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竹简流失海外,被富商买下转赠清华,意外揭开甲骨文的秘密

战国竹简流失海外,被富商买下转赠清华,意外揭开甲骨文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2 更新时间:2024/1/18 9:20:30

比如确切的朝代遗址至今还没有权威的认定,但是他存在于各朝历史文献之中。

这样一个拥有着神秘色彩的朝代究竟是怎么被考古学家发现的呢?

存在于龟甲兽骨上的朝代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字,因其刻在龟甲兽骨上,所以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的殷墟,一经出土就引起了考古界的轩然大波,在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一番研究之后,商朝的存在不仅得到了证实,同时甲骨文也证明了夏朝的存在。

但是很奇怪的一点是,甲骨文中,对于夏朝的笔触是十分少的,记录的大多是商朝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样,国外很多专家学者,对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夏朝一直持有怀疑态度。

为了证明夏朝的存在,我国专家学者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以证明夏朝的存在。

在甲骨文中,考古学家和历史爱好者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在不少甲骨文中都有提到“西邑”这个词。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邑”这个字的意思了,它一有国家之意,孟子就曾称周朝为“大邑周”,二有都城的意思。诗经中就有“商邑翼翼。”的描写。

“西邑”就是西边的国家或都城的意思。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多次提到这个词语,是不是说这是商朝以西的一个小国家或都城,后来归顺于商朝,所以才会多次提及呢?

但是,前文也提到过,甲骨文多带有祭祀的成分在里面,如果西邑真是一个小国家或都城,商朝王君也不用为了防止西邑的威胁,专门去祭祀吧。

根据后世的史书记载,商周为了推翻夏残暴的统治,一起攻伐夏,随后夏被推翻。

作为附属国,推翻宗主国,这在古人的认知中是逆天而行,是要受到天道惩罚的,许是心中不安,商王才会多次祭祀,因此甲骨文中才会有“西邑”二字。

但是,后世史书没有当世史书有说服力,这样的解释仅能够当作参考。突然之间,种种谜团围绕着这个甲骨文上的“西邑”二字,史学界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竹简,解开真相的钥匙

就在考古学家苦苦找寻“西邑”的真相时,一批文物的回归解开了困扰他们的难题。

这是一批流传到海外的战国竹简,一次拍卖会上,爱国人士将这批竹简花高价买回,然后赠与了清华大学。

因为研究机构不能以自己的身份参与文物拍卖,所以只能通过捐赠获得这批文物。

说回这批竹简,有了这批竹简,专家们如鱼得水,很快就破解了甲骨文中的“西邑”之谜。

这批竹简经过历史学家的专业认证,确定为战国时期的物品。在时间上它们不仅年岁久远,其记载的内容也是弥足珍贵的。

这批竹简中,最重要的是记载了商朝丞相生平原文的发现。这个丞相可不是一般人,他帮助了商君汤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朝,他可谓是商朝的大功臣。

但是,光靠记载商朝丞相生平的文章就推断他和夏朝有关系,是不是太不严谨了?

这得从文章的内容说起,记载商朝丞相生平的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尹念天之败西夏邑。”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伊尹(商朝丞相)帮助汤打败“西邑夏”。

从后人对古代王朝的称呼方法来看,再加上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上的记载,“西邑夏”就是夏朝。

夏朝的存在得到了证实,但是为了历史研究的严谨性,需要更多的证据。

通过甲骨文的记载,我们不难发现商朝对于时间的概念非常原始。他们每一天都用专门的符号记载,周而复始的记载、覆盖,长此以往让人忘却了过往发生的事情。

从某些角度看来,夏朝应该是个很大的国家,商、周都是它的附属国。这样的结论在后来的探索中也得到了验证。

经过考古学家们的研究与探寻,发现夏朝的国土东至鲁、豫、冀三省交界处,西起豫、晋,南达鄂北,北至冀南部。

由此观之,夏朝确实是一个大国。现在史学界普遍认为夏朝的文化就是二里头文化。

最后在河南偃师解开了“西邑”都城的全部面纱,这个遗址也得到了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可,这座几千年前的古城的都城,回归了大众的视野。

如今,位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虽然现在能够看到的只有破壁残垣,但是这不影响它成为历史文物爱好者,探索夏朝历史文化的一个好去处。

夏朝那么难找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办法被记录,再加上时间的流逝,一个国家曾经的辉煌也终将被淹没。

如果当时能够记录夏朝文明,那么后世的史学家也不用花那么多的时间了。

还好,竹简的出现解开了历史中的部分谜题,要想知道全部的真实面貌,还需要史学家们用时间去探索。

自此,夏朝再也不是一个只存在于其他历史文献,或者是神话小说上的朝代。

竹简证明了夏朝存在的真实性,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伴随着新的问题的出现,既然夏朝确实存在,那么为何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呢?

这些都是留给史学家的难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那些中国历史上的未解之谜,都会有个圆满的解答。

结语

中华文明,上下绵延五千年,每一次对于过往历史的探寻都是与文明的对话,每次对于历史真相的发掘与探索,都是对历史学家的考验。

对于中国历史文明的研究,对于过往的发现,离不开历史学家的锲而不舍与刨根问底的精神,也离不开那些将文物花高价购回并捐赠的爱国人士,正是因为有他们,我们对自己的文明才如此有底气和信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禹传子、家天下”?禹之前不也是黄帝他们一家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既然是联盟,所以盟主的位置就不是父子相传的,而是由各个部落选举出来的。这种选举方式被称为“军事民主制”。也就是说,哪个部落最为强大,我们就选哪个部落的领袖作为联盟首领。当然,那个时候的人比较崇拜英雄,所以也会比较信任英雄的后代。在选举领袖的时候,也会考虑血缘关系的因素,只不过不是最主要的而已。黄帝生

  • 五星级古玉 —— 西周篇 !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 凤鸟纹玉璜(正面)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西周 凤鸟纹玉璜(背面)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西周 玉鹿形佩(正面)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西周 玉鹿形佩(背面)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西周 玉凤鸟形佩(正面)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西周 玉凤鸟形佩(背面)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西周 玉鸟形佩(正面)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 『甲骨文』新书速递 | 希特勒的艺术痴狂与被纳粹劫掠的艺术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10十二月星期六希特勒认为自己首先是艺术家,其次才是政治家。—— 《希特勒最后的人质 》2012年,德国政府从希特勒的主要艺术品经销商——希尔德布兰特·古利特之子科尔内留斯的公寓中查抄了约1300件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出自乔治·格罗斯、亨利·马蒂斯、克劳德·莫奈等大师之手。以格罗斯、希特勒和希尔德布兰

  • 用前沿数字技术与3000多年的甲骨文“对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这座中国连续发掘时间最长、清理遗迹最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古遗址,今天已不仅仅意味着一座商代都城的旧址,更是中华文明探源最为关键的节点之一,世界范围内公认的人类早期文明重要遗存。更令人惊叹的是,殷墟也是一座“历久弥新”的遗址,时至今日仍不断有新发现,讲述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文明源流故事。中国信史得以向

  • 走进广州“报馆街”的前世今生!修复将启,有望再现历史荣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20世纪30年代,位于广州西关的光复中路曾是中国最先进报业集中地,被称为“报馆街”。据悉,以此为中心的相关街区保护活化实施方案已提交有关部门审批,修复工程即将展开。蒙着厚厚历史烟尘的报馆街是如何形成的?现状如何?将以什么样的面貌“重生”?日前,记者走访现场,采访了相关人士——原文载于2022年12月

  • 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不是夏朝,你知道是哪个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紧隋唐之后的是虞朝,也既由大舜建立的朝代,虞朝之后是夏朝,由大禹建立。在教科书上,中国的姓氏是由夏朝开始的。目前国际上并不承认有夏朝,但不承认并不等于他不存在。因为有这样的先例,西方人原先也是不承认有商朝的,但在清末明初大规模发现甲骨文后,西方人才无奈承认商朝为姓氏。现在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看,甲骨文已

  •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为什么要同时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统一不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方面,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来说,郡县制确实要比分封制更强。郡县制可以保证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但同时,另一方面,之前秦朝就是全面实行郡县制,最后却导致了秦朝亡国。这就说明,郡县制是有一定副作用的。所以,刘邦不得不采用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的制度。如此一来,刚刚诞生的大汉王朝,既可以通过郡县制

  • 首次!数字员工“元曦”带你看元宇宙里的甲骨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龟背兽骨上的文明印记有多神奇?甲骨文能有多形象?今天,中国日报首位数字员工、国风元气少女“元曦”带你打卡甲骨文的故乡——河南安阳,开启一场跨越3300年的旅程,探寻汉字的曾经模样。

  • 夏朝之前,还有个更神秘的王朝,为何不被西方所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和我国一个神秘的王朝有关,这个王朝是在夏朝之前,是历史上的虞朝,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基本上都是出自这个王朝,传说中的尧帝就是这个王朝的最后统治者。尧帝这个人向来贤明,他最敬重那些贤能的人才,主张这部分人做官。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功绩最为突出的人是大禹。那个时间段发生了自然灾害,大禹为了制服洪水,路

  • 禹征三苗或非谣传,湖北曾发现大禹时代的历史遗址,证据靠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三苗的年代,大致与尧舜禹的年代相当。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大致范围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这一区域大体与考古学上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分布范围基本相当。如今很多人都并不认可禹征三苗是历史史实,那么禹征三苗到底存不存在呢?在上个世纪湖北曾经发现过和大禹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