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三百年前的明朝到底有多冷,太寒冷天气又给明朝的百姓带去哪些麻烦呢?
明朝的“小冰河”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最严重的一次,无数的老百姓因此而丧命,朝廷也对这寒冷的天气束手无策。
这天,一位老者拄着拐杖站在自家院子里,看着黑黢黢的天空,他心里隐隐约约有些不安:“是要发生啥事了吗,好多年都没有这种感觉了”。
老者以为是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导致自己会有这样的想法,也就没管那么多。
然而,到了第二天清晨,老者发现自家的菜地里居然有一层厚厚的霜,老者顿感不妙,他赶忙来到邻居家,查看邻居家的菜地是否也出现像自家菜地里那种情况。
没想到,老者一来到邻居家的菜地也看到了相同情况。
“大灾难啊,大灾难啊”老者一遍叫呼着有大灾难,一边拄着拐杖敲响各个人家的门,他告诉村里的人将会有大灾难发生。
而村里的人并没有将老者话放在心上,谁会管一个糟老头子的话呢,那肯定是又发疯了,胡言乱语。
老者的话传入官府耳中,为了避免引起巨大的着急,官府的人只好将老者带回了衙门里,关押在牢狱中,等过一段时间就将这个疯老头放出去,但不曾想这个老者的话即将实现。
在老者被关押的第三天,村里附近一条小河莫名其妙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还有小孩在冰面上玩耍,这种怪异的现象从未发生过,就当当地官服想要将此事上报给朝廷时,却突然听闻旁边的一个县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不久后,朝廷突然命令各地方的官员嘱咐百姓准备寒冷天穿的棉衣,这可让各地方的官员摸不着头脑,特别是广东和江南一带的官员根本没把朝廷的指令当作一会儿,然而就在第二天,各地突降鹅毛大雪。
起初,人们看到雪非常新奇,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可以看到雪这个东西,但伴随着雪的降临的还有气温骤降。
江南一带的百姓被冻的瑟瑟发抖,家家户户赶忙准备棉衣,当在那个时候,棉花还未收割,哪儿有那么多的棉花供老百姓使用,一件棉衣有的百姓都穿了好几天,所有人都在盼望着这个鬼天气赶紧消失。
但事与愿违,这个寒冷的天气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愈发强烈,广东一带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所有人家的庄稼全部被雪覆盖。
这一年,老百姓们是一点收成都没有,粮食没有,老百姓的粮食也已经没有了,看到老百姓这种情况,当地官员只好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可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啊,官府的米总有吃完的那一天,为了不让百姓受冻,一些官员还将自家的棉衣拿出分给缺少棉衣的百姓。
不管官府怎么做,但依然弥补不了,寒冷天气带给老百姓的伤害,这场大雪一直没有停止过,有的地方已经有了一个成年人半个高,积雪太厚,无法出行,老百姓只能躲在家里,躲避寒风。
随着时间推移,大量的百姓无法在市集上买到棉衣和棉被等物品,而被活生生冻伤,这还是情况较好一点的,情况较为严重的,直接被冻伤在家中,并且有点老百姓还没人收尸。
人都被冻伤了还别家家户户养的牲畜,没粮食,老百姓只能吃被冻伤牲畜上的肉,肉吃完了,只能放下脸面去买肉,这个肉可与一般的肉不同。
此肉乃为人肉,原来一些人在被冻伤后,便被一些有心之人偷偷拖到某个地方,分解,然后装成集市上所卖的牲畜肉。
刚开始官府还对这种行为严厉打击,但随着被饿伤,或冻伤的人越来越多,官府也就没有在管理,后来朝廷让各地方官府上报伤亡的老百姓的数目。
这一上报就让朝廷的那些大臣大为震撼,各省上报被冻伤的人数共计达到二十万,而这只是几个月内被冻伤的老百姓。
而明朝的“小冰河”存在的时间较长,若再以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明朝的老百姓大都会从世上消失。
没粮,没衣服,没住宿,百姓流离失所,怨声四起,“小冰河”初期,朝廷还对百姓有些照顾,但随着负担的加重,朝廷也不再愿意管百姓的伤活。
既然朝廷不管,那百姓就自己管自己,一些百姓上山落草,成为匪寇,朝廷无作为那么也就不用存在,他们举杆而起,推翻明朝的统治。
参考文献:
中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