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志11》公孙瓒逆袭5—西线休战,东线赴海,东吴三郡的远征

《三国志11》公孙瓒逆袭5—西线休战,东线赴海,东吴三郡的远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73 更新时间:2024/1/15 20:00:54

上期说到,由于孙权登位,张鲁原来的将领许多忠诚度大幅下降。而我趁机对孙权(张鲁)出征的将领进行招揽,意外加快了对陈留的推进。最后攻下陈留。

而攻下陈留后,在洛阳、许昌兵马前来陈留之前。我主动退出陈留。将大部分军队从孟津港攻打洛阳。攻下后依靠洛阳本身的防御体系,外加官渡港对陈留的吸引,洛阳成功防守。

而我就成功将战火从黄河北岸推进到黄河南岸,形成“洛阳—官渡—濮阳—北海—徐州”的防线。

不过,接下来怎么办?

或者会有人认为,应该进攻许昌。不过我选择停下西线的进攻,进入防御期。

首先,尽管我的地盘扩大到南岸了,但是我和张鲁(孙权)的兵力差距依然很大。不适宜推进过快。

如果这个时候进攻许昌、宛城。或者可以攻下来。但是新野和汝南的兵马一定揪着许昌不放。而宛城就被上庸揪着。

而我的兵马有限,用来攻打许昌和宛城的只能是邺城的十万人马。攻下两座城,估计是五万人。

上庸牵动的是整个益州的兵马,新野牵动的是荆州的兵马。虽然可以凭险固守汝南这里。但是五万人要防守新野和上庸就难了。

如果不要宛城,只打许昌?那么许昌更加守不住。

还是那句话,宁愿一面刚,不要四面防。

而且,同样是防守,我觉得洛阳——官渡——濮阳隘口——徐州隘口这一线更容易防守。官渡、濮阳还接近根据地河北,可以随时援兵。

官渡——濮阳还可以打联动。为什么要占领一个孤城许昌?

于是东线我就不再进攻了,一直在官渡和洛阳上拖着。

当然,不进攻,不代表什么也不做。最重要的是将洛阳修建起来,将洛阳打造成进攻雍州的仓库。北海战乱少,也修建起来。濮阳的主战场之一,主要依靠河北的支援。

西线不进攻,也不代表东线也要停留不动。

在攻下徐州之后,其实我是将许多河北的文官都调到了徐州,用最快的速度将徐州的设施建筑完毕。为的就是下一步战略做好准备——攻打东吴三郡。

这个我是有经验的。

想当年选择刘备在徐州的时候,被曹操和孙策压到喘不过气。一直守着徐州(下邳),凭着关羽、张飞和赵云三个人的武勇,陈登父子的计谋守了无数波进攻。期间还打了几次反冲击,恢复对小沛的统治。更是决堤将寿春重新占领(前期打败袁术收了寿春后来被孙策打了)。但是最后都是功亏一篑。

在曹操和孙策打压下,根本不起作用。袁绍虽然是盟友也帮不上忙。

于是我一直守着,守到袁谭造反这才派兵北上攻下了青州,扩大后勤补给。虽然这点补给还是不足以我反击孙策和曹操。但是却足以支持我做一件事——攻打江东三郡。

望着这么远的距离,第一次尝试是担心的。我打《三国志11》最烦恼的不是兵力,而是兵粮,也可以说是资金。

所以,为了节省兵粮,我(选刘备时)是选择了从曲阿港登陆,攻打吴郡的。建邺兵多。而且根据电脑的习惯。我如果只攻打吴郡,不进入建邺的地界。那么在我攻下吴郡之前,建邺是不会出兵的。

所以,路近又好打,何乐而不为。

再退一步说,攻下吴郡后,只要守住吴郡和会稽的隘口,我就能够进攻建邺,最后才打会稽。或者在北面守住建邺的兵马,向南收复会稽,再取建邺也可以。

反正我当时是这样计划的。

于是,我选的刘备就留张飞和赵云守徐州,关羽带领水军出征并攻下吴郡了。

好了,这算是我第一次领教,什么叫“宁可一面刚,不要四面防”了。

在攻下吴郡后一段时间还是比较平静的,我从徐州开始运兵准备支援吴郡的关羽。而我也开始思考——打会稽好,或者是打建邺好?

于是会稽和建邺一起出兵来打我了。

这下,我是打算先防守消灭对方的进攻兵力后,再反击。因为建邺兵多,所以主力在句章港附近防守建邺,小部队在会稽隘口防守会稽。

好了,虽然我的兵力少,但是一直防守下去的话,还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电脑见攻不下,开始走第三条路了——建邺南面和会稽之间的树林里越过,从中间打我的吴郡。

这下我没折了。

因为这等于,我防守会稽的军队腹部受敌,没得防守。

那么会稽的部队就可以汇合建邺的分部队一起从南边打我吴郡。而我防守会稽的部队,即使建筑营寨依然无法阻挡。

于是,我逼不得已用了一个方法,撤?

对,就是撤。

昔日浩浩荡荡的“渡海远征”大军就这样夹着尾巴沿着来路撤回去了。

不过,失败为成功之母,我还是会回来的——不久后,我(刘备)重新召集认识人手再次出击,终于成功了。

上面说的是,群雄割据的剧本的刘备,从徐州远征江东的事。

现在又面临那一次的事情——徐州(下邳)无法进攻小沛和寿春。于是我就估计重游。其实比刘备的好很多了。起码兵粮不用愁。

每支部队都带了一百六十天以上的兵粮,兵器就带两百天的,另外一船队负责补给,浩浩荡荡地出发。

目的是吴郡?

当然不,是会稽。

虽然路途远,但是会稽不会面临被两面夹攻的困境。

一路上,也碰着从吴郡、建邺出发攻打我徐州的兵马。不过在水上,他们容易零星地来,攻击力又低,而我就装着一个口袋地将他们消灭。护送兵器和补给船队过去之后,正规部队才过去——吴郡和建邺的就继续去徐州,不会尾随。而徐州的事,就交给徐州的同僚了,勿念。

攻打会稽没什么好说的。就去大军杀到,骑兵、枪兵在前,兵器在后,轰就行了。不难。而且,打下会稽后,我开始从徐州、河北征调人手过来建设会稽。并且在吴郡之间修建隘口之后。

隘口还没建好,吴郡兵马就出发了。

我一计算,我的兵马攻下吴郡不成,问题,而且他们停止进攻徐州后,我的援兵也可以顺利送过来。

于是,我也不等防守再反击了。若是等张鲁(孙权)征调兵马过来江东,那局势更加危急。于是我就立马发会稽大部兵马,和吴郡兵马直面相迎。

由于建邺大军没有干扰,所以最后我顺便把吴郡打下了。这下建邺就出兵了。在句章港附近还有建邺、会稽之间的森林里打了好一会。

后来徐州的援兵到了,就打下了建邺。也没啥好说的了。

只是发现一个问题——孙权的强力武将少了。后来查了一下,昔日我玩张鲁时的第一阶梯基本都去玩了。剩下的徐晃张郃在我这。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攻下江东之后,柴桑和庐江的兵马就开始进攻建邺了。不过这并没有什么所谓。而按照我的习惯。江东这边自然是转入防御,并且开始建设。而换一条路进攻。

那一条路是哪一条线?

依然是徐州。

更多文章

  • 《大宋宫词》有多违背历史?澶渊议和与澶渊之盟,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从电视剧来分析,剧情中的“澶渊议和”与真实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有何不同之处?然而,萧太后却用赵桓的孩子吉儿为人质,逼迫宋军投降,北宋大将潘良坚持要放箭。危急关头,赵桓是应该顾全大局,放弃吉儿的性命?还是用全体宋军将士,包括澶州城的百姓当作筹码,换回吉儿呢?说完了电视剧剧情,再来看看历史上发生的“澶渊

  • 冒顿单于为什么放弃杀死刘邦和灭掉汉朝?前202年02月28日刘邦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为啥冬季还要攻打匈奴,刘邦为什么败给冒顿单于,冒顿单于和刘邦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冒顿明明可以杀了刘邦灭了汉朝,为什么放弃了?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称帝,是为汉高祖,国号为汉,史称西汉,初定都雒阳,后迁都长安。因为冒顿单于根本没有灭掉汉朝的实力。匈奴本来只是北方游牧民族,一盘散沙,互相攻打。到了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

  • 《大宋宫词》惹群嘲背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宋宫词文替,大宋宫词曹汝儿结局,大宋宫词全61集手机版免费观看

    《大宋宫词》扑得很彻底,而高预期落空后的反噬效应无疑是那支最迅猛的助燃剂。可惜,显露庐山真面目后的《大宋宫词》经不起检验。剧情发展一路狂飙,观众即便策马奔腾也难与其齐步,这是《大宋宫词》的第一个硬伤。赵恒(周渝民 饰)的王妃生子遇地震、宋太宗赵光义与四弟赵廷美因地震被埋又被救、刘娥(刘涛饰)被赵恒带

  • 张飞武力排第六,为何敢4次主动单挑吕布?其实都是刘备精心策划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乱世之中,经过一番厮杀之后,最终天下造就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那么为何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其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魏、蜀、吴,他们三国之中都有自己的名将。俗话说千兵易得,一将难求。特别是在乱世之中,名将的价值就非常高了,毫不夸张的说,得名将者足以得天下。看看当年曹操为了得到天下名将,甚

  • 《大宋宫词》婉儿得知换子真相后,发下重誓,此生与刘娥不复相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婉儿自己进入冷宫发下重誓,此生与刘娥不复相见,这虽然是对婉儿不公平,但婉儿为了孩子和姐姐,这是最好的选择。狸猫换太子的真相一旦揭开,大宋的江山都会岌岌可危,两个太子生母一定会有人起异心,挑唆皇子和刘娥的关系。皇上还在婉儿怀孕的时候就想好了换子,只要婉儿生下皇子就换给刘娥,只是当时从民间来的那个婴儿是

  • 《大宋宫词》成笑话!强扮少女遭全网黑,刘涛无门槛捞金自毁前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战乱中怀着孕的刘涛被一个老奶奶救了,刘涛没死,但孩子流产了,救完人的老奶奶没啥利用价值了,于是编剧就把她写死了,具体死法为烧杀抢掠之时刘涛和老奶奶互相催促对方快逃,但倔强的老奶奶偏不,我得等我孙子、儿子,我就不走,话说你不走倒是躲起来,这位老奶奶也不躲,还在一点都不隔音的栅栏门后面大声嚷嚷,我不

  • 《大宋宫词》刘涛宋朝扮相美出新高度,42岁状态一般人羡慕不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这个人物大家其实多少听说过一点戏剧野史,“狸猫换太子”的故事里她就是重要的一份子。戏文里,在宋真宗的皇后离世,刘娥与另一位李姓的妃子又同时怀孕,后位之争一触即发。刘娥为了让自己登上宝座,于是与內监合谋在李妃产子的时候,用剥皮的猫换掉了皇子,并让人灭掉小孩子。结果阴差阳错之下这个苦命的孩子登上了皇

  • 《大秦赋》:华阳太后发动宫变,大秦历史被拍成宫斗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秦赋赵姬当着两个孩子的面哭泣,大秦历代皇后简介,华阳太后发动宫变后续

    不过,在近期央视播出,段奕宏、张鲁一、邬君梅等主演的历史剧《大秦赋:东出》里,华阳太后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华阳宫变。其实历史上是没有华阳宫变这一说法,就是华阳太后和吕不韦的权势争夺。只是《大秦赋》在讲述这段历史时,把华阳太后塑造成反派,以她发动宫变谋朝篡位来陈述这段历史。而

  • 《大宋宫词》刘涛没有少女感被吐槽,历史老师带你走进刘娥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涛大宋宫词大结局,大宋宫词刘娥肚子疼,大宋宫词刘娥怀孕二胎

    其实啊!这次大家是误会导演了,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刘娥,相信会让大家有所改观。真宗和仁宗统治期间,是大宋王朝逐步稳定走向辉煌的年代,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来聊一聊和刘娥有关的事情:我们就简单来介绍一下吧!她的祖父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后晋还能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

  • 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何不乘势灭蜀,而是攻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最后的结果是,刘备遭遇了人生的大败,他停留在白帝城,与孙吴对峙。此时,季汉帝国在外患重重的情况下,内忧接踵而至。《新三国》永安托孤,源自网络汉嘉太守黄元认为刘备病情可能恶化,不存在好转的可能。黄元过往与诸葛亮不睦,举起了反旗。面对“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季汉,魏国的曹丕却没有伺机而动,反而将兵锋指向了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