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浅谈游仙故事在唐朝的发展及其文化意义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浅谈游仙故事在唐朝的发展及其文化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710 更新时间:2024/1/17 12:25:03

引言

若说什么是今天的中国年轻人的国产文化心头好,那么仙侠玄幻题材的内容绝对榜上有名。那些光怪陆离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人们是怎样想象出来的?

其实,仙侠玄幻的内容自古有之,不是今人首创。我们看到的很多故事,都是古人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

在唐朝,就很流行一种游仙故事,其盛况,比之今日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这里面是怎样一幅景象呢?

一、游仙故事古有之,神话宗教自人来

游仙是个名词,最早来自于萧统的《文选》。其将以喜欢神仙,寻找仙丹为主题的诗歌文学作品归为“游仙”一类,后世之人研究还会言及“仙乡小说”等等。

总之,喜欢神仙,向往神仙生活的,讲述这类故事的,就是游仙越故事了。如此看今天的玄幻仙侠内容,也可以归入其中。

唐代仙游小说《裴铏传奇》

仙,是我中华文明浓墨重彩的一部分,也是独有的,人山为仙,其起源是上古的神话与巫术。

其在后世的发展有宗教活动的推广,有民间世俗的配合结合,在民间世俗,很重要的就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这极大地促进了仙文化的流传。

我国古代神话何其辉煌,仙文化是这样的传统的流觞。这来自于扎根在这片土地的人的选择,也就是有需求而形成的供给。

人类艺术文化皆来自人的精神需要,越是早期,需要就越和生存结合一起。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生命功能的不完善,易于凋零,同时又生活在这世间,这样的矛盾共同体形成了巨大的需要,也就是渴望完整,完善的理想。

唐代传奇小说集《玄怪录》

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促进了技术科技制度的发展,同时,在文化艺术上也更为大胆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于是神话成了人们代代相传的传说,宗教巫傩成了人们接近这样理想的实践与探索,文学艺术上,也出现了游仙故事的表达。

所以,其实早在宗教形成以前,人们就有了这样的精神需要,这类的游历神仙之境的故事也早已流传。宗教之所以形成,很大程度还是这样的精神需要的集合,这是有先后顺序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宗教也是人因需要创造的,故事同样也是。这个需要可以一般理解为生存的需要,存在的需要。

长生不老是我国恒久不变的精神主题,这便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因生存需要提出的向往目标。

晚唐五代时期的一部传奇小说集《三水小牍》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

“古而无死,其乐若何”。

这是齐景公的感叹,《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

“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

《山海经》是我国上古三经之一,另外两部是《黄帝内经》和《易经》,而经流变,其思想更是丰富多彩,于是慕仙思想早已有之,屈原的《九歌·山鬼》可见: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这便是人神之恋的描绘。可见,这样对长生与仙的憧憬与渴慕不仅在我国有着深厚渊远的流传,还被后世愈加地吸收汲取,作为精神世界的自在表达。

《九歌图卷》

到了盛唐,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皆强,人们有了更多的物质基础,对于这样理想生活的渴望,可谓是空前的,这与今日说的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样的。

二、游仙故事的发展以及唐代的景象

先秦时期,仙之一字古籍未有着墨,但在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里,盛矣。

无论是屈原的作品,还是庄子的作品,多有对这样神仙状态与生活的描述,其华美壮阔,甚至为后世所望尘。

这个时候,神、仙、鬼、真人多一起描摹,未有多加区别,都是描绘超自然的状态。

秦汉时期,方士兴起,“仙”的概念出现了,游仙故事从此发端。我们鼎鼎大名的千古第一皇帝,嬴政,便是游仙故事的头号粉丝。不仅热爱,还有行动。

其寻仙的故事被收录在了《十洲记》中,为后世观瞻,模仿与想象。

汉代,国家更加强盛,文化得以昌行,大量的神仙记载和游仙故事开始见诸各类文集。西汉《列仙传》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神仙传记,其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故事题材。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相对破败,儒家文化支离破碎,文化精神开始离散,人们失去了精神上的许多世俗归宿。

这一时期,基于这样的精神需要,游仙故事更是得到了充分的扩大化发展。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就可见一斑。这样的乐土,实际上表达的精神寄托与游仙故事如出一辙。这一时期道家与玄学还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同样对游仙故事起到了推广作用。

清光绪《列仙传》绘图

实际上,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前代的神仙传记故事的介绍,而是开始自己的亲身实践探索。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就不仅有有更多的仙家内容介绍,还有具体的操作方法。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仙故事宗教氛围浓厚,那么到了隋唐,则是世俗生活与宗教活动的双结合。

唐朝的世俗生活经历了盛世,人们得以安居乐业,享受世俗生活。于是游仙故事发生了一些转变,也就是人们对神仙之事有了更多的怀疑,这与物质世界的发展充分是对应的。

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自然没那么多生存的需要了。

所以,游仙故事真正昌盛的时期,是中晚唐。安史之乱后,大唐的气象走向前所未有的衰落。

《抱朴子》

这时候的人们,既经历过盛世的滋润与熏陶,又面对着愈发冷峻的现实,游仙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唐代极大地发展流传起来的。

此时的唐人,既因为生活富裕富足过而怀疑神仙之事,又因现实的不忍卒读而转为需要这样的生存拓广内容。

所以这时候的游仙故事多是基于现实世俗生活的游仙,其游仙故事必然存在引导凡人游历的仙人,男性多道士,女性多精怪。

这样的引导,体现了唐代世俗与仙界生活的交融结合。唐人的神仙世界,多外部曲径通幽,内部富贵和谐,这同样是唐代的经历过盛世所呈现出来的游仙故事特点。

就是仙宫,在唐代也是富丽堂皇的,十分奢华。这便是唐人的理想世界,是物质上的极致表达。

游仙故事插图

三、唐代游仙故事的背后是社会与人

唐代的文化呈现多元的景象,儒释道都得到了发展,但道教,无疑是唐朝的最爱。

虽然佛法在唐朝也兴盛,但作为本土宗教,以及李唐的统治需要,道教在唐朝的兴盛还带有政治扶持的色彩。

从唐朝统治者对老子的精神归附以及推崇,设立道教为国教就可以看出,道教也是唐朝社会影响力最广泛的宗教。

宗教的力量也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因为他们还有介绍自己宗教,扩大影响力的想法。于是世俗社会的精神向往和宗教的昌行,让游仙故事有了庞大的创作者和读者群体。

不过,唐代的宗教,已经有了许多世俗化的影子。

唐铜鎏真人像

例如道教,本身就有着在世修行的内容主张,加之在世俗欲望的熏陶下,很多已经偏离了本然的清心寡欲,修真的状态,而是奉迎了世俗什么对物质,对名利的渴望。

所以这时候的游仙故事是有着很浓厚的世俗色彩的。这与今天的情况,无二致。

唐代的游仙故事还有来自科举制度的辅助,科举制度让很多人接触上层社会,也让很多人有了对上层社会的渴望却无从切身体验和表达。

于是乎,游仙故事成了这样的渴望的展露和表达之所,所以唐代的游仙故事还出现了有仙人的帮助,一路功名利禄轻松获得的故事。

这是人们心中焦虑的表现与舒展,同时也是人们精神娱乐的场所。唐代的社会娱乐生活丰富繁盛,这些也都在游仙故事里一一体现。

可以说,唐代的游仙小说除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探索,生存需要之外,还提供了精神娱乐的服务。

结语

游仙故事与神仙文化在我国的深厚积累、渊远流传是分不开的,这些又都来自人们的内心生存需要,是现实世界与人们渴慕生命完善两者矛盾的焦点表达。

神话故事巫术宗教都对游仙故事的诞生与流传起到了铺垫作用。

从秦汉以来,人们从介绍仙人传记,逐渐发展到开始现世的修炼,到了唐中后期,则因经历过世俗的盛世和面临现实的凋零,而出现了广为流传的唐代游仙故事。

这里面有社会发展、宗教发展和人内心变化的影子。

唐代的游仙故事是世俗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和人们既有的精神需要,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结合。

虽然表现得世俗和功利,但这也是人们基于现实生活而产生的精神探索面貌,是精神文明发展的阶段性表现。

参考文献:

《太平广记》

《玄怪录》

《旧唐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昆仑奴新罗婢什么来头,为何让唐朝权贵爱不释手?原因有些荒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昆仑奴之谜,新罗女王,唐朝昆仑奴最后下场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唐朝,经济文化非常繁荣,当时唐朝的首都长安,就宛如今天的国际大都市一样,汇集了很多不同国家的人,前来学习交流,因此在那个时代的唐朝权贵们,在逐渐的交流碰撞中,便开始喜欢追捧很多新奇的事物。而昆仑奴与新罗婢,之所以得到追捧,让唐朝权贵们爱不释手,其实便是因为它的新奇性。那么昆仑奴

  • 唐太宗的特殊贵妃:不仅是二婚年龄比皇帝大 身高竟达1米9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韦珪,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其家族是隋唐之际著名士族家族,父亲是隋朝郧国公韦圆成。韦珪十岁出头的时候就早早结了婚,丈夫是隋朝大将军李子雄之子李珉,小夫妻两个婚后和美,很快就生下一女。大业九年(613年),公公李子雄随杨玄感起兵谋反,兵败后被杀,韦珪和丈夫李珉作为罪臣家眷就销声匿迹,一直到

  • 武则天能够当上皇帝,有什么特别的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武则天能够当上皇帝,有什么特别的因素?第一,那就是武则天的能力任何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自己个人的能力,这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武则天这个人的确是很有能力。李世民死后,李治把她接回来的那些日子,武则天非常不好过。尤其是在武则天当皇后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血腥,可以说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她能够坐稳皇后的位

  • “越王勾践剑”千年不腐,专家拿到X光下一照,发现一种神秘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越王勾践是中国人民基本都很熟悉的古人,因为他有一件十分令人敬佩的事情,那就是“十年卧薪尝胆”,时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向越国开战,后被勾践打败,临死之前依然咽不下这口气,要求自己的儿子夫差为其报仇,夫差随后在公元前494年打败勾践,吞并越国。[var1]那时候的勾践有点心灰意冷,投降被囚

  • 五代十国的黑暗历史:血雨腥风中的百姓苦难!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时间跨度为公元907年到960年,因为这个时期内先后有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相继兴起而得名。然而,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和混乱的时期之一(以至于这段时间的历史过于黑暗残忍,写出来会被秒封)。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五个朝代,而十国则是指五代之外的十个

  • 悲惨的唐朝开国名将,因为不认识字胡乱猜测,逃跑时被乡民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被黑得最惨的名将,唐朝21位皇帝顺序,唐朝首都是洛阳还是西安

    王君可虽然名气不如秦叔宝、程咬金等人,但实力却非常出众,他位列贾柳店四十六友,某些演义小说版本里还是瓦岗五虎上将之一,他曾经救过秦琼,杀过来护儿,更是与魏文通大战,不分上下。因为李密的关系,王君可离开瓦岗后返回了家乡,一直到罗通扫北时才再次出战,还参加过唐太宗征东。王君可在历史上同样有原型,那就是唐

  • 【国学】太多人知道汉朝是老刘家,太少人知道唐朝是老刘家外甥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汉光武帝刘秀与郭皇后(郭圣通)的第二子叫刘辅;在刘辅的六世孙当中,有个叫做刘进伯的,曾官至度辽将军。刘进伯在一次平定匈奴叛乱的战斗中被俘。由于他是大汉贵胄,匈奴人既未杀他、又不放他,将其单独囚禁于独山(位于现在的辽宁海城)之下。大汉王朝后来,刘进伯就自称为“独山孤人”,简称独孤人。当时的匈奴人也都称

  • 古三河传说:南北朝时期的宋朝,争帝之战连及鹊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十大战争详解,三河鹊渚,宋朝总共发生了哪些战争

    宋明帝刘彧南北朝时,三河又称鹊尾。宋明帝年间,宋国发生了争帝内战,而合肥、鹊尾一带,则是两军相争的重地。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东晋皇帝而称帝建宋。此后的170年间,南方依次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史称南朝。北方的北魏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北部中国,后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后为高洋所夺,建立

  • 《秦时明月》荆轲刺秦是故意失败?他不是为了燕丹,而是为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荆轲秦时明月简介,燕丹和荆轲,荆宾为什么帮燕丹刺秦

    荆轲刺秦王这个历史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而喜欢《秦时明月》的小伙伴们也都知道,这部动漫讲述的就是荆轲之子荆天明的成长史。虽说动漫跟历史有所出入,但是其中大部分还是根据真实历史改写的,比如荆轲刺秦的这个地方。[var1][var1][var1]只要提到荆轲,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荆轲刺秦了。关于荆轲刺秦,其

  • 我们为什么爱唐朝?——张扬、自由的女性群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喜欢唐朝的两个理由,唐朝妖姬,唐朝女子群像

    是武则天、杨玉环、鱼玄机?还是圆润、大气、开放?你是否发现,不管你是会想到某个具体的人,还是某个令你印象深刻的特征,相较于其它朝代的女性而言,我们对唐代女性的认知似乎会多一些,那她们的外貌打扮、婚姻生活究竟是何模样呢?西安博物院藏 唐女立俑1、体态很多人都会说唐代女性以胖为美,只有身形丰满才能称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