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读《汉瓦》,看刘邦面对功臣为何心不慈、手不软?

读《汉瓦》,看刘邦面对功臣为何心不慈、手不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63 更新时间:2023/12/17 11:23:58

两年前的秦汉,随着大秦帝国二世而亡,草民出身的汉王刘邦与贵族出身的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最终刘邦胜,建立了前后四百零五年的大汉王朝。

春秋战国时期,王侯将相必须出身显赫,这是自夏商周延续下来的根深蒂固的社会等级观念。陈婴之母曾说:“我倚名族,亡秦必矣”,反映的就是贵族传统在当时人们心里有莫大的势力。陈胜大泽乡起义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也可以解读为“王侯将相是有种的。”即便如项梁这样的楚国名将之后,在起义之初为了扩大号召力,也极力寻找扶持楚怀王之孙为王。

西楚霸王项羽出身楚国贵族世家。秦亡后西楚霸王项羽实行分封制,也是分封六国贵族后裔为王。

而刘邦的出身,不仅低微,甚至“好酒及色”,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既然没有高贵的出身,刘邦的称王必须会遭到他人的质疑。只有韩信、彭越、黥布这样的同为草根出身的人才会愿意为刘邦效力,因为刘邦许诺在事业成功之时封他们为诸侯。

贵族与草民,是秦末两种身份的交织与斗争。大汉建国之初,刘邦必须让出一些权力,裂土封侯,与众人一起享受荣华富贵。也只有如此才能让众人心甘情愿地追随服从他。在接受西楚霸王项羽分封的汉王后,刘邦也马上对自己的部下进行分封,封张耳为赵王,封黥布为淮南王,封吴芮为长沙王,封庄荼为燕王,封韩信为齐王,封彭越为梁王,封韩王信为韩王,封卢绾为燕王,分封八个异姓王,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内部,孤立项羽,牵制外族,争取早日一统天下。

掌权与分权,实为大汉王朝的一把双刃剑,兴与亡就在一瞬间。

刘邦的部下中,只有萧何、曹参算是官吏,虽然不大但也算是官府中人,张良是落魄的贵族,而韩信为贫贱布衣,彭越、黥布为盗匪,陈平为不学无术之徒,周勃以织薄曲为生, 樊哙以屠狗为事。他们均为底层平民,刘邦靠的正是这些草根阶层相助才获得最终胜利。

司马迁曾评价:“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也。”即刘邦能在秦毁的废墟上建立西汉政权,其功不小,这是他和他的部下奋斗的结果,但决非单靠上天的恩赐。

史书记载,秦朝“起襄公,章于文、缪, 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秦朝的建立是世代经营的结果,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是与诸侯国战斗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而刘邦建立汉朝的时间很快,没有任何基础。

秦国乃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秦始皇曾为诸侯王,他与大臣的关系自始至终都是君臣关系,由于祖上百年的经营,到嬴政时,秦国在战国七雄中占绝对的优势。因此秦朝建立时的功臣数量没有汉朝建立时那么多,功臣的地位也不高。

汉朝是新兴国家,包括刘邦在内, 大家都是平民都是普通人,在起事之前刘邦与萧何等人本就是朋友关系,不分尊卑。彭越、黥布是以封侯为条件带着自己的人马投靠刘邦的,类似于合伙人关系。开国功臣数量远多于秦朝,这就注定刘邦作为皇帝的威严是远远不如秦始皇。

如果刘邦认同了开国君臣之间的关系,那些异姓王有封地、兵权、行政权与财政权,一定会与刘邦抗衡,那么大汉王朝或许就会重演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但刘邦就是刘邦,他不会坐等天下大乱。

未央宫建成时,刘邦对诸侯群臣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这番话表明刘邦是将天下视为刘氏的天下。《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强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 这些限制异姓封侯的规定和广封同姓的做法都是为了保障刘氏天下的稳定,将天下视为家天下的开始。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刘邦对曾经的好朋友、好哥们,现如今的开国功勋下了手。

对那些无论出于主动或被动,远离权力中心,认识到西汉建立前后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刘邦心理的变化, 或被迫改变个人原则,以低调的姿态淡出君主猜忌的视线,换得全家平安,如张良、萧何。

对那些迎合皇帝心理,准确把握皇帝心思, 在行使自己的职责时常常以顺应皇帝主为前提, 从而得到皇帝的认可信任, 在变幻莫测的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自己福禄终身,如陈平。

对那些不懂皇帝的心理, 始终受到皇帝的猜忌,而面对猜忌而又缺少敏感性,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自保措施,从而加剧了矛盾的恶化,最终惨遭杀戮,祸及全家,如韩信、彭越、黥布。

有人称刘邦是历史上“匹夫称帝”第一人,刘邦利用秦末农民起义作工具,用封建地主代替了秦朝的贵族、军功地主,西汉王朝真正是新兴地主阶级建立的王朝。

挑灯夜读《汉瓦:西汉王朝洪业示录》,不知不觉夜已深,当掩上书,刘邦、项羽、萧何、韩信、曹参、陈平等人的起起伏伏,兴衰荣辱在内心挥之不尽。 任何历史人物都是时代的产物,从《汉瓦》读历史人物的历史故事,我们看到的都是一段段早已尘封的往事,但也正是那段历史这些人物,成为我们今人的智慧明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汉最仁孝的皇帝:在位23年,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堪称完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汉文帝的母亲薄氏深受老子道家文化的影响,骨子里就有一种柔善之气,她从小教导文帝对道家思想常加熏习。老子的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深入骨髓。因此文帝也常常对照古代贤王,把尧舜作为自己的榜样,反省自己的行为。刘恒之所以能够被选为皇帝,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在朝廷里几乎没有根基,但这也恰恰成为了他

  • 《大宋少年志》片尾剧透不断,七斋六子只余无人,赵简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就在元仲辛以为一切都结束了后,他一觉醒来,却发现赵简已经消失不见了,那么赵简去哪了呢?而后七斋的成员收到了丁二的纸条。原来,丁二以赵王爷的身份威胁赵简,赵简迫不得已只好把丁二从秘牢中救出来,与丁二一起去了夏。元仲辛深爱赵简,当即决定去就赵简,剩下的七斋成员情同手足,自然不会人元仲辛独自一人去夏救

  • 三国乱世里,诸葛亮和周瑜齐名当世,究竟谁的能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在陈寿看来,周瑜的实力和鲁肃、吕蒙是相当的,却无法跟诸葛亮相提并论。很多人说那是因为周瑜寿命短,能写的东西不多。那也没办法,寿命长也是一种本事是不?要不然为啥司马家能夺取天下?还不是因为司马懿寿命长嘛!一、诸葛亮在军事能力上,要逊色于周瑜。周瑜长于军事,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作为

  • 刘邦说周勃“重厚少文”,真是有些看错了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给周勃的密诏内容,刘邦周勃什么关系,刘邦与周勃谁厉害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说人在临死时讲的话,还是比较真心的,可信的。话说汉帝刘邦那年平叛陈豨受伤,预感不行后,交代了两件事:一是派陈平、周勃赶去杀樊哙;二是告诉吕后在萧何之后,依次可使用曹参、王陵、陈平和周勃等人,其中特别提到“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让周勃掌握最重要的军权。

  • 《大宋宫词》:和赵恒睡过的四个妃子,为何最符合他心意的人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就算得到了赵恒的恩宠,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被恩宠的四人中,终归是要决出一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人。和赵恒睡过的四个妃子,为何最符合他心意的人是她?赵恒最疼爱的妃子,一定是刘娥无疑了。不仅是因为她救过赵恒的命,而且刘娥还善良贤惠多才多艺,最重要的是她为赵恒以及赵恒的江山牺牲很大。即便她为赵恒

  • 同为刘邦妃子,戚夫人下场悲催,吕雉那么狠毒,却为何要放过薄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戚夫人和薄姬大结局,薄姬见吕雉,大风歌吕雉找薄姬说话

    再加上吕家众子弟的外戚势力,远不是戚夫人,薄姬二人能比的,戚薄二人的最大力量仅仅是刘邦的宠爱,当刘邦逝世以后,这种力量就不存在了,薄夫人很早意识到了这一点,一直以谦卑的姿态对待吕后,后来更是带着儿子远离斗争中心,而戚夫人少女心略重,刘邦生前就持宠而骄,刘邦死后还浑浑噩噩不知早做打算,结果被吕雉抓了个

  • 《大宋宫词》:刘娥和淑妃再得赵恒宠幸,淑妃的表现比刘娥更迷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虽然刘娥独得恩宠,但赵恒也没忘了让妃子们雨露均沾。宠幸完刘娥,赵恒又在淑妃那里留宿。刘娥和淑妃再得赵恒宠幸,难免会被拿来对比,看看谁的床戏更好看。在小编看来,淑妃的表现比刘娥更迷人。刘娥是一个善良贤惠而又博学多才的女人,这也决定了她对待感情比较含蓄,有那种知识女性的优

  • 3位演司马懿的男星,只有魏宗万在演司马懿,其余两人都是模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更为全面的了解司马懿还是在前段时间热播的《军师联盟》中,吴秀波饰演的司马懿从一个胆小谨慎的书生如履薄冰、机智传奇、最后谋冠天下一生的故事~影视剧中有不少人扮演过司马懿这个角色,不过谁演的最好一直争议很大,不过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94年电视版本《三国演义》中魏宗万饰演的司马懿魏宗万版本的司马懿,不

  • 《大宋宫词》用群像展现时代的文化风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这部汇集了《大明宫词》原班人马的古装巨制,以刘娥(刘涛饰)和赵恒(周渝民饰)励精图治扩疆兴业的奋斗故事为主线,以北宋为历史背景,讲述大宋皇室与名臣、宗族及周边部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的故事。大师团队倾力诠释宋朝画卷据悉,李少红一直想倾力打造一个,具有历史感和真实感的宋朝故事,以弥补当今少有影视作品

  • 《三国机密》皇后忍不住要和刘平圆房,刘平因他躲开伤透皇后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旁敲侧击,皇后忍不住要和刘平圆房司马懿早就看出来刘平其实已经喜欢上了皇后,皇后对刘平也有意思,于是就故意要说皇家的子嗣也是巩固汉室很重要的一点,要给刘平纳妃子,好让皇后吃醋,但是皇后一下子就明白了司马懿的想法,非但不生气,还附和着。司马懿没想到皇后一点都没感觉,还纵容自己,没办法就走了,但是皇