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官帽上的两根长翅究竟是干嘛的?为何就连宋朝皇帝也要戴?

宋朝官帽上的两根长翅究竟是干嘛的?为何就连宋朝皇帝也要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715 更新时间:2024/2/2 23:22:09

其实,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画像以及一些专门描述古人服帽穿戴的画册、书籍来看,早在北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两侧垂有“软体帽翅”这种形制的帽子。等到唐朝之时,因为唐普遍比较喜欢带有“帽翅”的帽子,因此这种帽子也整体变得“硬壳化”、“流行化”。而历朝历代纵向比较起来,唯有宋朝的官帽上出现了最为夸张的两根长帽翅,每根可长达1米。

那么,宋朝官帽上的两根长翅究竟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和意义?为什么连宋朝的皇帝也要戴这种帽子呢?

我国古代“帽翅”的由来史

在很多京剧艺术作品和古装影视剧作品中,我们身为观众都曾好奇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古代臣子上朝要戴着一顶两边有“小翅膀”的帽子?而且那对翅膀还会随着臣子的踏步而微微颤动,看起来十分有趣。

其实,古代臣子、官员们所戴的帽子属于“官帽”,由于这种帽子通常是用乌纱制作而成,故而又名“乌纱帽”。

据史学家考证,乌纱帽最早起源于东晋。东晋成帝时,凡是在皇宫里行走的人,头上都要戴一顶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便是乌纱帽最早的雏形。南北朝时期,达官显贵、贩夫走卒外出之时都喜欢戴上一顶帽子,于是,对生活舒适度颇有要求的建安王刘休仁便动手自制了一种款式简洁大方、戴上可以隔热遮发的半透明型帽子。

当时,无论官民还是贫富皆能轻松地取用廉价的乌纱来制成帽子佩戴,因此,坊间便将这种老少咸宜、人人喜爱的帽子继续称为“乌纱帽”。

南北朝覆灭后,隋文帝杨坚下令只要是上朝奏本议事,无论天子还是百官都必须佩戴乌纱帽,以显示朝堂风貌的正统、规矩、整齐划一。自隋朝以后,乌纱帽就被朝廷正式确定为“官帽”。而实际上因为乌纱取材简单、价格低廉,所以民间也流行佩戴各式各样的乌纱帽,有些百姓的乌纱帽甚至还是用“白纱”制成的,夏天戴起来就会感到特别凉快轻便。

到了初唐,太宗李世民亦非常喜欢戴帽子,但他只是将乌纱帽视作一种常服的必要配饰,并下诏告知天下子民也可以随心所欲、随时随地佩戴乌纱帽,佩戴乌纱帽者并无阶层和贫富之分。而且除了佩戴乌纱帽之外,唐太宗还喜欢用一种名为“长角幞头”的头巾将头发和后脑全部裹住,这种头巾可以使整个人看起来特别干净利落同时又不牺牲佩戴的舒适感。

“幞头”在男子的头顶盘裹适当后,佩戴者须持两个长长的对角巾尖向后折叠并令其互相缠绕,在紧紧地系出一个扣结进行固定之后,巾尖就会像2个幼兽的弯角一般自然垂在人耳的后侧,人们称其为“展角幞头”。

其后又过了大概三五载,有些手工制帽匠人就把“展角幞头”那两个弯弯的巾尖用铁丝或竹篾撑开塑形,令男子的帽子两边逐渐开始有了一个比较“挺阔”的小翅膀

久而久之,这种造型硬朗且两边带有“小翅膀”的纱帽就成了古代上层社会男子最为喜欢的一种帽子款式,与此同时,古人还将那对一走起路来就忽闪忽闪的“小翅膀”正式命名为“帽翅”

我国古代最夸张的“帽翅”当属宋朝官帽上的帽翅

当人们看过《鹤唳华亭》、《大宋宫词》、《清平乐》、《梦华录》等一个又一个深度还原了真实的大宋朝堂风云轶事的古装剧,想必一定会对剧中那些朝臣上朝时所戴的那种“极其夸张的方顶乌纱帽”留有特别深刻的印象。

要知道,很多史料簿记以及出土的文物已经证明:宋朝官帽制式源自于宋初的幞头,而宋初的幞头恰恰是唐朝幞头的“改良迭代性产品”

唐末宋初的时候,很多民间帽匠一有时间就琢磨着如何改良幞头的样式,他们想方设法地推陈出新,对幞头后面的两个巾角进行了各种夸张的改造。匠人们将幞头垂坠向下的两个巾角修剪成圆阔的形状,然后在其内缝线处用金属细丝、布片或竹片等质地相对硬挺的材料进行填充,使得这类幞头拥有了两个比较平整、坚硬的“展角”。

随着时间的更衍推进,宋朝的硬式展角幞头也有了“直脚”、“交脚”、“局脚”、“顺风”、“朝天”等多种更为独特的造型。而到了宋朝统治的中后期,朝臣们只要着朝服上殿议政奏本,就必须带上一顶“两侧帽翅长度约1米左右”的官帽,所有的臣子上殿面圣时都需要时刻当心自己的帽翅,否则,只要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会触碰到周围的同僚,造成彼此间比较尴尬的局面。

宋朝官帽上那两根长帽翅究竟有何用,为什么天子也要戴这种帽子

实际上,有一个流传已久的坊间传闻对“宋朝官帽上为何有两根长帽翅”一事做了解释说明:相传在宋朝建制之初,端坐于朝堂高处的太祖赵匡胤在听政议事的过程中,发现时不时地就会有官员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对一些问题议论纷纷,有时候他们还会在凑近耳语的期间偶尔拿眼睛暗暗瞟一眼皇帝,这不禁令宋太祖认为某些臣子有时候并不是在论政、争执而是在非议自己

为了消除朝臣们那种令人不悦的“凑近私语”现象,宋太祖冥思苦想,最终决定了要在朝臣们的官帽上添加2根长长的帽翅,而且规定每根帽翅竟要长达1米左右这样颇为夸张的“长翅帽”戴在朝臣们的头上之后,那群惯于交头接耳的臣子果然无法凑近彼此,于是就再也不能胡说乱讲、议论纷纷了。

说句实话,大宋朝臣们头戴那种造型夸张的长翅官帽并不利于行走和队列,只要戴上这种官帽,朝臣几乎时时都要当心自己的“长帽翅”有没有碰触到别人的脸部和肩膀,会否给他人带来伤害与不便。为了能够与朝臣们同心同德、拉近距离太祖赵匡胤甚至要求自己也要在上朝时戴上同样的帽子,以充分彰显其甘为表率、愿意亲近臣子的思想和态度

结语

古人重视穿衣戴帽的细节是因为一个人穿什么衣、戴什么帽不仅彰显了个人的仪表之美,更是其财富实力与身份地位的一种表征。而且在很多种情况下,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目的和偏好亦左右着古代帽服衣饰的风格和样式,同时也一并折射出古代君权思想对物质文明所施予的独特影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辅佐了顺治与康熙的孝庄,可为何两位皇帝对待她的态度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康熙的眼中,孝庄却是一个慈祥的人,对自己的权力还有生活上都有很多的帮助和照顾。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来讲讲为什么顺治帝与孝庄太后的联系为什么不好,清朝的四大疑案大家都知道,有两件事情是顺治时期的,一个是太后下嫁,一个是顺治出家。而太后下嫁这件事情的主人公就是孝庄和多尔衮。因为满人有在兄长伤

  • 陈桥兵变:赵匡胤自导自演的完美戏,为何当时无人敢反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同样担任枢密使,拥有调兵权的宰相魏仁浦,在权力上已经高于了另外两个宰相。虽然范质和王溥也有参与枢密的权力,但是宰相班子里再加一个王著,那权力是否还能平衡,确实是个问题。另外侍卫亲军主帅李重进虽然被调往扬州,但是副帅韩通还是使相,在资历和地位上,同样比赵匡胤高,所以记得有史料记载,赵匡胤虽然和韩通

  • 每日名言 | 王夫之: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宋论》《读通鉴论》等。此句意思为,无论是诗歌还是长篇幅的文字,都是以立意为主。 编辑:王志中 审核: 张晶晶来源:学习强国太原市数字健康保障中心 点击“转发”分享精彩内容

  • 多尔衮甘心把皇位让给小屁孩,孝庄只是幌子,多尔衮还有小算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现在很多观众从各类电视剧中认为多尔衮和孝庄之间有私情。所以有很多当代后人认为,当初原本该继承皇位的多尔衮,在之后是因为和孝庄之间的感情太浓,所以从政治杀戮的角度出发,想要保护孝庄及其子嗣,因此而不得不远离皇位。历史当中的多尔衮没有登上帝位,真的是为了孝庄母子考虑吗?其实历史上的多尔衮也有自己的小

  • 皇太极娶大玉儿姑侄三人,独宠海兰珠一人,无视有才华的孝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皇太极当时已经娶了博尔济吉特家族中两位女性,第一位是大玉儿的姑姑,第二位就是大玉儿,加上海兰珠就是有姑侄三人了。虽然如此,但是海兰珠却比自己的姑姑、姐姐更受到皇帝的宠爱。在崇德二年的时候,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这是皇太极的第八子,皇太极还为了这个皇子发布了清朝的一道大赦令,这是清朝建国以来的

  • 这位宋将青史留名却鲜为人知亲手困死金国皇帝一雪靖康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靖康之变简介,靖康纪闻,靖康通宝图片

    靖康之耻曾梦魇般折磨着南宋的君臣百姓,南宋大将岳飞曾发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感叹。而岳飞壮志未酬身先死,一句莫须有的罪名被自己人给灭了。宋高宗联手秦桧除掉了岳飞,令亲者痛而仇者快。岳飞死后,岳家军自然解散了,英雄泪洒满血染的战袍,当年叱咤风云的宋朝勇士个个心痛不已,北伐金国,直捣黄龙

  • 他是乾隆最长寿的儿子,因缺陷无缘皇位,一生平安喜乐,活了87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永璇淑嘉皇贵妃是所生。他有先天残疾,一条腿跛了,而不是像《如懿传》中所说的那样在骑马时摔断了。由于这样的缺陷,他也被排除在王位之外。不过,这对他来说也不是新事。相反,由于这些缺陷,他的生命是安全的。因为他天生残疾,按照皇室传统,自然不是太子的候选人,所以不会成为其他皇子的威胁,深宫的各种权力争夺战不

  • 这个被继母虐待的孩子,40年后成为明朝的催命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大小姐被笞刑,清朝虐待孩子的案例,嘉靖年间的虐童案

    011559年,一个婴儿诞生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一个小部酋家里。这个婴儿就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小努尔哈赤从出身上来看也算是将门之后,他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原为元朝万户,于明永乐三年应明成祖朱棣招抚,封授建州卫指挥使,随后一路升官做到了右都督。努尔哈赤出生的重要性,要待几十年后才逐渐显现出来

  • 康熙年间,皇帝为何不去接洗了厕所被害的容妃呢?皇帝心里的痛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这样一个贤惠的女人也深受康熙的青睐。正常的轨道应该是喜欢和享受幸福直到结束。不过,容妃的轨迹有偏差。究其原因,是容妃干政,阻止康熙废太子,包庇红玉。不说红玉,就说这个阻止康熙废除太子,就单单凭这个,它也触动了康熙的霉头,皇帝康熙想要废除。当着众亲王兄弟的面,容妃大喊:孝太后有诏书。不允许康熙

  • 这个没有子嗣的明朝皇帝为了续香火居然想娶一个孕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明武宗朱厚照风流好色,养了无数美女供他淫乐。一个叫豹房的所在,就是他养美女的地方。那些美女可谓五花八门,既有教坊司的女乐、高丽美女、西域舞女、扬州少女,又有妓女和寡妇。可是他好像没了生育能力,虽然天天临幸,却未能把任何一个女人的肚子搞大。现代人30岁还没孩子,一定是正常现象,不少30岁的人还没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