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幽王 ·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 · 烽火戏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83 更新时间:2024/3/15 16:41:26

烽火戏诸侯 冯国琳绘(引自连环画《烽火戏诸侯》)

历史,会告诉我们:我们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长城的历史,会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多民族血脉相系交互共融,我们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长城上每一个传说,每一处遗存,都向我们传递着来自远古的信息。西周时,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更是向我们这些长城人提出一个须廓清迷雾,还原本真的命题。

一、权威性记载与学者的质疑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我国流传经久,家喻户晓。它有两个权威性出处,一个是《吕氏春秋》,另一个是《史记》。

据《吕氏春秋》记载:“周宅丰、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周王朝地域势力图

战国末年成书的《吕氏春秋》,必为西汉太史公马迁在《史记》中所借鉴。

《史记·周本纪》关于西周最后一个王姬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姬姓,前795年―前771年)的有关记载:“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当幽王三年,王之後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襃姒为后,伯服为太子。……

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在这个同一故事中,《吕氏春秋》在环节的把握上讲了“击鼓”,而《史记·周本纪》中“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太史公是在“大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举烽火”。无论是击鼓,还是举烽火,都是烽燧系统的一个环节。

对于这一故事,自上个世纪民国以来,有学者依据《吕氏春秋》,认为周幽王没有点烽火,而是“击大鼓”。更有学者认为是虚假捏造,荒谬不实。一代史学大家钱穆先生也在《国史大纲》中,对《史记》记载的这件事提出质疑,他认为:“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

2016周原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赵琛做《周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学术报告

二、演化流传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针对相关记载,针对学者们的质疑,我们有必要看看演化流传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西周末年,在都 城镐京(今陕西西安)的骊山上,每隔5至10里,就矗立着一座烽火台。周朝士兵日夜值守,发现敌对者来袭,立即敲响大鼓,白天生烟,夜晚点火,把警报传递给王朝及各路诸侯,诸侯见到烽火要带兵及时赶赴京城勤王护驾。

西周最后一位周王姬宫湦,贪恋美色,疏于朝政,在古褒国被王朝征伐,即将灭国之际进献的美女褒姒视为天人,迷恋不已。褒姒生得艳若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未曾笑过。周王为使得褒姒一笑,用了很多办法,褒姒仍终日不笑。随后,周王悬赏求计,有博得褒姒一笑者,赏金千两。有佞臣虢石父,献了一计,点烽火一试。周王遂携褒姒,虢石父陪同,登上骊山,让守兵点燃了烽火。各地诸侯一见警报,都以为犬戎来攻,急速带领本部兵马赶往镐京。到了骊山脚下,不见一个犬戎兵,只听到山上一阵阵歌乐之声。周王派人告诉诸侯,不过是大王与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被戏弄,拨马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儿戏一般,顿觉好玩,禁不住灿然而笑。《史记》记载:“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过后,周王高兴又多次为这位美人举了烽火,儿戏了诸侯,也让周王朝的烽火制度威信丧失。

西安骊山“烽火戏诸侯”纪念性烽燧。赵琛考察摄影

后来,褒姒生下儿子伯服,周王又格外欢喜,更加宠爱褒姒。在褒姒唆使下,周王废了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申后带其子奔至外家申国(河南南阳北)。

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络周边诸侯以及犬戎各部,大举进攻镐京。周王得知,匆忙举烽火示警,各地诸侯们以为又是玩闹没有前往,戎兵遂杀周王、伯服等于戏(今陕西临潼东),虏走褒姒,西周灭亡。各路诸侯联合击退犬戎,拥立其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2016周原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赵琛做《周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学术报告

三、中国长城研究的考察结论

中国长城研究院就此历史事件,经过了多年认真考察研究认为:

(一)这个故事不具备可信性。褒姒,经过古褒国专门训练,具备迷人的本领,自进献周王时,便要想办法取悦周王,而周王肯定是喜欢她笑的,她“终日不笑”是不应该的。无论是“击大鼓”,还是钱穆先生认为不存在烽火,更没有戏诸侯的事。近年来,我国出土了相关竹简,称为清华简,也并没有这位周王“烽火戏诸侯”的记载,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故事的不可信性。

周幽王时代,有烽火有烽燧,但周幽王不一定戏诸侯。

历史是后来者、是胜利者写的,对前朝君王负面的事情是会放大的。历史上有些君王和这位周王一样,不好的名声盖过了他们的功绩。

赵琛教授深入考察周原遗址

(二)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废长立幼。我国历史上,一些丧权灭国君王身边的女性,往往被称为“妖女”,背负骂名,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的不公。这些女性都始于“后宫”,没有一定的过程,她们是不会走到历史的前台来的,把朝政的衰败归咎于她们,是不公平的。

从这位周王被杀,西周灭亡的事情看,周王尽管昏庸荒淫,但直接原因却是废长立幼,是申后及太子被废弃,褒姒及其子伯服被立为后及新的太子,这才是政权的大忌,这才是申后父亲申侯号召起兵的导火索。

专家学者鉴定周原遗址出土文物

(三)长城烽燧已经存在是可信的。烽火戏诸侯中的烽火,作为不带有感情色彩的“物”的部分,是合理的,成为我国关于长城重要组成部分——烽燧最早的记载。有学者认为那时烽燧上用“击大鼓”传消息,并没有也不能否定烽燧的存在。钱穆先生说烽火是汉朝防备匈奴的事儿,是他并没有亲眼所见我国西部秦的长城,只从书本上看到相关内容便下了结论。中国长城研究院多年在西北进行考察,在临洮、岷县等地,承袭周朝的秦长城烽燧遗址众多,赫然在目。由此可见,钱穆先生不承认西周时有烽火是不确切的。此后以降,直至明清,烽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乃至世界通信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中国长城研究院发现:古树湾是秦长城关隘门垛的一部分,并非最初认为的烽燧;照片右侧山顶两侧为秦长城烽燧遗址。赵琛航空摄影

历史的结论值得注意, 历史的结论也在不断修正。中国长城研究院将立足数字新技术前沿,深入实地,深入考察,深入研究,不断对长城的历史结论加以论证,加以甄别,还原其真实面目。

烽火戏诸侯的传说,为历史注入了浓重的色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为后世提供了借鉴之资。

周幽王

周幽王姬宫湦(公元前795年―公元前771年),姬姓,名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周宣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国君,前782年―前771年在位。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前771年,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死姬宫湦,西周灭亡。姬宫湦死后,谥号幽王,诸侯共同拥立其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编审:王奇

文字编辑:张鹤云、吕东珂

摄影助理:徐迟、刘鹏飞、彭程

版式设计:马志鹏

“长城人”旨在营造

全天下长城人的智慧之家!

文章转载自“长城人”公众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国宝之美 | “晋国之瑞”西周晋侯鸟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凤鸣岐山对凤鸟崇拜的风潮直接诞生了许多以鸟为造型的器物,比如这件西周晋侯鸟尊。西周晋侯鸟尊以昂然直立的大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大鸟头部微微上昂,双眼圆睁,高冠直立,体形丰满。鸟背依形设盖,盖钮为小鸟形。双腿粗壮,爪尖略蜷。大鸟的尾部下弯,渐变形成象鼻,象眼、象嘴俱全的象造型,活灵活现,又形成器物的第三点

  • 妲己被纣王专宠20年,为何没有生养?有人说,因为长得太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苏妲己的美貌不仅仅是用漂亮可以描述的,她有一双魅惑的双眼,纣王自此沉迷了,纣王当时有很多女人,但是自从苏妲己来了后,其他人都靠边站了,纣王为了让苏妲己开心曾经做过很多离谱的事情,但是从历史记载来看纣王专宠苏妲己那么多年,为什么苏妲己没有自己的孩子呢,有学者分析了三个原因。苏妲己和白素贞都是那种可以变

  • 最后的人皇——商纣王,为何会败给西周!天命难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史记》中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赤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杀害忠臣其叔比干,囚禁西伯侯;为了观察婴儿,剖开孕妇的肚子;想知道农夫冬日赤脚过河的原因,砍掉其双腿。另外《帝王世纪》更是记载将西伯侯的儿子做成肉羹让西伯侯吃下去。但是比这些古籍更早的《尚书》中却只是记载了商纣王帝辛的四条罪

  • 西周分封诸侯国中,为何爵位高的早早灭亡,爵位低的却越来越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周朝诸侯国的爵位等级为公、侯、伯、子、男。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公”虽然也是属于封爵的一种,但是很多时候“公”也被拿来当作一些诸侯国国君的尊称,比如说赫赫有名的春秋第一霸齐桓公,事实上他的爵位只是侯爵(《春秋》: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其中的齐侯就是齐桓公)。不过有

  • 盘点商朝时期几位著名的军事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商汤也叫做成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同时还是商朝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夏朝末年,商汤任命贤臣伊尹为相,委以国政,以亳为据点,积蓄力量,准备灭夏而代之。但在对夏朝作战之前,商汤先后带领军队攻灭邻近的葛国及韦、顾等夏的羽翼国。夏朝末代君主桀即位以后荒淫无道,夏帝国的内部矛盾不断,商汤趁此良机,一举攻灭了夏王朝

  • 此人是商朝名将,武王灭商后被处死,其后代有终结了周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恶来的性格比较口无遮拦,喜欢别人的坏话,因从在朝廷中得罪了不少大臣。后来周武王率领大军来伐纣,恶来十分狂妄,因此很快死在战场上。飞廉在得知自己的儿子恶来牺牲了以后,苦于自己不能很快回到朝歌,内心忧虑万分,不久后就病死了。根据史书记载,恶来有一个儿子叫做女防,女防有一个儿子叫做旁皋,旁皋有一个儿子叫做

  • 商代统治者,为了控制全国的土地并进行经济剥削,实行井田制管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商代依据矩弓、步等对田地进行丈量,形成了以田为代表的地积单位。商代甲骨文中“田”字有如下:田、圆、風用和囲等写法,正是按照井田制开垦出来的方块田的图画,反映了商代晚期对农田的修整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划。井田制就是对田地进行测量后,将其划分成阡陌纵横、沟油交错的井字

  • 走在前 开新局丨假如淄博老乡姜子牙蒲松龄孙武,“穿越”回现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假如他们坐上时光机穿越回现代的淄博,会有什么见闻?在淄博见识了这么多之后,不知他们还想回到自己的时代吗?

  • 姜子牙的外孙,建立的“唐国”,竟称霸春秋长达百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武王伐纣之后,姜子牙被封于齐国,开创了影响中国至今的齐文化,但鲜为人知的是,姜子牙还有一个成就,即他还有两个外孙,其中之一是周成王,另一个成了诸侯王,春秋时代这位诸侯王后代还曾称霸百余年,是春秋含金量最高两位霸主之一。根据史书记载,姜子牙一共有13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女儿叫邑姜,后来成为周武王正妃

  • 夏、商、西周,度量衡制度作为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石器时代数理观念的萌芽与形成。自几百万年前人类诞生以来,在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萌芽了最初的数理观念。人类在早期的生活中,不断地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如釆摘果实的大小、多少,狩猎距离的远近,手提肩扛物体的轻重等等。这样,经过长时间的知识积累,人们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