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周晋侯鸟尊:时时殷勤为探看

西周晋侯鸟尊:时时殷勤为探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717 更新时间:2024/4/9 19:59:21

文物档案

主角:晋侯鸟尊

体态: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

出生时间:西周

出生地:山西省临汾市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

藏宝地:山西博物院

或许,这已经是晋侯燮父的暮年。他感受到年迈的困窘。此刻,祼祭悄然开始,负责执掌祼器的郁人正在打开鸟尊背脊上的盖子,将里面的液体恭敬地浇在地面。燮父闻到一股郁草的香气,而鬯酒缓慢的蒸腾中,对大地神祇的祝祷声也缭绕开来。燮父注意到,那只鸟尊正是自己最喜爱的礼器。他忍不住回想起跟随昭征伐荆楚的那一年,在南方的密林中见到的绿孔雀,而鸟尊就是绿孔雀的化身,用荆楚的铜来制作完成。

哦,我曾见过传说中的凤鸟。燮父满足地合上眼睛。

三千年后,1992年,晋侯墓地的发掘工作开始。一直到2000年,先后6次发掘一共发现9组19座晋侯及夫人大型墓葬,文物上万件。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鸟尊。

由于盗墓者的野蛮爆破,最初被发现的鸟尊只是一堆碎片。文物修复工作者复原了它的形貌,就像凤凰重生。

这是一只返首回眸的凤鸟,有着丰满的身体,挺立的高冠。凤鸟背脊上,有一块弧形拱起的长方形器盖,其提手是一只与凤鸟对望的小鸟。凤鸟尾翼处处理为一个大象的头部,象鼻内卷上扬,与凤鸟的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从象首到象鼻,满刻着孔雀翎毛的纹饰,细细的毛羽清晰可见。鸟尊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大室宝尊彝”,证明这是一件宗庙礼器。

晋侯指的是第一任晋侯燮父,他是唐叔的儿子。他把唐国更名为晋国。

鸟尊是尊中比较特殊的造型。《周礼·春官·司尊彝》中记载着祭礼所用的礼器有六尊六彝,即献(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鸡彝、鸟彝、斝彝、黄彝、虎彝、蜼彝。祼礼用六彝,朝践更献六尊。商周时代的鸟兽形盛酒礼器铭文共名“尊彝”,因此鸟尊又可被称为鸟彝。大多数鸟尊出土于商周文化覆盖区域,即山西、陕西、河南等地。西周时期的鸟形礼器出土数量不多,以鸟尊、鸟卣等为主。

大部分青铜器的器型源于陶器。就鸟尊来看,有陕西华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墓葬出土的陶鹰尊,内蒙古赤峰市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小河沿文化鸟形彩绘陶尊,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鸟形陶尊等等。现在所发现最早的青铜鸟尊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因为有足够长的陶器工艺演变历史,用青铜铸造的鸟尊,其技法已相当纯熟。

《诗经》时代可以说是飞鸟时代。北方密布的森林和河水提供给众多的鸟类以生息,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周人相信他们始祖的诞生与鸟有关,姜嫄踩巨人足迹而怀孕生稷,认为不祥而弃于冰上,有鸟用羽翼前来遮盖,给予他温暖和庇护。武王伐纣时,天火流下化为赤鸟,视为天命的征象。《国语·周语上》说,“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鸑鷟,即凤凰之类的神鸟。

一些研究者认为,周人相信鹑火星宿是自己的星空分野,它在天空的运行情况预兆着每一件大事活动的祥瑞走向。周人的旗帜以鹑火宿为代表,由此形成鸟崇拜的文化现象。春秋时期的星占术中把鸟宿(鹑火)所象征的吉凶祸福,与周王室及周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陈梦家先生在他的《西周铜器断代》里指出,周时的许多铜器都铸有鸟形。例如,不分尾的长鸟有冈劫尊、成王方鼎,成对的小鸟有令方彝、录簋,不垂啄的大鸟有冉鼎,分尾的长鸟有师旂鼎、静卣、县妃簋,垂啄的长鸟有效卣、庚嬴鼎等,分尾而垂啄的长鸟有庚赢卣、嬴氏鼎、静卣等,垂啄的大鸟有麦尊、小子生尊、庚赢卣、静簋、静卣、效尊、己侯簋、竞卣、师汤父鼎等,可以作为周人鸟崇拜的证明。

西周开始,体量较大、冠尾装饰华丽的大鸟纹取代殷商时期的抽象小鸟纹,成为主要流行纹饰,考古学界普遍认为这就是凤鸟纹。长冠大鸟纹纹饰最典型的是陕西陇县发现的一件方座簋,其腹部装饰图案由两个相向的长冠鸟纹组成。还有出土于宝鸡戴家湾的凤纹方鼎、鸟纹方座簋,它们均被发现于当时的姬周族统治区域。按照日本学者林巳奈夫的理论,这种凤鸟纹代表姬周族,是姬周王族的象征。

我们再来看燮父的鸟尊。鸟尊铭文“晋侯作向大室宝尊彝”,周成王剪桐封弟,山西从此成为周王室文化的宣播之地。晋侯燮父精选工匠,将平面的长冠鸟纹,结合自己曾经目睹的神鸟姿容,铸造出一只立体的充满神韵的鸟尊,作为祭祀中敬献周族先人的重要礼器。不妨将整个鸟尊视为晋国与周王室密不可分的从属关系表征,或许在燮父眼里,大鸟代表着周王室,小鸟就是晋国的暗喻。回首鸟形象在晋国青铜鸟纹饰中比较多见,从西周早期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都有发现,无疑说明了这种政治依附关系。而象鼻作尾部,体现了奇妙的力量源泉。如果我们记得河南省的简称“豫”,就是大象的意思,而燮父的出征记忆可能会停留在“九州”的豫州那里,特别是他曾经出使至繁(今河南新蔡北),与荆楚相接。那么,象鼻不妨视为王权制衡能力的体现。

“大室”即太室,位于整个宗庙建筑群的北部。“向大室”就是位在北部的太室,鸟尊就置放在太室中。晋侯燮父去世后,这只鸟尊也随之安葬,同样放在墓室的北端。

今天,晋侯鸟尊已经成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并作为院徽高高悬挂。2013年,晋侯鸟尊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这只带有远古神秘气质的鸟尊回望了三千年,那个“器以藏礼”的时代似乎并未远去,伴随季节交替,时时殷勤探看。

唐晋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至今已历103年。位于太原汾河西岸的新馆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2005年对外开放。山西博物院是全省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传承中华文明和山西历史文化的职责使命。2008年3月起免费向公众开放,同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成为11个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

山西博物院现有藏品50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藏品主要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考古出土和百年来的征集积累,尤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具特色。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作为三晋文化的传承者、垦拓者、引导者,山西博物院曾先后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等殊荣。

来源:山西晚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9、一波三折的商朝初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和其他朝代子承父业相比,商朝的继任原则是兄终弟及。在没有了兄弟之后,才按次序传位给儿子。汤没有弟弟,长子又早亡,所以商的第二、第三任君主分别是次子外丙和三子仲壬担任。由于没有相关文献记载,并且在位时间较短,所以他们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是非常低的。第四任君主名叫太甲。他是汤的长孙,也就是汤早亡的长子太丁的

  • 活动·预告|光启读书会:《神风与铜钱:海岛日本遭遇世界帝国1268—1368》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让书香与您常伴《神风与铜钱:海岛日本遭遇世界帝国1268—1368》康昊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 跳出战争叙事,多维度剖析“蒙古袭来”前后日本的危机与变局,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刘迎胜、日本研究新锐学者李永晶、《东亚观察局》主播沙青青一致推荐☆ 生动解读日本中世跌宕起伏的政局变动,揭秘历史的巧合

  • 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最新成果发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集萃今天(11月1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会,通报了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境外直达站点增至20个!中欧班列(中豫号)再添新线路一列满载家用电器和IT产品的中欧班列(中豫号)从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鸣笛启程,经二连浩特出境后,驶往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这标志中

  • 重磅!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最新成果发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员系统回顾了90余年殷墟考古历程,指出殷墟考古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文明发展成就。考古工作系统揭示了 洹北铸铜、制骨、制陶手工业生产方式和“居葬合一”的族邑布局模式。新发现宫殿宗庙区存在大型池苑、水道及相关建筑遗迹,改变了以往对于

  • 成果发布!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有新进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专题通报了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殷墟王陵区考古勘探进展工作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系统回顾了90余年殷墟考古历程,指出殷墟考古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文明发展成就。新时代殷墟考

  • “考古中国”重大进展:邵家棚遗址揭秘商代史官“册”族聚集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10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考古中国”重大进展聚焦邵家棚遗址考古。经过考古发现,邵家棚遗址是商代另外一个大家族——“册”族人的聚居区,这也是殷墟南区目前已知最大的聚落遗址。邵家棚遗址位于殷墟保护区东南边缘,距殷墟宫殿宗庙遗址2.4千米处,经过为期2年的考古发掘,清理出大批商代晚期时期房基和墓葬

  • 封神后,姜子牙前妻马氏被封为扫帚星,此神位在天庭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扫帚星就是会给人带去霉运、厄运的神祇,也就是说,只要碰到扫帚星就会霉运不断,厄运连连,而之所以姜子牙要把这个不受人待见的神位封给其前妻马氏,在唐古看来,无非有以下两点原因:一,姜子牙和马氏婚后一直倒霉;当姜子牙以七十三岁高龄娶了马氏之后,便开始霉运不断,其具体表现为:姜子牙辛辛苦苦编了一挑笊篱到

  • 甲骨文发现总计约15万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有了新进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图说:王陵区东围沟G1西段缺口处的西周早期灰坑 国家文物局供图 (下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系统回顾了九十余年殷墟考古历程,指出殷墟考古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文明发展成就。新时代殷墟考古坚持聚落考古理念引领,深化多学科、跨学科合作研究,力求揭示更

  • 向朝歌进发,给纣王来个措手不及:周武王为何能赢得牧野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商王武丁与他的妻子妇好固然缔造了商代的盛世,但他们在普罗大众中的知名度却完全无法与另一对“Couple”相提并论。托《封神演义》的福,商代亡国之君纣王与狐狸精妲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以至于周武王灭亡商朝,似乎也成了“神仙打架”的结果……“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封神演义》中的商纣王,称得上是天字第

  • 殷墟洹北商城手工业考古发现填补商代中期手工业考古空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洹北商城制骨作坊骨料坑H32局部堆积国家文物局供图中新网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应妮)国家文物局10日在京举办“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聚焦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的重要成果及最新进展。其中,殷墟洹北商城手工业考古发现、发掘极大地填补了商代中期手工业考古的空白。殷墟区池苑遗址解剖发掘 国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