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629年,崇祯被一个乡巴佬耍的团团转

1629年,崇祯被一个乡巴佬耍的团团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63 更新时间:2024/2/8 17:46:40

01

比起天空那炎炎烈日,更让崇祯皇帝心烦的,是有司衙门呈上来的一道折子。

大明王朝的烂摊子让他早已焦头烂额,可在这节骨眼上,居然有个名叫李世选的农民来向他要官儿!

没错,明目张胆地要,且要的还不是小官,要封侯拜相讨爵位!

事情的来龙去脉,奏折上写的甚是明白——

徽州绩溪县农民李世选来到京师,求见皇帝。

按说,一个乡野村夫想见皇帝一面,难如登天。但这个农民却非一般人物,自称是开国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的十世孙,手中还攥有太祖皇帝朱元璋的一件遗物。

那遗物是一封御笔书信,需崇祯皇帝亲自开查验。

甫一打开,崇祯当场惊愕得瞠目结舌——

02

“敕赐皇亲外孙李盛庆,尔祖善长因国事罚贬去守龙关,二百一十六春为民,依数满我封。

此旨到京,见主开拆。复忠臣勋爵护国,永远世世不忘。

刘、李、徐勋臣,保障我为主,收伐陈友谅,天下俱服。十大功劳,秋毫无犯。

洪武二十三年出给李盛庆收执。”

从这封书信内容来看,说的都是大白话:

刘伯温、李善长、徐达等助我平灭陈友谅,一统天下,功勋赫赫。但李善长因国事被罚,去守龙关(被斩了)。我,朱元璋,特给外孙李盛庆留下圣旨一道。准其后人于216年后前往京城,找皇帝开拆,恢复李家勋爵之位…

按道理,出身草根的朱元璋写出这么个不伦不类、文词不通的书信,完全是有可能的。

当年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巩固皇权,将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宿将屠戮一空。

洪武二十三年,76岁高龄的韩国公李善长卷入胡惟庸谋反案,满门尽诛。

但他的长子李祺,则侥幸躲过一劫。

因为,李祺娶了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身为老爹,朱元璋自然不能让亲生女儿守寡。

故此,李祺只是被罢官,带着儿子一起被流放到绩溪县,为李家留下一脉香火。

而这位要求面见崇祯的李世选,正是朱元璋当年那被贬为民的外孙李盛庆的嫡系子孙!

这般周折,堪称奇闻,崇祯一时也难以决断,翻来覆去地琢磨犯嘀咕:

如果真将这个来历不明的李世选封为韩国公,万一是骗子怎么办?岂不让天下人笑掉大牙?

可世上会有如此胆大包天的骗子吗?敢拎着全家乃至九族的脑袋,明目张胆来骗朕?

如果断然拒绝,万一这封信真是太祖手谕,那我可就成了忤逆不孝之人,是对太祖皇帝的大不敬;世人更会耻笑我吝啬抠门:

堂堂一国之君,竟连祖宗圣旨都不认。民间对朝廷的信任,又从何谈起?

陷身进退两难之境,崇祯最终决定,将此事交由内阁调查处理。

03

然而,调查这样一桩百年奇案,谈何容易?

几个月下来,负责查案的大臣也分成两派:主真派和定伪派。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主真派认为,李世选呈送的御笔书信是真的,理由有三:

第一,从物证来看,这份书信所用的材料,如纸张、墨迹和印章都古朴陈旧。这些物件,仓促之间难以作假。

第二,李世选外表憨厚。老实巴交,“其人亦田野村朴,不类诈伪者”。但这一条很扯淡,哪个骗子会把“骗子”两个字刻在脑门上?

第三,调查组到李的老家绩溪县明察暗访,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这事。而且绩溪县令也证实,一上任,就听说了李家的家族传奇。

由上诸条理由可断定,此事的真实性勿容置疑,皇上不能再令忠臣之后寒心呐!

相对于主真派口头上的大义凛然,定伪派则显得比较务实。他们注重事情的证据和逻辑,摆出的理由也更具有说服力:

第一,经调查李善长的家谱得知,李氏家族中只有他的长子李祺做了朱元璋的女婿,与临安公主生育有两个儿子。

一个叫李芳,一个叫李茂。

那么,信中提及的皇外孙李盛庆,又是何许人也?是从哪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李祺真有第三子,那也绝非临安公主所出。如果不是公主亲生,朱元璋啥时候变得这么慈祥可亲,会给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李盛庆写一封亲笔信?

第二,依据当时习俗,即使没有家谱延续,给同一辈人起名或三字或两字,总之都是相同字数,而且寓意一致。

李芳和李茂,明显都有个“草字头”。如李祺后来又有所生,也该是个带草头的单名。

那么,这个李盛庆是个什么鬼?

第三,此信写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1年)。216年后让李家后代进京,应该是在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

既然李世选生活贫困窘迫,为什么讨要爵位的时间比规定晚了20多年?

握着这么大一个聚宝盆,却甘心吃苦遭罪这么多年,说不过去啊。

针对这些疑点,李世选只是坚称自己乃忠良之后,却面红耳赤说不出个所以然。因此,定伪派便有了这样的推定:

所谓太祖亲笔信,不过是一场惊天骗局!

一定是这样的:

李世选的祖先事先准备了这么一封信,并在当地宣传造势,哄抬门楣。等到李世选这一代,他自己也把这个骗局当真了,遂冒天下之大不韪,屁颠屁颠骗到皇上这里来了。

04

由于朱元璋当年对功臣杀伐太重,无论当时还是后世,民间一直在为李善长鸣冤叫屈。

即便定伪派言之凿凿,但从感情上,世人更偏向于相信这道御笔亲书是真的。

谎言重复一千遍,也就成了真理。而民意一旦绑架真相,将会掀起舆论的惊涛骇浪。任何质疑的呼声,都将被拍打得粉身碎骨。

鉴于时局动荡,面对舆论围攻,崇祯也不敢擅自将李世选处斩。

没过多久,辽东危急,关中的李自成张献忠又揭竿而起。崇祯自顾不暇,便下旨将李世选暂且关押。

这一关,就是漫长十年。

及至1640年,刑部官员上书曰,无论李世选是良民还是骗子,都已经蹲了10年大牢。既然悬而未决,倒不如将他放了,也可彰显朝廷宽仁之心。

崇祯帝寻思片刻,是这理儿,那就放了吧。

就这样,蹲了10年大狱的李世选总算得以重见天日。

四年后,崇祯自缢煤山,大明覆灭。李世选再想找人要封官,恐怕得到地下去了…

05

不得不说,泱泱大明,堂堂一国之君,居然被一个乡下农民耍得团团转,这在华夏千年的历史上当称奇闻。

在开朝之初,为了子孙皇位永固,朱元璋处心积虑,不惜网罗罪名,大肆屠杀十几万旧部元勋,在民间早已声名狼藉。

而有人花费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布一个骗局,最终骗上门来,倒也不足为怪。

据说,如今文物造假做旧,有人就会将新物件埋入地下,或存放于老宅空屋几年,甚至几十年,使之浸染陈旧之气。等发掘“出土”,那就是妥妥的老古董。

敢情,这招都是几百年古人玩剩下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二百多个子孙没一个败家子!其教育方法就隐藏在曾国藩的书信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王朝晚期,曾国藩在朝中的地位最高、权力最重,在位长达二十年,曾常年在外统兵,每天经过他手里的银钱不知有多少,几乎随时都可以喝兵血自肥,而且所冒的风险极少,但是他却对僚属宣誓:“不取军中的一钱寄回家里”,而且是数十年如一日无违誓言,去世后只给家人留下了两万两银子,除乡间的老屋外,在省中未曾建造一间

  • 1385年,一农民找朱元璋要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儿时玩伴来找他,朱元璋找大老婆,朱元璋娶妻顺序

    皇帝一十八年冬,百官筵宴正阳宫。大明日出照天下,五湖四海春融融。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根,常被认为是没文化的皇帝,不过从其留下的文化作品来看,朱元璋并非胸无点墨之人。比如上面这首诗,便是洪武十八年宴会群臣时所作。就在这一年,还发生了一桩奇闻,看似荒诞不经的,却也凸显了朱元璋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它所带

  • 魏忠贤临死前说了一句话,崇祯死活不听,结果明朝迅速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有一个人很出名,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那个人是一个大贪官。不管是从什么地方知道魏忠贤的,对他的印象都不会很好。因为他曾经仗着自己的势力到处去欺负别人,还陷害好人。所以当时很多人都受不了这个人,只是又没有办法而已。所以到了最后他死的时候很多人是十分高兴的。把他逼死的人就是当时刚刚上任不久的皇帝了。这

  • 乾隆登基以后,有一天问手下大臣“我出生的时候,是谁给我接的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马上命令大臣把王妈妈找来,对她说今天要重重赏您,只要您说出口的,要什么就奖赏您什么!”听到乾隆皇帝的话让立在旁边的王妈妈害怕起来,她知道皇帝的出身不是随便能说的,当初接生的时候就有说法。现在被逼无奈说出来,不过就是为了保命而已,如今皇帝如此说,自己哪里敢要什么东西,只立在那诺诺的不敢张口。见到王

  • 为什么有的哈萨克斯坦人把成吉思汗列为自己的国家英雄或祖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吉思汗算不算中国王朝,成吉思汗哈萨克语版,成吉思汗是中华民族人吗

    根据成书于15-16世纪初期的相关史籍如《成为胜利之书的选史》(Tawarikh-iguzida-inusrat-nama)等材料透露,哈萨克汗国君主的谱系脉络的源头是术赤的第十三子秃花帖木儿(Tuqa-timur),他的后人兀鲁斯(Urus)正是哈萨克汗国始祖克列汗(Kiray)的祖父。因此,在部

  • 乾隆下江南来到江苏常州有名的天宁寺 有人偷偷地和乾隆说:“皇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江苏常州有一座天宁寺非常有名,有一次乾隆又带着宫女和太监去天灵寺小住,“你们听说了吗?住持他有妻子。”有几个小太监三五成群地说着主持的八卦,“不可能吧,主持他是出家人,出家人怎么会有妻子?”另一个小太监说道,造谣八卦的那个小太监。看见没有人相信他不服气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还听说他妻子就在这天宁寺里

  • 朱元璋的谋臣朱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朱升自幼勤奋好学,曾拜陈栎、黄泽等名儒为师,四十五岁时考中江浙行省乡贡进士第二名,因当时家中亲人去世没有出来做官。三年后,朱升守孝期满,被封为池州路儒学学正,两年后前去上任。按照当时的规定,学生的一日三餐由各地儒学的学田供给,池州路儒学的学田收入颇丰,但大部分被官吏侵吞,学生每天只能吃一顿饭, 无法

  • “就没有人管管这些专家了嘛!”河南农民的乾隆真迹,被专家以17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从何时起,全国掀起一场鉴宝热。家在河南的老农朱云就特别喜欢看这类的鉴宝节目。每次见到那些靠着传家宝致富的人,朱云也很心动。再想到自家里也有一个世代相传的宝贝,朱云便想跟电视里的那些人一样,拿到专家那鉴定鉴定。就算不是真的也无所谓,就纯当带着家里的宝贝去旅游了,但若是真的,他便发大财了!2009年

  • 6岁女童给乾隆女儿做伴读,却被乾隆一眼看中,统领后宫54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伴君如伴虎”。封建社会,皇帝的决定能轻易改变一个人的未来,在这个命运无法自己掌握的年代,无数红颜香消玉殒,女子从来都是生如浮萍,命不由己。然而,在清朝年间,有一位女子,6岁便给乾隆女儿做伴读,被乾隆皇帝一眼看中,后扶摇直上,在波谲云诡的后宫中成为一国之母,统领大清后宫54年,受万人尊敬。那么,这个

  • 6颗人头落地后,朱元璋看到了7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01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的一天,太祖朱元璋发火了。惹他大怒的,是工部尚书呈上的一份密告。所谓密告,等同现在的举报信。话说朱元璋登基后,推出一种新的举报形式,叫“风闻言事”。这种玩法很有意思。不需要亲眼所见,也不需要偷拍,录音,啥证据都不要,只要你听说谁谁谁收钱了,受贿了,作风不正瞎扯淡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