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侯邓叠:卫尉、邓叠的弟弟邓磊:步兵校尉
尚书台的首领太傅邓彪也是盟友
宫中有窦太后坐镇,到处都有窦宪的眼线。
和帝面临的是一个相当恶劣的政治环境。
但是政治天赋极强的和帝还是找到了三个帮手
1、宦官邓众,及时准确地掌握窦太后动态
2、皇族清河王刘庆,找来《汉书•外戚传》,提供政变的理论指导
3、司徒丁鸿,外朝的骨干力量,掌控军队
士大夫、皇族、宦官,三大门派终于集齐了。
趁着窦宪出征在外,和帝决定反戈一击,他做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人事调动,令司徒丁鸿行太尉兼任了卫尉的官职。
卫尉是统领南军包围宫门安全的,本由窦宪心腹邓叠担任,但邓叠此时跟窦宪出征在外,丁鸿乘机成功夺权。
掌握军队之后,政变开始!
1、麻痹窦宪,此时窦宪已经察觉宫中有变,加紧赶回了洛阳,但是天色已黑,和帝命他明天入朝,窦宪只能暂待家中。
2、当天晚上,和帝驾临北宫从太后手中收了符印。
3、命中常侍郑众带着诏书和兵符令此时兼卫尉的丁鸿率兵封闭宫门,堵住了窦宪和宫中的联系。
宫内虽然有窦宪的势力,但是在和帝的震慑下,又得不到老大的指令,谁都不敢妄动。
窦宪此时唯一的机会就是强打武库去武装自己在洛阳的嫡系力量,然后反扑夺回北宫控制权,但是和帝抓的时机好啊,大半夜的窦宪刚远征回京,还在家休息,根本没有意识到宫中发生了巨变。
在部署完毕后,关闭城门,开始捉拿窦氏一党。
将窦宪的心腹郭璜、郭举、邓叠、邓磊等全部逮捕,直接送往监狱处伤。和帝因窦太后的缘故,此时还不愿在洛阳处决窦宪,就派谒者仆射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信绶带,被迫他同窦笃、窦景等前往各自的封国。
同时派出了要求封国的宰相严密看管,窦宪等人一看大势已去,在到达封国以后全都离去,强大窦家一夜之间全部覆灭。
政敌既除,和帝对内减税慰民,整顿吏治,开创了“永元之隆”,但是边疆又起风烟,一个祸患东汉百年的强敌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