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今奇谈之内急: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是如何上厕所的?

古今奇谈之内急: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是如何上厕所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753 更新时间:2024/1/18 7:40:49

在之前的章中,我曾经大家介绍了关于先秦时期的人们如洗澡,如何避暑的方式,从这些小故事和小识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妙趣横生的脑洞。所以,今天,为了帮大家把脑洞再开大一点,我将为大家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是如何解决内急问题的。

在谈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的如厕方式之前,我们还是要来捋一下春秋战国之前的中国人如厕史。早在新时期,半坡人就发明厕所了,他们并不是像大部分人想象的一样,非常没有礼貌地解决,而是会挖一些土坑,以此遮丑。这说明,早在那时,中国人已经具备了羞耻的观念。

到了夏商周时期,中国人已经逐渐拥有了完整的厕室和厕具。夏朝时,统治者命令奴隶在猪圈里搭建一个小屋子,这种小屋子被称为圂。这是因为随着家天下制度的出现,女性除了作为第二性出现之外,还被男人们视为私有财产,男女不能再像新石器时期的人一样,随便挖坑而不加避忌了。为了使男女之间产生固定的礼法,人们渐渐将如厕也放在隐私之中,如此搭屋也正是为了避免男女双方不小心冒犯互相。

[var1]

商朝时,人们所采用的“厕纸”由石头,树叶变成了土块,虽然十分简陋,但是已经说明当时的人开始有了制造厕具的意识,是一种进步。光阴荏苒,随着时光进入到了两周时期,关于如厕的礼法也越来越森严,厕室的规模和厕具的材质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变化。西周时期,人们开始优化厕坑的配置,旱厕的雏形开始出现,人们开始在原来简单的土坑上搭上木板,在土坑深处设置漏井,以保证圂坑的多次利用,这种方式和我们今天在农村看到的旱厕是不是十分像?

春秋战国时代的书籍《仪礼·既夕礼》中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叫“隶人涅厕。”所谓隶人指的是我们在古装剧中经常看到的刑徒,涅在这里作动词,意思是挖。通过这样的解释,我们不难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刑徒的地位有多卑下,原本可能是好好的平民,一朝犯罪,竟然只能给人挖厕坑。这种简陋的旱厕质量其实非常不好,牢固程度要取决于木板的承重量,一旦木板无法承重,入厕人就会掉到暗井中摔死。

《左传》中的晋景公,他晚年生了重病,由于一心担忧晋国的收成,所以只能向秦国借医生。在这之前,他做了一个噩梦,内容恐怖至极,晋景公担心自己前途,于是,招来巫师询问,结果巫师告诉他,他吃不到晋国的新麦了。借来的秦国太医,在为他诊脉之后也认为晋景公的病已经十分严重,无法医治了。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晋景公决定赶快吃到新麦,于是命厨官为他做一碗麦饭,在吃麦饭之前,他还让人把巫师杀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晋景公在吃麦饭之前,竟然忽然腹胀难忍,于是立马跑去厕所更衣。结果,由于他身体已经不好了,再加上腹胀不适,眼睛一黑就掉进了暗井里,当场死亡了,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var1]

吸取了这一经验教训,到了战国时期,人们用恭桶替代了比较危险的旱厕。并且将厕室也进行了改造,《庄子·庚桑楚》中曾经记载,“观室者周于寝庙,又适其偃焉。”意思是,在买房子之前,一定要先看看厕所,这种习惯在我们现代人买房子的时候也有所体现。除了私厕之外,战国时期,人们还开始建立公厕。

墨子·旗帜》中就将战国时期的公厕记载的比较完备,这种厕所一般是在道外设置屏障,可以说是今天的公共厕所的雏形。除此之外,在厕具方面,战国时期的人们开始明确根据厕具划分等级,和纸张类似的布帛只有贵族才能使用,而普通人则只能使用瓦片,天上地下,十分可怜。

人有三急,其中内急一事本是污秽之事,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心目中,连这样的事都能被当作区别对方与自己地位的工具。他们看似高雅,质朴,开放,不羁,但是实际上却只是礼教的囚徒。穿越古代,回到如今,我们似乎可以发现,自由和平等真的是十分可贵的东西,值得我们永远去爱和珍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最神秘特种部队,三百人杀败数万晋军,打完胜仗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有太多精彩的战争,还有太多精彩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各自为政、割据一方,战乱不断,而致形成了“小国被吞,大国越强”的特殊局面。在春秋时期曾经出现过一支神秘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只有三百人,但战斗力特猛:三百人打得数万晋兵溃不成军。最后这支特种部队仅在一次战役中出现后就从此消失,

  • 公叔痤一边让魏惠王杀商鞅,一边又告诉商鞅快跑,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公叔痤其人绝对称得上是老谋深,在魏武侯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吴起就是被他给从魏国挤走的。公叔痤深知吴起的本事,吴起在魏国就永远没他的出头之日。于是嫉贤妒能,把吴起给排挤到楚国去了。而后来,他在面对他手下的年轻的商鞅也就是这个态度。他同样知道商鞅是个大才,但一直也没有向魏国国君举荐他。[var1]直到公叔

  • 历史名人石雕,范蠡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

  • 史说三国:三〇五 吴国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孙峻听从文钦的建议,派文钦与骠骑将军吕据、车骑将军刘纂、镇南将军朱异、前将军唐咨等人,从江都进入淮水、泗水,以图攻取青州、徐州。孙峻在石头城为他们饯别,突然得了暴病,就把后事托付给叔父偏将军孙綝。孙綝(231年-259年),字子通,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

  • 吴起早年连杀三十多嘲笑自己的人,临死时也设计让凶手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杀妻求仕吴起,战国初期卫国人,生于左氏城,也即今天的曹县,出身富豪之家。吴起年轻时周游列国,希望能得到诸侯们的任用,“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吴起到达鲁国后,拜孔子的徒孙曾申学习,数年后因为母死不奔丧被逐出师门,改而研习兵法。等到学有大成后,吴起向鲁元

  • 春秋时期的七岁神童,竟能成为孔子的老师,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可以说孔子是老师这个行业的标杆角色,旗下弟子徒孙无数,但你知道吗?孔子在历史上是一个虚心求教的人,他曾经认下一个七岁的孩童作为师傅,这个孩童到底是什么来头?到底有多聪明呢?[var1]神童项橐这位孩童名叫项橐,出生于平静的袁家庄,出生后的他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求知欲,总是对着父亲询问各种问题,天上为何会

  • 春秋冷门猛将!15岁小将六百破敌三万,一人比肩长万一人堪比养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春秋战国冷门猛将:成大心(15岁楚国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拥有五千里山河,不但地域辽阔国力强大,而且从来不缺乏人才。楚国名将成得臣是一员虎将,其子成大心也继承了父亲的勇猛,武力值爆棚,15岁上战场的首秀就惊艳了整个楚国。公元前632年,楚国与晋国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两国发生了城濮之战。这一

  • 战国最强战神!76战无败绩,5万人破秦兵50万,几年就让楚国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争不断,各诸侯国经常为了私利而互相攻打。所谓:“乱世出英雄”。在这种战争不断的时代,那些名将猛人依然应运而生。而在那些名将里面,有的人的军事才能可谓达到了战神级别,比如秦国的白起,战国的李牧,吴国的孙武等。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战神,堪称战国最强战神:一生经历了76场大小战役,却从

  • 芈月传:张仪两次阻止芈月离开秦宫,是为芈月着想还是另有所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按理来说,芈月与张仪虽有交情,但芈月作何选择,张仪也无权干涉,那么,他为何要多此一举插手芈月离开秦宫的决定呢?[var1]究竟是为芈月着想还是另有所图?第一次芈月作为芈姝陪嫁媵妾,随同芈姝一起远嫁秦宫,半路途中,义渠人马拦截送亲车队,芈月为了救芈姝,故意披上芈姝大红披风伪装成嫡公主,最后被义渠人俘虏

  • 《春秋》何以让“乱臣贼子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代,周王室势力日渐减弱,诸侯纷争,先后有5个诸侯国的国王称霸,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又多次爆发霸权之争。 为什么这么乱呢? 春秋中后期,随着牛耕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诸侯国国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