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野史秦汉,秦始皇与蔡伦功过论的背后

野史秦汉,秦始皇与蔡伦功过论的背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24 更新时间:2024/1/24 9:57:15

到如今,“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秦始皇的坏名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渐渐被洗刷,时至今日,他老人家基本.上已经是个正面人物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国人“大局观”的提高是秦始皇被“平反”的主要原因,与他统一中国的大业相比,杀多少人都只是“小节”而已。

相对于赢政先生,蔡伦是个小人物,然而鉴于他对造纸术的巨大贡献(但这里小编还是要强调一点,蔡伦是造纸术的改进者,而不是发明者),在美国畅销书《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他排名第七,在中国名人中仅次于孔子,远在秦始皇之前。

正因为蔡伦并非大人物,所以他的生平事迹不会像秦始皇的生平那样广为人知,于是秉承君子“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的原则,蔡伦先生历来都被当作正面人物。

直到柏杨先生不断探寻,终于发现蔡伦其实是个坏东西。

蔡伦年轻时就入宫当了太监,或许由于智商较高,很快成为主管,继而成为宫中实力派窦皇后的亲信。

窦皇后虽然有势力却没有生儿子,宋贵人的儿子被立为当朝太子,窦皇后生怕日后自己在宫内的地位被宋贵人取代,于是谋划了一起“巫蛊”案,诬陷宋贵人诅咒皇上。

此案由蔡伦主审,结果蔡公公对宋贵人姐妹严刑拷打,终于让她们“认了罪”为了积极表现,争取进步,蔡伦还在“起诉书”中建议皇上判处宋贵人姐妹绞刑,最终宋氏姐妹在牢里含冤服毒自尽。

多年以后,宋贵人的孙子汉安帝继位,清算蔡伦的罪行,蔡公公当年曾经整过人,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于是自己服毒了断了。

蔡伦的结局或许恰恰印证了什么叫“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他绝对不会缺席”

蔡伦的人品不好,这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大局观”又一次发挥了作用。

许多人觉得蔡伦堪称中国第一发明家,冲着他对造纸术的历史贡献,冤杀区区两个中年妇女实在只是“小节”。

不少人甚至很理解蔡伦,设身处地地替他考虑:不顺从窦皇后会怎样?多半会被杀头,至少也是被流放,那么蔡公公就无法完成改良造纸术的大业了。

如此一分析,蔡伦不仅无过,而且很明智,的确是个能成大事者。

“中国人宁可永不用纸,也不要有这种丧尽天良被阉割过的酷吏。”柏杨在书中这样说,似乎有些偏激,但这种偏激正是许多国人最缺乏的素质。

蔡伦不改良造纸术,自然会有张伦、赵伦改良,中国人不可能没有纸用,顶多是晚几年而已。

“发明创造源自生活需要”,无数的历史事件证明:只要中国人有这个需求,那么必然会有发明创造

而视丧尽天良为“小节”一旦被丢掉,那么即便我们有再好的纸用,也写不出锦绣文章。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装备不逊于日本海军,甚至犹有胜之,却一败涂地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日冲突中(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中方在硬实力上一直占有优势,但朝鲜甲申政变之后十年时间,情况就悄然发生了变化。

这段时间,日本一直关注着中国。

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共27000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共17000多吨。

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和排水量72000吨的海军,超过了北洋海军。

日本还出动乐善堂、玄洋社等间谍组织和人员潜入中国,加紧对中国各方面的情报搜集和渗透。

与之相反,慈禧太后一再消减海军军费,为了自己的生日甚至挪用海军买舰船的军费!而官员贪污腐败,挪用公款,甚至为海军造的炮弹中填充沙子!

所以说,中日甲午战争之败,中国不是败在实力上而是败在腐败的清政府手里。

历史早已证明,思想比器物重要。

没有先进的人文思想,再大的“业绩”也终究会被历史淘汰。

正所谓爱因斯坦在美国接受采访时说的那句话一样:“善良与邪恶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能成为伟大科学家的依据”

据传,在二战胜利后,一名记者向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发问:“您认为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面对这个振聋发聩的问题,爱因斯坦淡淡地说道:“善良与邪恶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能成为伟大科学家的依据,如果他是一名善良的科学家,那么他就会用他的智慧造福人类,若果他是一名邪恶的人,那么他就会用自己的发明为祸人间”

今天的内容介绍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关注我,了解更多资讯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意见

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

部分图片自网络搜集 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一年的严重失误,你对此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太宗对日本的评价,唐太宗贞观三年课文,根据贞观之治评价唐太宗

    《唐书·大食传》记载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大食兵马进攻波斯,波斯不支,其王伊俟侯遣使向中国求援。唐太宗皇帝谕之日:“国君相救,理固然已。然朕自贵大使之口,得闻阿剌伯族为何等人,其风俗,其信仰,其首领之品格,皆甚详尽。人民如斯之忠信,首领如斯之才能,焉有不胜之理。尔其慎修德谨行,以博彼等之欢。”

  • 请相信我,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真的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于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简介,曹植七步成诗搞笑配音,曹植是否真的七步成诗

    但其实你可能真的只是读或背诵了一首假的《七步诗》。众所周知,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逝世,一代枭雄的生命就此落下了帷幕,他的长子曹丕继位,成为了新的魏王。虽然曹丕贵为新一位魏国的继承者,但他却还有一个比他出色千百倍他的弟弟 ——曹植才高八斗这位曹植可是魏国第一大才子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肤白

  • 西楚悲情霸王:纠结一时,悲情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项羽的纠结,总结起来就是:打不打?杀不杀?追不追?公元前206年,刘邦攻破咸阳,欲在汉中称王。当时项羽是各路诸侯公认的带头大哥,做小弟的刘邦竟敢拔份儿,这让他十分恼怒,下令大军枕戈待且,收拾刘邦这个流氓混混。此时,项羽的叔叔项伯顾念旧交张良,就连夜跑到刘邦大营通风报信。刘邦自知实力不如项羽,不敢

  • 唐朝时期的公主长得很好看,就是无人敢娶,原因让人难以启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贞慧公主,唐朝新平公主儿子姜君,唐朝好男人和公主约会

    按理说这样昌盛的国家公主、皇子应该是不愁嫁的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有3点:1、唐朝是以胖为美,作为权利的顶端,唐朝公主一定是非常胖的虽说以胖为美,但是胖的过分了哪个男的能受得了呢?即使利用身份,公主勉强嫁出去,也过的很不幸福。2、唐朝是一个开明的国家,女子的地位不像其他时期,不让抛头露面是不存在

  • 都说王莽是穿越者,死后脑袋被各朝收藏了两百多年,有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莽可能是在哪穿越的,王莽电影,王莽赶刘秀上下集

    王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一个人,他在当时西汉末年自立新朝之后,确实有一些非常轰轰烈烈的改革。但是因为自己的观点太过新颖,所以说不得不以失败为终。但是这样,还是值得让他的头颅再后来被留存,也被人收藏了很多年。他的头为什么会被人收藏?这样的一件事又与他穿越者的身份是否有一些挂钩的可能性呢?开挂

  • 唐朝最没存在感的一位皇帝,死因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21位皇帝能力排名,唐朝李靖的死因,唐朝皇帝群聊3

    景龙四年(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被其皇后韦氏毒杀而死,韦后扶持李显的第四子李重茂为帝,并开始干政。当时的李重茂年仅16岁,就被韦后利用其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傀儡。李重茂出生于延载元年(695年),其生母不详。圣历三年(700年),被封为北海王。神龙元年(705年)受封温王,且任右卫大将军兼遥领并州大

  • 这位皇帝历史功绩或高于秦始皇,却常被人被忽略,外国人说:他才是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认为杨坚比秦始皇还要伟大的人是美国的著名学者,他认为中国的皇帝中杨坚应排第一,那么到底何德何能杨坚能超越我国的始皇帝呢?说起隋文帝很多小伙伴都不怎么了解,其实隋文帝的功绩也非常大,他的改革力度甚至超过了秦始皇。在杨坚成为皇帝后,国家的百姓们民不聊生,许多人都处在吃不饱穿不暖的阶段,这简直是一个烂摊子

  • 唐朝太子魔咒,长子太子没法登基,背后的真相竟然是因为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因武则天而没有登上帝位的太子叫李忠,他是唐高宗李治的长子,生母出身低微,当时王皇后无子,因此被过继给王皇后,并被立为太子,随着王皇后被废,武则天当权,李忠便成了武则天的眼中钉,在武则天的唆使下,李治废了并无过错的李忠,改立李弘为太子。被贬任房州刺史的李忠在来到房州后,因怕被武则天所害,他装疯,

  • 邓艾进入蜀汉皇宫时,在地上发现一东西,立即明白谁都救不了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邓艾和姜子牙一样,都属于大器晚成的典范。邓艾曾经当了22年的屯田小官员,主要负责屯田事物,真是屈才了。幸好他遇见了司马懿,司马懿后期在魏国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来加强魏国的国力。开垦荒地就是一个重要任务,他接见了一些屯田官员,想听听他们的意见。邓艾就是其中之一,他对司马懿提出了很多一针见血的观点,让司

  • 《长歌行》:怎么看待李世民?李长歌要如何做?家仇与国义怎么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篇文章的依据只有电视剧《长歌行》!《长歌行》这部电视剧的主角是李长歌,但故事背景是大唐王朝,而说起唐王朝就避开不了一位人物,他就是李世民!提到李世民,尤其是随着《长歌行》剧情的进展,在故事里的他的表现其实是有些矛盾的!而矛盾的焦点就是主角李长歌!从李长歌自身的成长与经历,观众们不难体会到关于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