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百年前一人多了句嘴,百年后事主找上门灭其国,孔子表现让人意外

百年前一人多了句嘴,百年后事主找上门灭其国,孔子表现让人意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599 更新时间:2024/3/8 5:51:46

[var1]

而这位万世师祖却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场战争表达了赞同,这是为何呢?

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齐国灭纪国。

齐国跟纪国都是周朝的大分封诸侯国。春秋时期,齐国发展迅速,成为了春秋的霸主国,五霸首位的齐桓公当政时期不可一世。而在当时的山东半岛,纪国也有着不小的势力,疆域从寿光到烟台,发展好的时候几乎占了半个山东半岛。

而齐国为了灭掉纪国的这场战争,其实准备了数代人的时光。

在春秋时期的初期,这时候的齐国的国君叫齐僖公,齐国在稳定之后,开始逐渐发展,但是整体实力不算强大。而这个时候的齐国就已经想处理掉纪国了。当时的齐国在和郑国搞结盟,组建了一个军事联盟。

所以,齐僖公帮助郑庄公成为了春秋时期当时的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之一,当时,齐僖看重郑庄公的儿子忽,想把他招纳成女婿,但被太子忽已齐大非偶而拒绝掉了。

意思是什么呢?就是配不上——郑国虽然暂时成为了军事联盟强盛的一方,但实际上自己明白得益于谁,论国家综合实力,还是齐国更强,毕竟郑国的历史没有齐国悠久,在很多方面的储蓄不够。

齐国为什么这么大公无私的帮郑国成为强国呢,其实有一个不情之请,就是关于想要郑国出手灭掉纪国。

但是郑国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齐国的意思,但这其中有一个大麻烦就是鲁国的态度。鲁国当时的领地在山东,和郑国相邻,两地唇亡齿寒,再者鲁国不敢让齐国把纪国吃掉,否则齐国自己无法抗衡,军事联盟就一边倒了,这是因为同时鲁国也是他们军事联盟的一份子,在这件事上鲁国和齐国是矛盾的。

[var1]

因此当时的鲁国和纪国关系是很好的,比如说当时鲁桓公的姑姑就嫁到了纪国,但是鲁国跟齐国也有姻亲,鲁桓公娶了齐僖公的女儿文姜。

后来出了个不好看的事情,《春秋》上记载,当齐僖公跟郑庄公商议对宋国发起战争时,鲁桓公搞了一次阅兵,而说辞居然是文姜怀孕了——这不是摆明了气人呢吗?

齐僖公非常愤怒,他必须要去挑拨郑和鲁的关系。

齐僖公的办法很快出现了——军事联盟一次军事活动结束,胜利之后,大家当然要吃庆功宴,齐国作为东道主,看穿了当时人排位的一个小尴尬,于是将事就计,找来了鲁国来帮忙排席。

中国人的宴席很讲究,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就能看出来。

排资论座,上下席位乃至不同的方位,都有讲究,这是礼法。所以,问题出现了——作为东方礼仪大国的人,鲁国大夫排位子时,把代表郑国出席的太子忽排到了最后。

齐国发现的点在哪?一是诸侯等级:公侯伯子男,郑是伯爵。再加上太子忽岁数小,又只是太子,并非国君。

但排法归排法,但是春秋战国毕竟是实力说话,郑国是当时的强国,堂堂太子怎么可以排最后呢?这一下,郑国跟鲁国很不愉快。

[var1]

齐僖公离间了郑鲁。郑国不会帮鲁国,鲁国没有郑国的帮忙,甚至还会反其道行之,再也不敢强行替纪国出头。而且同时,鲁国和齐国的姻亲关系加深,鲁桓公妻子文姜也生了儿子同。鲁国跟齐国关系加深,那么鲁国也不好明面上干预齐国的计划。

当然,鲁桓公想不到,在这件事上自己还有一个悲惨的情况的。

话说回来,纪国失去了庇护伞,这下怎么办。

转机出现了。平时安安分分的周天子在这个时候突然出面,请鲁国帮忙,迎娶了纪国国君的女儿。之前周天子招亲,往往会选择齐国的女人,而这次反其道而行之娶了对家的女人,这一手让齐国也懵了一下。

原来,近年来,齐国这些年老跟在郑国的后面,组成军事联盟之后目无礼法,把周王室也不放在眼里,所以周王对齐国和郑国非常恼怒,为了削弱齐国和郑国的气焰,周天子作此决定,想让齐国却步。

[var1]

周天子还请鲁国作媒人,而鲁国是文化大国,这样是理所应当,但实际上鲁国也不是自愿,算是被周天子拉下水了。

这时候,齐僖公自然是咽不下这口恶气,所以当即决定对这个媒人下下手警告一下,谁知道仗还没落尾,郑庄公去世了,齐国最大的盟友出现了大的内乱,公子突抢了国君之位,太子忽被赶出国。

齐僖公赏识政国太子忽,没有多加考虑就想扶植流亡的太子,结果自然是和此时的郑国出现了裂痕。

最终,齐僖公觉得事不宜迟,不能拖下去了,立刻拉拢了宋卫燕三国,发动了对纪国的战争,而纪国此时能够拉拢的不仅是鲁国,还有内乱的郑国。自然,齐国没办法打败自己的老盟友。

齐僖公含恨而终,齐襄公接手父亲遗愿。他先是弄死了鲁桓公,继而鲁国的新国君变成鲁庄公,鲁庄公和他关系深厚。另外齐襄公还帮助郑国平定内乱,跟郑国恢复了关系,曾经的两个大国又被齐国拉了回来,很明显,纪国难以抵御了。

纪国灭亡的时候终于到了。

公元前693年,齐国进攻纪国,夺取纪国的郱、鄑、郚三邑。两年后,齐国又拿下纪国的酅邑。再一年后,纪国灭国。这场战争怎么看,都可以说是不道义的战争,它蔑视礼法,随意吞并,不把周王室看在眼里。

但是《春秋》里并没有记载这场战争,而是说“纪侯大去其国”。孔子在替齐襄公避讳,显而易见。也就是说,孔子不反对这场战争。

再一个,为什么齐国一直想纪国呢?

一百六十年前,周天子周夷王把齐国国君齐哀公放到鼎里煮了。

[var1]

为什么呢,是因为他觉得齐哀公这个人沉迷游猎,不务正业。但怎么说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啊——问题来了,当时的记载说:哀公烹乎周,纪侯谮之。意思就是这件事是纪国国公参与煽风点火的。所以,这是一次复仇,为祖先的复仇。

孔子虽然仁爱,但提倡孝道,同时赞同如果没有礼法的限制和组织争议,为祖先复仇是正当的行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文化三秦行|走进茂陵博物馆:汉武帝首开海上丝绸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极力开辟海上交通,致力于海上各国往来。汉武帝曾派人招募海员从徐闻(今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合浦(今广西合浦)港出海,经过日南(今越南)沿海岸线西行,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不程国(今斯里兰卡),随船带去的主要有丝绸和黄金等物。这些丝绸再通过印度转销到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汉书·地理志

  • 韩信为什么宁可被人厌恶到处讨饭,也不愿通过自己劳动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不是韩信不想通过劳动讨生活,而是他根本就不会。韩信年轻的时候,倒是和刘邦差不多,都是社会底层出身,不同的就是,刘邦是个典型的流氓头子,即便是蹭吃蹭喝也能活。韩信不一样,他小时候家里虽然穷,但是也是读过书的,刘邦的一些行为他是不屑于做的。刘邦什么都没有,但是敢吹,第一次前往吕公家里,就胡乱报一万钱的礼

  • 同样是演吕布:孙艺洲穿铠甲,黄磊戴鼻环,张光北的最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张光北,老版《三国》中的张光北,事实告诉我们,无论什么翻拍,都是第一版最经典,而那时候的人物演技都是专业的,张光北的吕布在很多人心中留下的非常深刻的印象!是最经典的吕布!保剑锋,他是在《铜雀台》中饰演,但是由于吕布是一代枭雄,装扮非常的雄伟,而保剑锋老师属于脸小的帅气类型,网友评论他有些撑不起吕布的

  • 如果赵云丢失街亭,会被诸葛亮挥泪斩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如果是赵云驻守街亭,他也丢失了,那么诸葛亮也会挥泪斩赵云吗?我们来系统分析一下。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想这四个问题。1.马谡为什么会丢失街亭?2.马谡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斩杀?3.赵云能不能守住街亭?4.赵云丢失街亭,诸葛亮会不会斩杀他?我们一个个来回答。 一:马谡为什么会丢失街亭 很多人觉得马谡

  • 秦始皇能统一六国,与秦国武将云集密不可分,秦国武将top5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十大名将,秦始皇横扫六国的秦国名将,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大将军名单

    [var1] 前言 在战国早期,秦国的国力并不强,变法之后逐渐变成强国,而秦国本来就尚武,变法之后更是建立了军功制度,所以秦国的将领都异常彪悍。甚至有不少认为,秦国的名将比其他几国加起来都要多,能够在这么多名将中排在前列,绝对是战神一样的人物。[var1] 第五位、从无败绩的杨端和 杨端和作为秦国名

  • 为什么刘邦能够从一个小人物,成功逆袭成大汉王朝的开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诸多英雄中,为何却是刘邦最终笃定天下,为何他能从一个小人物,逆袭成大一统王朝的开国之君呢?一、胸怀大志虽然年轻时的刘邦看起来是个泼皮无赖,无所事事的混混,但其实是个胸怀大志的志士。早些年他就十分仰慕魏公子信陵君,曾一路西行来到大梁,可惜此时信陵君已死,随后投到张耳门下,并与张耳结为挚友,还曾跟随张

  • 三国武将只有他一人能与韩信相比,诸葛亮司马懿“联手”才干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懿好打韩信吗,诸葛亮和曹操谁的军师厉害,司马懿大战韩信故事

    [var1]刘邦对此三人评价极高。在一次酒宴上,他与群臣说起开国往事,群臣纷纷恭维他德配天地才冠古今,刘邦却非常感慨地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 东汉末年,为什么会出现诸侯割据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汉末的割据势力,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什么原因,东汉末年割据势力有哪些

    可以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东汉政权就已经名存实亡了,那他为何出现这种局面的呢?一、豪强政治地方豪强势力,在秦汉之际就已经开始形成了,随着他们势力的扩大,土地兼并的加重,势必危害中央的统治和利益。为了稳固中央的统治,地方豪强固然是中央政府抑制,甚至是打击的对象。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一直

  • 郝邵以寡敌众,令诸葛亮颜面尽失,为何却被活活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郝昭图片,郝昭魏盾,郝昭许褚曹仁

    在《三国演义》当中又提到,诸葛亮为了一雪前耻吓死了郝昭。但是对于这件事情是否属实,却一直是大家争议的。因为在《三国志》以及相关的历史记载上,自从陈仓失利之后,诸葛亮并没有第二次再向陈仓进攻过。如果诸葛亮不曾向陈仓进攻,那么这后续的事件就都是虚构的了。那么,历史上的郝昭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在相关的史书当

  •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此人四恶俱全,为何被小说写成三国头等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单看小说《三国演义》,会觉得马超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小说中描述马超乃是东汉名将,又长相英俊,武艺高强,然历史真如小说所言吗?咱们就来看看马超的戎马一生,看看他的人生履历为何被后人所诟病。初露峥嵘的少年将军马超出生之时,恰巧正是汉灵帝刘宏的统治时期,这位奇葩皇帝在位的时间,大部分都在施行党锢及宦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