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是战国宫斗狠角色,白居易诗中的蛇蝎美人

她是战国宫斗狠角色,白居易诗中的蛇蝎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91 更新时间:2024/2/20 9:06:10

楚国君主楚怀芈槐的宠妃——郑袖,是个大美女,以阴险恶毒、工于心计著称于世。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句:

“劝君掩鼻君莫掩,

使君夫妇为参商。”

所用“掩鼻”典故即源于郑袖,用来形容进谗离间。

《战国策》记载:“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

说的是:

魏王送给楚王一个美女,楚王非常喜爱,夫人郑袖得知楚王宠爱魏女,于是就表现出对这个魏女相当有好感,只要是魏女喜欢的衣服或珍玩,郑袖就会拱手相送,寝宫里边的卧具,魏女看好哪件,郑袖会毫不犹豫献给魏女。

郑袖对魏女的爱远超楚王,楚王大为感动地说:

“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郑袖听了这话,知道楚王已经不怀疑自己嫉妒吃醋了,于是就找到魏女对她说:

“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

“大王虽然非常欣赏你的美貌,可是他并不喜欢你的鼻子,以后你面见大王的时候,一定要用手遮掩鼻子。”

十个美人九个傻,魏国美女想都没想,就相信了郑袖的话。

于是和楚王见面的时候,“掩鼻”成了魏美女的招牌动作。

楚王很疑惑美人的这个小动作,于是就问郑袖:

“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

“魏女见了寡人就遮掩鼻子,这是为什么呢?”

郑袖回答说:“臣妾知道这是咋回事儿。”

楚王说:“没事儿,就算是再坏的消息,你也一定要告诉寡人。”

郑袖撇了撇嘴说:

“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

“她好像是讨厌大王身上那股味!”

原来楚王患有狐臭,听了这话,楚王勃然大怒:“这娘们儿胆儿肥啦!”

于是下令,割掉了魏女的鼻子,以此惩罚她对楚王的大不敬。

所谓的“眼见为实”,害了多少人!

注:正史中,郑袖并不是“郑国公主,子兰之母”,请不要把电视剧当成正史。

更多文章

  • 成化难兴(六章)商辂被明英宗贬为平民,为何朱见深重新启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商辂在明朝历史上非常有名,而且是我们历史上少有的“三元及第”的状元,再加上当时的内阁首辅彭时也是状元出身,所以有的历史爱好者戏谑称之为“状元内阁”。商辂是浙江人,早在明宣宗宣德十年的时候已经是乡试的解元了。后来他在明英宗正统十年又赴京参与了会试,先后取得会试和殿试第一的成绩,被朱祁镇钦点为状元。这是

  • 唐高宗天生就是当皇帝的命他一岁时写了一个字最终一语中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嫡子,也就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儿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长子李承乾幼年时天资聪颖,惹人喜爱,唐太宗即位后,就把他立为太子,当年刚刚八岁。李承乾逐渐长大,品行不端,对父亲阳奉阴违,腿脚还有点毛病,走路时看着有点瘸,这令唐太宗感到十分遗憾。有一

  • 明仁宗朱高炽正值壮年为何突然驾崩?是疾病缠身还是被儿子所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八日,也就是朱高炽继位的第十个月,他突然病重,次日就驾崩了,时年48岁,从疾病发生到离世仅一天。不止是文武百官,就连后世的人们都认为明仁宗的伤很是奇怪,前一天他还能照常处理政务,身体也并无任何异常,结果第二天就病倒了,病情还十分严重,又过了一天,干脆直接驾崩了。据记载,

  • 她怀着仇人的孩子6个月,成吉思汗却没有责怪她反而更加疼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吉思汗幼子简介,成吉思汗只有4个儿子吗,成吉思汗的前两个孩子

    孛尔帖小时便受人喜爱,性格随和,所以很快就给他们两定了娃娃亲。可是,在回家不久,乞颜部发就生大乱,成吉思汗差点被杀害,幸好一位老人帮助他才得以逃脱。之后,成吉思汗便一心想重振乞颜部的雄风,刻苦努力,乞颜部才慢慢好起来,孛尔帖也准备嫁过去了。不过当时的蒙古仍然很混乱,抢婚是当地的特色。这里就不得不提一

  • 唐玄宗是因为戏子的一句话,才同时罢免两位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宋璟(663年—737年)于是,名相宋璟出场了。宋璟此时的职务是广州提督。他为人刚正不阿,他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如唐初的名相魏征那样大,可他那种嫉恶如仇、敢于直言的性情和魏征简直是如出一辙。宋璟刚出道时就到处得罪人,而且谁的权势大他就得罪谁。所以宋璟一开始在仕途上混得并不顺利,他先后得罪了武三思和太平公

  • 唐玄宗错贬一员大将,为安禄山清除了一块“安史之乱”的绊脚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晚年宠信乱臣贼子,直接导致了祸国殃民的“安史之乱”,大唐帝国从此一蹶不振,昔日的盛世辉煌不复存在。唐朝时期,曾在安西、朔方、范阳等军事要塞之地,设置了十大节度使,安禄山就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十大节度使当中,安禄山不是势力最大的。当时实力最强的,当属河西、陇右、朔方、河西四镇节度使王

  • 太多人只关注范成大的诗,却不了解他的人,铁骨文人一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01继位的第二个月,被誉为“南宋最强皇帝”的赵昚,就迫不及待地召主战派老将张浚入朝,共商恢复河山大计。随后,孝宗搞了一系列大动作,比如为岳飞平反昭雪,逐渐将被贬谪和罢免的主战派大臣平反复官,重用主战派,以陈康伯为左相、史浩为右相,以张浚为枢密使,都督建康、镇江、江州、池州和江阴的兵马,紧锣密鼓地做着

  • 听了官员妻子这句话,朱元璋突然醒悟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末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滕德懋任职浙江行省掾,同时镇守台州。明朝初年,滕德懋投奔了朱元璋,最初为丞相府椽史,曾跟随明军征讨陈友谅。《吴邑志》记载:“滕德懋,字思勉……德懋素善刀笔,一时文移多出其手,已而从征伪汉有功,除知信州……赞昼勤劳,庶务咸理……卒,有墓在西山,有碑。”滕德懋征讨陈友谅有功

  • 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时期的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是一段怎么样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唐玄宗李隆基一心想仿效唐太宗,也做一个英明的君主。即位以后,唐玄宗励精

  • 唐玄宗李隆基爱吃“胡食”?他的餐桌上还有哪些美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玄宗李隆基简介资料,李隆基最喜欢吃什么,李隆基和唐玄宗谁厉害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超级吃货,盛唐时期,专门满足李隆基口腹之欲的御膳房——尚食局规模庞大,一名主管,一名副手,负责食疗保健的“食医”四人。唐玄宗比较喜欢西域口味的饮食,《旧唐书》记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这里提到的“胡食”,就是西域风味的美食。其中的“胡饼”,是唐玄宗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胡饼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