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明朝到民国末年,山陕商人在合作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黏性

从明朝到民国末年,山陕商人在合作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黏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84 更新时间:2023/12/31 2:17:27

明清时期,不论是山陕商人的合作联系,还是山陕会馆这一山陕商人合作的正式制度,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依靠着非正式制度而建立。

因此,关公化等非正式制度内化为山陕商人思维与行动的精神动力,长期影响着他们日常的思想认识和行为选择,约束两帮商人合作制度的变迁。

01

文化传统的渗透

文化传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解释,提供了一种道德和认知的框架,规范了人们的行为选择。在社会生活中,文化传统通过决定个体的自我认同和其在社会中角色定位,进而决定着个体的行动偏好。

因此文化传统在制度变迁中是一种内生变量,甚至可以决定行动者的行为。在这种文化传统的作用下,人们可能会由于心中的人生道德,在不受外界约束的情况下约束自身行为,甚至放弃个体的经济利益。

由此可以认为,“文化在决定社会制度结构的形成,在导致制度的路径依赖和阻碍制度成功建立方面具有新的的理论和历史意义”。

格雷夫在对热那亚和马格里布人的研究中,发现了文化传统对其制度演化路径的影响。关公文化是山陕商人共同的文化基因,在山陕商人的合作历程中,占据了十分新的的地位。

因为山西是关羽的诞生地,而相传陕西是关羽的改姓之地,在地域上关羽和山陕两省的商人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作为山陕商人合作的非正式制度,关公文化寄托着商人们对于家乡的思念,关公忠义仁勇的品格完美匹配了商人们异地经商的需要,因而成为了山陕商人合作的精神纽带。

从本质上说,关公文化是山陕人民通过代代相传的熏陶,潜移默化形成的共同的文化信仰。

这种自古以来长期形成的信仰具有相对稳定性,渗透于山陕商人合作的方方面面,在发展中不断自我强化,很难进行变迁。

关公文化在山陕商人内心的强化主要是通过山陕会馆的祭祀活动。

山陕会馆其实一直是封建商会组织,宗教祭祀活动是山陕会馆活动的新的组成部分。有的山陕会馆会被当地人称为关帝庙,甚至因为对关羽太过崇拜而从会馆转变成关帝庙。

也有一些会馆本身就是在关帝庙的基础上改建的。如据史料记载,为了祈福求财、祐神免灾,“山陕客商在会馆大殿中供奉关云长塑像,在大殿内祭祀神像,雇请和尚、道士看守会馆和义园”,山陕会馆成为山陕商人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山陕商人还为关公创立了一些特殊的日子,分别设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为接武财神日、关公诞辰日和祭关公日,并在这些日子里大演关公戏,形成了一种民间习俗。

这种固定的节日庆祝代代相传,使关公信仰更加稳定,并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山陕商人类似关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选择。正如孟祥荣先生所言:“关庙、神像、戏曲、小说,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存在着的。关公崇拜的盛行,离不开这些有形的东西。”

山陕商人把对关公的崇拜通过建神庙铸神像的方式表现出来,从中可以看出,关公文化如影响了山陕会馆的建立和发展。

同时,山陕会馆也强化了商人们对于关公文化的信仰,它们的相互加强就使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容易被惯性地锁定在原来的路径之中。

另外,文化传统中的习惯、习俗往往来源于实践,很难孤立地传递给不属于该文化的人们。

因此山西商人和陕西商人如与其他商帮合作,就容易因为文化的不同遇到种种困难而难以达成。

比如说徽商,它是明清时期非常新的的商业集团,有过非常繁盛的时期,他们和山陕商人的经营地也多有交叉,明明可以强强联手,却没有形成广泛的合作。

究其原因之一,就是文化传统的不同。徽商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聚族而居,以壮大宗族势力为使命,即便是要外出经商,往往也是在商铺初具规模之后,其他族人跟随而至,不断维系和巩固宗法制度,并不重视乡土联系。

山陕商人则更注重以地缘联系为基础的人际联系形态,形成一种“拟家族”式的乡土观念,在商帮内部形成和谐牢固的联系。

因而山西商人和陕西商人在异地的经营中,与其他商帮的商人很难达成合作。面对激烈的竞争,只会因为共同的文化传统而与彼此合作地愈发紧密,以致在制度变迁中进入路径依赖。

02

重义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非正式制度的新的组成,传统的价值观念会影响制度路径的选择。一般来说,价值观念包含于文化传统之中,但是明清山陕商人合作的价值观念有一个特别之处导致了其合作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那就是重义,它是非正式制度黏性阻滞的一大成因。

重义在秦晋两帮商人的主观信念中根深蒂固也是源于关公文化。众所周知,关羽是重情重义之人,在历史上,他对主公刘备一片忠心,与好兄弟张飞亲如手足。据《三国志》记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关羽为了效忠主公,不仅可以舍弃荣华富贵,甚至愿意舍生取义,牺牲生命,是忠与义的杰出代表,引得了后人的无限推崇。

山陕商人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他们的勇于开拓和经营有方,更离不开他们坚持遵守职业道德。

作为信奉关公文化的山陕商人,也会学习关公对兄弟的重情重义,在外地经商的时候相互帮助,并不单纯追求商业利益。

这种价值观念,不仅体现在做生意的时候对消费者讲求诚信、遵守契约,也体现在山陕商人的合作中,守望相助,讲求义气。

首先,关公文化作为山陕商人的共同文化基因,成为商人们构筑地缘和信仰共同体的媒介,双方建立起了彼此都认同的职业共同体。

在经营的最初,山陕商人为了在外地树立心灵的依托,将关羽塑造成了地域神,借助其对晋陕商人的号召力,认识到山陕两省亲如一家,同气连枝,两省的人民互为彼此的知己,应该成为相互合作的朋友。

在这个基础上,商人们发出“既为山陕之人,应预山陕之事”的号召,倡议山陕商人精诚团结,患难与共,群策群力,从而在协作的基石上更深一步地加强了地缘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进而增强了商人们对山陕会馆组织的依赖。

所以从价值观念来看,作为共同体的山陕商人,即使合作绩效降低,也一定会以义为先,以加强合作为先。

所以山陕商人的理念一直是个体价值要依附于群体价值,他们的群体意识与近代资本主义对个体价值的追求是有冲突的。

此外,山陕商人的合作也源于最初起步经商时资金的缺乏或面对与其他商帮进行激烈竞争的需要。在没有资金的窘境下,一方面,官贷的归期过于严格,另一方面,民间借贷的利益太高,山陕两帮的商人不得不相互借贷筹措资本,或是合资经营,进而共同致富、共担风险。

乾隆年间,有一位叫贾有库的陕西商人,由于个人资金不足,联合山西商人张鸾,两人共同出资一万两,从新疆阿克苏买玉石运到苏州贩卖,一年后,他们合营的资本规模就达到了两万三千两。

又如乾隆年间,四位陕西商人加一位山西商人,共同出资一万四千两,也去阿克苏采购玉石后运往苏州售卖。

这些资金的往来加强了商人们的合作联系和人情联系,虽然容易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弊端,但是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也使两帮商人彼此之间更加信任和依赖,从而不断加强合作,造成制度的锁定。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年迈眼瞎,临终前依旧霸气十足,竟然敢叫“太阳站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临终前喊四个字,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电视剧,我的祖父朱元璋

    他在我们历史上的名声毁誉参半,总的来说,作为颇具传奇色彩的开国之君。他对明朝社会的发展贡献颇多,对我们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史籍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少贫家亡未闻书香,智勇聚义名冠天下。他以低微的出身登上最高统治者的位置,是我们历史上真正的“农民皇帝”。在他30年的统治期间,我们再次统一,传统文化复

  • 武则天有一天赋,李治看见后眼睛都直了,难怪她能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杨氏有三女,只有这个二女儿性格倔强,知道护着母亲。她叫武珝,以后她还会给自己改一个名字,叫曌,想必这个名字大家很耳熟吧,她就是中国史上唯一的一位明正严顺的登上皇帝位的女人。不过,现在的她还是个小姑娘,只能努力想办法保护自己的母亲好姐姐而已。因为长得美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声在外,后来太宗皇帝也听说

  • 谈宋代女性头饰设计,以及它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女性头饰设计延续前朝的风格,又在宋代这一特定的时代,发展出独有的风格魅力,在传统头饰的基础上,在宋王朝内部及外部各种环境的影响之下,宋代女性头饰体现出了其独特的风貌特征。其形成和发展既是前朝文化的积淀,又是当时各个阶段相互影响的结果。一 、传承与改变中的北宋初期女性头饰设计这一时期的女性头饰设计

  • 唐代有种“谜”样的明目囊,至今无实物出土,它留下一个千古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在唐代典籍 《封氏闻见记降诞》中,曾经存在这样的记载,称:“ 唐玄宗开元十七年,丞相张说遂奏以八月五日降诞日为千秋节,百官有献承露囊者”。意思就是说,在唐玄宗开元十七年的时候,丞相上奏祈求将八

  • 宋代如何外交?朝贡有哪些讲究?为何“厚往薄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朝贡制度在我国古代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即已出现了朝贡制度的萌芽与雏形。那么宋朝的朝贡制度是什么样的呢?建立朝贡联系的地方由于宋、辽、金的综合力量都比较强大,因此三个地方周围都汇聚了一些朝贡国。为了重拾在辽、金政权面前丢掉的尊严,宋代在对外交往中以牺牲我国古代经济利益为代价让所谓的“朝贡国”

  • 在南宋,史称淳熙四先生之一的杨简,是怎样的理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官场杨简,字敬仲,南宋庆元府慈溪(今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他为官时间虽长,但多为小官和无实权之散官。淳熙三年(1176),杨简三十六岁,任绍兴府司理(判官、掌讼狱)。他亲临讼狱,“端默以听,使自吐露”。绍兴为陪都,台府鼎立,官吏极尽承媚之能事,而杨简“中立无颇,惟理之从”。一府吏触怒某帅,帅

  • 《唐朝诡事录》全程高能,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难测的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长安红茶》原本是一种非常安静的茶饮,是文人雅士相会的玩乐工具。因为她与一位公主(岳丽娜饰)有亲戚关系,被人利用,大大夸大了她的用心,使她成为毒害人的精神毒药,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敛财、操纵人心的工具。.无论是迷人的童话美人,还是恐怖的猛虎,都不过是幻觉,都是为了掩盖真相。袁莱(姚安濂饰)犯下了贪婪

  • 崇祯伤后,一位小商贩“盯”上了他的遗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堂堂明朝皇帝朱由检竟然自缢在这棵歪脖子树上,被发现时,他披头散发,衣物上还打着补丁,只剩右脚的一只红鞋,另一只早已不知所踪,这样的景象为这片土地更添悲凉。一代皇帝的遗骸就这样在风中暴露着,迟迟没有人处理,最后竟然被一个小商贩“盯”上了。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位皇帝落得如此落魄的结局,逼得他走上了自我了

  • 古代人物雕塑,白居易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白居易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其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明朝最邪门的机构,官员见了直哆嗦,锦衣卫见了绕道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最厉害的内阁班子,明朝锦衣卫贺世忠,明朝王爷能当锦衣卫吗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加强皇权、驾驭朝野的太祖之策在明朝期间,封建皇权发展到了巅峰阶段。明太祖朱元璋直接废除了存在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把所有活都揽在皇帝身子,由皇帝一个人干,集所有治国治军大权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