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关羽还是欠着曹操人情的,虽然关羽嘴上不说,但是诸葛亮却是心知肚明,适逢关羽对诸葛亮还很是不服气,诸葛亮正好借曹操兵败华容道之机会,与关羽做一个必胜的约定。假设一下,如果诸葛亮命令扼守华容道的不是关羽,而是张飞、赵云中的一位,那么捉拿或杀掉到曹操之后,会发生什么?不论曹操被抓或是被杀,是不是汉贼伏诛,天下太平呢?那么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诸葛亮依据曹操多疑的性格,准确地预见了曹操必走华容道。他还深知,如果此时曹操一死,还是死在自己手里,北方定然会大乱,雄踞江东的孙权更加没有竞争对手,不但可以趁机拿下尚未站稳脚跟的刘备,还会趁机北上,把曹操的地盘逐渐蚕食,最次也能把荆州夺下来。
也就是说,华容道杀了曹操,则刘备必亡。只有放过曹操,刘备才能活下去。正因为看到了这样的因果关系,诸葛亮知道必须放走曹操。诸葛亮正好以和关羽打赌为借口,派关羽前去镇守,这才是上上之策。
诸葛亮派关羽把守华容道这一行为,既体现了自己的神机妙算,也维持了三方阵营的平衡,同时增进了关羽对刘备的感情和忠心,最后还树立自己的威信和让高傲的关羽低下头颅,可谓是一石四鸟,诸葛亮不愧为世间“卧龙”,的确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