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阅读近代史往往是一个令人心碎的过程。每当看到华夏儿女奋勇抗争最终失败的历史片段,总让人气愤不已。其中,声势浩大却时高时低的太平天国运动让不少人“难以平静”。
这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以其一往无前的姿态给了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以致命的打击。
虽然它最终年久失修,但它催生的许多光辉名字仍然值得后代铭记。
除了大家熟知的石达开、杨秀清、洪仁轩之外,大禹王胡以黄也被很多人所称道。他打败了湘军第一将姜中元,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惜的是,这样一位猛将却死在了起义的前中期。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太平天国领袖
出身豪门却陷入叛乱
和太平天国前期的功勋人物一样,胡以煌也出生在广西,家乡在平南。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禹王殿下并非出身寒门。相反,他是当地有名的富豪。
这应该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在古代信奉基督教的基本上都是底层的劳动人民。
他们背负着生活的压力,需要通过宗教来精神上的慰藉。
尤其是洪秀全的本土宗教,对上流社会几乎没有吸引力。那他为什么能招来胡以煌这样的豪门地主呢?
洪秀全
这要从胡以煌的身世说起。他的祖籍是江西临江府,祖上都是公务员。后来家里发生了变故,他选择了搬到广西。
不过,他的祖父和父亲颇有本事,很快就得到了大量的土地。相传当时胡家的田产遍布平南、藤县、锦绣腰山等地。
胡以煌的父亲胡臣去世后,家产平分给了兄弟三人。
胡以煌对土地管理不熟悉,学业没有成绩。反倒是武道天赋极高,年纪轻轻就考上了吴秀才。
古代吴秀才
就在他即将通过吴举人的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时,命运却给胡以煌开了个玩笑。应试武术时,胡以煌因天生神通折断弓弦,射箭成绩作废,落榜。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胡以煌考试落榜后,不幸遇到了父亲的宿敌卓家长子。
后者用尽各种手段欺负胡以煌,甚至将其带到家中殴打。
胡以煌虽然身家豪门,但在官场上人脉不多。卓家身为土豪,与官僚人物来往颇多,也不怕胡以煌跑到衙门告状。走投无路的胡以煌只能忍住心中的屈辱。
洪秀全
充满怨恨又无法表达的胡以煌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时,他接触到洪秀全创立的“拜神教”,并很快加入其中。
《拜神》不仅抚慰了胡以煌的心,也为他提供了报仇雪恨的良机。
洪秀全长期秘密进行反清活动,意图借宗教大步向前。
洪秀全收了胡以煌为心腹后,就把对此事的想法说了出来。没想到,满足胡以煌的需要,他越来越热衷于参加“拜神”活动。
洪秀全
初战告捷,续立功
洪秀全之所以将胡以湫列入“拜教”,有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了他的家产。只有有了这部分经费的支持,他策划的反清起义才能得以实现。
让他没想到的是,胡以煌对此非常支持,二话不说就捐出了自己的全部财产。
为了表示决心,胡以煌变卖了所有的田地,将所得的银子全部交给了洪秀全。
胡以煌这种无私开放的做法立刻得到了“拜神”成员的认可,他也迅速融入了小圈子。当然,胡以煌这样做并不是完全出于私心。他一直屏住呼吸,盼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后,能带兵征讨卓家,报当年的欺凌之仇。
洪秀全等
有了大笔资金的支持,洪秀全的反清运动就万事俱备了。正当他要登高时,不知从哪里走漏了消息,官府还派人在山中围剿洪秀全、冯云山等人。
关键时刻,身怀绝技的胡以煌挺身而出。他先是率领群众抵挡住官府的第一波进攻,然后通过观察分析漏洞,最后成功派人到金田送信。
杨秀清接到信后,立即带队前往救援。
很快双方官兵就交手了。这一战,胡以煌的表现非常出色。他不仅身先士卒,奋战在前线,而且准确把握机会与杨秀清会师,前后夹击大败清军,将洪秀全逐出包围圈。
洪秀全
既然政府看出了意图,洪秀全也就不再隐瞒了。不久,他于1851年1月11日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而胡以煌因为之前立下的功劳很多,所以被称为春官正祥。
之后,胡以黄与太平军一路杀到永安。洪秀全也在这里进行军政建设,确立了太平军内部的权力结构。永安体系建成后,太平天国的整体战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次年四月,从这里突围,进入湖南道州。简单回顾后,洪秀全等人作出“以金陵为重点,以金陵为基地”的战略决策。
后来,在杨秀清、石达开、胡以煌等人的带领下,太平军排除万难,大举攻入江宁府(今南京),并据为己有。
洪秀全等
久违的泸州之战
在建都天京之前,胡以煌就已经凭借赫赫战功成为太平天国西征军的重要将领。
整编军队六个月后,他率部将士从安庆进军泸州。一路上,胡以煌指挥坚决,先后攻破了吉仙关、桐城、舒城,很快就打到了泸州城下。
而这里等待着太平军的宿敌安徽巡抚蒋中原。后者是湘军猛将,曾重创太平军。
说起来,江中原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通报区,但由于政绩不俗,深得曾国藩的欢心,并在后者的推荐下,前往皇帝朝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他带着500名家乡村民奔赴广西前线。
江中原
让人意外的是,文官姜忠远,居然是一名优秀的大将星种。他一出场就成功打击了太平军的士气,斩杀了数百名起义军,并获得了吴副都统帅的称号。兰台的赏识。
当然,真正让江中远名声大噪的还是泉州之战。这时,太平军从永安突围,一路杀到泉州,蒋中原紧随其后。
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交锋,蒋中原坚定地意识到太平军要攻打长沙,于是提前在洛宜渡设下埋伏,并用浮木堵住了河道。
之后,太平军果然倒下,与蒋中原激战两天两夜,大败。他们不仅留下了很多行李,还损坏了南王冯云山。
蒋中原肖像
可以说,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清廷的大部分将领都表现得极其糟糕。只有蒋中原屡战屡胜,拿下了南王冯云山的人头。
一时间,他在湘军中独树一帜,深得朝廷信任。
因此,当得知胡以煌逼近泸州后,清廷立即提拔蒋中原为安徽巡抚,命其驻守泸州。
太平军对蒋忠元恨之入骨,得知后者驻守泸州后,执意要擒拿他,为冯云山报仇雪恨。但胡以煌却很平静。他没有急着出手,而是派人先去探探泸州的兵力分布。
冯云山雕像
掌握关键情报后,胡以煌制定了“先出城,后入城,一一击败”的战略。考虑到玉山的兵力在城外守军中最为薄弱,胡以煌选择了他作为第一个出击的目标,很容易就被擒获。之后,胡以煌趁着清军早败,军心大伤之际,连夜进攻实力最强的疏兴阿营。
后者在逃跑前留下了数百具尸体。此役过后,清军士气大跌,再也不敢主动出击。
胡以煌借此完成了工事的修建,同时命人准备火药和攻城器械。1854年1月,太平军利用预先挖好的地道炸毁泸州城墙,随后大军进城。
蒋中原见大势已去,为免受辱,奋力搏斗,投海自尽。
战争
禹王怎么了?
泸州之战的胜利让胡以煌的威望达到了一个高峰,随后被封为护天侯,并于嘉寅四年五月直接被封为豫王。此后两年,他跟随石达开征战江西。
然而,1856年,胡以煌病逝。
由于天京事变也发生在1856年,因此有人推测他死于这场内战。
但是,根据历史学家的分析,天京之变胡以煌死亡的概率基本为零。因为这件事发生在1856年9月,而各种记载显示,胡以煌已于当年2月病逝。
石达开
如李斌的《中兴别记》说,石达开、胡以黄于1855年12月至1856年2月率军在江西临江、袁州、萍乡。
但从三月份开始,这本书就再也没有提到过胡以煌的名字,只剩下石达开一人。
不仅如此,曾国藩还在奏章中明确表示,1855年12月,石达开、胡以煌、黄玉琨率军开赴江西,1856年3月,石达开撤退,留下黄玉琨,胡以煌消失了。
由此看来,胡以煌应该于1856年2月病逝于其祖籍临江府,故也算故乡。
曾国藩
最后
总的来说,战功赫赫,亲手打败湘军第一将的豫王胡以煌,病逝在家乡临江府。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中流砥柱,对于整个太平军来说,确实是一大遗憾。
但对于胡以煌本人来说,这个结局虽然不幸,但也并非无法接受。
毕竟几个月后,血腥的天京事件发生了,太平天国的高层大多陨落,就连高位君王也未能幸免。
对胡以煌来说,死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总比死在自己兄弟的袭击中要好得多。
参考
《太平天国史料辨伪集》——罗尔刚
《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张云、韩洪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