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才”韩非子被“小人”李斯姚贾之流诬陷,冤屈入狱,被逼自尽

“大才”韩非子被“小人”李斯姚贾之流诬陷,冤屈入狱,被逼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35 更新时间:2024/2/5 3:34:55

韩非出身于战国末期韩国宗室贵族之家,其思想集商鞅之“法”、申不害之“术”和慎到之“势”融于一体,成为先秦法家学术集大成者,其观点为封建王朝君王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故被人尊称为“韩非子”。

韩非与楚国人李斯曾一同拜儒学宗师思想家荀况(世人尊称为“荀子”)为师,学习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本事。

韩非因其口齿不利,谈吐结巴,便专注于编纂著述,他总结归纳了历史上列为君主在国家社稷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用自己独树一帜的学术观点编写了《内储说》《外储说》《孤愤》《五蠹》《说林》《说难》等著作广为流传于世。

韩非子

韩非的著作流传至秦国,秦王嬴政品读之后万分感慨其才华,说道:“本王若能结识此人,便死而无憾矣!”

秦王蠃政求贤若渴,为了得到韩非,于公元前233年兵发韩国。因局势危急,韩王才委派韩非出使秦国求和。秦王嬴政初见韩非十分欢喜。便尊韩非为上宾,一起商讨天下之事。因李斯与韩非同是荀况的学生,李斯自感不如韩非才学渊博,如今见秦王嬴政又对韩非倍加赏识,便产生了嫉妒怨恨的念头。

正是这种卑鄙而又可怕的心理,促使后来李斯上谏秦王诬陷韩非,导致韩非冤死狱中。

2.姚贾秦国敛财,以饱私欲

韩非到秦国没多久,楚、齐、燕、代四国联合准备攻打秦国。秦王嬴政传召群臣宾客商讨应对之策。秦王说:“现在四国联合攻打秦国,而秦国财力匮乏,军士在常年征战中病残很多,众卿有何应对之策?”众多群臣宾客面面相觑,束手无策。此时谋臣姚贾站出对秦王说道:“我愿为使,出访四国,定能挫败四国联合之谋,使四国放弃进攻秦国。”

秦王听后甚是喜悦,尊姚贾为上卿,赐赏一千户,备车乘一百,黄金千斤,并将本人的衣服以及宝剑赐于姚贾,下令其出使四国。姚贾欣然接受秦王所赐之物,穿王衣佩王剑向秦王辞行,表示定不负秦王所托。

姚贾敛财,得意辞秦王

姚贾骗取秦国大量钱财之后,便借此机会周游列国,结交列国诸侯王储,以满足私欲,在外三年不曾返秦。

3.韩非明察秋毫,识破姚贾骗术,姚贾巧舌如簧,混淆是非

韩非洞察姚贾骗术之后,便见秦王嬴政来揭穿姚贾的骗局,说:“姚贾携带秦国大量财宝,南游吴国楚国,北访代国燕国,一去三年而不返。其四国联合乃各怀鬼胎,貌合心离,共同伐秦之事互相推诿,难有进展。但是,秦国的大量财宝却被姚贾挥霍徇私。姚贾出使列国其目的,乃是敛财营私,假借大王威望到列国结交诸侯王储,满足私欲。望大王谨慎考虑。且姚贾之父乃是梁国一个守门之人 ,曾因偷盗被告发,逃至赵国又被驱逐。大王重用一个守门人之子、一个梁国大盗、一个被赵国驱逐的臣子,群臣怎么会信服呢?”

韩非一席话,秦王猛然醒悟,便命令兵士将姚贾召回,问责说道:“据说你大肆挥金结交各国诸侯王储,确有其事?”姚贾毫不掩饰的答道:“有。”秦王愤怒说:“那你还有什么颜面来见我?”

姚贾机敏过人,能言善辩,巧舌如簧的辩解说:“鲁国曾参孝敬父母,妇孺皆知,天下人都愿有这样的孩子;吴国伍子胥对国君忠诚,众所周知,天下列国都愿得到这样的臣子;女子若温柔贤惠,天下人都愿娶这样的女人为妻子。现今我姚贾忠于大王,您却不理解。夏曾听信小人谗言误杀良将关龙逢,致使夏朝灭亡;商纣王曾听信小人谗言误杀忠臣比干,致使商朝亡国。如今大王您若听信小人谗言,那么您的身边再无忠臣。”

姚贾巧舌如簧,向秦王诡辩其罪

秦王蔑视的又说:“其父不过是守门人,是梁国盗贼,更是被驱逐的臣子。”

姚贾答道:“姜太公曾被齐国妇人赶出家门;他曾朝歌卖肉,因其所卖之肉臭不可闻,被百姓戏称为废物屠夫;他曾棘津钓鱼,鱼却从不咬钩;他曾想当佣仆赚钱,却无人用他。然而周文王慧眼识珠,姜太公才能助其平定天下。齐国管仲隐居南阳多年,无人问津;甚至他曾被人捆绑押送归齐,被百姓戏称鲁之免囚。然而齐桓公独具慧眼,重用管仲,辅佐其九合诸侯,号令天下。姜太公、管仲都曾受辱,被天下人耻笑,但明君知人善用,才可辅佐其建立伟业。对于忠臣良将,明君不会听小人背后诋毁,而对那些空有名望,没有尺寸之功的人,明君更不会予以任用封赏,唯有如此,群臣才可竭力尽忠国君,忠心不二。”

姚贾一番引经据典,秦王嬴政认为其真诚可信,便听信其言,重新委用姚贾。姚贾探听得知韩非上谏秦王说了他的坏话,从此对韩非产生愤恨之心。

4.李斯体现“小人”之面,诬陷韩非,逼其自尽

李斯见姚贾能说会道,高谈雄辩,又嫉恨韩非告发自己,便与姚贾勾结,图谋陷害韩非。两人面奏秦王诬陷韩非说:“韩非乃韩国宗室公子,其心在韩不在秦,养虎为患矣;现今既不能用,又不能放,放乃纵虎归山,不如依法除之以绝后患。”

李斯向秦王进谗,诬陷韩非

秦王嬴政听后犹豫不决,便下令先将韩非囚禁扣押,准备审问之后再决断。但不料李斯趁机给韩非送去毒药,逼其自杀,韩非无处辩解,欲见秦王,狱吏又不准许,无助之下韩非服药自尽。不久之后,秦王后悔,想赦免韩非,但为时已晚。

韩非冤屈入狱,被逼自尽

整理编纂:小二黑以今说古

参考文献:《史记李斯、韩非列传》《资治通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指尖上的国宝43丨战国漆木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据文献记载,中国漆器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豆,在先秦时是专备盛放腌菜、干果和肉酱等食物的器皿。漆豆,是漆器中出现最早的品类,跨度时间长,自身有着独特的发展顺序。2012年出土于平顶山叶县叶邑镇辛庄一号楚式墓的战国漆木豆,通高26.5厘米,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

  • 赵国只是换了件马甲,为何就强大了起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底有没有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场中国古代史上最有名的改革,不但入选了我们的历史课本。而且在语文课本上,也有相关的课文。大家都知道,所谓的胡服骑射改革,指的是战国时期,战国的赵武灵王在位期间,发现传统的中原服饰,并不适合打仗,尤其是不适合骑马打仗。所以,接下来赵武灵王就宣布,全国所有服饰,一律向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靠拢

  • 秦始皇为了统一天下,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一口气读完秦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跟秦朝完全是两个概念。秦朝的历史,得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算,到秦王子婴开城投降结束,总共也就只有十五年。但是秦国的历史,却得追溯到商朝的时候了。话说在夏朝末年,有个叫嬴费昌的人,因为看不惯夏桀王的昏庸暴虐,所以转投了当时正在崛起的商政权,投奔了商汤。后来,在商汤灭夏的过程当中,嬴费

  • 《战国策》上,一则罕见只写了经过,而没展示最终结果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常清君导读:历史,是当时的现在,是现在的过去,也是过去的过去的将来;历史,兼有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等多种功能;历史,值得我们重温再忆。“历史故事——曾经如此那些

  •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一战奠定晋国百年基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参战双方实力相当,一方是企图北上,意图称霸中原的楚国。另一方是在晋文公上位以后,实力逐渐恢复的北方强国晋国。晋文公和楚国还有一段渊源,早些年晋国内乱,晋文公流亡在外,到楚国的时候,楚王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晋文公为了回报这段恩情,对楚王承诺:“要是我有幸能够回到晋国担任国君,如果晋楚两国发生争端,那么

  • 【宣传诚信理念】孔子诚信思想的现代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和美南开)[var1]南开融媒出品来源网络综合编辑董士丞

  •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这回有答案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赢姓.赵氏.名政。(以下简称赵政)。公元前259年,赢政出生在赵国邯郸。[var1]图片来自网络九岁归秦,本以为父慈母爱,童年无忧,十三岁(前247年)那年失去了父亲,成了新的秦王,当时母亲沉迷淫乱不管他,吕不韦独揽大权压制他,弟弟(成蟜)背叛他,面对如此局面,他从容不迫,各个击破,仅用九年

  • 至邪至恶,将人民视为最大敌人的商鞅为何被普通民众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唯有商鞅才能独占鳌头,其思想流毒无穷,就像是一个含有二恶英的塑料垃圾一样,许多年过去了都无法降解。当然,也有人将商鞅奉为偶像,认为商鞅是一个创造历史的伟大人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无可厚非,下面就列举几条商鞅白纸黑字写在商君书里面的重要理念,欢迎推崇商鞅的小伙伴们来洗白。一:壹民壹就

  • 没有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的试错,就不会有盛唐的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01统一的前夜提起中国历史,人们总说秦、汉、唐、宋、元、明、清,仿佛大汉帝国的强盛过后紧接着便是隋唐的开放与辉煌。其实,由汉到唐,中国走过了400多年。从公元3 世纪到公元7世纪,中华大地陷入黑暗与混乱之中。这是中国历史的挫折期,在这个时候, 朝代更迭成为家常便饭,战火烽烟随处可见。汉末的三国故事家

  • 财神范蠡的人生智慧,4集专题片,全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曾仕强教授讲《春秋军师-范蠡的人生智慧》,4全集 《春秋军师-范蠡的人生智慧》01(曾仕强教授讲座) 《春秋军师-范蠡的人生智慧》02(曾仕强教授讲座) 《春秋军师-范蠡的人生智慧》03(曾仕强教授讲座) 《春秋军师-范蠡的人生智慧》04(曾仕强教授讲座)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