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其实不像电视剧说的那样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其实不像电视剧说的那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50 更新时间:2024/2/20 16:58:31

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臂力过人。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为古代中国的最终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思想的基础,是统一古代中国的先驱者。

《史记·殷本纪》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智足以拒谏,言足以识非”。由此可见,商纣王是个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人,不仅才思过敏,还颇有辩才。

但更多是,我们读《史记》会发现,司马迁笔下的商纣王是沉湎酒色、穷兵黩武、严刑峻法、刚愎自负,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的下场。于是乎,与商纣王相关的典故——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暴殄天物等冒出来了。

《史记》中记载:商纣王沉迷于酒色,纵情享乐。他最喜欢的妃子叫妲己,而且是妲己说什么就做什么。为了享乐,商纣王命人修建了一座鹿台,大肆搜刮钱财,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多次加重赋税,老百姓怨声载道。最可恶的是他造了酒池肉林,让少男少女裸身在里面互相追逐,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商纣王如此荒淫无度,引起了百姓和诸侯的不满,他为了堵住大家的嘴,发明了一种炮烙之刑。所谓炮烙,就是烧红铜柱,把犯人绑在上面,或者让犯人在上面走,把人活活烤死,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刑罚。

《史记》上还记载商纣王很残暴,把自己的妃子和大臣杀了,剁成肉酱和肉干。三公之一的姬昌听后叹口气,就被囚禁了起来。姬昌就是后面周朝奠基者的周文王,周武王的父亲。总而言之,史记中描绘的商纣王非常坏。其实,这也给周武王伐纣找到了合适的理由。

另外,小说《封神榜》中对商纣王形象的刻意刻画,这部名著在我国民间的影响非常深远。而作为一部小说那么必须要正派反派分明,所以书中十分夸张的来丑化纣王的嗜血残暴和荒淫无度,这样一来才能加大纣王作为书中反派的可信度。

书中描述商纣王主要因为过度宠幸妲己而最终导致亡国。但事实上妲己其实不过是纣王剿灭苏部落的战利品而已。试想一下,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本性凶残的帝王,我行我素,独断专行,怎么可能受到一个女子的左右呢?

客观地讲,商纣王作为在位52年的帝王,不可能一无是处。两千多年以前,孔子的学生子贡在《论语.子张》就曾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恶皆归焉”,认为纣王并不至于象大家传说的那样坏,是有心之人故意将罪行加注在纣王身上的。孟子也在《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认为纣王有“故家遗俗,流风善政”。

因此,君子非常憎恶居于下流,一旦某人居于下流,天下的一切坏事和恶名都会归到他的头上来。正所谓是成之王,败者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毛主席主张对商纣王的评价更加客观、理性,他说: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具体地讲,1959年6月22日,毛泽东在同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等人的谈话中,就商纣王失败的原因做了长篇议论:“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比干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微子反对他。纣王去打徐夷(那是个大国,就是现在的徐州附近),打了好几年,把那个国家灭掉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停。他这个国家为什么分裂?就是因为这三个人都是反对派。而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做代表到周朝请兵。武王头一回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而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里通外国。给纣王翻案的就讲这个道理。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不投降。微子是汉奸,周应该封他,但是不敢封,而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后来武庚造反了,才封了微子,把微子封为宋,就是商丘。”

2009年,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解读《三字经》时,讲到殷商文化一节时,语出惊人:两千多年来被冠以“暴君”的商纣王属于历史最悠久的“冤案”,实际上商纣王绝对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所以说,直至今日,人们对商纣王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商纣王的人,往往都是普通大众;而客观评价商纣王,甚至是褒奖商纣王的人,往往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指尖上的国宝61丨西周应国铜兽面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面具,是雕刻和绘画结合的艺术。其最早出现在旧石器时代,由最早的石逐渐扩展到了木、铜、漆等材质。出土于应国墓地的西周应国铜兽面具,面阔长18.2厘米,宽15.2厘米,厚3厘米,重412克,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面具正面向上隆起,呈耸角兽面形,背面相应凹陷。兽面头顶有粗壮双角,角

  • 华夏朝史:夏侯惇为什么不怕吕布,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会邪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夏侯惇这个人来,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个人可是三国时期的猛将,而且他曾经还和吕布单挑过,不过可惜的是没战几个回合就输掉了。然而,别看虽然夏侯惇打不过吕布,但是可千万不要小看夏侯惇,他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 华夏朝史:韩信到底哪里不如刘邦,为什么他宁死也不愿意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汉朝的韩信来,那就真的是非常可惜了,根据历史记载韩信可是很厉害的,他不仅在军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并且在治国方面同样也造诣很高。但是,就是这样以为全能型的人才,最后落了个死到一群女人手里,别的暂且不用多

  • 华夏朝史:大明朝第一人王阳明,从来都没想过能做圣人的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王阳明来,估计大家都知道他,尤其是他的心学更是影响了几代人,如果说在中国历史上有那个人可以堪比孔孟的话,那么王阳明绝对能算的上是一个,而且还是名副其实的算一个,别的暂且不用多说什么,就单凭这一点就足以

  • 华夏朝史:历史上命运最悲惨的3位名将,其中最可惜的是战神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有句话说得好:“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可惜的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人,一般的结局都不会太好,而且有些甚至都可以用命运悲惨来形容。其中,在中国历史上就有3位可以改变国运的名将,他们的命运可是不是一般的悲惨了

  • 都说纣王是历史上最残暴之人,然照比这个皇帝,他还真是差太远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他就是十六国时期的皇帝石虎,十六国时期后赵第三位皇帝,明帝石勒之侄。,石虎这个人可以说从小就是坏孩子,为何这样说呢,据说生性残暴的石虎,少年时喜欢用弹弓打人为乐。十八岁时,由于其武艺超凡且勇猛过人,因此受到石勒的宠信,被封为征虏将军。在军中,凡是比石虎有才艺或有武艺的,石虎就会设法把他们杀死,死于他

  • 华夏朝史:晚清名妓赛金花,为何用一句话就能救下京城数十万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赛金花来,估计很多人都知道她,这个晚清的女人可不一般,别看她只是一名妓女,但是她对国家的贡献,那可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她曾用一句话就救下了京城数十万百姓,更是被世人所津津乐道。不过,话又说回来,赛金花只

  • 华夏朝史:汉武帝采用的推恩令,为何会被称为是最和平的削藩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推恩令来,其实很简单,就是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削藩策略,这个策略也就是所谓的推恩令。然而,虽然推恩令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它的作用就很大了,尤其是在无形中消弱诸侯王的实力,更是给人一种杀人不见血

  • 周幽王:红颜一笑有点“闹”,但我烧出春秋战国“封君制”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起源分封制封君制度能够产生是时代变迁所导致的,它的前身是分封制度。分封制是由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孕育而生的,夏商时期还只是一个雏形,到西周才算是比较完善,特别是周公旦(“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那位)完成东征之后,为了能够保全大周的江山,特意制定一套分封制度,将王畿(ji)以外的领土分封给宗亲、功臣、圣人

  • 华夏朝史:隋朝大将一生征战四方,仅仅只败过一次就丢掉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估计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刘邦说的:“我一生都败给了项羽,但是最终我还是赢了一次,也就是赢的这唯一一次,才有了现在属于我的大汉王朝。”刘邦这句话说得可是不简单,真的就可以说是非常的耐人寻味,很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