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个使臣卧底金国,上演了一出南宋“无间道”

这个使臣卧底金国,上演了一出南宋“无间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78 更新时间:2024/3/7 12:33:23

宇文虚中,字叔通,本名“黄中”,号龙溪居士,生于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祖籍河南洛阳,后迁居成都,北周皇族后裔。

大观三年(1109年)考中进士,宋徽宗赐名“虚中”。

宇文虚中是两宋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他失节降金,死有余辜,另一种说法则恰恰相反,说他是个忠于宋朝的义士,在金国做卧底,希冀兴复宋室江山。

《金史》记载: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宋高宗赵构征召出使金国的使者,被贬韶州的宇文虚中欣然应诏,请求出使金国。

当时的金国不想议和,于是就将宇文虚中等人强行扣留。

金国朝廷商议礼仪制度,金太宗完颜晟爱惜宇文虚中的才华,于是对他加官进爵。

宇文虚中接受了任命,与韩昉等人做了朝廷的礼仪制度顾问。

建炎三年(1129年),南宋再派使者洪皓到上京(黑龙江阿城南部),见到了投降金朝的宇文虚中,非常鄙视他。

绍兴十二年(金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南宋派使者求和,承诺允许两国官员自己选择归属地,“愿自归者,更不禁止”。

金国表示同意,释放了不愿留在金国的李正民、毕良史等士人,同时将留在金国做官的宇文虚中、张中孚、杜充等人的家属迁徙至北方。

当时,宇文虚中的次子宇文师瑗[yuàn]在南宋做转运判官,得到可自由去留的诏令,携家眷去了金国。

宇文虚中“恃才轻肆,好讥讪”,恃才傲物,喜欢讥讽嘲弄他人,很多金国王公大臣看不惯他。

金朝皇宫修建了一些宫殿,宇文虚中奉命给宫殿起了“嘉美之名”,可是讨厌宇文虚中的人利用这个机会,向皇帝进谗言。

金熙宗汉文化水平不高,大臣们忽悠他,说宇文虚中给宫殿取的这些名字,是在诽谤朝廷。

金熙宗命人严加审讯,却找不到谋反的证据,于是,官员们罗织罪名,声称宇文虚中家里藏有教导人谋反的图书。

宇文虚中辩解称:“被处死是我的命啊,至于图书,怎么会成为证据?南来的士大夫几乎家家都有,高士谈的藏书比我家还多呢,难道他也要谋反?”

宇文虚中这番话非但没能拯救自己,反而害了高士谈,高士谈被诬陷为宇文虚中的同谋,和宇文虚中同时被斩首。

《金史》称:宇文虚中是冤枉的,到现在还没有得到昭雪。

《宋史》关于宇文虚中的生平的记载,和《金史》大致相同,其结局稍有不同。

《宋史》记载:关于宇文虚中的死因,南宋绍兴年间的盐官施德操在《北窗炙輠[guǒ]录》中有一段惊人的记载:“后虚中仕金为国师,遂得其柄,令南北讲和,大母获归,往往皆其力也……”

宇文虚中去金国做官,就是想掌控权柄,极力促成了南北议和,宋高宗母亲韦太后南归,就是宇文虚中的功劳。

宇文虚中觉察到不妙,计划提前实施,发兵攻入金熙宗帐内,金熙宗差点被劫持的时候,金国卫士赶到,将宇文虚中等人擒获。

《金史》为何不提这件事儿?皇帝差点被劫持,金国人认为太丢脸了,不能对外声张,于是就弄出藏有谋反书籍,意图谋反的说辞,处死了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大义凛然,为何《宋史》也讳莫如深?

宇文虚中劫持金熙宗的目的是“欲挟渊圣(宋钦宗)以归”,宋高宗最担心的就是哥哥宋钦宗回国,自己皇位不保。

为此,宋朝人对此极为敏感,只好避而不谈,照搬了金人的说法。

如果说宇文虚中根本没劫持金熙宗,只是被金人冤枉了,那他无疑就是南宋的叛臣,应该受到宋人的口诛笔伐,诡异的是,宋孝宗宋宁宗在位的时候,却公开褒奖宇文虚中。

《宋史》记载:“淳熙间(1174年—1189年),赠开府仪同三司,谥肃愍,赐庙仁勇……开禧初(1205年),加赠少保,赐姓赵氏。”令人匪夷所思。

史官的选择性失忆,原因在于“为尊者讳”,若没有盐官施德操的记载,一代义士险些成了遗臭万年的叛国者。

宇文虚中留有诗作《上乌林天使》、《春日》等。

其中《在金日作三首》有一句:“莫邪利剑今安在,不斩奸邪恨最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你觉得皇太极想要说的是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皇太极要评价,你觉得他会说哪几位?首先看看皇太极不会说谁?宣统皇帝虽是亡了国,但不可责怪。清朝的垮台是各种复杂矛盾的综合,在宣统上台前就已经衰落了。1912年宣统退位时,他还是个孩子。他本应该在家里玩的,但他肩负着生活的重担。清朝的“黑锅”不能让他扛。同治和光绪也不会挨说。他们当政时,正是清朝衰

  • 为何刘秀可以称祖,赵构却只能是宗?原因不只差了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此之前,得弄清什么样的皇帝才有资格称祖?开国之君自不必多说,还有两类人可称祖,一是定鼎之君,如明成祖朱棣,起兵称帝,迁都北京;清世祖顺治帝定鼎中原;还有就是,二次创业之君,如清圣祖康熙帝,虽是守成但却有开拓和奠定之功。所以,能够称祖的皇帝,都是对国家有开拓之功,如同创业之君一样。回归正题,赵构和刘

  • 大清光绪皇帝大婚,英女皇派遣特使送贺礼,慈禧看到气得差点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慈禧光绪弃京出逃,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慈禧与光绪

    慈禧太后是晚晴的实际掌权者,当年咸丰皇帝还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辅助咸丰皇帝处理朝政,当慈禧太后儿子同治皇帝即位以后,慈禧也开始了自己垂帘听政的生活了,不单单干涉朝政,还会对同治皇帝的生活非常关心,就连同治皇帝晚上宠幸那个妃子,慈禧都要过问。所以同治皇帝一直到离去都没有留下孩子。随后慈禧太后又扶持了

  • 李定国约郑成功合攻广东,郑却等待着清朝和议的答复,心猿意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定国简历,李定国有机会翻盘么,李定国儿子结局

    据《台外纪》记,1652 年(顺治九年)正月,郑成功在海澄县接见周全斌时,曾问以恢复进兵之策。周全斌回答道:“以目前大势论,藩主如果志在勤王,必须先从广西通过,到达贵州行在,和孙可望、李定国会师,将两广势力连成一片,浩浩荡荡开出江西,从洞庭直取江南,这是上策。怎么奈金声桓、李成栋已经败亡,广州又被清

  • 乾隆不愿交出传国玉玺,却还要禅位于嘉庆,再做3年皇帝不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就是被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逼下了皇位!身为大清王朝的第六任皇帝。生在太平盛世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可以说是标准的富五代。可以说是奋五世之余烈,继太平之盛世!大清王朝在经过了努尔哈赤的建立根基;皇太极的扩张和优化政治和军事制度;顺治皇帝的入主中原、追击南明;康熙皇帝的开疆拓土、平定内乱;以及雍

  • 明仁宗朱高炽成功登基以后,为什么会想再把都城迁到南京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朱棣篡了侄子朱允炆的帝位之后,就开始了一连串对外扩张的举动,下西洋、征北元,威慑诸邦,万国来朝,而身居监国之重的朱高炽,就是朱棣最重要的后盾,他虽然在位只有短短十个月,但自永乐八年起,朱棣开始了北征蒙元的军事行动,朱高炽奉命监国,到朱棣去世时,朱高炽已监国十四年之久,一手奠定了后来的仁宣之治的基础

  • 如果岳飞没被害死,南宋的抗金大业能够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笔者认为,首先,抗金大业怎样才算成功,需要一个合理的定义,假如说夺回北宋旧都汴京便算抗金大业成功的话,那么岳飞没有受到宋高宗和主和大臣的压制的话,几乎肯定能完成此战略任务。若以直捣黄龙府,完全消灭金国为抗金大业成功的标准的话,南宋在岳飞一代几乎肯定是完成不了的,同时,岳飞的军事优势,并没有一般人认为

  • 大明王朝:嘉靖39年的超支预算用到了哪里?看完才知道谁是大蛀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网友们看到这段剧情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是严党和清流(裕王党)的权力争斗,以及他们之间唇枪舌战中的杀机。不过,如果咱们来详细解读一下高拱、张居正与严世蕃所描述的财务收支明细的话,就会透过这些数字,发现编剧刘和平没有忘记描写嘉靖帝的生活奢靡、大明朝廷如何收支无度,看到这些数据后,也就会明白周云逸为何宁死

  • 她是慈禧的婆婆,后宫中升迁速度无人能及,堪称大清最受宠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慈禧秘史电影完整版免费看,慈禧住的是什么宫,慈禧和孩子抢奶吃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皇帝在册封皇后的时候,应该是选自己最宠爱的女人,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皇后之位必须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皇后之位必须要有家族支撑的女人才能够坐得上,家族越是显赫,成为皇后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尤其以少数民族统治的清朝更是,讲究血统的纯正,只能八旗内通婚,而且皇族更要选择正八

  • 他是雍正皇帝的老师,当雍正登上皇位要报答他时,他直接吓得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乾隆之所以能延续康乾盛世,这里面除了他颇有手段外,还得得益于他父亲雍正,在位十几年勤勤恳恳的耕耘,说起来也奇怪,康熙和乾隆两帝都对江南有不解之缘,曾多次出宫门游南国。雍正夹在他们两中间,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一意扑在国事上,为了阅奏折夜不能寐、衣不解体,甚至有传闻他驾崩,正是由于日夜操劳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