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没有想到,陪伴自己长眠于南京的后人,只有一位

朱元璋没有想到,陪伴自己长眠于南京的后人,只有一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601 更新时间:2024/1/27 0:52:13

朱重八即是后来的朱元璋,朱元璋的祖辈两次迁居,都是因为贫穷,但最终也未能逃过贫穷的命运,朱元璋的两个哥哥,朱重六和朱重七早早去世,在朱元璋十六岁的时候,淮北遭遇旱灾,朱元璋的父母及大哥朱重五又于凤阳先后去世,从此朱元璋成了一个孤儿,为了能够活下去,他当过和尚,做过乞丐,若不是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恐怕也会重蹈父兄的命运。

正是元末的乱局,给了朱元璋机会,朱元璋称帝后,将父祖几代人同时追尊为皇帝,朱百六为明德祖,朱四九即明懿祖,朱初一为明熙祖,朱五四为明仁祖。并分别在盱眙和凤阳修建了陵墓,位于盱眙的称作明祖陵,是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陵墓,耗时三十年营建完成,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至明成祖朱棣继位后,仍在不断完善。位于凤阳的叫做明皇陵,是朱元璋为父母和兄嫂修建的陵墓,营建过程中,朱元璋曾三次前往凤阳祭拜,朱棣继位后,又颁布明诏,凡官员路过者必须前往谒陵。

在修建好父祖的陵墓之后,朱元璋于洪武十四年,调集十万军工,开始为自己修建豪华的陵墓。第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陵墓,因马皇后谥号为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于是将陵墓命名为明孝陵。朱元璋本意是,明朝所有后世君主的陵墓均依托孝陵而建,故而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在孝陵以东,为太子修建了明东陵。虽然朱标生前没有做过皇帝,但朱元璋爱子心切,明东陵的规制依然达到了帝陵标准。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葬于明孝陵。依照以往历代王朝的惯例,继位的皇太孙朱允炆也会在孝陵周围,为自己营造陵墓,以便百年之后陪伴自己的父祖。然而遗憾的是,营建陵墓的事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燕王朱棣便发动靖难之役,取而代之了,建文帝朱允炆也不知所踪。朱棣继位后,将都城迁到北京,并在北京为自己营造了豪华的陵墓,称作长陵,此后明朝历代皇帝陵墓均围绕长陵而建,两百多年间,共有十三位皇帝长眠于此,因此也称作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的营建起源于朱棣迁都,但假如靖难后,朱棣没有迁都,那也就不会有北京的十三陵,明朝后世君王陵墓就将依托孝陵而建,或在南京择地而建。总之,不会出现如今只有朱元璋和长子朱标长眠于南京的情况,这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此外明朝单独的帝陵还有朱祁钰的景泰陵和嘉靖父亲的明显陵。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说 若得此人归附 胜过十万雄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对雄兵的评价,朱元璋果断做出因敌制胜的决策,朱元璋命中最大的克星

    奢香夫人,出生于四川永宁,其父为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奢氏。洪武八年,年仅十七岁的奢香远嫁贵州,为彝族吐司、贵州宣慰使蔼翠之妻,此后一直协助蔼翠处理各项政事,直到洪武十四年,蔼翠亡故,由于其子年纪尚小,不能理政,所以由奢香代为摄理宣慰使之职。洪武十四年开始摄政,至洪武二十九年病逝,在奢香十五年的

  • 朱元璋杀人无数但是对于马皇后却敬爱有加,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皇后简介,朱元璋给徐达牵马,朱元璋马姑娘扮演者

    可是,面对自己的糟糠之妻——马皇后,朱元璋却是一副温情脉脉的面孔。他对马皇后的爱意、敬意,一直到马皇后去世,都未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朱元璋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马皇后到底做了些什么,让朱元璋一直对她情深深雨蒙蒙呢?这得从朱元璋的落魄之时说起。25岁那年,小和尚朱元璋接到了小

  • 朱元璋发现一个和他生辰八字一样的人,说杀了,见了来人后,说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抓完与自己同八字的人,朱元璋杀杨宪完整版,朱元璋杀苏坦妹

    他也就天天听身边的玄学大师讲课,有一次他听玄学大师讲课后意识到一个问题,我能当上这个皇帝恐怕就是因为我的命格比较珍贵,命中注定就是贵人,那么跟我生辰八字一样的人会不会也有皇帝命呢?会不会对自己的皇位产生威胁?这个想法在朱元璋脑海中出现了好几回,思考许久后,索性就下了一道命令,在全国寻找跟自己生辰八字

  • 包拯死后设置21座疑冢,同时从7个城门抬出,实在是迫于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包拯的墓埋在哪里,包拯的墓有被盗过吗,包拯墓地是怎样形成的

    嘉祐七年,正值夏天,包拯突然发病,三天后就去世了,因为包拯一生刚正不阿,树敌太多,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包拯是被奸人所害,出殡的当天,城中百姓自发的为包拯送行,可是当他们看到送葬队伍后都傻眼了,包拯的棺材竟然有21口,每口都长得一样,同时从七个城门抬了出去,而这21口棺材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包拯一生得罪的

  • 包拯下葬时用了二十多口棺材,原因竟是这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包拯下葬墓地规定,包拯金丝楠木棺材,包拯墓地有棺材吗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拯出身于庐阳一个官宦家庭。二十八岁考上进士。按照宋朝的制度,考中进士就可以

  • 朱元璋针对贪官,发明了两种刑罚,一种电影常用,一种令人胆寒!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自创一个刑罚,朱元璋电影全集完整版,朱元璋杀贪官韩铎

    尤其是朱元璋,历史上对他的污蔑,主要在于明初的四大案,杀了不下十万人。但这些人,真的是冤死的吗?空印案属于官员贪腐国库钱粮;郭桓案是官员互相包庇贪污;胡淮庸案是结党营私,威胁皇权;蓝玉案则是武将自恃有功,触犯明律。朱元璋终究是个泥腿子出身的皇帝,内心深处,忒见不惯官员欺压百姓,这是他的底线。以常理度

  • 朱元璋大杀功臣到底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为什么大杀功臣,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顺序

    那么朱元璋平底天下后,为什么要大肆杀戮开国功臣呢?其实他也是迫不得已,朱元璋平底天下后,这些文臣武将们为了攫取利益,在朝廷上分成了两派,分别是淮西党和浙西党,他们为了蝇头小利互相攻击,多行不法之事。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党,仗着和皇帝是老乡,交情过命,战功显赫,即便自己和家人做下违法乱纪的事情,皇帝也得

  • 朱元璋为什么不听刘伯温的劝阻,执意出兵安丰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杀刘伯温,刘伯温死后朱元璋后悔一生,刘伯温怎样算出朱元璋是天子的

    朱元璋想要出兵救援安丰城,结果却遭到了明朝第一智者刘伯温的强烈反对,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虽然韩林儿是我们名义上的皇帝,但是现在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不救,还好,要是把他救出来,这才是最糟糕的,你该如何处置呢?第二,安丰失守其实是小事,我们起兵去救安丰,那就违背了我们之前定下的'先打陈友谅,再灭张士

  • 朱元璋为什么非要把帝位传给孙子而不传位儿子?这里面讲究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朱元璋为何传位朱允炆,朱元璋死后把他的皇位给了谁

    首先太子朱标的威信凌驾于任何皇子之上,他被视为继承人培养多年,无论教育和人脉都是按照太子的标准严格执行的。可以这么说除了朱标之外,没有第二号合适的人选,朱标死后,最年长的三个皇太子都有战功和领将的经历,分别是燕王朱棣、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他们和开国重臣的关系相当,如果立其中一个,则无法让其余两人

  • 朱棣驾崩朱瞻基假传圣旨,抛开网文滤镜的《大明风华》,真香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为了朱瞻基谋反,朱瞻基朱棣朱允炆,朱瞻基和朱棣的关系

    1、朱棣驾崩,朱瞻基假传圣旨。剧作为太子驾崩埋了不少线,但朱棣驾崩却来得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毕竟前期来看,他的身体状况看上去比太子还要好很多,当然人生本就如此,意外与明天谁都不知道哪个先来,而朱棣能做的就是保证自己死后可以护太子一家周全,辗转反侧无一胜算,索性冒着被儿子误会遭儿子唾弃的风险立汉王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