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农民一脚踩空,发现战国大墓,出土的铜鼎是稀世之宝

农民一脚踩空,发现战国大墓,出土的铜鼎是稀世之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96 更新时间:2024/3/11 20:10:24

建国后,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大发展,长期埋在地下的许多物被发现,这也让各大博物馆的收藏变得更为充盈。比如在1974年时,河北省博物馆就获得了一大批文物。当时,文管部门就接到消息,平山县三汲乡进行土地平整,有位农民在取土时一脚踏空,结果发现了一座古墓葬。

河北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本来就很重要,平山县也陆陆续续有文物出土,考古专家早就猜测当地很有可能隐藏着古代贵族的大墓。得到消息后,文管部门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前往,于是发现了著名的中山国陵墓。

[var1]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处于燕赵要地。它一度非强盛,成为了中原诸国的心腹大患。然而,当时的史料都聚焦于战国七雄,并没有对中山国过多描述。因此,关于中山国,我们所知也非常有限。

这一次中山国陵墓的发现,就填补了不少空白。根据出土文物的铭文,这座大墓应该是中山国国君“错”的。在他之前还有文公、武公、桓公、成公,错是第五位中山国

既然是诸侯之墓,当然有着非比寻常的发现。比如小珏此前写过的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极为精美华丽,就是陪葬品之一。又比如错金银双翼神兽气势恢宏,河北省博物馆采用放大版的双翼神兽形象作为门前的镇兽。其实,最著名的还是中山王铁足铜鼎。

[var1]

青铜鼎本是作为食具的,后来成为礼器,而且是能表明主人身份地位的礼器。周礼中就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使用九鼎,诸侯只能用七鼎。但是,中山国王墓葬中,却发现“错”的列鼎也有九个。这说明,当时确实已经礼崩乐坏,周天子的权威荡然无存,即便是中山国也不将朝廷放在眼里。

这件铁足铜鼎,就是中山国九鼎之首。它高为51.5厘米,腹径65.8厘米,重60公斤。在数据上来看,这尊鼎并不大,但它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首先,这尊鼎的鼎身和鼎足材质不一。鼎身是青铜,鼎足则是铁质的,这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这意味着制作难度增加了很多。要知道,青铜器往往是用失蜡法制作,一体成型。这件铁足铜鼎,就必须分开做鼎身和鼎足。

[var1]

在当时那个年代,测量手段有限,在加上铜和铁的比热、膨胀系数不同,稍有差池就会导致鼎身和鼎足无法安装,或者安装好了会摇晃、倾斜。无论是青铜还是铁,在当时都是贵重金属,也不可能反复试验,一定是非常有把握才制作的。这体现了当时的中山国已经掌握了高超的工艺技术。

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隐藏在鼎壁与盖部云钮下,那里密密麻麻地刻着469字铭文。作为青铜器,铭文数量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器物本身价值的重要因素。之所以公鼎被视为国之重器,就是因为上面有近五百字的铭文。目前来看,这件中山铁足铜鼎的铭文数量仅次于毛公鼎,是铭文第二多的青铜鼎。

[var1]

这469字的铭文,记载了中山国国君三件事。一是议论燕王哙让位相邦子之,从而造成国家大乱。这是在《史记》、《战国策》都有过的记载,也是非常著名的事件。中山铁足铜鼎的铭文,以实物的方式证明了史料的可信。

二是中山国的司马赒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小珏在前面提到过,中山国的史料相当有限,这段铭文无疑增加了我们对它的认知,也能更多了解那段历史。

三是中山国君大发感慨,告诫后世国君要任用贤人,警惕周边的强敌。中山国出于四战之地,更是在几大强国的夹击中却能坚持一百多年,这段铭文说明了他们生于忧患的态度。

[var1]

无论是在史学价值,还是本身的独特性来说,中山铁足铜鼎都是难得的重要文物。然而,它出土时的状态并不理想,出土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产生了许多病害,其中包括最让人头疼的有害锈。在2014年时,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博物馆动修复方案,相信它在不久的将来,能以更好的状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很多朋友私信问小珏,到底在哪里知道这些文物知识的。其实,无非就是多看点书罢了。现在平台搞活动,小珏您推荐一套比较实惠的文物书籍,链接如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布一生的战绩一般,却为何公认他是第一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吕布的一生经历总结,三国志9吕布没有的武将,君临天下吕布武将排名

    但是吕布的个人武艺和箭术却是让当时很多人望尘莫及的,所以被公认为第一武将。吕布的武艺到那个层次,在各方势力联合一起讨伐董卓时,吕布一人对战关羽、张飞、刘备三人就可以看到,最开始张飞信心满满,觉得可以凭一己之力拿下吕布,谁知不仅打的很吃力,更是越来趋于下风,于是,关羽紧接着上场接应张飞,但是,这两位在

  • 刘备死后,独揽大权的诸葛亮为何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小蛇讲三国之第15讲文/小蛇/进取精神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曾对诸葛亮讲过这样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直至诸葛亮五丈原逝世,他都没有称帝,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一、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能力再强,若没有可施展的地方,那也只能是空谈,在没有遇到刘备

  • 刘备的阵容那么强大,却为何最终没有统一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电视剧中,我们认为的刘备就是正义的一方,而其他人,都被当成了反派。从我们的视角中,蜀国的人才非常的多。将士有赵云、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等五虎上将。谋士有诸葛亮和庞统。都说卧龙和凤雏得其一就可以得天下。刘备得到了这么多厉害的谋士和武将,为什么却没能够统一三国呢?刘备手底下确

  • 为何春秋时各国打仗军队人数很少,而战国时却很多,和这个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简介,春秋后期各国军事排名,春秋时期的战争有多厉害

    [var1]春秋时虽然西周建立的制度开始崩溃,但还没有完全崩溃。比如按照宗法制规定,天子六师,诸侯三师。一个师大致3000人左右,这样天子最多只有18000人的军队。再加上守卫京师和其他的军队,加起来也不过五六万人。诸侯的军队只有10000万左右。我们看一下春秋时的齐桓公就知道了,齐桓公虽然是五霸之

  • 刘备死之后,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为何总吃败仗?姜维一句话说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得天下,但奇了怪了,刘备刘皇叔将两人全都收入囊中,为何不能得到天下?难不成“正正得负”?真是恐怖如斯。或许,这句话只是侧面夸赞卧龙与凤雏实力拔尖,而非预见性地说出,得到他们,就一定能得到天下的。刘备能否得到天下,还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分析。虽说当初三分天下,刘备也占据了当中的一杯羹

  • 反清复明最久的居然是这个国家,明朝灭亡三百多年还在用崇祯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天地会反清复明在很多影视作品里出现过,不过到了清朝中期后,这个组织就消失了。而台湾的郑氏在台湾被收复后就不再反清复明了。三藩之乱后,三藩彻底消失,更没法反清复明了。不过唯独李氏朝鲜例外,一直在从事反清复明的工作。我们先看一下李氏朝鲜反清复明的原因。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丽而建国。之后李成桂上奏

  • 宋朝,原来你有两幅面孔!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它并不显赫,不像强汉盛唐,能给我们留下汉族、唐人的称呼。它并不“强壮”,不但经常挨揍,甚至连比它个头小得多的邻居也敢打它几拳。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朝代,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留下如此深刻的烙印。 △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中华五千年,宋朝以一己之力,把寻常百姓的吃喝玩乐推上了一个高峰。现在的我们也

  • 宰相写下“青鹅”二字被灭门,群臣不解,武则天:把字拆开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醉酒写诗,青鹅武则天,武则天武姓后人被灭门

    作为皇太后在皇帝年龄尚轻时临朝称制,自古便有之,这无可厚非,但武则天迟迟不肯还政,这就造成了许多臣子的不满,认为武则天坏了规矩。臣子们对武则天不满,唐中宗李显更是觉得极为压抑,自己身为唐朝皇帝,却不能当家做主,政事皆取决于皇太后武则天,虽说是自己的母亲,但也让李显觉得自己就像是个摆设,故心中对此充满

  • 明朝的明太宗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太宗朱四郎,明朝八大盛世是哪八个,明朝开平中屯卫归哪管

    其实明朝的皇帝中,也曾出现太宗庙号,可是最后却弄丢了。明太宗就是指的朱棣,朱棣并非第二位皇帝,而是朱元璋钦定的皇孙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按说建文帝很有可能庙号是太宗,可是他在位没有多久就被自己的叔叔燕王朱棣给推翻了,这就是靖难之役。朱棣当了皇帝不承认侄子的身份了,将建文元、二、三、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二

  • 《我们古代的王朝和地方》西魏(南北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535年宇文泰毒伤魏孝武帝元修后,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魏文昭帝,改元大统,西魏开始。551年,元宝炬伤,长子元钦嗣位。554年元钦被宇文泰所废,不久被毒伤。元宝炬四子元廓即位,称元年,为了迎合宇文泰胡化运动而被迫改复姓拓跋。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伤,由侄宇文护承继。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