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评:康熙皇帝抬举张五哥之谜,胤禩不懂

《雍正王朝》评:康熙皇帝抬举张五哥之谜,胤禩不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45 更新时间:2024/1/25 10:12:49

小标题:张五哥到底有没有罪?康熙皇帝为什么抬举他?

雍正王朝》第六集,张五哥的妹妹阿兰跑到十三贝勒府求救,揭开了刑部宰白鸭案的序幕。

这一段故事跳得太快,有两件事情没有特别交代:一是刑部的宰白鸭案,是从张五哥开始还是已经进行了很久?二是十三阿哥如何向康熙皇帝禀报,才让草民张五哥得到康熙皇帝的特别抬举。

第一个事情比较容易看清楚,在太子胤礽管理下的大清刑部,已经成了一个脏窝,宰白鸭事件也绝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可以说前面追比国库欠款时,太子还给户部那五十万两银子,很大一部分就是一些人卖命钱。

那么康熙皇帝知不知道这个情况呢?在剧集里看起来是不知道,但我本人认为,剧中的老年康熙皇帝,耳目众多,连邓元方图伦升等人放印子钱和纳小妾的事都一清二楚,不可能对刑部的事情一无所知。

事实上,在发现太子把六个肥缺放给六个饭桶的时候,康熙皇帝就已经对太子很不放心了,时刻在盯着太子所属的刑部,对刑部的很多龌龊事应该早有耳闻,只是刑部的三个堂官都是刑名老手,上上下下做得很干净,一直没有让老康熙皇帝找到破绽。

这就是康熙关注张五哥案的真正原因,只能说张五哥运气很好,赶上了好时候。换个时间节点,康熙皇帝可能就不会那么重视这个案件,很可能随便让都察院派个御史,去走走过场。

张五哥案得到重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十三阿哥在告御状之前,已经提前和四阿哥胤禛,邬先生商量,得到了四阿哥胤禛的强烈支持,并被邬先生密授机宜。

邬先生,张廷玉佟国维,是老康熙肚子里的三条蛔虫。邬先生知道康熙皇帝想什么,也知道康熙皇帝重视什么,明白康熙皇帝彻查刑部冤案,就是废太子的前奏。

但在这个大目标之下,张五哥这只小蚂蚁其实并不重要,无论刑部冤案是否被彻查,无论太子能否被废,张五哥实际上都是死路一条。

变数就在十三阿哥胤祥那里,胤祥是侠义之人,曾经受过张五哥父子一饭之恩,就一定要想办法救出张五哥。在去见康熙皇帝之前,十三阿哥一定将这个意图告诉了邬先生。邬先生智谋过人,但同样心怀侠义,教了十三阿哥救人之法------将张五哥的忠孝故事讲给康熙皇帝听。

老康熙皇帝最头痛的事情,就是儿子们各怀鬼胎,一个个嘴上喊着皇阿玛,心里却巴不得他早死,除了老十三算个孝子,其他人对老康熙皇帝的孝顺几乎都是虚伪的。

缺什么便想要什么,所以在料理国家大事的同时,老皇帝经常叫来张廷玉,亲自下旨表彰全国各地的孝子们,对有孝子的百姓之家羡慕不已。

果然如邬先生所料,在从十三阿哥那里获知张五哥是个孝子之后,老皇帝马上便亲自去法场阻止。这样一来,于公是抓了刑部窝案的现行,于私也是救了一个孝子。

那是不是刑部冤案被彻查,张五哥就没有罪行了呢?

当然不是,黄体仁虽然是个奸臣,但他说的话可没有错,不管是为了还钱,还是为了报恩,张五哥顶替刘八女进牢是既成事实,干扰了大清朝的司法公正,犯了大清律例,即使死罪可逃,也至少得判几年有期徒刑吧。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康熙皇帝亲自到法场救人的厉害了,十三阿哥严词斥责了黄体仁,并告诉在场的所有人:昨儿个皇上亲自救了这个张五哥,就是皇上认为他没罪。

既然皇上认为张五哥没有罪,那你黄体仁现在却说张五哥有罪,到底是听你的还是听皇上的?

大清的法律,在皇帝的权力面前,一文不值。

所以张五哥脱罪,确实是正义战胜了邪恶,但也是法律败给了权力。

许多我们看起来比较爽的故事情节,往往都是这样的情形------本来应该保护黎民百姓的法律,成了黑暗势力剥削打压弱小的工具,而正义的实现,往往是因为更大的权力出于某种目的,维护弱小,打倒了黑暗势力。

主审官胤禩聪明绝顶,但并没有理解康熙皇帝救张五哥的真心思,反倒是陪审的胤祥,因为提前受到邬先生的点拨,对此事心知肚明,对救下张五哥胸有成竹。

张五哥脱罪之后,康熙皇帝对这个孝子的欣赏并没有停止,而且皇帝已经看出,十三阿哥与这个孝子意气相投,抬举张五哥,就是对胤祥实心审案的最大奖赏。

皇帝还希望通过抬举张五哥,让儿子们都反省一下,体察一下老爷子的难处。

不得不说,老康熙深谙人情世故,对人心和人性的了解,的确高人一筹,他甚至已经感觉到了张五哥在未来权斗中的重要性,并着意培养,小心调教。

古代皇帝从孝子中选忠臣,是一种优良传统,一个人如果对他父亲都不孝顺,那么他是很难做到对皇帝忠诚的,只是能做到孝而能,孝而有才的人,毕竟不多。

事实证明,老康熙看人的眼光没有错,张五哥不仅能够忠于老皇帝,还老实本分,能够自始至终,对十三阿哥胤祥心存一份感恩之心,这是康熙所有的儿子们,都做不到的。

参考资料:电视剧《雍正王朝》,《清史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之后,郑春华扮演者武晔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小标题:《雍正王朝》中的郑春华,演员武晔的影视人生一、在《雍正王朝》中,郑春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身为一介弱女子,郑春华一没有家族势力,二没有宫斗手段,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却要面对那个时代最有权势的几个大人物,谁都不敢得罪。郑春华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却在无意之中,卷入了波诡云谲的九王夺嫡斗争中,成

  • 《雍正王朝》评1:康熙最初中意的2个接班人,并非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治国之道,一张一弛。康熙久经考虑,最后选定雍正为接班人,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首先,当然是因为康熙儿子多,选择的机会也多。否则像咸丰一样,百亩良田只长着同治一根独苗,任何标准都是多余的,有多少奇谋伟略都白搭。再次,康熙皇帝太长寿,考验儿子们的时间足够。时间能够改变一切,它能化腐朽为神奇,也能让天才变为

  • 《雍正王朝》焦晃版的康熙,初看慈祥,越看越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王朝 康熙 解说,焦晃雍正王朝视频,焦晃康熙精彩片段复立太子

    人老成精,活到《雍正王朝》中,老年康熙这个地步,帝王心术已经深不可测。如果不是电视剧给我们以第三人的欣赏角度,那些藏在老皇帝内心的弯弯绕,我们是永远不会知道的。康熙一生,名为守成,实为开创,活的又够长,经历了许多王朝好几个帝王加起来才能经历的事,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人生经验。看人识人,搭上个三五眼就能

  • 《雍正王朝》评5:康雍乾三朝最受宠的重臣——马齐的为官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王朝十大清官,雍正王朝康熙帝说马齐是什么,雍正王朝真实历史详细讲解

    明珠索额图都是一代雄才,可一旦大一统事业底定,就面临鸟尽弓藏,不好混了;佟国维和廉亲王胤禩,贵为皇亲国戚,权倾一时,可却成了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张廷玉心思缜密,一生谨慎,临了却被乾隆皇帝恶整,晚节不保;怡亲王胤祥忠义无双,是清朝中叶唯一一个铁帽子王,却身体不好早早去世;鄂尔泰身怀奇才,却在康熙朝不得

  • 《雍正王朝》之康熙拔剑,诸皇子野心昭然若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各怀鬼胎宫斗如戏,全靠演技。当八阿哥胤禩的小把戏穿帮,被康熙老师痛骂出局之时,其他的皇子们都以为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个个跃跃欲试。但除了那个忠心耿耿的拼命十三郎胤祥,其他皇子表现的方式无一不是套路。先前被废的二皇子胤礽,长跪于宫门之前装孙子,表面上诚惶诚恐,叩头认错,但其实内心毫无波澜。很明显,

  • 《雍正王朝》评:小混混李卫,何以成为位高权重的两江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卫简介,铜仁李卫最终判决书,李卫审黄大人完整

    小混混李卫,倒后来居上,官员无论大小,都不敢在他跟前造次,连读书人的领袖李绂,都对他毕恭毕敬。年羹尧桀骜不驯,连总督巡抚都不放在眼里,唯独对这个狗儿高看一眼。如果原因只是为了打狗看主人,那田文镜同样也是老四的自己人,为什么屡遭白眼?其次是因为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人。八股取士选拔上来的人才,虽然有文化

  • 《甄嬛传》:让雍正念念不忘的纯元皇后竟是这样一个人,太后临终前说出了她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甄嬛传》中,从未露面的纯元皇后却一直贯穿始终,雍正对她念念不忘,以至于与她长相相似的甄嬛打败一个个的宫斗对手,成为终极BOSS,不得不惊异于纯元皇后这一神奇的存在。辣么,这位奇女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首先要说的是,在历史上这样一位纯元皇后并不存在,而是小说《后宫甄嬛传》中虚构的人物。在小说中,她的

  • 雍正第一个女人为何晚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她是雍正年少时的玩伴,也许四阿哥胤禛在人群中多看了她几眼,机缘巧合中,宋氏成为了雍正的试婚格格。宋氏出身汉军旗,父亲仅是六品主事,所以她嫁给雍正也非常简单,没有什么仪式,一顶小轿抬着她就进胤禛府了。她是雍正的第一个女人。清朝皇家的试婚有别于现代人的试婚,只试身体,不谈感情。皇子在成年之后,都有这

  • 历史上的今天|曾国藩逝世,生前已经预测到后世评价,至今已经151周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撰文:赵立波同治四年的九月开始,曾国藩的失眠老毛病开始逐渐加重,身心疲倦至极,在当时的日记里,他这样写道:“倦甚,不愿治事。三点睡,五更醒。”严重睡眠不足已经损害了曾国藩的精神,与此同时,一种巨大的忧郁始终缠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失眠直接导致神疲、体倦、代谢率降低,加之年岁渐长,空前的孤独和颓唐让

  • 邬思道辅佐雍正只为实现人生价值?或许不然,其实这里可以看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其实很多朋友都这样认为,都觉得邬思道属于那种一心只为追名的人,并且他辅助雍正上位也是为了自己的抱负,毕竟当初科考失利,隐姓埋名多年只为一个机会。但是真的是这样么?邬思道辅佐雍正只为实现人生价值?或许不然!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当初邬思道帮助田文镜押运粮草远赴西北年羹尧军中。从表面上看,是因为粮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