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颠覆传统认知:牧野之战后周人如何重塑中华文明的走向

颠覆传统认知:牧野之战后周人如何重塑中华文明的走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911 更新时间:2024/3/26 2:30:00

转载历史上的拐点 颠覆传统认知:牧野之战后周人如何重塑中华文明的走向(下)

2022-11-16 06:42

颠覆传统认知:牧野之战后周人如何重塑中华文明的走向(上)

周人的哲学

《尚书·酒诰》中,周公将周人的特点与失败的商人相比较,认为他们“畏天,显小民”,既敬畏天,又关心人民。他们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经德秉哲”,遵从道德准则,善于治国。

周公在此仍以尊敬的态度对待商人,称其为“殷先哲王”。商先王也是聪明人,从成汤到帝乙都是好王,但在帝乙之后,他们就变得不为人民着想,只管喝酒。

周公画像

“酒诰”这一名称来源是商人由于酗酒而导致堕落、衰败。因为商人的堕落,天才给他们带来了灭亡的灾难。并非天要对商人不利,天是公正的,没有私心,只是商人自己的堕落招致了天的责罚。

《尚书·多士》开头说,不是我们周人胆子大,而是因为天不允许商人继续“固乱”。以我们周人的意志,绝不会有胆量去竞争商人之位,只因商人不知敬畏天,不知天理,故遭天谴。

随后,《尚书·多士》中就出现了早期周人的哲学思想:不仅是商人遭天谴,商以前的夏也是这样,所以天派成汤来收拾夏,于是就有了商。商人的先王们战战兢兢地服侍帝,生怕自己辜负了上天的恩赐,所以才能蒸蒸日上。但后来,商王的所作所为令天不能忍受,于是天命传给了周人,周人在天意之下取而代之,并非周人的主观抱负。

周人的人文思想

傅斯年先生对《尚书》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可以看出周人心中的“天命”是怎样运行的。首先,要敬天,要谨慎地觉察天的监督、判断;其次,能够“保人民”,关心百姓,特别是“慎刑”,不残暴,不滥杀;再次,要勤勉,勿忘先人之艰辛,遵循前人的审慎态度,不能忘记前人的教诲;最后,不能偷懒,也不能酗酒。

长久以来,商人都是信仰祖先、依靠祖先的。周人被商人压制,他们不会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多么地强大。周人在商人的阴影之下,一向视自己为小族,受商人的欺凌,一不小心,就连文王这样的大人物,也会被商人囚禁。

周原遗址

所以他们信仰的是天,是一个连商人和神灵都不能掌控的存在。老天不偏向任何人,它居高临下地注视着所有人的行为,使商人丧失了统治地位的,并非周人的祖先,也非周人本身,而是一个对商人的酒色横行感到厌恶的老天。天把权力交给了周人,让他们做正确的事情。

《尚书·君奭》中的“天不可信”,并不是说不能信天,而是天没有固定的行为,也不可能永远如此。天和天命,随时都有可能变化,不像那些商人的老祖宗,总是帮着商人。天现在和你站在一起,并不意味着它会永远支持你。

周原雪景

但是天的改变却是有规律的。周人总结出了一个法则,就是在最重要的天命分配上,是按照德行来的。因此,从对天的信仰,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与人有关的道德。

《尚书·酒诰》又说:“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意思是人不但要用水来观察自己,还要用人民的回应来审视自己。这是周人祖先为后世领袖留下的警醒之言。这个“人”指的不是所有的人,而是指那些要统治和领导人民的人。

那么有方法可以判断出,我们在天眼中是善是恶吗?周人的祖先说:要了解天的视角,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看你的人民如何回应。人民眼中的你,与上天所见的你最接近;人民喜爱你,就是上天对你的赞美;反之,人民厌恶你,你就要当心了,老天也会厌恶你,也许会收回天命,降下惩罚。

公亶父雕塑与周原的星空

这种信念,实际上在商朝晚期也有迹象。祖甲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减少鬼神对人间的直接干涉,使人与鬼神之间的关系制度化。至少祖甲这一脉,显然是靠近了人本位,但商文化是以鬼神信仰为基础的,不可能完全改变。

建立一种脱离鬼神、彻底以人为本的新信仰,是周人实现的。

周人的统治智慧

攻入朝歌之后,周人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统治和管理“大邑商”。周人长久以来的思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不相信自己能轻易征服大邑商,尽管牧野击败了商军,攻入朝歌,但周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商人的统治者,他们对商人还是有些畏惧的。

于是,他们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把商遗民迁徙到渭水流域。有关这一历史事件,有“史墙盘”铭文的记载,铭文分为两部分,前面是赞美周朝建国功业,从文王讲到穆王,后面是史微氏的家谱,其中有一句:“微氏烈祖”到武王那里去,武王命周公为他们安排住处,并把他们安顿在了岐周。

凤雏村就是岐周,史墙盘在这里出土,证明了铭文的真实性。通过史墙盘,我们可以肯定,“史氏”家族(族徽上刻着“册”,可能是负责商王朝的记录工作),在武王伐纣后,从殷迁徙到了岐山。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七八代,铸造了史墙盘,将自己的家谱记录了下来。

史墙盘上的家谱,有辛公,有乙祖,显然是商人命名方式。渭水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其中一些具有很强的商朝风格,应该有一部分是商遗民迁徙的时候带来的,或者是他们在这里铸造的。

史墙盘铭文拓片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周人对商遗民的迁徙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他们有意选择那些在商文化体系中有特殊作用的家族。这是以往周人所欠缺的才能和专长,是决定政权合法性和统治合法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将朝歌的人口迁出去,让商人失去原本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把这种象征性的能力转移到周人身上。青铜器和文字刻写是商人的重要工具,所以这些专业人才都被迁到了周原。

周召东征

武王将专业人才迁到周原,把朝歌一带商人的中心区域,交给了纣王的长子武庚,安排管叔蔡叔、霍叔负责监视。

武王本人返回宗周丰镐。不久后,他大病一场。《尚书·金滕》中有记载,周公旦为了哥哥的病情,向上天祈祷,想用自己的性命来替换他。武王因患重病,于伐纣后两年离世,其子年幼,于是周公即位,成为周人统治者。

周公辅成王庖厨图画像石

周公是否即位,在后世存在着许多争论。周人的传统制度很明确,都是父死子继,没有兄终弟及的。武王是文王的长子,其次是管叔,而不是周公。周公继任武王,这违背了周人的传统。

但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一是武王早死,成王还太小;二是他们和商人的直接冲突才刚刚开始,局势还很紧张;三是武王的兄弟们都被安排在了商人区域,看管武庚,宗周只有周公。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公实际上是真正的掌控者。

周公东征路线

周公上台后,出现了兄弟之争,管叔、蔡叔都公开表示反对周公。管叔、蔡叔的身后,站着武庚的商人势力。在极短的时间里,周朝就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一方面,是周公控制的宗周,另一方面,是管叔和蔡叔,以及商遗民的势力。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召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周公和兄弟反目成仇,说服了召族的首领召公,和他建立了密切的联盟,让他有了和管叔、蔡叔一战的实力。

所以周公采取强硬的姿态,不肯退让,发动东征。后世史书中,普遍称之为“周公东征”,而金文资料中,却无一例外都是“周召东征”。召公、召族在这次行动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周公东征方鼎及铭文拓片

论军事行动,其规模之大,难度之大,比之武王伐纣,有过之而无不及。战区分布广泛,北至山西梁山,南至淮河北岸,以宗周为中心,呈扇形向外扩张。这一战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牧野之战。事实上,周朝的建立,并非始于武王伐纣,而是周召东征以后。

在这次战争中,周人的力量被迫向东方逼近。周人在武王伐纣之后,只是象征性地取代了商人的共主地位,对那些曾经臣服于商人的地方,只是进行了象征意义上的管理。除要求他们承认周人的特殊身份之外,其他方面基本保持原有的状况。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如此庞大的地区,所以回到了自己的老巢,小心翼翼地经营着,没有什么野心。

周人的制度设计

“管蔡之乱”与其所引起的军事冲突,使这种保守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有了召公一脉的支持,周公不但率领大军东进,还决心在东边留下来。

其中一种方法,就是重新处理商遗民。这一次,不但要向西迁徙,而且要巩固周人在东方的势力。在朝歌附近营建成周和东都,后人把成周和东都当成了同一个地方,但根据《汉书》,这是两个地方,东都与成周相邻,东都是商人聚居地,成周是周人聚居地。

西周时期宗周、成周周边形势

同时还让微子管理一部分商遗民,让他建立宋国。值得一提的是,周召东征成功后,他们并没有对商人进行强硬的打压。周公和召公这一代的周人,对商人总是心存畏惧。

周公教成王管理镐京,指派康叔管理商遗民的办法,在《尚书·洛诰》、《尚书·康诰》中有记载。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不会改变你们的仪式,也不会对你们的祖先有丝毫的不敬。以后,我就是周人的代言人,负责供奉你们的祖先和鬼神。”

这是一种非常聪明、巧妙的政治手段,一方面能够安抚商人,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置于商人的祖先信仰之中,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势力。

西周时期全图

《尚书·康诰》是周公颁布给康叔的,康叔被封在了卫国,那里有很多商遗民。“启以商政”是“康诰”的中心思想。周公明确地警告了康叔,要以商人的手段治理商人,而不能像周人那样治理商人。要理解商人的社会和文化,按照他们原来的方式管理他们。

换言之,周公希望康叔在卫建立“一国两制”。周人和商人,区别对待,尤其是对酒的态度,从“酒诰”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周人对于酒的戒心,认为商人的堕落、失败都与酒有关。“康诰”再次强调,周人不得任意饮酒,但又告诫康叔,不可对商人的饮酒行为采取相同的措施,要尊重他们的习惯。

周初期封建国图

从商到周,并不是朝代的更替,权力的本质和含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中国的人文政治之始,是一种对统治方式的审慎思考,更是一种对权力随时都会失去的恐惧。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才可以保持自己的权威。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的长期拉锯产生的新局面,出现了新的政治形态以及新的统治合法性基础。

周人有不同的信仰,他们建立了不同的政体,即封建制。封建制的设计,有赖于中国历史上首位政治家周公(可能再加上召公),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之后,中国人和中国的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现代人所说的中国文化才开始正式形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按照神话传说来看,为什么商朝之后神仙都不怎么干预人间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系统,就是上古神系,代表着上古神话时代。这个时代的神话故事就是盘古开天、夸父追日这些,以英雄故事居多。第二个系统,是道教盛行之后,融入了道教神系的时代。当然,这中间还顺带着掺杂了一些佛教神话,只不过中国的佛教神话,跟天竺佛教本身的神话差别很大就是了。这个神话的代表就是《西游记》了。中国习俗里面

  • 封神中,神仙们为何要推翻商朝,商朝究竟做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以元始天尊为首的阐教;在商周之战中,阐教先后共派出十一位三代弟子前去帮助西周灭纣兴周,除此之外,阐教二代金仙也会在西周遇到困难时,主动下山帮忙脱困,当然,元始天尊也曾多次暗中出手帮助西周脱险,可以说阐教就是推翻商朝的主力。二,以女娲娘娘为首的妖族;女娲娘娘是上古女神,因受纣王题诗亵渎,而对纣王怀

  • 『甲骨文』新书速递 | 充满冒险与开拓的维京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6十二月星期五在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维京人充分运用他们不同寻常的能力来重新适应环境,而他们的冒险天赋造就了非凡的成果和创新。—— 《维京人》 维京人的魅力维京时代洋溢着冒险精神。这一时代开始于公元800年之前不久,直至11世纪晚些时候结束。在前后300年的时间里,来自当今丹麦、挪威、瑞典三国地理范

  • 指尖上的国宝62丨西周应国伯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青铜簋,为商周时期重要的青铜礼器和食器,主要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食粮。1985年4月出土于平顶山应国墓地48号墓的青铜伯簋,属礼器,器底有单列五字铭文:“白(伯)徫□□彝”。其中“伯”为兄弟长幼排行中最长者,“徫”为作器者私名,铭文中“彝”字下部保留有西周早期的肥笔现

  • 华夏朝史:刘邦敢杀掉那么多大臣,为何唯独不敢废掉乱政的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吕雉这个女人来,那可就是非常的不简单了,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同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并且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掌权的女人,别的暂且不用多说什么,就单凭这三点来看就注定了吕雉,在中国历史上可以堪

  • 中国夏朝之前:究竟还有没有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之前是否有华朝?关于“华国”之名,在古代典籍中确有出现,但基于历史的局限性,往往语焉不详而多泛举。例如《国语》载:“若前华后河,左洛右济”,韦昭注:“华,华国也。”这里指的是周朝曾活跃于今晋南临汾、运城盆地之间的小诸侯国,但现有的历史典籍,均无“华国”的记载,这个只有国名不见史迹的古国,像“翼”

  • 武王灭商后,为什么还要对妲己挖坟鞭尸?妲己做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苏妲己并不是神话中那样,是由狐狸精变化的。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苏妲己确实很美。那么商纣王帝辛是如何和苏妲己相爱的呢?在一些已经出土的古文物中,可以判断出两人的相知相遇是在纣王帝辛对外扩张期间。在执政前期,帝辛还是一个胸有大志且有抱负的男人。经过上几代君主的治理,商朝国富民强。而帝辛神勇冠绝一

  • 为什么女娲要派妲己去诱惑纣王,这之前纣王真的有那么残暴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封神演义》中纣王的暴虐,及纣王时期天下众生所受的祸难,女娲是逃避不了责任的。纣王有暴虐倾向,应该给与相反方向的积极引导才对呀,结果女娲却故意诱发出纣王恶的一面,这女娲不善良呀。同时,女娲作为三妖的领导,有跟进、监督三妖工作的责任,发现问题要及时制止,纠正工作方向,但女娲是个撒手掌柜,这点还不如纣王

  • 姜子牙为何给自己的老婆封了一个人们都不愿意供奉避之不及的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上古历史中有记载穷神,但是他有什么来历呢?姜子牙又是为什么封自己的老婆为穷神?姜太公封了诸神后,各神都很满意。唯独姜太公的老婆没有封到神,整日罗罗嗦嗦,闹着要封神。一天,姜太公的老婆又跟姜太公闹。姜太公烦得很,说:“你嫁到我家,让我穷了一辈子,所以不封你。一个妇道人家,整日争名夺利,叽哩咕噜的,

  • 开启蒙古人退出欧洲舞台,俄罗斯崛起的转折之战,乌格拉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扮演反派的大帐汗国故事的开端得说一说扮演反派角色的大帐汗国和他的统治者阿赫麦德汗,金帐汗国崩溃后大帐汗国继承了其名义法统也继承了对罗斯诸公国的统治权,汗国的统治者可汗阿赫麦德(也译作阿米黑汗)在1460年稳固住了汗国的局势,并改变了外交策略和克里米亚汗国以及诺盖汗国恢复了关系,然后通过外交关系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