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做梦都想得到的东吴战神死前一句话千古流传

曹操做梦都想得到的东吴战神死前一句话千古流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44 更新时间:2024/1/20 20:28:25

01

东汉末年,青州府和下属的东莱郡对一桩案子发生分歧,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是非曲直无法判定,于是争相上报案件情况请求中央政府的裁决。

当然先上报的奏章就会占据优势。

当时青州府的奏章已经寄出,东莱郡守怕自己落后,于是赶紧选拔使者前往洛阳。

奏曹史太史慈年仅二十一岁,身高七尺,眉清目秀,擅长弹射,是个远近闻名的神射手。

郡守相中了太史慈,于是命令他前往洛阳。

太史慈受命之后骑马星夜兼程,抵达洛阳后也不歇息直接来到公车署门口等候。

等日上三竿,才见青州官吏到公车署上传奏章。

太史慈假意上前打招呼:“大人是要上报奏章吗?”

对方说:“是。”

“你的奏章在哪?”

“车上。”

太史慈说道:“你的奏章没有错误吧?!拿出来我看看。”

青州官员不知道太史慈是东莱郡官员,以为其是公车署官员,于是上呈奏章。

太史慈拿出怀中藏着的短刀,一下便将其切碎。

对方彻底惊呆了,大喊:“有人毁坏我的奏章了!”

太史慈将其拉到马车边上,说道:“你不要喊了!如果不是你取出奏章给我,我也不会将奏章毁了,我们两个吉凶祸福都是一样的,不见得是我一个人有罪。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我们一同逃走,至少可以保全性命,也不用受到无谓的刑罚。”

州吏好奇地问道:“你为本郡毁坏我的奏章已经成功,为何也要逃跑?”

太史慈说道:“我受命来勘察州奏章是否已经上报,如今却行为过激毁坏奏章,即使回去复命也会受到惩罚,所以希望一起逃跑。”

州吏相信了太史慈的话,跟随太史慈出城逃跑。后来太史慈托人向郡中复命:使命完成。

州里后来知道此事,重新上报奏章,却因为郡中奏章先到,所以未被采纳。

州里得知是太史慈所为,从此嫉恨上太史慈。

而太史慈早已避难辽东。

《三国志》记载:“吏然慈言,即日俱去。慈既与出城,因遁还通郡章。州家闻之,更遣吏通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复见理,州受其短。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恐受其祸,乃避之辽东。”

孔融

02

此事被大文豪孔融得知,孔融敬佩太史慈敢作敢为,于是派人给太史慈母亲送去了财物礼品,并安排专人赡养其母。

不久黄巾起义爆发,孔融受命讨伐许昌的黄巾军,反而被黄巾军围困。正逢天下大赦,太史慈回家探望母亲,母亲对他说道:“你与孔北海虽未蒙面,但是他对我赡恤殷勤,如今他被困,你应该前去相助。”于是太史慈安顿好母亲,独自前往许昌,趁夜突入重围见到孔融,劝说孔融出兵讨贼。孔融不听,一心等待外援,数日下来外援不到,反而黄巾军围困日益严密。孔融这才想到找平原相刘备求援,可是几次派人突围都没有成功。

虽然太史慈对孔融非常失望,但是仍主动请缨。

孔融失落地说道:“这么多次都失败了,你虽有壮志,但是这件事实在太难了。”太史慈答道:“我来是应家母之命,为了报效您对家母照顾之情,我愿意为您试一试。”孔融这才同意。

第二天太史慈吃饱饭骑马背弓箭出城,黄巾军立即绷紧神经全力戒备,可是太史慈只是安好箭靶练习射箭,随后便回城了。明日也是如此,后天也是如此。

终于有一天,太史慈出城,黄巾军已经司空见惯干脆躺着不动,而太史慈竟然骑马驰骋而去。黄巾军慌忙追赶,太史慈早已突过黄巾军阵营,转身用弓箭射倒数人,再无人敢去追赶。

太史慈最终成功引刘备前来解围,事后孔融越发重视太史慈,感激地对太史慈说道:“你真是我的少友啊!”一再挽留太史慈,但是太史慈不觉得孔融是个好主公,于是婉言拒绝。

太史慈回到家回禀母亲,母亲高兴地说道:“我很庆幸你报答了孔北海。”

《三国志》记载:“贼闻兵至,解围散走。融既得济,益奇贵慈,曰:‘卿吾之少友也。’事毕,还其母,母曰:‘我喜汝有以报孔北海也。’”

03

太史慈安顿好母亲再次寻求明主。

这次太史慈目标是扬州刺史刘繇,因为刘繇与太史慈是同郡,自从太史慈避难辽东之后多年未见了,所以太史慈对其报有很大希望。

太史慈渡江来到曲阿拜见刘繇,此时江东小霸王孙策正在攻打曲阿。有人向刘繇提议太史慈骁勇善战,可以任命为大将,用来对抗孙策。刘繇却说:“我若用太史慈,我的谋臣许劭会笑话我没有识人之明的。”于是只任命太史慈侦查军情。

有一次,太史慈带一名小兵出外侦查,碰巧遭遇孙策带领十三个部下出城视察,太史慈毫不畏惧上前与孙策对战。

两人杀的天昏地暗,孙策刺伤了太史慈的坐骑,太史慈则挑落了孙策的头盔,双方不分胜负。

这时候双方军队赶来,二人才战罢回城。

后来孙策强攻曲阿,刘繇兵败逃跑。

太史慈忠心追随刘繇左右,保护刘繇逃到豫章。然而刘繇毫无进取之心,太史慈大失所望。

太史慈逃到芜湖山中自称丹杨太守,此时孙策已经攻取宣城以东,而太史慈进驻泾县并收取西部六县,开府主事建立政权。

孙策听闻太史慈做大,对太史慈武功和能力非常钦佩,有意收服为自己所用。所以孙策亲自带兵讨伐太史慈,凭借强大兵力攻克泾县并将其活捉。

孙策见到太史慈,亲自为太史慈解开绳索,握着太史慈的手说道:“还记得神亭一战吗?当时如果你活捉我,你会怎么处置?”太史慈意气不改:“不好说。”孙策笑着说道:“今后的道路,还需要你我兄弟共同开创。”随即任命太史慈为折冲中郎将,并授予军队。

《吴历》记载:“慈於神亭战败,为策所执。策素闻其名,即解缚请见,咨问进取之术。”

04

这时候刘繇在豫章病逝的消息传来,部下数万军队没有人统帅。

太史慈跪着说道:“之前刘繇连连败退,士卒离散,如今他死了,如果他的部队分散就太可惜了。我请求前去宣布您的恩德让他们归附,不知是否符合您的心意?”孙策激动地说道:“这就是我的本意,我盼望你早点回来。”

孙策手下们纷纷劝阻道:“太史慈此去一定不会回来的。”只有孙策说道:“太史慈是青州名士,信义卓著,不会离我而去的。”等到约定的日期,孙策大摆宴席等着太史慈到来,果不其然,太史慈带着刘繇的部队前来投奔。

自此,所有背后议论太史慈的人彻底信服了。

《三国志》记载:“后刘繇亡於豫章,士众万馀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还。”策曰:“子义舍我,当复与谁?”饯送昌门,把腕别曰:“何时能还?”答曰:“不过六十日。”果如期而反。”

05

由于太史慈的贡献,孙策不费吹灰之力平定豫章郡,领土范围大增。

太史慈随后跟随孙策讨伐麻保的贼寇,有一个在城楼上向孙策的军队叫骂,双手挽着城楼上的柱子躲在柱子后面。

太史慈弯弓而起,弓箭正好射中对方的手腕,牢牢地钉在了柱子上,在场的人无不叫好。

刘表的侄子刘磐作战骁勇,经常为祸艾、西安诸县,孙策于是分这六个县交给太史慈镇守,刘磐屡战屡败最终绝迹。

后来孙权继位,因为只有太史慈能克制刘磐,所以干脆将南方的事情都委托给太史慈,对其更加信任。

曹操早就听闻太史慈的威名,加上二人都曾经是齐鲁人士,亲自给太史慈去信,信中没有只言片语,只有少量的当归,暗示太史慈应该向其投诚回到北方。

但太史慈丝毫不为所动。

《三国志》记载:“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

建安十一年,太史慈得病去世,年仅四十一岁。

临死前太史慈大呼:“大丈夫生于世上,应该佩戴七尺长剑,登上天子的殿堂。如今壮志未酬,怎么就要死了!”

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老王:且不说三国乱世,能有太史慈这样信义卓著的英雄。

我们今天很多年轻人不到20岁就开始老气横秋,抱怨自己“老了”,丝毫没有大丈夫该有的雄心壮志。

愿更多年轻人能看到太史慈的故事,而不是沉溺于“农药”和“吃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小伍叔讲春秋战国之秦国(2)五张羊皮换来秦国的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小七讲秦国,春秋战国百家讲坛之五,春秋战国之秦国系列第十三集

    [var1]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晋献公也很高兴,把自己最疼爱的大公主伯姬许配给秦穆公,后世也被称为穆姬的,这个伯姬是非常贤惠的。还有种说法就是写百里奚就是伯姬专门向晋献公要的陪嫁。长公主出嫁,晋献公很重视,陪嫁了很多金银财宝,还有许多仆人,包括这些马夫啊,厨师啊、丫鬟啊等等,其中就有这个

  • 曹操文武双全,在北方地区打败那么多乱世枭雄,靠的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的枭雄的地位,赤血枭雄曹操头像,枭雄曹操霸气视频

    话说,当董卓在东汉末年被十八路诸侯打败以后,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汉献帝也被董卓掠到了长安地区,北方地区被十八路诸侯瓜分殆尽。自此,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再也不是什么大一统的国家了。不过,没过多久,这十八路诸侯先后被乱世枭雄袁绍和曹操灭了。而曹操又灭了实力强大的袁绍,最终成了北方地区的霸主。在谋士荀彧的建议

  • 真有先见之明!司马迁曾经提到1个预言,秦国统一天下是必然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即便司马迁的记述中,存在些许不合理的地方,但总体可信度较高。值得一提的是,在司马迁的书中,曾经提到过一个预言,并不是他胡编乱造,而是老君到访秦国时,和秦献公的对话。[var1]按照老君的说法,秦国看起来很弱小,但终结周朝的必定是秦,最终还能统一天下。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老君说得完全正确,司马迁对

  • 曹操有多诡计多端?少时的他就已初见端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一名吉利,小字阿瞒……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曹操小时候就很机灵,诡计多端,整天“好飞鹰走狗”,四处游荡,不干正经的营生。曹操的叔父眼见侄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很担忧他会成为街头小混混,于是就多次向哥哥,也就是曹操的老爹曹嵩告状。曹操的叔父把大侄子的种种顽劣行为

  • 春秋后期,异族陈氏取代齐国政权,当中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采邑发展以及卿权与王权之间的斗争直接影响了诸侯国政治道路的发展。齐国作为周王首封国之一,其政治特征是公族之卿和异姓之卿联合执政,随着卿族势力的发展,卿族之间为了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越来越激烈。齐国自立国以来,奉行“尊贤尚功”的方针政策,在执政方面开启公族之卿和异姓之卿联合执政的局面。[v

  • 西安一座古墓出土6匹马骨,考古专家赶到:下面埋着秦始皇的祖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XX地方修路挖出了宰相墓;XX工地意外发现唐朝贵族大墓,这样的消息在西安市几乎天天可见。不仅如此,西安的大学中也经常发现古墓,有人戏称:“如果校园里没几座大型陵墓,都不好意思说是西安的大学。”对于这种现象,考古专家介绍说:城市的发展使得大学不断向外扩建,而这些地区历史上都是古城的郊外,正是墓葬陵园的

  • 战争资源枯竭时,三国特种兵如何打出一场胜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想要打好一场仗,都需要在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而这些准备都是建立在参战双方的经济基础上,经济实力不足的那一方将会处于明显的劣势。尤其是在古代战场上,如果军队陷入了粮草短缺、后勤补给不足的困境,可能都不需要敌方出手,他们

  •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盘点,项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十大最忠心的名将,名将项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古代十大名将

    十、郭子仪—再造唐朝者郭子仪华州郑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安史之乱爆发后,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成功的击败叛军,平了安史之乱。吐蕃入侵唐朝时,唐代宗启用郭子仪调集军队。吐蕃占长安10余天,听说郭子仪与唐军靠近,吐蕃立即逃离了长安。公元765年,唐朝

  • 中国古代“方便面”的发明者——韩信,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的方便面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日籍华人——吴百福(日文名字叫安藤百福)发明的,他在大阪府池田市创立了日清食品公司,专门销售鸡汤拉面口味的方便面。吴百福的方便面很快被仿制,并迅速传到了其他国家。中国古代其实也有一种“方便面”,准确的说叫“踅[xué]面”,发明人是西汉著名军事家韩信。汉王二年(公元前

  • 中国历史第一女当权者,汉朝差点被她提前终结,好在有刘氏宗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女皇帝,大家都知道只有唐朝时出现了历史上唯一的一个,但其实在之前的时候也有很多女性在统治国家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最早的莫过于吕太后,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她的故事。在刘邦去世之后被吕氏尊称为皇太后,但是由于他的儿子刘盈去世年龄比较早,在位的皇帝又年幼,根本不足以掌控朝廷大臣,吕太后为避免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