘,为何道家人物配做圣王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太上言大道的“可贵” 天地之间谁最大?一般人觉得是帝王或元首,但道家认为帝王只是四者之一。太上云:“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也是历代圣王明君尊道贵德的核心由来。 两汉时期,研究《老子》的人很少,一般仅限于帝王世家或少数将相、州牧。但

  • 北宋末期,蔡京为什么被称为“六贼”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末期,蔡京被称为“六贼”之首,这个称号源于他在政治上的种种罪行和恶行。蔡京在当时的官场中极具影响力,他拥有天子信任的大权,并且拥有庞大的财富和人脉,这使得他能够操纵官场和政治。首先,蔡京被称为“六贼”之首,与他在政治斗争中所使用的阴谋和手段密不可分。他在政治上善于拉帮结派,利用自己的权势和财富,

  • 新版《三国》电影成闹剧?从人物到剧照都让人无法抗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电影简介,孙严徐盛在三国的剧照,三国1-84集完整版

    近日在网络上有一些关于新版《三国》电影的剧照,看完后深受触动:王凯饰曹操堪称史上最年帅,貂蝉是很多人梦中女神!不过关羽之后真的有些不堪入目!新版本的“三国”电影名为“真·三国无双”,听起来像是游戏重新命名,但实际上,这部影片是以游戏为基础的。不要认为IP不大,但是所邀请的演员阵容却很强。众多巨星出演

  • 同一个朝代,徐霞客在云南旅游,李自成在陕西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他在位整整48年,前10年还与张居正一道,励精图治,认真工作;张居正一死,他也不想干活了,中间10年,由勤变懒;最后30多年,更是什么事也不管,只会贪图酒色,直接把明朝推向了深渊。所以徐霞客的一生,就是陪着万历玩的一生。徐霞客出生19年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一个叫李自成的人出生在陕西米脂

  • 三国:“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混战,谁可以活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里的五虎良将都是谁,五虎良将合集,蜀五子魏五虎

    那段岁月,也因为《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而为人所熟知。说起《三国演义》里的猛将,估计大部分读者都会想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奉先。吕布确实是三国战力的天花板,虎牢关下单挑刘关张三兄弟,濮阳之战单挑曹营六猛将。吕布虽然打不过刘关张,也打不过曹营六猛将,但他都全身而退了。除了吕布之外,三国时期,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