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秘悬泉置:大汉朝的“官方招待所”见证了怎样的丝路繁华?

探秘悬泉置:大汉朝的“官方招待所”见证了怎样的丝路繁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581 更新时间:2024/2/25 15:01:48

三十多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一座沉睡河西走廊沙漠中两千多年的汉代邮驿悬泉置重回人们的视线,茫茫戈壁上它曾见证了无数汉朝与西域各国往来的珍贵历史,也对丝绸之路的通畅起到重要作用。

悬泉置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座规模较大的官方驿站,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驿站遗址于1987年首次发现;199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迄今为止,是我国发现并保存最为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驿置机构。2014年,包括悬泉置遗址在内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悬泉置遗址位置图。

▲悬泉置遗址地形图。

▲悬泉置遗址图。

两千年前的驿置是如运作的,又发挥了哪些功能?作为当时规模较大的官方驿站,它如何见证丝绸之路当时的繁华?近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俊民接受“道中华”专访,就此进行解读。

记者:悬泉置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座规模较大的官方驿站,迄今为止,是我国发现并保存最为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驿置机构,驿置机构在古代是一种什么样的机构?

张俊民:悬泉置在汉魏时期为一驿置机构,位置在甘肃的西北部,是汉代敦煌到长安丝绸之路上规格最高的接待机构之一。丝绸之路主干道是从长安出发,悬泉置是从玉门西南到敦煌中间的一个站点。

▲悬泉置遗址发掘前的地貌。

▲1990年发掘现场。

置本身具有骑置功能外,还在置与置的中间点有一个骑置,置、骑置除有亭的功能之外,还在骑置与骑置、骑置与置之间有亭。已知汉代效谷县的驿路有置二、骑置四,以图表示为:

▲邮驿机构图。

经过对悬泉置汉简的研究,可以确认悬泉置是汉代规格最高的驿站,类似的驿站在敦煌郡有九个(已知五县三置),酒泉郡境内共设有十一处驿置,总里程达694汉里(约合289公里)。

记者:在丝绸之路上类似悬泉置这样的驿置机构应该很多,那悬泉置地理位置有怎样的独特性?

张俊民:交通犹如血管,邮驿如帝国之血脉!血脉的正流通,使国家政令得以传达、人员流动、信息传递、能量供给等。悬泉置也就是汉代交通线的一个接点。

悬泉置是敦煌郡的驿站。汉代敦煌郡有“厩置九所”,敦煌太守下发的一件文书,说敦煌郡在去往西域的道路上,“郡当西域空道”,类似悬泉置的驿站有九所。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敦煌郡有九个驿站,每个驿站大概有四十匹马。

▲敦煌郡五县三置。

通过悬泉置汉简,目前可以确定下来敦煌郡所辖九置中的八个:五县三置。上图是它们大概的位置。

▲唐代交通走图。

这是严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图考》的附图,悬泉置大概是在悬泉驿的位置,这是一条交通古道。遮要置大概也有一条路直接到冥安县(苦峪城)。

记者:悬泉置主要有哪些功能?悬泉置能否被称为汉代的“官方招待所”?

张俊民:悬泉置是汉代东西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上的官方驿站。它的主要功能是负责过往人员的接待政令文书、邮书的传递。通过悬泉置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取的简牍文书再现了驿站的布局、规模、人员构成与日常运作所需要的物资,养的驿马以及备的驿车供使用;过往人员如何接待、接待过程中配备的传舍物资,吃饭的标准,外事纠纷的处置等。

悬泉置汉简是悬泉置当时的档案文书得以保留下来的部分。汉代的“悬”字没有“心”部,写为“县”字,通过敦煌文书我们知道应该读“悬泉”。

▲悬泉置汉简。

繁荣鼎盛时期的悬泉置内部机构相当完备。最高行政长官是“丞”。丞之下分设几个不同的机构,具体负责仓、厨、厩、置,设吏员为啬夫与佐。置之管理范围之内,又有规模较小的骑置,效谷县有四个骑置,每个骑置有吏一人,日常用马三匹,一般工作人员三名。比骑置再小一些的是亭,悬泉汉简中所见亭名较多,是邮驿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如临泉亭、山上亭等。亭有亭长、亭卒,主要负责文书传递与人员往来的护送、接待。悬泉置为自身运营的需要设有分管住宿的置、养马的厩、做饭的厨,由啬夫、佐具体负责运作。为了完成迎来送往的任务,悬泉置配备有10辆左右的传车,40匹传马以及各类工作人员,如戍卒、官徒、邮人、御等。

▲悬泉置职官示意图。

悬泉置在地方行政管理上隶属效谷县。在效谷县境内,悬泉置的西侧还有一个规模与之相当的遮要置。置的建筑规模根据现有发掘情况,主体是一个50x50米见方的坞院,在西南角凸出一个30x30米见方的马厩区。坞院之内除办公场所之外,还有规格等级不同的传舍,用来为不同身份等级人员住宿。悬泉置汉简中可以见到上传舍、中传舍与下传舍,走马楼西汉简还有二千石传舍。

▲遗址功能分区示意图。(图片来源:腾讯网)

▲悬泉置遗址航拍图。

上面是1992年拍的航空照片,这里是悬泉置遗址的主体部分。遗址的平面图上可以看到东门、北墙、北墙的房屋建筑、发现墙皮题记的厕所,西南角有一个马厩,西南角还有一座烽火台。这是晚期的一座烽火台,2008年我去的时候,看到烽火台下面被盗墓者挖了一个大洞。烽火台是建在汉代文化层之上的,所以推测为西晋时代的烽火台。

▲悬泉置遗址中的厕所。

悬泉置是汉代东西交通大动脉上的官方驿站之一,是规格最高的驿站,主要功能是过往人员的接待,再就是公文、邮书的传递。人员的接待,主要给人员提供食宿、车马服务。通过相关文书的记录,我们可以具体考察悬泉置的服务对象:人员的来源地、吃了几顿饭、每顿吃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车、马情况。通过悬泉置的文书记录可知,过往人员的身份、往来方向、过往时间,每个传文书都要抄一份存档。

悬泉置另一个功能就是邮书传递,有人称“过书刺”,又有人称“邮书课”。邮书的记录大概牵涉到十多个方面:邮书传递的方向、邮书的种类、数量、发文单位、收文机构、传递时间、经手人、邮书保存状况是否完好,再就是传递过程是否达到标准。

悬泉置是汉代邮驿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悬泉置的功能性质决定了它首先是一个服务性的机构,传递文书,接待过往使者、官吏及其随行人员。从经济角度的盈亏来定,它不仅不属于盈利性机构,而且是彻头彻尾的亏本单位,全部依靠财政支持。所以它需要的一切物品全部要有地方供给。从负责人员往来的接待而言,悬泉置起到的作用就是官方招待所的作用,但它承担的功能显然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招待”,它不能简单地被等同于现代社会的“招待所”。

(除署名外,本文图片均由张俊民提供。)

受访者简介:

张俊民,1965年出生,河南兰考县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秦汉简牍尤其是甘肃简牍的整理与研究。参加悬泉置汉简的发掘、释文与整理、金关汉简释文校订、花海毕家滩《晋律注》整理。

来源:道中华公众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以魏晋南北朝“士族”的本质,看皇权的衰而复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崛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族统治政权,虽说依旧在实施2023集权的皇权专政轨制,君主的称号,也称之为皇帝。可是,与秦汉王朝时期对比来看,皇权专制的特点已趋于衰弱之势,所以,2023集权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完全是呈显出“衰落”的一番景象。这个时期的皇帝,不夸张的说,仿佛世人皆可做之。故而,

  • 三国中有3个人称诸葛亮为“诸葛村夫”,一个被气死,一个被骂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曹操诸葛亮在出山后,在新野帮助刘备训练军队,排兵布阵。曹操听说后,坐立不安,害怕刘备成了气候,对他有威胁,于是派出手下大将夏侯惇,带领10万曹军讨伐刘备。令人没想到的是,刘备在诸葛亮的谋划下,火烧博望坡,夏侯惇大败而回。曹操于是亲自带领大军讨伐刘备,曹仁打头阵,冲进新野城。然而,刘备的军队早

  • 晋武帝司马炎:一个不怎么样的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65年,曹魏大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迫魏末代皇帝曹奂退位,导致魏朝灭亡。经过司马家族三代人的努力,司马家族终于可以称霸天下。说到西晋皇帝司马炎,在我们开国皇帝的历史上,可以说他风度很大,是一位皇帝。当时除晋国外,长江以南还有吴国。他们在长江天然护城河的基础上,在长江以东建立自己的地位,已有几十年

  • 宋杰《三国人物风云录》:结合历史谈三国中的珍闻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军事地理专家,宋杰曾撰写了《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和《三国军事地理与攻防战略》这两部有关三国的著作,皆论述地理和战略问题。 宋杰最新出版的《三国人物风云录》是一本漫谈性质的通俗读物,分为“曹魏雄风”“魏晋风云”“蜀汉英烈”“东吴豪俊”“用兵之道”“外交谍影”“乱世庸才”和“巾帼贤淑”八个专

  • 安史之乱后,太子妃因战乱失踪,几代皇帝寻找多年依旧没有消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沈珍珠出身于宦官世家,沈珍珠不但家室良好,并且极其有修养,天生貌美,在宫中一直是保守宠爱。15岁入宫之后便嫁给了广平王李豫,也就是后来的唐代宗,之后生下一子为李适,也就是后来的唐德宗,这也就是为什么三代皇帝都会苦苦打听其下落的原因。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安禄山率领大军进攻长安,李隆基带着杨贵妃还有皇子

  • 项羽举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在这个人面前都是小儿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大力士,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武王是个举重高手。可惜在一次表演过程中,用力过猛,不幸被压得吐血,后来气绝身亡。《史记》称项羽“力能扛鼎”,究竟多大的鼎没说,根据秦始皇陵出土的一只秦鼎测量,重约四百余斤。项羽双手挺举超有自身体重近两倍的庞然大物确实力气不小。三国的典韦也是一个大力士,《三国

  • 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子李恪不能当皇帝还被害伤,毛领导都为之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中期,皇太子李承乾和嫡次子李泰由于储位斗争双双被废黜,嫡三子李治在其舅父长孙无忌的支持下捡漏成为了皇太子。但李世民一直不喜欢幼子软弱柔懦的性格,他一度打算用庶出的李恪取而代之,但长孙无忌极力阻止,此事因而作罢,而长孙无忌因此也在内心深深妒忌和愤恨李恪。李世民活着时,长孙无忌谦卑低调,对李恪的恨意

  • 项羽唯一敬佩的将军,全家被满门抄斩仍为秦殉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的个人事迹,与项羽有关的成语,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

    01秦始皇三十五年,丞相李斯七十岁大寿,始皇帝下令丞相寿辰要大办。这时候丞相李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长子李由出任三川郡守,所有的儿子都娶了秦朝皇室的公主,女儿全部嫁给了嬴氏皇族,可谓荣耀无比。丞相李斯在咸阳家中大摆宴席,长子李由从三川郡守岗位上告假回到咸阳给老父亲祝寿,文武百官奉命前来给丞相李斯祝寿

  • 项羽死后项氏家族受牵连了吗刘邦是如何对待曾经的敌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垓下一战,项羽损兵折将,败逃到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横剑自刎。此前,刘邦早发出悬赏布告——得到项羽尸体者,赏黄金万两,封万户侯。痛哉项羽!死后的尸体被五个人争相抢夺,撕裂成五块。抢尸的五人是王翳、杨武、吕胜、杨喜、吕马童,他们分别被封为杜衍侯、吴防侯、涅阳侯、赤泉侯、中水侯,史称“裂尸封侯。

  • 唐朝贵妇生活放荡,长安美少年经常失踪,皇帝知道也只能会心一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可以说是我们古代女权主义的巅峰时期,除了出个女皇帝武则天外,唐朝其他贵妇有样学样,生活之糜乱令人瞠目结舌。杨贵妃的姐姐號国夫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受宠后,杨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的三位姐姐不仅可以自由进出皇宫,而且都还追封了“夫人”的称号。其中號国夫人,也就是杨贵妃的三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