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唐玄宗君臣的多味众生相

安史之乱爆发前后,唐玄宗君臣的多味众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59 更新时间:2024/1/20 4:59:13

在大唐君臣陶醉在盛世迷梦中,安史之乱就以这样惨痛的开端拉开序幕,唐朝也因此由盛转衰。

作家张明扬在《弃长安》一书中,以安史之乱中多位关键历史人物,即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颜杲卿哥舒翰、杨玉环、李亨、张巡等人的“弃长安”经历为线索,聚焦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以变局下乱离亲历之人的经历,从而解释变乱何以爆发与盛世何以崩陷,以此重新刻画安史之乱时期的完整历史图景。

作为唐朝最有名的帝王之一,唐玄宗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会有被迫出长安城的那一天,年轻时的他,无论是从韦后武三思等人手中夺权,将父亲唐睿宗李旦推上皇位,还是接着将姑姑太平公主的势力绞杀,彻底拿过帝权,开创属于自己的开元盛世,一切都是那么的昂扬,那么的骄傲。

但唐玄宗错了,从他背弃张九龄等贤臣,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之辈,就已经拉开了变乱的节奏。李杨二人把持朝政多年,行政能力不在话下,但私心太重,而且一味媚上,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不惜损害朝廷和老百姓的利益,杨国忠甚至还一直预言安禄山会造反,最终当然是造反了,但他也是人头不保,自作自受啊。

作者还分析了安禄山的情况,作为一个胡人,他在包容开放的大唐得以施展拳脚,但面对宰相的步步紧逼,他也只能加紧自己的权势;而为了讨好唐玄宗,他也不惜得罪皇太子,而这也让他对唐玄宗身后的政局不敢想象,最终在皇太子可能继位以及杨国忠的排挤下,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这不是必然的,却也绝非偶然。

安禄山的兵马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唐将士,面对内地的散漫之兵,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但在一众投降者中,常山太守颜杲卿的表现就非常让人钦佩,而这也跟之后与安禄山并称双骄的哥舒翰形成对比。

哥舒翰可以说是唐玄宗对抗安禄山的秘密武器,但在潼关战败后,哥舒翰彻底失去了坚持,投靠了安禄山,最后的可悲下场已经注定。

杨玉环是古代著名的美人,原本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在武惠妃过世后,她被大太监高力士推荐给了郁郁寡欢的唐玄宗,从此成为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杨家人也由此鸡犬升天。

但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杨贵妃也成了众矢之的,尤其是她得罪了皇太子李亨,最终只能落得香消玉殒。

作为唐玄宗的皇太子,李亨的日子过得很憋屈,有过多次九死一生的遭遇,他挺了过来,但继位的希望却很渺茫;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犹如惊弓之鸟,李亨的机会也就来了,一连串的动作让他得以跟父亲分兵,寻找自己的新天地,最终自行登基称帝,史称唐肃宗。

唐肃宗的任务就是平定叛乱,实现大唐中兴,虽然没有达成全功,但也算是收复了长安,迎回了唐玄宗;俩父子的关系没能和谐,这是皇权阴影下的悲剧,也是历史的一个缩影。

《弃长安》中依托史实,抛开对全局历史的叙述,着重描绘安史之乱中人物群像,是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历史过程与人物命运的通俗作品。作者郭建龙曾评价道:“在国内历史作家中,张明扬态度严肃,文笔细腻,独成一家。他摒弃了前一代作者容易犯的戏说的毛病,做到叙述必建立在史料之上,同时善于设身处地、合理地解剖人物的命运和选择,不失活泼。并且,他还能从更高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层面上寻找问题的本质。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带来额外的惊喜,在他的前一部著作《纸上谈兵》中,我们看到了他对战争理论和技术的熟稔,但这一部作品,虽然也是写战争,却更让人感受到人物和家国命运的悲怆。《弃长安》主体描写的只是短短两年的时间,读来却好像一个世代那么漫长,因为它标志着一次中国人文理想的破灭。这本书必须和着酒来读”,不失一种豪气。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宋一术士,会造捉老鼠的机器人,还能临时取消月食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2023年日食月食时间表,宋代月亮曾突然改变轨道,月食动画3d演示

    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有个姓李的术士,心灵手巧,曾制作了一个木刻的“舞钟馗”,高约二三尺。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庆历中,有一术士姓李,多巧思。尝木刻一‘舞钟馗’,高二三尺……”。这个“舞钟馗”右手握着一把铁简,左手托着香饵,等到老鼠爬上它的手上,忽然间“左

  • 一死囚大喊:您怎能因私人恩怨杀壮士呢?后被李世民救下成为军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谈起李靖,可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人不多,因为李靖在成名之后,由于在朝堂上性格沉稳低调的缘故,在世人眼里不如秦叔宝程咬金的名气大,而且史书上对他渲染的也少,但李靖的功绩才能比起他们却不遑多让。李靖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就有文韬武略,舅父隋朝名将韩擒虎就曾夸他可以和孙武吴起相提并论。隋末当时杨广征高句丽三败

  • 北宋最短命皇帝年少勤政而其死因却始终是个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宋帝国第七任皇帝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宋神宗第六子,母为钦成皇后朱氏,最初被封为均国公、延安郡王。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病危,立赵煦为太子,当年即位。宋哲宗即位的时候,年仅九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因此,朝廷以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保守派,恢复旧法,史称“元佑

  • 张仲景和杜甫真的长得一样吗,历史上的杜甫究竟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杜甫真的叫杜甫吗,杜甫父亲杜甫,用杜甫的诗词为杜甫写一段文字

    在我们的课本上,杜甫的形象更是让我们铭记于心,课本上的杜甫像已成为我们心中的杜甫!但是杜甫真的就长得这个样子吗?杜甫的真相其实,杜甫并不是这个样子的!杜甫的容貌,其实在历史上几乎是没有记载的!在后世的画像中,就要数我们在课本上见到的这幅图最为传神。这画像中的杜甫,面容清瘦,脸上的皱纹丛生,一脸的沧桑

  • 北宋年间UFO入室伤人事件真的是和尚道士搞的鬼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1956年汉中ufo事件,燕郊ufo目击事件完整版,孟照国ufo事件完整版

    有一个状如帽子的“妖怪”在夜间飞抵百姓家,化作狼一样的怪兽伤人,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宋史》的记载很简单:“西京讹言妖如帽,夜蜚,民甚恐……讹言帽妖至京师,民夜叫噪达曙……”《续资治通鉴》的记载较为详细:张旻在奏章中说,最近一段时间,洛阳地区传出谣言——“有物如帽盖,夜飞入人家……又变为大狼

  • 张亮被诬告谋反,李世民杀他不久后悔了,为何没人为他求情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当时觉得张亮谋反的另一个证据就是张亮收养了五百多义儿。史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对群臣说:“张亮有义儿五百,畜养此辈,要干什么呢?这正是他企图谋反的证据。"于是,李世民主观上认定张亮有谋反的嫌疑,因此组织朝中官员评议其罪。当时魏征已经去世,刘洎也被赐死,李世民也年老多疑,所以多数人就顺从了唐太

  • 北宋荒唐王爷晨昏颠倒行为怪异喜欢蹲在马桶上听歌观舞与人聊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定王赵允良是宋太宗的孙子,周恭肃王赵元俨的儿子。宋仁宗在位时,曾任职太保、中书令,被封为华原郡王。赵允良是个夜猫子,喜欢昼伏夜出,过着晨昏颠倒的日子,大白天睡大觉,黄昏时起床。主人赵允良这样,影响到了整个一大家子,“一宫之人皆昼睡夕兴”。人家熄灯就寝,王府开始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起来。赵允良喜欢美

  • 唐朝地方行政系统:州县道州县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州府行政区划图,道州志,描写道州的诗句

    在唐朝时期,州长官为刺史,下有上佐、判司和录事参军。各州分为上州、中州和下州,上州是政治经济地位重要、人口比较多的州,因此上州刺史为从五品下、中州刺史为正六品下、下州刺史为六品上。1、刺史、长史、司马刺史:等于现在的市委书记,市里面的一把手。上佐:长史、司马,没具体职事,辅佐刺史而已。往往成为安排闲

  • 北宋名臣专业挤兑皇帝宋仁宗怎么做都不对气得都快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名臣王素以直言敢谏著称于世,宋仁宗对这个冤家既爱又恨。爱他是个正直的臣子,大宋社稷之福;恨他专门跟自己过不去,处处为难自己。某一年夏天,汴梁城久旱无雨,这大夏天不下雨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地里的庄稼不长,到了秋天,老百姓就得挨饿。宋仁宗下诏,令礼部官员拜祭天地为百姓求雨,可是根本不管用,仍旧是滴雨未

  • 北宋崇宁年间,关于吃不吃狗肉的问题,引发了一场轰动朝野的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竟然因为吃羊而亡,崇宁二年,崇宁重宝稀少版图谱

    北宋时期,士大夫们一改汉朝兴起的食狗风气,上流社会以吃狗肉为耻,有“狗肉不上席”的说法,文学大师苏东坡就明确表示过反对吃狗肉。士大夫们的饮食习惯并没影响到民间百姓,百姓对狗肉还是情有独钟的,称呼狗肉为“香肉”。宋徽宗在位的时候,曾一度以诏书形式颁布过不准屠狗的禁令,引发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北宋崇宁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