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多有远见?远征1.5万公里打下一个战备省,让后世受益至今

汉武帝多有远见?远征1.5万公里打下一个战备省,让后世受益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67 更新时间:2024/2/6 11:25:51

他目光如炬,知人善用,无论是赫赫有名的卫青,还是年轻时就已崭露头角的霍去病,都受到了他的青睐与重用。

卫青和霍去病是抗击匈奴的两位著名将领,他们对汉王朝的兴盛,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汉武帝的远见,可不仅仅只限于用人之上,在国家发展战略上更是可以用深谋远虑来形容。

当年,若不是汉武帝极力主张,远征1.5万公里,打下一个战备省,那么现在中国的发展或许不会达到今天的水平。

企图寻求联盟,意外认识大宛

匈奴,一直以来都是历代帝王最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汉朝时期,匈奴越发猖狂,多次骚扰汉朝的边境,搅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对汉朝的统治产生了巨大威胁。

汉武帝登基之后,汉朝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强大的军事力量,让汉武帝燃起了对匈奴的复仇之心。

但匈奴实力雄厚,一时之间汉朝还真的拿他没有办法,所幸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那时候匈奴的邻居大月氏,长期被匈奴欺压,不仅丢失了很多领土,甚至还被迫举国搬迁。

面对匈奴的肆无忌惮,大月氏曾想过向他国求援,联合他国的力量,来对抗匈奴的入侵。

基于大月氏与匈奴之间的密切联系,汉武帝认识到要想打败匈奴,与大月氏联盟是最佳的选择,因为这样一来,匈奴就会被两面夹击,腹背受敌。

为了与大月氏达成共识,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使臣,趁机联络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关系。然而天不遂人愿,张骞一行人,刚走到河西走廊,就被匈奴人所擒获。

匈奴人为了折磨张骞,将张骞关到了苦寒之地,而这一关,就是十年之久,这也就意味着第一次与大月氏的联盟宣告失败。

经过十年的煎熬,张骞终于找到了一个脱困的机会。在这十年中,张骞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如何将任务做好,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坚持下来的原因。

可是,当张骞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大月氏时,才发现大月氏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大月氏几经辗转后,已经逐渐忘记了与匈奴之间的仇恨,任凭张骞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月氏都不愿意与大汉结盟,攻打匈奴。

无奈之下,张骞只能继续周游西域各国,一边宣传大汉的文化,一边了解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

当时西域有个国家名叫大宛国,疆域广阔,物产丰富,尤其是盛产的汗血宝马,可以日行千里,堪称世间一绝。

张骞回到汉朝后,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大喜过望,当即决定与大宛国合作,要进口他们的汗血宝马。

于是,一次买马交易就这样开始了,然而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这次看似普通的交易,竟然让中国的领土变得更为宽广。

为了买马,出征大宛

公元104年,汉武帝派出了使臣,想要用二十万两黄金和金马,换回汗血宝马。

按理说,这是一笔有利可图的交易,大宛国理应同意。可没想到,大宛国的皇帝非常固执,以汗血宝马是国家宝物的理由,断然拒绝了汉朝的要求。

使臣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买一匹汗血宝马,结果还被拒绝了,这让他如何受得了?于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使臣破口大骂,还把带来的金马给砸了。

面对这种情况,大宛国国王勃然大怒,直接下令斩杀了汉朝使臣,还劫走了带来的金银珠宝。

使者被杀的消息传入了朝中,汉武帝火冒三丈,立刻封李广为统帅,让他出兵攻打大宛国。

也许是因为汉武帝太过小看了大宛国,这一次他派出的军队只有数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没有作战经验的年轻人,所以两方开战后,汉朝在战场失利。

因此李广利向汉武帝奏请,希望汉武帝能够先下令退兵,等援军到来再另做打算。与此同时,与匈奴之间的战事也开始告急,满朝文武都建议汉武帝将人马召集回来,以对抗匈奴。

不过,汉武帝并不同意,因为他认为这个时候撤退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果连大宛国都打不下来,那么大汉就会被其他国家看不起,以后更难以立威。

李广利在汉武帝的坚决要求下,又一次率军攻打大宛国,这一次汉军声势浩大,并且做了充足的准备。

一路上的国家都被汉军的气势所震慑,纷纷献上自己的贡品,汉军就这么一路畅通无阻地杀进了大宛的都城。

进入都城后,汉军先是截断了大宛国的水脉,接着又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如此下来,大宛国的贵族们顿时惊慌失措,为了保全自己,他们甚至杀死大宛国的国王,提着国王人头请求汉朝停战。于是,这场长达1.5万公里的远征就此落下帷幕。

大宛被击败后,西域局势顿时生变,各国都开始向大汉表示归顺之意。

后来,汉朝在西域设置了都护府,都护府的设立,也就意味着西域正式成为了中国的国土

如今的西域已经更名为新疆了,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古往今来保卫中国疆域的一道重要关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消失”过1500年,夏朝是否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末民初,革命党人提出“黄帝时代”的主张。公元前2697年被认为是黄帝即位元年。到了2023年,是黄帝时代的4720年。不过,黄帝已经很老了,没有具体的考古发现。它们大多留在传说中,被后人多次改写。即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商朝,也是一个长期不为人知的神话时代。直到大量的骨文和青铜器的发现,掸朝的历史才成为

  • 秦始皇陵的千古之谜,地宫里到底隐藏了多少秦始皇不为人知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陵的详细资料简介,秦始皇岛为啥叫秦始皇岛,秦始皇的身高和秦始皇剑

    秦始皇陵发现30年为什么一直不挖?陕西省考古所秦始皇陵考古工作队队长段清波研究员说,不挖秦始皇陵是当下人们最合适的选择,因为秦始皇陵太复杂了,超过任何人的想象,虽然部分历史资料记载已经被证实,但现在掌握的情况很多与过去已知的情况相去甚远。很多人看过《神话》,猜测里面有一个孤独的绝世美女,像睡美人一样

  • 历史上最早的国道:秦始皇在220年下旨修的,秒杀如今的双向8车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修路全部过程,秦始皇时代主要交通线,秦始皇修高速经过哪些村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不少的英雄人物,同时也有很多的朝代进行了更替,令人瞩目的也就是一国之君皇帝他们掌握了政权,同时也掌握了整个国家发展局势,一个国家的昌盛也取决于一个皇帝的领导能力和决断。不过要说到秦始皇,可能大家都不会陌生,他也是一代伟人,并且还统一了全国当他统一全国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

  • 项羽每次杀人后,大喊三个字,如今成为人们酒桌上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羽口头禅王者荣耀,项羽的老婆,项羽阵前杀过谁

    可能这三个字沿用至今意思都会在不断的变化着,项羽这个人非常的勇猛,打仗绝对是一把手,但是项羽这个人不能使用计谋,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性格原因让他很是高傲,对于那些耍手段的计谋来说他是不屑的,他讲究的是真本事,真实干的人,要不然当初在鸿门宴上也不会放走刘邦,放虎归山。项羽在战场上就像神一般的存在,很多人

  • 《银魂》导演拍摄《新解三国志》,日本真爱三国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银魂简介,日本三国志新解演员表,三国志新解在线观看

    罗贯中撰写的《三国演义》大家耳熟能详,屡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刘备、关羽、张飞这些人物也称为重点描写对象。《三国志》则不同,这部书属于纪传体,西晋陈寿所著,描写比较多的是曹操、司马懿等人,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具体与《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举个例子,《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温

  • 2000年前,一个“怪人”乘着“潜水艇”来见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十大奇闻事件,秦始皇20个怪事,十大经典传奇神秘的秦始皇

    东晋方士王嘉在《拾遗记》一书中记载:“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秦始皇嬴政好神仙之道,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追求长生不老,希望自己能成为神仙。某一天,有自称是“宛渠之民”的人,乘坐着螺舟来到大秦帝国境内。这种螺舟和现代的潜水艇极为相似,

  • 项羽为何宁愿自刎也不愿过乌江?是因为懦弱?只因发现了一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为什么会自刎乌江,项羽自刎乌江的电视剧,谭凯项羽自刎乌江视频高清

    项羽拒绝回到江东一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己身为贵族,竟然被一个地痞流氓打的溃不成军,二是项羽在前期鉴定的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他在联军交战中,曾经发现了无数只蚂蚁组成的霸王自刎,项羽知道这是刘邦他们搞出来的幺蛾子,但是他还是发出来,此乃天亡我楚,非战之罪也的感叹,三是他发现了一个秘密,那这究竟是

  • 6个女人的意外,改了大汉朝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01刘邦人到中年还只是一个泗水亭长,这时候沛县来了一个吕姓的大富豪。吕公据说因为躲避仇家,因与沛县县令关系很好,所以躲到当地避难。吕公到沛县后便摆酒设宴,邀请沛县当地有头有脸的人,主簿萧何给吕公作账房,可见宴会级别之高。单身汉刘邦也来凑热闹,进门高喊“贺礼一万钱”,其实一个子没带。吕公见刘邦气度不凡

  • 浅析:汉朝挑选外交使节的多元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其中,汉代外交使节制度的发展尤为关键,也正是汉代外交使节在周边国度中的运作彻底打响了中国外交在国际上的声名。那么,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政府究竟是如何挑选外交使节?这些外交使节又如何长袖善舞,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外交危机?这些挑选外交使节的程序又是因何而来?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待细细研讨。 汉朝挑

  • 孔子真的一上任就诛杀了少正卯么?最初源头竟是一本古代寓言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简介姓什么,孔子动画,孔子名言100句

    少正卯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么?“少正”,仅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一例,晋代杜预解释为郑国世卿官名。也就是说,整个春秋时期,仅仅只有郑国存在“少正”官名,且周礼都没有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夏,晋人徵朝于郑。召郑使朝。郑人使少正公孙侨对。杜预注:“少正﹐郑卿官也。”正义:“十九年传云﹐立子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