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没有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的试错,就不会有盛唐的辉煌

没有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的试错,就不会有盛唐的辉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28 更新时间:2024/3/11 17:57:33

01

统一的前夜

提起中国历史,人们总说秦、汉、唐、宋、元、明、清,仿佛大汉帝国的强盛过后紧接着便是隋唐的开放与辉煌。

其实,由汉到唐,中国走过了400多年。从公元3 世纪到公元7世纪,中华大地陷入黑暗与混乱之中。这是中国历史的挫折期,在这个时候, 朝代更迭成为家常便饭,战火烽烟随处可见。

汉末的三国故事家喻户晓,群雄争霸精彩纷呈,但这只是乱世的开始。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统一了三国,可它的力量没能阻挡时代的洪流,天下很快再次分崩离析。

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的乱象和南北朝的南北分治把乱世推向高潮。从东晋到南北朝的300年间,人们不断试错,不断调整, 经历了反复的混乱、征伐、变革,分裂的局面才最终收束于隋唐。

[var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分裂时代,也是一个大转折与大变革的时代,尤其是在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中国经历了颠覆性的文化重整与制度重建。可以说,没有五胡十六国与南北朝,就不会有隋唐的辉煌。

乱世孕育盛世的种子,这是作者将这本记述乱世高潮的书 命名为《统一的前夜》的原因。

原价168元,现在下单,仅需84元。

[var1]

[var1]

02

大分裂的300年,也是大融合的300年

《统一的前夜》的 副书名是“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但它的开篇却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

公元311年,匈奴人攻破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包括太子司马诠在内的三万余人被杀,皇族陵墓被挖掘,城中宫殿被焚毁。

永嘉之乱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巨大风暴。战乱过后,晋室南渡,把北方的广阔空间留给了游牧民族,游牧民族首次入主中原。

自此以后,南方与北方分裂开来。南方的汉人政权谋图北上屡屡不成,于是,北方在隋统一天下之前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匈奴、鲜卑、羯、氐、羌纷纷扬名,彼此混战不休,你方唱罢我登场,拉开了乱世高潮的序幕。

不过,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带来的不止有分裂与动荡,也有强大的动力与全新的活力。

游牧民族涌入原先汉族居住的地区, 并在这里扎根,使胡与汉之间的交流变得前所未有的频繁。

[var1]

此时的中国像一个巨大的熔炉,汉、匈奴、鲜卑和其他众多民族在争斗杀伐中不断融合, 大家彼此学习,从语言服饰、生活习惯到国家制度、思想观念都渐渐混同。

到如今,显赫一时的匈奴、鲜卑等民族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看似无迹可寻,但他们的历史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如今中华儿女身上流淌的基因之一。

这个时代是“统一的前夜”,分裂与融合同在,破坏与建设并存,隋唐一统的种子就这样被埋下了。

陈寅恪便认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var1]

从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300年间的分裂与融合,正如《枢纽》一书中的总结: “草原的视野与武功、中原的精神与财富整合为一体,胡汉混血的隋唐皇室,终于将起自中原的普遍理想外化为一个庄严恢宏、灿烂夺目的普遍帝国。”

03

100万字梳理脉络,让乱世不再乱

要把300年的故事讲清楚并不容易,何况这是六七十个政权不断交锋、上百位当权者轮番登场的300年。

《统一的前夜》近100万字,书里的故事按时间线向前推进。

这样的叙述按部就班,但却是蕞适合梳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纷乱线索的方式。

再搭配 随书附赠独立成册的《大事年表》,再多再乱的朝代更迭都可以一目了然。

[var1]

叙述方式平常,可不意味着故事讲得不精彩。

翻动书页,随着时间向前推进,多条线索同时铺展开来,它们往往会在不久的将来汇聚在一处,掀起改变历史走向的滔天巨浪。

公元4世纪末的南方,桓温失势,谢氏上台,各世家大族达成一时的默契,东晋内部出现了难得的团结局面;与此同时的北方,苻坚平凉灭代、征伐西域,制造了十六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前秦,这份功业催化了他一统天下的渴望。

命运就这样把两个国家摆在战场的两端。

这场战争来得不早不晚,来自统一北方的氐人铁蹄恰好迎面对上短暂团结起来的汉人政权,于是,前秦不能逞凶驰骋江南,东晋也无力北上收复中原。

几年后,淝水一战,苻坚大败,前秦衰落,北方再次陷入混战,刚看到的天下一统的曙光熄灭了。

像这样的巧合历史上还有很多,每一个巧合的背后其实都有必然。

在《统一的前夜》里,作者寻找历史的巧合,挖掘历史的必然,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主干,以人物命运为血肉,构筑起一个丰满又不混乱的乱世世界。

《统一的前夜: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前次出版大受好评,被南北朝史爱好者们认为是“通俗易懂的魏晋南北朝读物”,喜马拉雅音频的收听量已达540万+,可惜绝版后被炒到高价,一书难求。

[var1]

此次更名再版,作者在前作的基础上润色词句、勘正错误、增补内容、重分章节,又 参考、对比60多种史书,力求使全书故事更丰富、逻辑更周严,从而再现十六国与南北朝乱世里的朝代更迭、人物命运。

[var1]

一千七百年前发生在大江南北的治乱分合,似乎与今天人们的生活扯不上太多关系, 但细细审视,当年的故事已经成为影响中华文化至深的因素,在无形中左右着现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翻看《统一的前夜》, 读一读这段历史,可以看到时代变迁中渺小个人的命运起伏,明白乱世何以变乱、盛世何以到来,了解历史演变的规律和逻辑。

原价168元,现在下单,仅需84元。

点击下图购物车↓↓↓抢购回家吧~

[var1]

有任何售后问题

咨询在线客服

▼邀您加入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好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财神范蠡的人生智慧,4集专题片,全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曾仕强教授讲《春秋军师-范蠡的人生智慧》,4全集 《春秋军师-范蠡的人生智慧》01(曾仕强教授讲座) 《春秋军师-范蠡的人生智慧》02(曾仕强教授讲座) 《春秋军师-范蠡的人生智慧》03(曾仕强教授讲座) 《春秋军师-范蠡的人生智慧》04(曾仕强教授讲座) 【附】。。。。。。。。。。。。。。。。。[

  • 从六经看孔子的文献编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代庄子、司马迁、班固到当代范文澜、周予同、匡亚明,都认为孔子整理编纂过六经。孔子(前551-前479年)编纂六经,是中国文化史、学术思想史、教育史、史学史乃至档案事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那么,人们会问:孔子为什么编六经?为什么能编六经?怎样编六经?他编六经遵循的准则是什么?这些问题,尽管先

  • 凉史·凉州学·十六国·前凉·士族北上·西北胜族——武威历史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原籍陈留江氏家族,在江琼时流寓武威郡。江琼原受学于魏晋书法大师卫觊,“善虫篆训诂”(《魏书·术艺·江式》),是书法和古文字学家。其家族成员“避地河西,数世传习,斯业不坠”(《魏书·术艺·江式》),其可谓西北的学术世家。原籍京兆杜氏家族,杜耽逼避乱凉州落籍武威郡,著名经学家杜预的后人,之后的杜骥,杜氏

  • 埃克苏博物馆照明项目 | 山西博物院:大汉楚王——徐州汉代楚国文物精品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山西博物院项目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山西博物院(Shanxi Museum) 是首批 国家一级博 物馆 、 中央地方共建 国家级博物馆 培育对象 ,也是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前身为民国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多次更

  • 长平之战之时,齐国有怎样的盘算,使得他们没有借粮给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齐国显然有自己的打算,首先,长平之战爆发之前,秦国跟赵国的实力都是远超于齐国,齐国也不想要掺和进去;其次,秦国在外交工作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在长平之战以前,齐国由于“五国伐齐”而元气大伤,国力有所衰退,没有了能够跟秦国相抗衡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赵国是那时关东六国里面唯一的还拥有强大实力,可

  • 战国秦长城临洮段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天,验收组认真询问了工程建设和项目实施期间的情况,对项目内容进行了现场查验,并逐项查阅了工程档案资料。随后召开了验收会议,验收组和项目代表听取了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地勘等参建单位的自评报告及工程运行情况,并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作出了客观评价。验收组经过认真讨论研究,认为该项目已按合同约

  •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这六国的国君都有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韩王韩安:第一个亡国者,遭遇流放,受国人叛乱牵连而死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内史腾进攻韩国都城新郑,末代国君韩安抵抗不住,无奈投降了秦军。秦王嬴政把韩安囚禁在了陈县(今河南淮阳),四年后,新郑爆发了反抗秦军的叛乱,韩安因此受到牵连,被秦王嬴政处死。赵王赵迁:第二个亡国者,遭遇流放,凄惨离世公元前2

  • 微史记 | 张涛谈“孔子在美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是什么时候传入美国的?美国人眼中的孔子是什么形象?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美国研究所所长、中华美国学会理事张涛对这一课题有很深的研究,曾出版《孔子在美国: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和《来自异国的圣人:孔子在早期美国》两本相关著作。本期“微史记”周刊请到张涛教授,为我们答

  • 卧牛斋主都兵剑先生解读《论语》:孔子的“刑罚观”对儒学所产生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王纲解纽,

  • 【话说秦朝】第二回 吕不韦计献爱姬 始皇帝初登大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上回我们说到,异人去吕不韦家里喝酒,趁着酒醉调戏吕不韦的爱姬,正被刚出房门的吕不韦撞见。吕不韦上前抓住异人的手,大喝一声:“你敢调戏我的爱姬吗?”异人被这突然的一声呵斥,惊的酒猛醒了一半,连忙下跪磕头请求原谅。吕不韦本就是个重利的商人,冷笑道:“你我认识多年,我把你当做知己,你不应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